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
展开专题三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化学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海水提镁 B.明矾净水
C.工业固氮 D.电池充电
答案 B
解析 海水提镁中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反应实现人工固氮,合成氨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电池充电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
C.Cl2+H2O===HCl+HClO
D.2Al+2NaOH+2H2O===2NaAlO2+3H2↑
答案 D
解析 题干反应中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只是一个普通的反应物而已,与A、B、C中H2O的作用一致;D中H2O是氧化剂。故选D。
3.有关下述三个实验:
① | ② | ③ |
将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 | 向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 将铁钉放入FeCl3溶液中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和③中的铁钉只作还原剂
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C.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D.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Fe3+===2Fe2+
答案 A
解析 氧化性Fe3+>Cu2+>Fe2+,B错误;实验②只能证明Fe2+具有还原性,C错误;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D错误。
4.已知某离子反应为8Fe2++NO+10H+===NH+8Fe3++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2+为还原剂,NO被还原
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8 mol电子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式为Fe2+-e-===Fe3+
答案 C
解析 题给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Fe2+是还原剂,NO是氧化剂,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到-3价,被还原,且消耗1 mol NO转移8 mol电子,A、B正确;氧化产物是Fe3+,还原产物是NH,物质的量之比为8∶1,C错误;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Fe2+-e-===Fe3+,D正确。
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用醋酸溶解大理石粉末:CaCO3+2H+===Ca2++CO2↑+H2O
B.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铜屑:Fe3++Cu===Fe2++Cu2+
C.氯气溶于水的反应:Cl2+H2O===2H++Cl-+ClO-
D.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应:HCO+AlO+H2O===Al(OH)3↓+CO
答案 D
解析 醋酸为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A项错误;B项电荷不守恒,错误;HClO为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中应用“”,C项错误。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5NO+6H+===2Mn2++5NO+3H2O
B.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NH+HCO+2OH-===CO+NH3·H2O+H2O
C.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D.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2H2OCl2↑+H2↑+2OH-
答案 A
解析 B项应为:Ba2++2OH-+NH+HCO===BaCO3↓+NH3·H2O+H2O;C项应为:Fe3++3NO+12H++10I-===Fe2++5I2+3NO↑+6H2O;电解熔融氯化钠生成钠和氯气,故D错误。
7.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 评价 |
A |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 | 正确 |
B |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CO+2H+===CO2↑+H2O |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
C |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BaSO4↓ | 正确 |
D |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 | 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 |
答案 B
解析 A项Fe3O4中的Fe2+能够被硝酸氧化,但应生成NO气体;C项应同时生成NH3·H2O;D项氯气先氧化Fe2+为Fe3+,然后再氧化Br-,离子方程式正确,评价不正确。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溶解氧化铝的溶液中:K+、NH、HCO、NO
B.c(OH-)为1×10-12 mol·L-1的溶液中:Na+、Al3+、I-、SiO
C.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Na+、AlO、SO、Cl-
D.含有KNO3的溶液中:Fe2+、H+、Cl-、SO
答案 C
解析 能溶解氧化铝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或强碱性溶液,HCO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存在,NH在强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项错误;c(OH-)为1×10-12 mol·L-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SiO不能大量存在,B项错误;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C项正确;H+、NO和Fe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9.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几种:K+、NH、Ba2+、SO、I-、AlO。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K+ B.SO
C.Ba2+ D.NH
答案 A
解析 由①可知溶液显弱酸性,只有NH能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则一定含有NH,而AlO能与NH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则一定不含有AlO;再由②知氯水能氧化I-生成碘单质,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则一定不含有I-;又溶液呈电中性,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因溶液中有NH,必须同时存在阴离子,即SO必然存在,而Ba2+、SO能结合生成沉淀,则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即一定不存在Ba2+;显然剩下的K+是否存在无法判断,则需检验的离子是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