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化学实验综合 作业(江苏专用) 练习
展开化学实验综合
1.(2019·苏锡常镇三模)乙酰苯胺具有退热镇痛作用,是较早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有“退热冰”之称。其制备原理如下:
已知:①苯胺易被氧化;
②乙酰苯胺、苯胺和醋酸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溶解度(20 ℃) |
乙酰苯胺 | 114.3 ℃ | 305 ℃ | 0.46 |
苯胺 | -6 ℃ | 184.4 ℃ | 3.4 |
醋酸 | 16.6 ℃ | 118 ℃ | 易溶 |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5 mL苯胺、7.5 mL冰醋酸及少许锌粉,依照如图装置组装仪器。
步骤2:控制温度计示数约105 ℃,小火加热回流1 h。
步骤3:趁热将反应混合物倒入盛有100 mL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抽滤,洗涤,得到粗产品。
(1)步骤1中加入锌粉的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2中控制温度计示数约105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3中趁热将混合物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趁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4)步骤3得到的粗产品需进一步提纯,该提纯方法是________。
解析:(1)锌粉起抗氧化剂作用,防苯胺氧化,另外混合液加热,加固体还起到防暴沸作用。(2)乙酸有挥发性,不易温度太高,另外考虑到水的沸点为100 ℃,太低不易水分蒸发除去。(3)“趁热”很明显是防冷却,而一旦冷却就会有固体析出。(4)混合溶液中固体溶质得到的方法是重结晶。
答案:(1)防止苯胺被氧化,同时起着沸石的作用 (2)温度过高,未反应的乙酸蒸出,降低反应物的利用率;温度过低,又不能除去反应生成的水 (3)若让反应混合物冷却,则固体析出沾在瓶壁上不易处理 吸滤瓶 布氏漏斗 (4)重结晶
2.(2019·苏州一模)氯化镍(NiCl2·6H2O)常用于电镀、陶瓷等工业,某实验室以单质Ni为原料制取氯化镍的实验步骤如下:
已知:①Fe(OH)3完全沉淀pH为3.2;Ni(OH)2开始沉淀pH为7.2,完全沉淀pH为9.2。
②NiCl2易水解,从溶液中获取NiCl2·6H2O须控制pH<2。
(1)在三颈烧瓶中(装置见图)加入一定量Ni粉和水,通入空气,滴入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酸,至反应结束,过滤,制得NiSO4溶液。
①反应过程中,为提高稀硝酸的利用率,在不改变投料比的情况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A装置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搅拌、______________。
③若镍粉过量,判断反应完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所得NiSO4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反应得到NiCO3·Ni(OH)2沉淀,过滤,洗涤。
①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NiCO3·Ni(OH)2沉淀是否洗涤完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NiCO3·Ni(OH)2固体中混有少量Fe(OH)3。请补充完整由NiCO3·Ni(OH)2固体制备NiCl2·6H2O的实验方案:向NiCO3·Ni(OH)2固体中加入盐酸,边加边搅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i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实验中须选用的仪器和试剂:pH计、盐酸、乙醇等]
解析:(1)①反应过程中,为提高稀硝酸的利用率,在不改变投料比的情况下,可减缓硝酸的滴加速率或适当降低温度。②向A装置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搅拌、将生成的NO氧化为硝酸(或使产生的NO部分转化为NO2,便于NOx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③若镍粉过量,即硝酸量不足,将不再产生NO2,要判断反应是否完成,观察三颈烧瓶内有无红棕色气体出现,因此判断反应完成的现象是三颈烧瓶内无红棕色气体出现。
(2)①2Ni2++4HCO===NiCO3·Ni(OH)2↓+3CO2↑+H2O。
②反应后溶液中含Na2SO4,检验NiCO3·Ni(OH)2沉淀是否洗涤完全,即检验NiCO3·Ni(OH)2洗涤后滤液中是否含SO 。故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已洗涤干净。
(3)在NiCO3·Ni(OH)2固体中混有少量Fe(OH)3,加入盐酸后Fe(OH)3转化为Fe3+,NiCO3·Ni(OH)2转化为Ni2+,要除去Fe3+,而Ni2+不沉淀,则用pH计测定反应液3.2<pH<7.2停止加入盐酸,静置,过滤,除去Fe(OH)3,从溶液中获取NiCl2·6H2O须控制pH<2,则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控制溶液pH小于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即可得NiCl2·6H2O。
答案:(1)①减缓硝酸的滴加速率或适当降低温度
②将生成的NO氧化为硝酸(或使产生的NO部分转化为NO2,便于NOx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
③三颈烧瓶内无红棕色气体出现
(2)①2Ni2++4HCO===NiCO3·Ni(OH)2↓+3CO2↑+H2O
②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已洗涤干净
(3)用pH计测定反应液3.2<pH<7.2停止加入盐酸,静置,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控制溶液pH小于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
3.(2019·南京三模)废定影液的主要成分为Na3[Ag(S2O3)2],用废定影液为原料制备AgNO3的实验流程如下:
(1)“沉淀”步骤中生成Ag2S沉淀,检验沉淀完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步骤中会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杂”需调节溶液pH至6。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2AgNO32Ag+2NO2↑+O2↑,2Cu(NO3)22CuO+4NO2↑+O2↑。AgNO3粗产品中常含有Cu(NO3)2,请设计由AgNO3粗产品获取纯净AgNO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AgNO3。(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稀硝酸、NaOH溶液、蒸馏水)
