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云南省景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云南省景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搬迁洱海附近重污染的工厂 B. 向滇池中科学投放鱼种用于净水
C. 大力开采云南所有矿山资源 D. 我省合理、有序的推进退耕还林
【答案】C
【详解】A. 搬迁洱海附近重污染的工厂,有利于洱海附近的环境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不选A;
B. 向滇池中科学投放鱼种用于净水,有利于滇池的环境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不选B;
C. 大力开采云南所有矿山资源 ,不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选C;
D.合理、有序的推进退耕还林,有利于森林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不选D。
2.下列选项中说明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详解】物质燃烧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不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氢气可以再生,材料来源充足,是一种再生能源,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燃烧时效率高放出的热量多,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故选D。
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C12 B. MgC12 C. H2O D. KOH
【答案】A
【解析】分析:一般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离子键,相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详解:A项,Cl2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B项,MgCl2中只存在离子键;C项,H2O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D项,KOH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Cl2,答案选A。
4.用质量和表面积相同的铝片与下列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时,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25℃1mol/L 稀盐酸 B. 25℃2mol/L 稀盐酸
C. 35℃1mol/L 稀盐酸 D. 35℃2mol/L 稀盐酸
【答案】D
【详解】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选项的温度最高、盐酸浓度最大,所以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
5.某种建筑材料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核素氡(Rn),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A. 50 B. 86 C. 136 D. 222
【答案】C
【解析】
【分析】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详解】Rn质子数是86,质量数是222,中子数=222-86=136,故选C。
6.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酸碱中和
C. 天然气燃烧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并搅拌
【答案】A
【详解】A. 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选A;
B. 酸碱中和属于化学变化,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不选B;
C. 天然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不选C;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并搅拌,发生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不选D。
7.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是( )
A. 食物腐败 B. 金属冶炼
C. 炸药爆炸 D. 干冰气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只有在化学反应中才存在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
【详解】A. 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故不选A;
B. 金属冶炼,属于化学变化,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故不选B;
C. 炸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故不选C;
D. 干冰气化,属于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故选D。
8.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O2和O3 B. 和
C. 红磷和白磷 D. H2O和H2O2
【答案】B
【解析】
【分析】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其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
【详解】A. O2和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不选A;
B. 和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不同数目的中子,属于同位素,故选B;
C. 红磷和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不选C;
D. H2O和H2O2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分子,不属于同位素,故不选D。
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C. CO2的结构式: D. 146C核素中的质量数为8
【答案】A
【详解】A. 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A正确;
B. 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故B错误;
C. CO2分子中存在2个碳氧双键,结构式是O=C=O,故C错误;
D. 146C质量数是14、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14-6=8,故D错误。
10.下列各组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木炭和氧气 B. 生石灰和水
C.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 NH4Cl晶体和Ba(OH)2•8H2O
【答案】D
【详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石灰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NH4Cl晶体和Ba(OH)2•8H2O反应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的是NH4Cl晶体和Ba(OH)2•8H2O,故选D。
11.下列四种情况的变化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溶洞形成 B. 火药爆炸
C. 牛奶变质 D. 铁桥生锈
【答案】B
【详解】炸药爆炸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能瞬间完成反应速率很快;而溶洞形成、铁桥生锈、牛奶变质反应较为缓慢,故反应速率最快的是火药爆炸,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快慢,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观察能力、思考力等科学素养,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12.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氧
B. 氟
C. 碳
D. 氮
【答案】B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4种元素均属于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4种元素F的原子序数最大,其半径最小。所以答案是B。
13.一种“既热即食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它是利用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选择的是( )
A. 浓硫酸与水 B. 氢氧化钠与水
C. 生石灰与水 D. 氯化钠与水
【答案】C
【详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但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选A;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选B;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量,且无腐蚀性价格也便宜,故选C;
D、氯化钠溶于水热量变化不明显,不能对食物进行加热,故不选D。
14.反应N2 + 3H2 2NH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2与H2能100%转化为NH3
B. 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C. 增大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A
【详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N2与H2不能100%转化为NH3,故A错误;
B. 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N2 + 3H2 2NH3反应速率,故B正确;
C.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增大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 升高温度使得任何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选A。
15. 如图所示装置,若要使装置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则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是( )
