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9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9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作业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49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作业 练习
展开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已知在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在10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005mol/L的Ba(OH)2溶液,pH=10
B.0.001mol/L的CH3COOH溶液,pH=3
C.0.005mol/L的H2SO4溶液与0.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ml,需要pH=9的NaOH溶液100ml
【答案】A
【解析】解:本题考查水的电离.
A、氢氧化钡为二元强碱,故0.005mol/L氢氧化钡溶液中的氢氧根的浓度为0.01mol/L,则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为10﹣10mol/L,故pH=10,故A正确;
B、醋酸为一元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小于0.001mol/L,故pH>3,故B错误;
C、0.005mol/L的H2SO4溶液与0.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中和,溶液显中性,而在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显中性时pH=6,故C错误;
D、pH=3的硫酸中,C(H+)=10﹣3mol/L,pH=9的NaOH溶液中C(OH﹣)=10﹣3mol/L,故中和pH=3的硫酸溶液50mL,需要pH=9的NaOH溶液50mL,故D错误;
故选A.
2、常温下,相同pH的硫酸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是1.0×10﹣amol/L和1.0×10﹣bmol/L,水的电离度分别是α1和α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α1=α2 B.a+b=14 C.a<b D.a<7,b>7
【答案】B
【解析】解:本题考查水的电离.
A、硫酸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而硫酸铝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能水解,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故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同,且α1<α2,故A错误;
B、设两溶液的pH均为x.即两溶液中的c(H+)均为10﹣xmol/L.在硫酸溶液中,溶液中的氢离子几乎全部来自于硫酸的电离,而氢氧根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而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的浓度和氢离子浓度相等,故硫酸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c(OH﹣)=1.0×10﹣a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可有:10﹣xmol/L×1.0×10﹣amol/L=10﹣14(mol/L)2①;
在硫酸铝溶液中,铝离子的水解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且由于硫酸铝为正盐,故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均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但由于氢氧根被水解的铝离子结合,故溶液中的氢离子1.0×10﹣bmol/L是水电离出的全部,故有10﹣xmol/L=1.0×10﹣bmol/L②,将①②联立可知:10﹣bmol/L×1.0×10﹣amol/L=10﹣14(mol/L)2,故有a+b=14,故B正确;
C、硫酸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而硫酸铝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能水解,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故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α1<α2,即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1.0×10﹣amol/L<1.0×10﹣bmol/L,故a>b,故C错误;
D、硫酸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故硫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1.0×10﹣amol/L<10﹣7mol/L,故a>7;而硫酸铝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能水解,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故硫酸铝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1.0×10﹣bmol/L>10﹣7mol/L,故b<7,故D错误.
故选B.
3、25℃时,对于浓度为0.1mol/L的某酸溶液的pH的判断正确的是( )
A.pH=1 B.pH≥1 C.pH≤1 D.无法确定
【答案】D
【解析】解:本题考查pH的简单计算.
由于酸的种类不确定,根据酸的种类来讨论:
若此酸为弱酸,则不完全电离,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小于0.1mol/L,则pH>1;
若此酸为一元强酸,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0.1mol/L,则pH=1;
若此酸为二元或多元强酸,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0.1mol/L,则pH<1;
故选D.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仪器的选择及试剂的保存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5.75gNaCl固体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C.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加水进行液封
D.AgNO3溶液保存于无色细口瓶中
【答案】C
【解析】解:A、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故A错误;B、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用酸式滴定管量取,不能用碱式滴定管,故B错误;C、液溴是易挥发的液体,保存时应加水液封,故C正确;D、AgNO3见光分解,因此硝酸银溶液保存于棕色细口瓶中,故D错误。
5、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w(25℃)=1.0×10-14,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蒸馏水中通HCl,Kw增大
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答案】D
【解析】解:A、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离子积增大,溶液c(H+)增大,故错误;B、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但c(H+)=c(OH-),故错误;C、Kw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等无关,故错误;D、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正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B.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要用待装润洗,而容量瓶不用待装液润洗
【答案】D
【解析】解: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设计实验方案的两条重要原则,任何实验方案都必须科学可行.评价时,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①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②实验操作是否完全、合理;③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④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
7、温度为t℃时,在10mL1.0mol·L-1的盐酸中,逐滴滴入xmol·L-1的氨水,随着氨水逐渐加入,溶液中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c点时溶液的温度为常温)。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b点,c(NH4+)>c(Cl-)>c(H+)>c(OH-)
B.a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x=1.0
D.c点时,c(NH3·H2O)=0.5(x-1)mol·L-1
【答案】D
【解析】解: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B.H2O与D2O互为同位素
C.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应先用标准液润洗2~3次
D.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漂白性
【答案】C
【解析】解:A、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A错误;B、H2O与D2O均表示水分子,不能互为同位素,B错误;C、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应先用标准液润洗2~3次,C正确;D、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还原性,D错误,答案选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
D.水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A
【解析】解: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不一定是碱溶液,A正确;B、需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例如碳燃烧等,B错误;C、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不一定越明显,例如中和反应,C错误;D、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A。
10、25℃时,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pH是()
A.2B.5C.9D.12
【答案】D
【解析】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pH是12,故D正确。
11、室温下,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pH=a和pH=(a+1)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烧杯中溶液浓度为0.1mol·L﹣1,则乙烧杯中溶液浓度大于0.01mol·L﹣1
B.向甲烧杯中加入等体积pH=(14﹣a)的NaOH溶液后,溶液显碱性
C.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甲(OH﹣)<C乙(OH﹣)
D.取等体积甲乙溶液分别与适量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
【答案】D
【解析】解:本题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A、醋酸为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小,pH=a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小于pH=(a+1)的醋酸溶液,所以乙烧杯中溶液浓度小于0.01mol·L﹣1,故A错误;
B、由于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所以向甲烧杯中加入等体积pH=(14﹣a)的NaOH溶液后,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
C、根据c(OH﹣)=可知,10C甲(OH﹣)=C乙(OH﹣),故C错误;
D、醋酸为弱电解质,pH=a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浓度大于pH=(a+1)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的10倍,所以取等体积甲乙溶液分别与适量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故D正确;
故选D.
