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西藏林芝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4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西藏林芝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4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西藏林芝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4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西藏林芝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展开
西藏林芝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年级化学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Ca 20 O 16 Cl 35.5 第I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答、不答、错答不给分)1.目前,林芝市已进入雨季,空气质量优良,PM2.5<100。下列物质中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 )A.可吸入颗粒物 B.NO2 C.SO2 D.CO22.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通入溴水中 B.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C.苯与溴水混合后撒入铁粉 D.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纤维素 B.蛋白质C.蔗糖 D.淀粉4.下图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烧杯中所盛液体都是稀硫酸)( )5. 下列分子中,其中子总数为24的是( )D.14C16O2 A.18O3 B.2H217O2 C.14N16O2 6.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参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B.催化剂C. 温度和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D.反应物的浓度7.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KOH的碱性比Ca(OH)2的碱性强 B.碘化氢比氟化氢稳定C.锂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钠弱 D.硫酸的酸性比磷酸的强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烷烃中除甲烷外,很多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B.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l2、CHCl3还是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C.分子通式为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D.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是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C.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D.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无关10.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健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化学健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N2(g)和1mol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B. 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C. 在1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10min内N2减少了1mol,因此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O)=0.1 mol·L-1·min-1D. 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11.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 > r(Z) > r(Y)B.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12.金属冶炼中不会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 )A.氧化还原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13.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C.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等物质的量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B. 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D. 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15. 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其结构简式是( )A.CH3(CH2)4CH3 B.(CH3)2CHCH(CH3)2 C.(C2H5)2CHCH3 D.C2H5C(CH3)3 16.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几个原电池。若a、b 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d极质量减少,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A.a>c>d>b B.a>b>c>d C.c>a>b>d D.b>d>c>a17.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SO3(g)+NO(g)。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C. 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D. 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18.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C.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19. 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 Z(g)20.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用聚苯乙烯等塑料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以减少木材使用C.研制新型杀虫剂,使它只对目标昆虫有毒杀作用而对其他昆虫无害D.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将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符合“原子经济”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21(10分). 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提取的。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提示: ①MgCl2晶体的化学式为MgCl2•6H2O;②MgO的熔点为2852℃,无水MgCl2的熔点为714℃。(1)操作①的名称是 , 操作②的名称 、冷却结晶、过滤。(2)试剂a的名称是 ,涉及的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3)用氯化镁电解生产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12分)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电池外电路中电流方向:锌_________铜(填“→”或“←”)。(2)该原电池中_________电极(写出电极材料名称)产生无色气泡,写出该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极发生 ___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该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3)一段时间后,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23(8分). 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B的结构简式 ,D的官能团名称 ,(2)②的反应类型 。(3)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 24(10分).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WXY Z 请回答下列问题:(1)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元素符号表示)。(3)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 。(化学式表示)(4)用电子式表示WY2的形成过程: 。(5)写出W单质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第一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答、错答、不答不给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CDAABA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CCBACACD第二卷、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1)过滤; 蒸发浓缩;(2)盐酸;Mg(OH)2+2HCl==2MgCl2+2H2O(3)MgCl2(融熔) Mg+Cl2↑22.(每空2分,共12分)(1)←(2)铜 2H++2e-=H2 还原 2.24L(3)增大23. (8分)(1)(每空1分)CH2==CH2 CH3CH2OH(或C2H5OH) 羧基(2)(1分)酯化反应(取代反应)(3)2CH3CH2OH +O22CH3CHO + 2H2O;(4)CH3CH2OH + CH3COOHCH3CH2OOCCH3 + H2O24.(10分,每空2分)(1)第三周期第ⅤA族;(2)P>N>O;(3)HNO3(4)(5) C+2H2SO4(浓)====CO2↑+2SO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