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届二轮复习 元素化合物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届二轮复习 元素化合物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01
    2020届二轮复习 元素化合物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02
    2020届二轮复习 元素化合物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二轮复习 元素化合物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

    展开
    专题强化练 元素化合物
    1.(2019·山东泰安一模)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启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
    B.“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磺,“硝”指的是硝酸
    C.“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中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
    D.“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
    解析 B项,火药中的“硝”为硝酸钾,错误。
    答案 B
    2.(2019·合肥质检)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由高纯度的硅单质制得,遇强碱会“断路”
    B.二氧化氯(ClO2)是新型水处理剂,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C.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解析 光导纤维由高纯度的SiO2制得,A项错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B项正确;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能源,可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C项正确;氮氧化物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D项正确。
    答案 A
    3.(2014·新课标Ⅰ)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解析 A项,烧碱是NaOH而不是Na2CO3,Na2CO3水解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并非Na2CO3直接与油脂发生反应,该项解释错误;B项,CaCl2与CO2不发生反应,应该是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生成CaCO3和HClO,HClO不稳定易分解而变质,该项解释错误;C项,CO与NH在土壤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解释正确;D项,FeCl3与Cu2+不反应,制作线路板的原理为Fe3+能腐蚀铜,发生反应为2Fe3++Cu===2Fe2++Cu2+,该项解释错误。
    答案 C
    4.(2019·浙江4月选考,25)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K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无色溶液B的pH≥7
    B.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
    C.混合物A中有Na2SiO3、CuSO4和CaCO3
    D.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A中有KCl
    解析 混合物A加水溶解后得到固体C,固体C加过量硝酸后,得到白色固体F,由混合物A的成分可知,F的主要成分为H2SiO3,B项正确;蓝色溶液E中存在Cu2+,故白色固体混合物A中存在CuSO4,无色气体D为CO2,故白色固体混合物A中可能含有Na2CO3,与CuSO4反应生成CuCO3进入固体C,也可能含有CaCO3,C项错误;溶液B呈无色,说明CuSO4与Na2SiO3或Na2CO3反应生成CuSiO3或CuCO3沉淀进入固体C,同时生成Na2SO4,故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Na2SO4,可能存在KCl、Na2CO3、Na2SiO3,溶液的pH≥7,A项正确;无色溶液B经HNO3酸化后,无沉淀,再加AgNO3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A中有KCl,D项正确,故选C。
    答案 C
    5.(2016·上海化学,15)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
    A
    浓氨水、生石灰
    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NH3为碱性气体
    B
    浓盐酸、浓硫酸
    pH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
    C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试液
    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解析 A.NH3制备可以采取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可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则说明NH3为碱性气体,正确;B.利用浓硫酸吸水产生高温使浓盐酸挥发出HCl气体,pH试纸变红,则说明气体为酸性气体,正确;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可以制取Cl2,Cl2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说明KI转化为I2,则说明Cl2有强氧化性,正确;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是SO2的漂白性,错误。故选D。
    答案 D
    6.(2015·北京理综,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的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解析 A项,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2NO+O2===2NO2,正确;B项,铁遇浓硝酸钝化,阻止铁继续与浓硝酸反应,正确;C项,对比Ⅰ、Ⅱ,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错误;D项,装置Ⅲ形成原电池,通过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可判断铁是否被氧化,正确。
    答案 C
    7.(2019·合肥调研)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Fe2O3FeCl3(aq)
    B.N2NH3NO
    C.SiO2H2SiO3Na2SiO3(aq)
    D.Al2O3Al(OH)3AlCl3(aq)
    解析 Fe与水蒸气的反应为:3Fe+4H2O(g)Fe3O4+4H2,A项错误;N2+3H22NH3、4NH3+5O24NO+6H2O,B项正确;SiO2与水不反应,C项错误;Al2O3与NH3·H2O(aq)不反应,D项错误。
    答案 B
    8.(2016·江苏化学,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SiO2SiCl4Si
    B.FeS2SO2H2SO4
    C.N2NH3NH4Cl(aq)
    D.MgCO3MgCl2(aq)Mg
    解析 SiO2和HCl(aq)不反应,A项错误;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B项错误;电解MgCl2(aq)的反应为MgCl2+2H2OCl2↑+H2↑+Mg(OH)2↓,得不到金属Mg,D项错误。
    答案 C
    9.(2019·山东德州二模)一种制备高效漂白剂NaClO2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反应Ⅰ中的反应为:
    3NaClO3+4SO2+3H2O===2ClO2+Na2SO4+3H2SO4+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品中可能含有NaCl
    B.反应Ⅱ中H2O2做氧化剂
    C.NaClO2的漂白原理与SO2相同
    D.实验室进行结晶操作通常在坩埚中进行
    解析 由流程图可知反应Ⅱ中ClO2为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为NaClO2,若H2O2量多,NaClO2会进一步被还原生成NaCl,A正确,B错误;NaClO2具有强氧化性,其漂白原理为氧化漂白,而SO2漂白时是与有色物质化合,C项错误;溶液蒸发结晶在蒸发皿中进行,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9·淄博一模)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灼烧”可在石英坩埚中进行
    B.母液中的溶质是K2CO3、KHCO3、KCl
    C.“结晶”环节采用加热蒸发结晶的方法
    D.“转化”反应中,生成的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解析 A项,KOH“灼烧”时可与SiO2反应,腐蚀坩埚,故“灼烧”时不能选用石英坩埚,错误;B项,“转化”过程中由于CO2过量,产物应为KHCO3,故母液中不含K2CO3,错误;C项,由于KMnO4受热分解,故“结晶”环节应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错误;D项,“转化”反应中K2MnO4→KMnO4,MnO2,由得失电子守恒知n(KMnO4)∶n(MnO2)=2∶1,正确。
    答案 D
    11.(2019·山东济宁二模)三氯化硼(BCl3),主要用作半导体硅的掺杂源或有机合成催化剂,还用于高纯硼或有机硼的制取。某兴趣小组用氯气和硼为原料,采用下列装置(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备BCl3。

