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展开江西省南昌市安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分值: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其他不同的是( )
A | B | C | D |
铝热反应 | 燃料燃烧 | 酸碱中和反应 | Ba(OH)2·8H2O与NH4Cl固体混合 |
2.据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电催化剂”,该新型“电催化剂”是一种用于电解器中催化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的多孔金属氧化物固体。下列有关该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该催化剂,能减小水分解反应的焓变
B.金属氧化物固体的多孔结构,可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C.该催化剂的使用可提高水的分解率
D.该催化剂还可以作其他所有液态化合物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NaCl的电子式: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F-的结构示意图: D.CO2的分子比例模型:
4.某同主族(或同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它们可能位于周期表的( )
A.第IA族 B.第ⅡA族 C.第三周期 D.第二周期
5.2017年12月,化学与分子科学国际会议在杭州召开。下列物质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A.He B.MgCl2 C.金刚石 D.Na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Y2、Z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 mol·L-1 、0.6 mol·L-1 、0.4 mol·L-1 ,当达到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Z为1.0 mol·L-1
B.Y2为1.0 mol·L-1
C.X2为0.3 mol·L-1,Z为0.2 mol·L-1
D.X2为0.3 mol·L-1 ,Y2为0.9 mol·L-1
7.300 K时,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p是最常见的液体,n是元素X的单质,q是元素Z的单质,常温下n为固体,s为气体单质,q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X>Z
B.原子半径:Y>Z>W
C.W、X形成的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态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9.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
10.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能量称为键能,部分物质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由甲醛制备乌洛托品的反应如下:
该反应的为( )
A.kJ·mol-1 B.kJ·mol-1
C.kJ·mol-1 D.kJ·mol-1
11.298 K时,将20 mL 3x mol·L-1 Na3AsO3、20 mL 3x mol·L-1I2和20 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下列可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n(I2):n(OH-)=1:2 B.v(I-)=v(As)
C.c(As)=c(As) D.溶液的pH不再变化
12.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之后,在t0时刻改变一个条件,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 ( )
A.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浓度
C.增大压强 D.加入催化剂
13.在 反应中,已知,,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下列事实能说明物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的是( )
A.相同质量的煤块和煤粉在空气中燃烧,煤块燃烧较慢
B.接触面积相近的锌粒与1 mol·L-1的盐酸反应比与0.5 mol·L-1的盐酸反应快
C.常温下,二氧化锰与浓盐酸不反应,而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D.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暗室中黄绿色变浅速率比在太阳光照射下慢
15.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制取乙醇的反应为
。向某压强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C0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1:3投料,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y%)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的平衡常数小于b点
B.b点时
C.其他条件恒定,充入H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a点时,H2和H20的物质的量相等
16.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对应的结论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
二、选择题
17.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a、b……表示)的原子半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l)a形成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如果c原子中含8个中子,则其原子符号为 。
(3)f为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比较h、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 (填离子符号,用“>”表示);设计实验比较g、h的非金属性强弱并给出结论: 。
(5)a、b、c、d四种元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无机化合物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则其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高氯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的中和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高氯酸钡易溶于水。
(1)该小组同学为了证明高氯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设计了下面实验方案。
(2)该实验小组同学用0.25 mol·L-1的Ba(OH)2溶液和0.50 mol·L-1的高氯酸溶液进行中
和热的测定。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②若实验测定的中和热偏大,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分多次把Ba(OH)2溶液倒入盛有高氯酸溶液的小烧杯中
③实验中若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则所测的中和热将 (填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④若用醋酸代替高氯酸做实验,则所测的中和热将 。
19.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 2012)已于2016年1月1日在我国全面实施。据
此,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和实时报告包括了N02、CO、03、PM10、PM2.5等指标,为公众提供健康指引,引导当地居民合理安排出行和生活。
(1)①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NO的原因: 。
②汽车排气管内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
物质。已知:
则反应的= kJ·mol-1。
(2)直接排放氮氧化物会形成酸雨、雾霾,催化还原法和氧化吸收法是常用的处理方法,利用NH3和CH4等气体除去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已知
。欲计算反应的焓变,则还需要知道某反应的焓变,当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时,=b 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据此计算出=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kJ·mol-1。
(3)合成氨用的氢气可以以甲烷为原料制得。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CH4(g)与H20(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据报道,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试采获得成功。甲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甲烷重整是提高甲烷利用率的重要方式,有以下三种:
部分氧化:
水蒸气重整:
二氧化碳重整:
反应④的= kJ·mol-1。
(2)起始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CH4(g)和O2(g),发生反应①。CH4(g)的平衡转
化率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T1 (填“>”“<”或“=”,下同)T2。
②N、P两点的平衡常数:K(N) K(P),理由是 。
(3)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0H(g) 。在容积均为VL的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各充入a mol CO和2a 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T3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
2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H4与CO2,使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 (填“>”“<”或“=”)0。
(2)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压强为p2时,b点处v(正) (填“>”“<”或“=”)v(逆)。
(3)a点时CH4的转化率为 。
(4)为探究速率与浓度的关系,根据相关实验数据,粗略地绘制出了两条速率一浓度关系曲线:v正~c(CH4)和v逆~c(CO)。
①与曲线v正~c(CH4)相对应的是图2中曲线 (填“甲”或“乙”)。
②降低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 v正、v逆相应的平衡点分别为 (填字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CCA 6-10 ABABD 11-15 DBACD 16 C
二、非选择题
17.(1)
(2)
(3)金属
(4)Cl->Na+;将Cl2通入H2S的水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黄色浑浊出现,可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或其他合理答案)
(5)NH+HCO+2OH-NH3↑+CO+2H2O
18.(1)U形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
(2)①减少实验过程的中热量损失;温度计
②ab
③偏大
④偏大
- (1)+247.1
(2)①< ②>;反应①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故P点的平衡常数小于N点
(3)
- (1)>(2);>(3)80%(4)①乙 ②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