A. 植物油 B. 酒精 C. 蔗糖溶液 D. 稀硫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条件是必须有电解质溶液,植物油、酒精、蔗糖溶液属于非电解质,硫酸是电解质,故D正确。
16.阅读下面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推算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 B. +5 C. —5 D. 0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
【详解】KIO3中K元素化合价为+1、O元素化合价为-2,设I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则1+x-2×3=0,x=5,故选B。
17. 下列单质中,最容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A. O2 B. N2 C. F2 D. Cl2
【答案】C
【解析】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由于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所以最易与氢气反应,F2在暗外就能与氢气化合且发生爆炸。
18.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
A. H2O B. O3 C. HCl D. KCl
【答案】D
【详解】H2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O3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只含共价键;HCl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KCl由活泼金属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故选D。
19.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酸性:H2CO3>HNO3>H3PO4 B. 氧化性:N2>O2>F2
C. 原子半径:Br>Cl>F D. 金属性:Al>Ng>Na
【答案】C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C,所以酸性: HNO3>H3PO4>H2CO3,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单质氧化性增强,氧化性:N2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半径:Br>Cl>F,故C正确;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Al
20.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X(g)+3Y(g) 2Z(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X、Y、Z的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
B. X、Y、Z在容器中共存
C. v(正) = v(逆) = 0
D.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X同时生成2a mol Z
【答案】A
【详解】A. 化学平衡状态是各物质浓度不变的状态,X、Y、Z的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一定平衡,故选A;
B. X、Y、Z容器中共存时,不一定浓度不再改变,所以不一定平衡,故不选B;
C.化学平衡状态是 v(正) = v(逆) ,但不等于0,故不选C;
D.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X同时生成2a mol Z,都是正反应速率,所以不一定平衡,故不选D。
2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般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①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②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③有电解质溶液;④形成闭合回路,据此分析可得结论。
【详解】A.装置中两个电极没有用导线连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故A不能构成原电池;
B.装置中两个电极均为锌电极,活泼性相同,故B不能构成原电池;
C.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C能形成原电池;
D.酒精为非电解质,不导电,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故D不能构成原电池;
答案选C。
22.已知反应A(g) + B(g)=== 2C(g)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 • L—1 • 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 0.5mol • L—1 • min—1 B. 1 mol • L—1 • min—1
C. 2 mol • L—1 • min—1 D. 3 mol • L—1 • min—1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不同物质表示的正反应的速率比都等于系数比。
【详解】用不同物质表示的正反应的速率比都等于系数比, ,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 • L—1 • 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 • L—1 • min—1,故选B。
23.把A、B、C、D 4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A、B连接时,A为负极;C、D连接时,电流由D到C;A、C连接时,C极产生大量气泡;B、D连接时,B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 A>B>C>D B. A>C>D>B
C. C>A>B>D D. B>D>C>A
【答案】B
【解析】在原电池中,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较活泼、作正极的金属较不活泼,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时,电流方向为D→C,则金属活动性C>D;A、C相连时,C极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A>C;B、D相连时,B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D>B,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ACDB,故选B。
24.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图I 图II
A.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C. 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 图II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A.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因为断裂旧键要吸收能量、形成新键要放出能量,A正确;B.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正确;C. 图I所示的装置不是原电池,故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不正确;D. 图II所示的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其为放热反应,D正确。本题选C。
二、填空题(共52分)
25.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元素
甲
乙
丙
丁
原子序数
11
③
元素符号
②
S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三周期第ⅢA族
④
(1)填写表格中各序号所对应空白: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丁元素的最高正价为______________价。
(3)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甲_______________乙(填“>”或“<”),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丙_______________丁(填“>”或“<”)。
(5)元素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元素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又能中和过多的胃酸。请写出中和胃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Al (3). 16 (4). 第三周期第ⅦA族 (5). Na (6). +7 (7). NaOH (8). Al(OH)3 (9). HClO4 (10). > (11). < (12). Al(OH)3+3H+=Al3++3H2O
【解析】
【分析】11号元素甲是钠元素,核外有11个电子;元素乙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乙是Al元素;丙是S元素,原子序数是16;元素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质子数的17,丁为Cl元素。
【详解】(1)①甲是钠元素,核外有11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②乙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原子序数是13,元素符号是Al;③丙是S元素,原子序数是16;④丁是Cl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Na、Al、S、Cl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高正价为+7价。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最强的是HClO4。
(4)钠的金属性大于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甲>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S
(5)元素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Al(OH)3 ,胃酸的成分是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OH)3+3H+=Al3++3H2O。
26.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可以判断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v(A)∶v (B)∶v (C)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E.n(A)∶n(B)∶n(C)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答案】 (1). 3X+Y 2Z (2). 0.05mol/(l.min) (3). BD
