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学案
展开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有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研究对象是化学反应,凡是∆H<0的反应是放热反应,∆H>0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3.∆H=E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生成物的键能总和=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4.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取决于始态和终态的能量的相对大小。
5.吸热反应的类型有①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煅烧石灰石;③盐的水解;④弱电解质的电离;⑤少数氧化还原反应:C+CO22CO,H2+CuOCu+H2O,C+H2OCO+H2,高炉炼铁等。
6.放热反应的类型有①金属与水或与酸的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燃烧;④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如生石灰溶于水;⑤绝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
7.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其能量变化。
①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仅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②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H应标明“+”或“−”,数值及单位;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效应是指物质按化学方程式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
8.燃烧热是指在常温常压下,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①测定条件:常温常压;②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mol;③反应程度:生成物必须为稳定的氧化物,例H2→H2O(l);S→SO2(g);C→CO2(g)等;④用文字描述燃烧热时,不用带“−”,而用∆H表示时,必须带“−”。
9.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水(液态)所放出的热量。
①研究对象:稀溶液;②生成物的物质的量:1mol;③反应物:强酸与强碱;
④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l) ∆H=−57.3kJ/mol;
⑤用文字描述中和热时,不用带“−”,而用∆H表示时,必须带“−”。
二、反应热的计算
1.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反应热只有反应的始态与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2.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吸热或放热多少,只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3.反应热计算的常见方法:
①应用盖斯定律——“三调一加”
一调:根据目标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位置,改写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调:根据改写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相应>∆H符号。
三调:调整中间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
一加: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H进行加合。
②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
1′∆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2′根据燃烧热Q放=n(可燃物)×∆H
③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H=E反应物的键能之和−E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13.配位化合物的形成条件 ①配体有孤电子对 ②中心离子有空轨道
14.在配合物中,中心离子与配体的配位原子间以配位键相结合,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
15.在水溶液中,配合物易电离出外界离子,而配离子难电离;配合物中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