12、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在加入Al能放出大量气体的溶液中:Na+、Ba2+、NO3-、Cl-
B.无色溶液:AlO2—、Na+、HCO3—、Mg2+
C.室温,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OH—浓度的乘积为10-28:Na+、NO3—、Mg2+、K+
D.无色溶液:Cr3+、NO3-、Na+、Cl-、NH4+
【答案】A
【解析】A、加入铝,放出大量的气体,此溶液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碱,因此这些离子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发生HCO3-+AlO2-+H2O=Al(OH)3↓+CO32-,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水电离H+和OH-浓度的乘积小于10-14,溶质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碱,Mg2+不能在碱中大量存在,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C错误;D、Cr3+显绿色,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13、用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需NaOH溶液体积最大的是
A.盐酸B.硫酸
C.硝酸D.醋酸
【答案】D
【解析】pH=3的各酸溶液中c(H+)=0.001mol/L,发生反应的本质为H++OH-=H2O,盐酸、硫酸、硝酸都是强酸,完全电离,三者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相等;醋酸为弱酸,溶液中只有部分发生电离,溶液中存在大量的醋酸分子,氢离子反应后会继续提供氢离子,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最大,故选D。
14、下列溶液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pH增大3
B.在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2CO3)
C.pH=8的Ba(OH)2溶液和pH=8的氨水中,由水电离的c(OH-)均为l×10-8mol/L
D.pH=13的NaOH溶掖与pH=1的盐酸混合后,一定有c(H+)=c(OH-)
【答案】C
【解析】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的有关知识,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的离子浓度的关系、酸碱中和等。
15、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措施是
A.向水中通入SO2B.将水加热煮沸
C.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D.向水中加人NaC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在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当向水中通入SO2时发生反应:SO2+H2O=H2SO3.H2SO3H++HSO3-。H2SO3电离产生的H+使溶液中的H+的浓度增大,对水的电离平衡起到了抑制作用。最终使水电离产生的H+、OH-的浓度远远小于溶液中的H+。即溶液中的c(H+)>c(OH-)。正确。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所以将水加热煮沸促进了水的电离。但是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离子的个数总是相同,所以升温后水中的H+和OH-的浓度仍然相等。错误。C.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NaOH电离产生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对水的电离起到了抑制作用,最终使整个溶液中的c(OH-)>c(H+)。错误。D.向水中加入NaCl.NaCl是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所以水中的H+和OH-离子的浓度仍然相等。错误。
16、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措施是()
A.向水中通入SO2B.将水加热煮沸
C.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D.向水中加入NaC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在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当向水中通入SO2时发生反应:SO2+H2O=H2SO3.H2SO3H++HSO3-。H2SO3电离产生的H+使溶液中的H+的浓度增大,对水的电离平衡起到了抑制作用。最终使水电离产生的H+、OH-的浓度远远小于溶液中的H+。即溶液中的c(H+)>c(OH-)。正确。B.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所以将水加热煮沸促进了水的电离。但是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离子的个数总是相同,所以升温后水中的H+和OH-的浓度仍然相等。错误。C.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NaOH电离产生的OH-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对水的电离起到了抑制作用,最终使整个溶液中的c(OH-)>c(H+)。错误。D.向水中加入NaCl.NaCl是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所以水中的H+和OH-离子的浓度仍然相等。错误。
1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
反应2NO2N2O4的△H9
请回答:
(1)根据①组实验情况,混合溶液pH=9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溶液①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0.1moI/L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ABC>=c(Na+)>c(A-)>c(OH-)>c(H+)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中和反应及盐类水解的判断和计算。
(1)根据①组实验情况,中和反应恰好完全进行,形成NaA溶液,混合溶液pH=9的原因是NaA水解使溶液呈碱性,A-+H2OHA+OH-。
(2)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酸、碱抑制水的电离,所以混合溶液①中由水电离出的c(H+)>0.1moI/L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3)根据①组实验情况,形成NaA的溶液,NaA水解使溶液呈碱性。A.电荷守恒:c(Na+)+c(H+)=c(OH-)+c(A-),故A正确;B.元素守恒:c(Na+)=c(HA)+c(A-),故B正确;
C.质子守恒:c(HA)+c(H+)=c(OH-),故C正确;D.电荷守恒:c(Na+)+c(H+)=c(OH-)+c(A-),c(HA)≠0,所以c(Na+)+c(H+)≠c(OH-)+c(A-)+c(HA),故D错误。故选ABC。
(4)若c=0.2mol/L,中和反应恰好完全进行,形成NaA溶液,NaA水解使溶液呈碱性。②组情况表明pH=7,所以c>0.2mol/L。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OH-)+c(A-),而且c(H+)=c(OH-),所以c(A-)=c(Na+)。
(5)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形成等浓度的HA、NaA的混合溶液,pH>9表明NaA的水解程度大于HA的电离程度,所以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A-)>c(OH-)>c(H+)。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