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5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5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5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展开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试题说明:
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K 39 Fe 56 Cu 64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本题共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B.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P
C.CaCl2的电子式: D.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
2.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
A.着色剂 B.调味剂 C.抗氧化剂 D.增稠剂
3.对于2A2(g)+3B2(g)C(g)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B2)=0.6 mol·L-1·s-1 B.v(A2)=0.5 mol·L-1·s-1
C.v(C)=0.45 mol·L-1·s-1 D.v(B2)=2.4 mol·L-1·min-1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S(s)+O2(g)=SO2(g) ΔH=-296.8 kJ/mol(反应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中和热)
C.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 367.0 kJ/mol(燃烧热)
D.2NO2=O2+2NO ΔH=+116.2 kJ/mol(反应热)
5.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中,加多些碳酸钙可使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D.一定量的稀盐酸跟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取加入少量CuSO4溶液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B.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7.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碱性强弱:KOH>NaOH>LiOH B.原子半径大小:Na>S>O
C.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 D.稳定性:HF>HCl>H2S
8.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
H2O2+I-―→H2O+IO- 慢
H2O2+IO-―→H2O+O2+I-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 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 D.v(H2O2)=v(H2O)=v(O2)
9.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由H+(aq)+OH-(aq)=H2O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可知: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小于57.3 kJ
B.从C(石墨)===C(金刚石) ΔH=+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C.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10.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ΔH1
2H2(g)+O2(g)===2H2O(g) ΔH2
C(s)+O2(g)===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ΔH为( )
A.12ΔH3+5ΔH2-2ΔH1 B.2ΔH1-5ΔH2-12ΔH3
C.12ΔH3-5ΔH2-2ΔH1 D.ΔH1-5ΔH2-12ΔH3
11.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
B.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
C.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
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LED灯将不会发光
12.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13.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B.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式Fe-3e-===Fe3+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14.下列有关四个常用的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I所示电池中,MnO2是催化剂
B.图II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保持不变
C.图III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不断增大
D.图IV所示电池工作过程中,外电路中电子由锌极流向氧化银极
15.X(g)+3Y(g)2Z(g) ΔH=-a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1 mol X和3 mol Y通入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 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1·s-1
B.第10 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
C.10 min内,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
D.10 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
16.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反应2SO2(g) + O2(g) 2SO3(g)在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B表示反应N2 (g)+ 3H2(g)2NH3(g)在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C表示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图
D.图D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 + H2(g) → CH3C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7.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图1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18.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19.以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b两极若是石墨,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D.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20.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向阳极迁移,阳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阴极反应为4OH- - 4e-O2↑+2H2O,阴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11.2LO2生成(标况)
21.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图1表示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t2、t3、t4、t5时刻各改变一种条件,且改变的条件均不同。若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压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t1=15 s,则前15 s的平均反应速率v(C)=0.004 mol·L-1·s-1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
C.t2、t3、t5时刻改变的条件分别是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
D.若t1=15 s,则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4 mol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22.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x2d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1 mol e 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e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当前能源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1)下列做法有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减少资源消耗,加大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则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________(填“金刚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
烧热ΔH=________。
(3)已知: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946 kJ/mol、497 kJ/mol。N2(g)+O2(g)==2NO(g) ΔH=+180.0 kJ/mol。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_______kJ/mol。
(4)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用CO除去NO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草酸)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体积,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若实验①在2min末收集了4.48m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min末,C(MnO4-)=______
mol·L-1(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为50ml)。
(4)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外,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5)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变化如图乙,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反应放热,②___________________。
25.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氢气、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已知: ①2CH3OH(l)+3O2(g)= 2CO2(g)+4H2O(g) ΔH1=-1275.6 kJ·mol-1
②2CO(g)+O2(g)=2CO2(g) ΔH2=-566.0 kJ·mol-1
③H2O(g)=H2O(l) ΔH3=-44.0 kJ·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2H2(g) + CO(g) CH3OH(g) △H=﹣90.8kJ•mol﹣1.
①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 0.2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以CH3OH表示该过程的反应速率v(CH3OH)= 。
②要提高反应2H2(g)+CO(g)⇌CH3OH(g)中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
e.加入惰性气体 f.分离出甲醇
(3)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①图中甲池是________装置(填“电解池”或“原电池”),其中OH-移向________极(填“CH3OH”或“O2”)。
②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 g时,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 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MgSO4 B.CuSO4 C.NaCl D.Al(NO3)3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2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B | C | C | A | D | A | C | A | D | A | B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C | B | D | C | D | C | B | D | B | C |
|
第Ⅱ卷 填空题部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58分。)
22.(16分)(每空2分)
(1)第三周期ⅢA族
(2)r(O2-) r(Na+) HClO4 H2SO4
(3)
(4)2Na(s)+O2(g)===Na2O2(s) ΔH=-511 kJ·mol-1(不标聚集状态,ΔH不写单位或错写不给分;系数和ΔH成正比也给分)
(5)2NaCl+2H2O2NaOH+H2↑+Cl2↑
23.(10分)(每空2分)
(1)ACD(错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
(2)石墨 -393.5kJ/mol
(3)631.5
(4)2NO(g)+2CO(g)===N2(g)+2CO2(g) ΔH=-746.0 kJ/mol(不标聚集状态,ΔH不写单位或错写不给分;系数和ΔH成正比也给分)
24.(14分)(每空2分)
(1)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浓度 ② ①
(3)0.0052
(4)KMnO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5)产物Mn2+是反应的催化剂
25.(18分)(每空2分)
(1)CH3OH(1)+O2(g)=CO(g)+2H2O(1) △H=-442.8 kJ•mol-1 (不标聚集状态,ΔH不写单位或错写不给分;系数和ΔH成正比也给分)
(2)① 80% , 0.08mol/(L·min)(不写单位不给分) ②df(错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3)①原电池 CH3OH ②CH3OH-6e-+8OH-=CO32-+6H2O
③4Ag++2H2O4Ag+O2↑+4H+ 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