    已知:①BCl3的沸点为12.5 ℃,熔点为-107.3 ℃;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硼酸和盐酸;②2B+6HCl2BCl3+3H2;③硼与铝的性质相似,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请回答下列题:
    (1)A装置可用氯酸钾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从左到右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________→j。
    (3)装置E中的试剂为________,如果拆去E装置,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
    (4)D装置中发生反应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若缺少此步骤,则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氯化硼与水能剧烈反应生成硼酸(H3BO3)和白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从A中出来的气体的成分为Cl2、H2O、HCl,由于BCl3遇水剧烈反应,B与HCl反应,故应除去HCl、H2O,同时应防止后面的水进入B引起BCl3的水解,故应在B后加一干燥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C→D→B→C→j,接口为a→i、h→d、e→f、g(g、f)→b、c(c、b)→d、e→j。(3)E为除HCl的装置,故应选饱和食盐水,如不除HCl则会发生2B+6HCl===2BCl3+3H2,H2+Cl2===2HCl而爆炸。(4)若不排空气,则空气中的O2、N2均可与B反应,生成B2O3、BN,导致产品不纯。
    答案 (1)KClO3+6HCl(浓)===KCl+3Cl2↑+3H2O
    (2)ih→de→fg(或gf)→bc(或cb)→de
    (3)饱和食盐水 硼粉与HCl气体反应生成H2,加热H2与Cl2的混合气体易发生爆炸
    (4)会生成B2O3,使产品不纯
    (5)BCl3+3H2O===H3BO3+3HCl↑
    12.(2019·河北武邑中学质检)亚硝酰氯(NOCl,熔点:-64.5 ℃,沸点:-5.5 ℃)是一种黄色气体,遇水易水解。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实验室可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成。
    (1)甲组的同学欲制备原料气NO和Cl2,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为制备纯净干燥的气体,补充下表中缺少的药品。

    装置Ⅰ
    装置Ⅱ

    烧瓶中
    分液漏斗中
    制备纯净Cl2
    MnO2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制备纯净NO
    Cu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NO和Cl2制备NOCl,装置如图所示:

    ①为了使气体充分反应,从A处进入的气体是________(填“Cl2”或“NO”)。
    ②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③装置Ⅲ、Ⅳ除可干燥NO、Cl2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Ⅶ中吸收尾气时,N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查得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酸,一定条件下混合酸可生成亚硝酰氯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用装置Ⅰ制备氯气,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故装置Ⅱ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气体。用装置Ⅰ制备NO,可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备,制得的NO中可能混有其他氮氧化合物,NO不溶于水,故装置Ⅱ中的物质应为H2O。(2)②将Cl2和NO干燥后在装置Ⅴ中发生反应,在冰盐中冷凝收集NOCl,Cl2、NO以及NOCl均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则需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Cl遇水易水解,故在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之间需加一个干燥装置,因此装置连接顺序是a→e→f(或f→e)→c→b→d。③装置Ⅲ、Ⅳ除可干燥NO、Cl2外,另一个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④装置Ⅶ中吸收尾气时,N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Cl+2NaOH===NaCl+NaNO2+H2O。(3)一定条件下混酸可生成亚硝酰氯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浓)+3HCl(浓)NOCl↑+Cl2↑+2H2O。
    答案 (1)①浓盐酸 ②饱和食盐水 ③稀硝酸 ④水
    (2)①Cl2 ②e→f(或f→e)→c→b→d ③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 ④NOCl+2NaOH===NaCl+NaNO2+H2O
    (3)HNO3(浓)+3HCl(浓)NOCl↑+Cl2↑+2H2O
    13.(2019·山东济宁质检)三盐基硫酸铅(3PbO·PbSO4·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90)简称“三盐”,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主要适用于不透明的聚氯乙烯硬质管、注射成型制品,也可用于人造革等软质制品。以铅泥(主要成分为PbO、Pb及PbSO4等)为原料制备三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Ksp(PbSO4)=1.82×10-8,Ksp(PbCO3)=1.46×10-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图溶解度曲线(g/100 g水),由滤液1得到Na2SO4固体的操作为:将“滤液1”________、________、用乙醇洗涤后干燥。

