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离子反应的综合判断作业 练习
展开题组7 离子反应的综合判断
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NO2溶于水:3NO2+H2O 2H++2N+NO
B.漂白粉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lO-+H2O HClO+OH-
C.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海带灰中的I-氧化:H2O2+2I-+2H+ I2+2H2O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 Al+4N+2H2O
答案 D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不会溶解,其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
Al(OH)3↓+3N。
2.FeCl3溶液是实验室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试剂,下列有关FeCl3溶液的作用或实验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FeCl3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Fe3++3H2O 3H++Fe(OH)3
B.检测FeCl3溶液中的Fe3+用KSCN溶液:Fe3++3SCN- Fe(SCN)3
C.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 Cu2++Fe2+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出现红褐色沉淀:Fe3++3OH- Fe(OH)3↓
答案 B FeCl3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是因为Fe3+的水解,水解反应为可逆反应,A项不合理;检测FeCl3溶液中的Fe3+,应用SCN-,二者发生反应生成Fe(SCN)3,溶液变为红色,B项合理;C中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 Cu2++2Fe2+,C项不合理;NH3·H2O为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D项不合理。
3.能正确解释下列反应原理,并且书写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明矾作净水剂:Al3++3H2O Al(OH)3↓+3H+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2H+ CO2↑+H2O
C.电解MgCl2饱和溶液制取Mg:MgCl2 Mg+Cl2↑
D.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4+C CaCO3+S
答案 D A项,应生成Al(OH)3胶体,且不能写等号,应写可逆号;B项,小苏打为NaHCO3,在离子方程式中HC不能拆开;C项,电解MgCl2饱和溶液得到氢氧化镁沉淀。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0的溶液中:N、Al3+、OH-、S
B.在新制氯水中:Fe2+、Mg2+、N、Cl-
C.在加入NH4HCO3产生气体的溶液中:Na+、Ba2+、Cl-、N
D.加入Al片能产生H2的溶液:N、Ca2+、HC、N
答案 C A项,pH=0的溶液呈酸性,OH-不能大量存在;B项,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Fe2+会被氧化成Fe3+;C项,加入NH4HCO3产生气体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Na+、Ba2+、Cl-、N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能大量共存;D项,加入Al片能产生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N、HC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HC在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大量存在。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 Cu+2Na+
B.在硝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Al3++4OH- Al+2H2O
C.向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2Fe2++Cl2 2Fe3++2Cl-
D.磁性氧化铁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Fe3O4+8H+ 2Fe3++Fe2++4H2O
答案 B A项,钠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2Na+2H2O+Cu2+ Cu(OH)2↓+2Na++H2↑;
C项,向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氯水能将溴离子和亚铁离子氧化:2Fe2++4Br-+3Cl22Fe3++
6Cl-+2Br2;D项,磁性氧化铁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3Fe3O4+28H++N
9Fe3++NO↑+14H2O。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0.1 mol·L-1 KNO3溶液:Mg2+、Fe3+、Cl-、S
B.无色透明的溶液:Cu2+、N、N、C
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K+、Ca2+、Cl-、ClO-
D.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Na+、N、S、N
答案 A B项,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含有Cu2+;C项,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呈酸性,H+、Cl-、ClO-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若为强碱性,则N不能大量存在。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c(OH-)/c(H+)=10-12的溶液中:N、Cu2+、N、S
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K+、Cl-、I-
C.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Fe3+、K+、Cl-、S
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 mol·L-1的溶液中:Na+、Al3+、Cl-、N
答案 A B项,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Fe3+能够氧化I-;C项,Fe3+与HC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由水电离的c(OH-)=10-12 mol·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碱性溶液中Al3+不能大量存在。
8.某溶液可能含有Na+、N、Ba2+、S、I-、S2-中的几种离子。进行如下检测:①用pH计检测,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新制氯水和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Na+ B.Ba2+ C.S D.S2-
答案 A 实验①说明溶液中含有N(水解使溶液显弱酸性);实验②说明溶液中无I-、S2-;再根据电荷守恒可推出该溶液中含有S,则Ba2+不能存在;至于是否含有Na+,需要进一步检验。
9.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选项 | 离子或分子 | 要求 |
A | K+、N、Cl-、HS- | c(K+)<c(Cl-) |
B | Fe3+、N、S、Cl- | 逐滴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产生 |
C | Na+、HC、Mg2+、S | 逐滴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 |
D | N、Al3+、S、CH3COOH | 滴加NaOH浓溶液立刻有气体产生 |
答案 C 不符合溶液呈电中性原理,A项错误;Fe3+与S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滴加氨水开始产生MgCO3沉淀,后产生Mg(OH)2沉淀,C项正确;滴加NaOH浓溶液会先和醋酸反应,不会立刻产生气体,D项错误。
10.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答案 B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1.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熔融态的Al2O3导电、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B.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C.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
D.将盛有NO2气体的密封烧瓶放入热水中,气体颜色加深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答案 C A项,熔融态的Al2O3导电的同时,Al3+和O2-分别在阴、阳两极放电,属于化学变化,12C转化为14C不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项,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可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种类型,错误;C项,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项,2NO2(红棕色) N2O4(无色),此反应的ΔH<0,放入热水中,颜色变化的原因是平衡向左移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12.下列过程中颜色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
A.银白色的金属铁研磨成铁粉后变成黑色
B.新切割开的金属钠的表面由银白色迅速变成暗灰色
C.红棕色的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后得到无色气体
D.浅黄绿色的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
答案 A A项中发生的颜色变化是光学现象,铁研磨成铁粉属于物理变化;B项中金属钠被氧化成了Na2O,属于化学变化;C项中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项中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是Cl2+H2O HCl+HClO平衡不断右移及HClO分解的结果,属于化学变化。
13.A、B两种溶液分别含有下列十种离子中的各不相同的五种:H+、Al3+、Na+、Cu2+、N、OH-、S、C、S、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A溶液为无色溶液,则A溶液中可能含有:H+、Al3+、Cl-、S、N
B.若A溶液有强还原性,则B溶液中可能含有:H+、Cu2+、Al3+、Cl-、N
C.若B溶液呈强碱性,则A溶液中可能含有:H+、Al3+、Na+、Cu2+、N
D.若B溶液有强氧化性且各离子浓度相同,则B溶液可能含有:H+、Al3+、Cu2+、N、S
答案 B 若A溶液为无色溶液且含有H+、Al3+、Cl-、S、N,则B溶液中一定含有Cu2+、OH-、C等,Cu2+与OH-、C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若A溶液有强还原性,则A溶液中含有S,S与H+、Cu2+、Al3+、N(H+)不共存,这些离子都存在于B溶液中,B正确;若A溶液中含有H+、Al3+、Na+、Cu2+、N五种离子,由于A、B溶液中含有各不相同的五种离子,则B溶液中没有阳离子,C错误;B溶液中正电荷数目比负电荷数目多,溶液不显电中性,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