(5)蒸发浓缩AgNO3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使用真空泵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蒸发浓缩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废定影液的主要成分为Na3[Ag(S2O3)2],与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g2S沉淀,过滤得到滤渣,洗涤干净后加入浓硝酸溶解Ag2S得到硝酸银、硫单质与二氧化氮;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过量的硝酸得到硝酸银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硝酸银晶体。
(1)沉淀过程是Na3[Ag(S2O3)2]与Na2S反应制得Ag2S的反应,检验沉淀完全的操作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S溶液,若不再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完全。
(2)“反应”步骤中会生成淡黄色固体,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该淡黄色沉淀为硫离子被氧化生成硫单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S+4HNO3===2AgNO3+2NO2↑+S+2H2O。
(3)测定溶液pH的基本操作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4)根据给定的已知信息可知,硝酸铜的分解温度为200 ℃,硝酸银的分解温度在440 ℃,则可设计除去硝酸铜的方法为:将AgNO3粗产品加热并维持温度在200 ℃至恒重,同时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产生的气体,待固体残留物冷却后,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并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再加入适量稀硝酸。
(5)考虑硝酸银易分解,而实验装置中真空泵可以形成负压,有利于水分在较低温度下蒸发,同时可防止AgNO3分解;若溶液表面有晶膜出现,则证明蒸发浓缩完成。
答案:(1)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 Na2S溶液,若不再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完全
(2)Ag2S+4HNO3===2AgNO3+2NO2↑+S+2H2O
(3)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4)将AgNO3 粗产品加热并维持温度在200 ℃至恒重,同时用足量 NaOH 溶液吸收产生的气体,待固体残留物冷却后,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并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再加入适量稀硝酸
(5)使体系形成负压,有利于水分在较低温度下蒸发,同时可防止 AgNO3 分解 溶液表面有晶膜出现
4.溴化钙晶体(CaBr2·2H2O)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用于制造灭火剂、制冷剂等。一种制备溴化钙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1)实验室模拟海水提溴的过程中,用苯萃取溶液中的溴,分离溴的苯溶液与水层的操作(装置如图所示):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将活塞拧开,使下面的水层慢慢流下,待有机层和水层界面与活塞上口相切即关闭活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温度控制在70 ℃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料时控制n(Br2)∶n(NH3)=1∶0.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滤液”呈强碱性,其中含有少量BrO-、BrO,请补充从“滤液”中提取CaBr2·2H2O的实验操作:加热驱除多余的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氢溴酸、活性炭、乙醇;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砂芯漏斗,真空干燥箱]
解析:(2)理论上投料时,应控制n(Br2)∶n(NH3)=3∶2,当控制在1∶0.8时(即3∶2.4),NH3过量,确保Br2被充分还原。(3)“合成”步骤中,原料之一为CaO,加入后能生成微溶于水的Ca(OH)2,故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a(OH)2。(4)根据给定的试剂,应加入氢溴酸,调节溶液呈酸性,此时发生反应BrO-+Br-+2H+===Br2+H2O、BrO+5Br-+6H+===3Br2+3H2O,加入活性炭脱色(吸附生成的Br2),用砂芯漏斗过滤(将吸附Br2的活性炭过滤掉),所得滤液中主要含有CaBr2,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用砂芯漏斗过滤得到CaBr2·2H2O,再用乙醇洗涤干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可。
答案:(1)打开玻璃塞,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入另一烧杯中
(2)3CaO+3Br2+2NH3===3CaBr2+N2+3H2O 温度过高,Br2、NH3易挥发 使NH3稍过量,确保Br2被充分还原
(3)Ca(OH)2
(4)用氢溴酸调节滤液呈酸性,加入活性炭脱色,用砂芯漏斗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用砂芯漏斗过滤,再用乙醇洗涤干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5.亚硝酸钠(NaNO2)是工业盐的主要成分,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以木炭、浓硝酸、Na2O2为主要原料按照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亚硝酸钠(加热装置及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反应原理为2NO+Na2O2===2NaNO2。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反应后,C装置中生成的固体除NaNO2外,还可能有杂质生成,应在B、C装置之间加一个装置,该装置所盛放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后,以下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a.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N2 b.点燃酒精灯