【解析】
【分析】(1)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判断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 计算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3)根据平衡标志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详解】(1)由图象可知,Z物质的量逐渐增多,X、Y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在相等的时间内X、Y、Z的物质的变化之比为0.3:0.1:0.2=3:1:2,所以反应方程式应为:3X+Y2Z;
(2)0.05mol/(L·min);
(3)A.任意时刻,正反应的速率比都等于系数比,所以v(A)∶v(B)∶v(C)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
B.3X+Y2Z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变量,在恒容容器中总压强是变量,总压强不变一定平衡,故选B;
C.,3X+Y2Z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是恒量,在恒容容器中反应,密度是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一定平衡,故不选C;
D.3X+Y2Z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D;
E.n(A)∶n(B)∶n(C)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浓度不一定不再变化,所以不一定平衡,故不选E。
27.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I﹣I、1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1mol氢气和1mol碘反应生成HI会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 kJ的热量.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将______ 转化为______。
(3)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
①物质燃烧 ②炸药爆炸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⑥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1). 放热 (2). 放出 (3). 11 (4). 化学能 (5). 热能 (6). ①②③⑥ (7). ④⑤
【解析】
【分析】(1)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2)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3)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回答;
【详解】(1)图中所示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1mol氢气和1mol碘反应生成2mol HI,断键吸收的热量为436kJ+151kJ=587 kJ,成键放出的热量是299kJ×2=598kJ,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该反应放出598kJ -587 kJ =11kJ热量;
(3)①物质燃烧放热;②炸药爆炸放热;③酸碱中和反应放热;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吸热;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吸热;⑥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所以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②③⑥,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④⑤。
28.如图所示,组成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是把___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
(2)A池中Mg电极是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其在反应中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电流的方向是由_____到 ______。
(3)B池中负极材料是_________,该装置中电子的移动方向是由_____到 ______。
【答案】(1). 化学 (2). 电 (3). 负 (4). 失去 (5). 氧化 (6). Mg—2e—=Mg2+ (7). Al (8). Mg (9). Al (10). Al (11). Mg
【解析】
【分析】(1)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
(3)B池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铝是负极、镁是正极。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详解】(1)该装置为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镁的活泼性大于铝,A池中Mg电极是负极,Mg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为Mg—2e—=Mg2+,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该装置中电流的方向是由Al到 Mg。
(3)B池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l是负极、Mg是正极。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的移动方向是由Al到 M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搬迁洱海附近重污染的工厂 B. 向滇池中科学投放鱼种用于净水
C. 大力开采云南所有矿山资源 D. 我省合理、有序的推进退耕还林
【答案】C
【详解】A. 搬迁洱海附近重污染的工厂,有利于洱海附近的环境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不选A;
B. 向滇池中科学投放鱼种用于净水,有利于滇池的环境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不选B;
C. 大力开采云南所有矿山资源 ,不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选C;
D.合理、有序的推进退耕还林,有利于森林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不选D。
2.下列选项中说明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详解】物质燃烧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不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氢气可以再生,材料来源充足,是一种再生能源,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燃烧时效率高放出的热量多,能作为氢气燃料的优点;故选D。
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 C12 B. MgC12 C. H2O D. KOH
【答案】A
【解析】分析:一般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离子键,相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详解:A项,Cl2中只含非极性共价键;B项,MgCl2中只存在离子键;C项,H2O中只存在极性共价键;D项,KOH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Cl2,答案选A。
4.用质量和表面积相同的铝片与下列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时,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25℃1mol/L 稀盐酸 B. 25℃2mol/L 稀盐酸
C. 35℃1mol/L 稀盐酸 D. 35℃2mol/L 稀盐酸
【答案】D
【详解】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选项的温度最高、盐酸浓度最大,所以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
5.某种建筑材料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核素氡(Rn),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A. 50 B. 86 C. 136 D. 222
【答案】C
【解析】
【分析】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
【详解】Rn质子数是86,质量数是222,中子数=222-86=136,故选C。
6.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酸碱中和
C. 天然气燃烧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并搅拌
【答案】A
【详解】A. 干冰升华属于物理变化,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选A;
B. 酸碱中和属于化学变化,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不选B;
C. 天然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不选C;
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并搅拌,发生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故不选D。
7.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的是( )
A. 食物腐败 B. 金属冶炼
C. 炸药爆炸 D. 干冰气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只有在化学反应中才存在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
【详解】A. 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故不选A;
B. 金属冶炼,属于化学变化,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故不选B;
C. 炸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故不选C;
D. 干冰气化,属于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故选D。
8.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O2和O3 B. 和
C. 红磷和白磷 D. H2O和H2O2
【答案】B
【解析】