    (3)步骤③“酸溶”,为提高酸溶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任意写出一条)
    (4)“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若步骤④“沉铅”后的滤液中c(Pb2+)=1.82×10-5 mol·L-1,则此时c(SO)=________mol·L-1。
    (5)步骤⑥“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消耗100.0 t铅泥,最终得到纯净干燥的三盐49.5 t,假设铅泥中的铅元素有75%转化为三盐,则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 (1)由铅泥的成分知加入Na2CO3溶液,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PbSO4(s)+CO(aq)===PbCO3(s)+SO(aq)。(2)从溶解度曲线可知析出Na2SO4固体,应控制在Na2SO4溶解度较小的温度区间即高温区,故应升温结晶,趁热过滤。(4)沉铅时发生Pb(NO3)2+H2SO4===PbSO4↓+2HNO3,故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HNO3,由Ksp(PbSO4)=c(Pb2+)·c(SO)可知c(SO)===1×10-3 mol·L-1。(5)由三盐的化学式(3PbO·PbSO4·H2O)可知“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4PbSO4+6NaOH3PbO·PbSO4·H2O+3Na2SO4+2H2O。(6)49.5 t三盐中含铅元素的质量为49.5 t×≈41.4 t,铅泥中含铅元素的质量为41.4 t÷75%=55.2 t,故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5.2%。
    答案 (1)PbSO4(s)+CO(aq)===PbCO3(s)+SO(aq)
    (2)升温结晶 趁热过滤
    (3)适当升温 (适当增加硝酸浓度、减小滤渣颗粒大小等合理答案均可)
    (4)HNO3 1×10-3
    (5)4PbSO4+6NaOH3PbO·PbSO4·H2O+3Na2SO4+2H2O
    (6)55.20%
    14.(2019·山东德州二模)铍铜合金是综合性能良好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高级弹性元件。以下是从某废旧铍铜元件(含BeO约25%、CuS约71%、少量FeS和SiO2)中回收铍和铜两种金属的流程:

    已知:①铍、铝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
    ②常温下:Ksp[Cu(OH)2]=2.2×10-20 Ksp[Fe(OH)3]=2.8×10-38 Ksp[Mn(OH)2]=2.1×10-13。
    (1)①中Be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将BeCl2溶液蒸干得到BeCl2固体,应在HCl气流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溶液C中含NaCl、BeCl2和少量HCl,为提纯BeCl2溶液,选择最佳步骤依次为________。
    a.通入过量的CO2 b.加入适量的HCl
    c.加入过量的NaOH d.加入过量的氨水
    e.过滤 f.洗涤
    (3)溶液E中含c(Cu2+)=2.2 mol·L-1、c(Mn2+)=0.21 mol·L-1、c(Fe3+)=0.002 8 mol·L-1,逐滴加入稀氨水调节pH,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为使铜离子开始沉淀,常温下应调节溶液的pH大于________。
    (4)取铍铜元件1 kg,最终获得Be的质量为76.5 g,则产率约为________。
    解析 (1)由对角线规则可知BeO溶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eO+2NaOH===Na2BeO2+H2O(或BeO+2NaOH+H2O===Na2[Be(OH)4]),滤液A的成分为Na2BeO2(Na2[Be(OH)4])、Na2SiO3、NaOH,故固体D的成分为H2SiO3(或H4SiO4)。(2)BeCl2为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存在BeCl2+2H2OBe(OH)2+2HCl,为防水解,故应在HCl气流中蒸发。为提纯溶液中的BeCl2,应先使BeCl2转化为Be(OH)2沉淀,然后再溶解,故最佳步骤为d、e、f、b。(3)c(Cu2+)=2.2 mol·L-1时,生成Cu(OH)2对应c(OH-)1===1×10-10 mol·L-1,c(Mn2+)=0.21 mol·L-1时,生成Mn(OH)2对应c(OH-)2===1×10-6mol·L-1,c(Fe3+)=0.002 8 mol·L-1时,生成Fe(OH)3对应c(OH-)3===1×10-mol·L-1,c(OH-)2>c(OH-)1>c(OH-)3,故沉淀的先后顺序为Fe3+、Cu2+、Mn2+。(4)1 kg铍铜元件中含Be元素的质量为1 000 g×25%×=90 g,故产率为×100%=85%。
    答案 (1)BeO+2NaOH===Na2BeO2+H2O或BeO+2NaOH+H2O===Na2[Be(OH)4] H2SiO3(或H4SiO4)
    (2)Be2++2H2OBe(OH)2+2H+ defb
    (3)Fe(OH)3、Cu(OH)2、Mn(OH)2 4
    (4)85%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