c.向三颈烧瓶中滴加浓硝酸 d.熄灭酒精灯
e.关闭分液漏斗旋塞 f.停止通入N2
(5)D装置用于尾气处理,写出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将7.8 g Na2O2完全转化成NaNO2,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______ g。
解析:(1)A装置中发生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2)装置B中是A装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因此B装置中铜的作用是可以和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反应,提高NO产率。(3)因为一氧化氮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C装置产物中除亚硝酸钠外还含有副产物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B、C装置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应为碱石灰,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4)由于该实验中有气体参加,所以在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由于实验过程中有一氧化氮产生,所以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全部排尽,再进行实验,可以利用氮气排空气。又因为NO有毒,所以最后需要利用氮气把剩余的NO全部排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因此实验操作顺序为acebdf;(6)n(Na2O2)=7.8 g÷78 g·mol-1=0.1 mol,根据C+4HNO3(浓)CO2↑+4NO2↑+2H2O,3NO2+H2O===2HNO3+NO,有关系式C~4NO2~4/3NO~8/3HNO3,根据3Cu+8HNO3===3Cu(NO3)2+2NO↑+4H2O,有关系式HNO3~3/8Cu~1/4NO,则有C~2/3NO,所以碳与总的NO的关系式为C~(4/3+2/3)NO,根据2NO+Na2O2===2NaNO2,可知碳与Na2O2的关系式为C~Na2O2,所以7.8 g过氧化钠完全转化成为亚硝酸钠,理论上至少需要碳的质量为0.1 mol×12 g·mol-1=1.2 g。
答案:(1)C+4HNO3(浓)CO2↑+4NO2↑+2H2O
(2)可以和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反应,提高NO产率 (3)碱石灰 (4)acebdf (5)5NO+3MnO+4H+===5NO+3Mn2++2H2O (6)1.2
6.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2SiO4和少量Fe、Al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实验过程如下:
(1)酸溶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MgCO3(s)+2H+(aq)===Mg2+(aq)+CO2(g)+H2O(l) ΔH=-50.4 kJ·mol-1
Mg2SiO4(s)+4H+(aq)===2Mg2+(aq)+H2SiO3(s)+H2O(l) ΔH=-225.4 kJ·mol-1
酸溶需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所加H2SO4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萃取分液,以除去溶液中的Fe3+。
①实验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②为使Fe3+尽可能多地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采取的操作:向装有水溶液的仪器A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萃取剂,________、静置、分液,并重复多次。
(4)请补充完整由萃取后得到的水溶液制备MgCO3·3H2O的实验方案:边搅拌边向溶液中滴加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在50 ℃下干燥,得到MgCO3·3H2O。[已知该溶液中pH=8.5时Mg(OH)2开始沉淀;pH=5.0 时Al(OH)3沉淀完全。]
解析:(1)升温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使废渣中的主要成分充分溶解。若所加H2SO4
过量太多,则萃取分液后的水相中含有较多的H2SO4,后续操作中会增加氨水的用量,造成浪费。
(2)酸溶时,少量Fe、Al的氧化物会转化为Fe2+(或Fe3+)、Al3+,加入H2O2可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①由仪器的特征可知,A为分液漏斗。
②为使Fe3+尽可能多地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每次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有机萃取剂后,需充分振荡液体。
(4)由废渣的主要成分及分析制备流程可知,萃取分液后的水相中主要含有Mg2+、Al3+、SO,为制备MgCO3·3H2O,要将Al3+转化为Al(OH)3沉淀,而Mg2+不能转化为Mg(OH)2沉淀,需向水溶液中滴加氨水,至5.0<pH<8.5,使Al3+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过滤,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有大量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出现,说明Mg2+全部转化为MgCO3·3H2O,然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
答案:(1)加快酸溶速率 避免制备MgCO3时消耗过多的碱 (2)2Fe2++H2O2+2H+===2Fe3++2H2O (3)①分液漏斗 ②充分振荡 (4)至5.0<pH<8.5,过滤,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至有大量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