【分析】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其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
【详解】A. O2和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不选A;
B. 和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不同数目的中子,属于同位素,故选B;
C. 红磷和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不选C;
D. H2O和H2O2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分子,不属于同位素,故不选D。
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C. CO2的结构式: D. 146C核素中的质量数为8
【答案】A
【详解】A. 氯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A正确;
B. 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故B错误;
C. CO2分子中存在2个碳氧双键,结构式是O=C=O,故C错误;
D. 146C质量数是14、质子数是6,中子数是14-6=8,故D错误。
10.下列各组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木炭和氧气 B. 生石灰和水
C.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 NH4Cl晶体和Ba(OH)2•8H2O
【答案】D
【详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石灰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NH4Cl晶体和Ba(OH)2•8H2O反应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的是NH4Cl晶体和Ba(OH)2•8H2O,故选D。
11.下列四种情况的变化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溶洞形成 B. 火药爆炸
C. 牛奶变质 D. 铁桥生锈
【答案】B
【详解】炸药爆炸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能瞬间完成反应速率很快;而溶洞形成、铁桥生锈、牛奶变质反应较为缓慢,故反应速率最快的是火药爆炸,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快慢,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观察能力、思考力等科学素养,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12.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氧
B. 氟
C. 碳
D. 氮
【答案】B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4种元素均属于第二周期,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4种元素F的原子序数最大,其半径最小。所以答案是B。
13.一种“既热即食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它是利用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适合选择的是( )
A. 浓硫酸与水 B. 氢氧化钠与水
C. 生石灰与水 D. 氯化钠与水
【答案】C
【详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但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选A;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选B;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量,且无腐蚀性价格也便宜,故选C;
D、氯化钠溶于水热量变化不明显,不能对食物进行加热,故不选D。
14.反应N2 + 3H2 2NH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2与H2能100%转化为NH3
B. 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C. 增大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A
【详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N2与H2不能100%转化为NH3,故A错误;
B. 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N2 + 3H2 2NH3反应速率,故B正确;
C.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增大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 升高温度使得任何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选A。
15. 如图所示装置,若要使装置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则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是( )
A. 植物油 B. 酒精 C. 蔗糖溶液 D. 稀硫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条件是必须有电解质溶液,植物油、酒精、蔗糖溶液属于非电解质,硫酸是电解质,故D正确。
16.阅读下面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推算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3 B. +5 C. —5 D. 0
【答案】B
【解析】
【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
【详解】KIO3中K元素化合价为+1、O元素化合价为-2,设I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则1+x-2×3=0,x=5,故选B。
17. 下列单质中,最容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
A. O2 B. N2 C. F2 D. Cl2
【答案】C
【解析】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关。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由于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所以最易与氢气反应,F2在暗外就能与氢气化合且发生爆炸。
18.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
A. H2O B. O3 C. HCl D. KCl
【答案】D
【详解】H2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O3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只含共价键;HCl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KCl由活泼金属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故选D。
19.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酸性:H2CO3>HNO3>H3PO4 B. 氧化性:N2>O2>F2
C. 原子半径:Br>Cl>F D. 金属性:Al>Ng>Na
【答案】C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C,所以酸性: HNO3>H3PO4>H2CO3,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单质氧化性增强,氧化性:N2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Al
A. X、Y、Z的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
B. X、Y、Z在容器中共存
C. v(正) = v(逆) = 0
D.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X同时生成2a mol Z
【答案】A
【详解】A. 化学平衡状态是各物质浓度不变的状态,X、Y、Z的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一定平衡,故选A;
B. X、Y、Z容器中共存时,不一定浓度不再改变,所以不一定平衡,故不选B;
C.化学平衡状态是 v(正) = v(逆) ,但不等于0,故不选C;
D.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X同时生成2a mol Z,都是正反应速率,所以不一定平衡,故不选D。
2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般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①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②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③有电解质溶液;④形成闭合回路,据此分析可得结论。
【详解】A.装置中两个电极没有用导线连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故A不能构成原电池;
B.装置中两个电极均为锌电极,活泼性相同,故B不能构成原电池;
C.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C能形成原电池;
D.酒精为非电解质,不导电,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故D不能构成原电池;
答案选C。
22.已知反应A(g) + B(g)=== 2C(g)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 • L—1 • 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 0.5mol • L—1 • min—1 B. 1 mol • L—1 • min—1
C. 2 mol • L—1 • min—1 D. 3 mol • L—1 • min—1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不同物质表示的正反应的速率比都等于系数比。
【详解】用不同物质表示的正反应的速率比都等于系数比, ,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 • L—1 • 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 • L—1 • min—1,故选B。
23.把A、B、C、D 4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A、B连接时,A为负极;C、D连接时,电流由D到C;A、C连接时,C极产生大量气泡;B、D连接时,B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 A>B>C>D B. A>C>D>B
C. C>A>B>D D. B>D>C>A
【答案】B
【解析】在原电池中,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较活泼、作正极的金属较不活泼,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B相连时,A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A>B;C、D相连时,电流方向为D→C,则金属活动性C>D;A、C相连时,C极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A>C;B、D相连时,B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D>B,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ACDB,故选B。
24.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图I 图II
A.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C. 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 图II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A.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因为断裂旧键要吸收能量、形成新键要放出能量,A正确;B.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正确;C. 图I所示的装置不是原电池,故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不正确;D. 图II所示的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其为放热反应,D正确。本题选C。
二、填空题(共52分)
25.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元素
甲
乙
丙
丁
原子序数
11
③
元素符号
②
S
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三周期第ⅢA族
④
(1)填写表格中各序号所对应空白: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丁元素的最高正价为______________价。
(3)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甲_______________乙(填“>”或“<”),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丙_______________丁(填“>”或“<”)。
(5)元素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元素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又能中和过多的胃酸。请写出中和胃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Al (3). 16 (4). 第三周期第ⅦA族 (5). Na (6). +7 (7). NaOH (8). Al(OH)3 (9). HClO4 (10). > (11). < (12). Al(OH)3+3H+=Al3++3H2O
【解析】
【分析】11号元素甲是钠元素,核外有11个电子;元素乙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乙是Al元素;丙是S元素,原子序数是16;元素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质子数的17,丁为Cl元素。
【详解】(1)①甲是钠元素,核外有11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②乙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原子序数是13,元素符号是Al;③丙是S元素,原子序数是16;④丁是Cl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Na、Al、S、Cl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高正价为+7价。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最强的是HClO4。
(4)钠的金属性大于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甲>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S
26.某温度时,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 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可以判断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v(A)∶v (B)∶v (C)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E.n(A)∶n(B)∶n(C)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答案】 (1). 3X+Y 2Z (2). 0.05mol/(l.min) (3). BD
【解析】
【分析】(1)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判断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2)根据 计算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3)根据平衡标志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详解】(1)由图象可知,Z物质的量逐渐增多,X、Y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在相等的时间内X、Y、Z的物质的变化之比为0.3:0.1:0.2=3:1:2,所以反应方程式应为:3X+Y2Z;
(2)0.05mol/(L·min);
(3)A.任意时刻,正反应的速率比都等于系数比,所以v(A)∶v(B)∶v(C)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
B.3X+Y2Z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变量,在恒容容器中总压强是变量,总压强不变一定平衡,故选B;
C.,3X+Y2Z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是恒量,在恒容容器中反应,密度是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一定平衡,故不选C;
D.3X+Y2Z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D;
E.n(A)∶n(B)∶n(C)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浓度不一定不再变化,所以不一定平衡,故不选E。
27.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I﹣I、1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J、299kJ。则由1mol氢气和1mol碘反应生成HI会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 kJ的热量.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将______ 转化为______。
(3)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
①物质燃烧 ②炸药爆炸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⑥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1). 放热 (2). 放出 (3). 11 (4). 化学能 (5). 热能 (6). ①②③⑥ (7). ④⑤
【解析】
【分析】(1)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2)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3)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回答;
【详解】(1)图中所示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1mol氢气和1mol碘反应生成2mol HI,断键吸收的热量为436kJ+151kJ=587 kJ,成键放出的热量是299kJ×2=598kJ,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该反应放出598kJ -587 kJ =11kJ热量;
(3)①物质燃烧放热;②炸药爆炸放热;③酸碱中和反应放热;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吸热;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吸热;⑥铁粉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所以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②③⑥,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④⑤。
28.如图所示,组成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是把___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
(2)A池中Mg电极是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其在反应中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电流的方向是由_____到 ______。
(3)B池中负极材料是_________,该装置中电子的移动方向是由_____到 ______。
【答案】(1). 化学 (2). 电 (3). 负 (4). 失去 (5). 氧化 (6). Mg—2e—=Mg2+ (7). Al (8). Mg (9). Al (10). Al (11). Mg
【解析】
【分析】(1)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
(3)B池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铝是负极、镁是正极。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详解】(1)该装置为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镁的活泼性大于铝,A池中Mg电极是负极,Mg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为Mg—2e—=Mg2+,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该装置中电流的方向是由Al到 Mg。
(3)B池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l是负极、Mg是正极。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的移动方向是由Al到 M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