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届二轮复习 “7+1”小卷练11(全国通用)

    2020届二轮复习 “7+1”小卷练11(全国通用)第1页
    2020届二轮复习 “7+1”小卷练11(全国通用)第2页
    2020届二轮复习 “7+1”小卷练11(全国通用)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二轮复习 “7+1”小卷练11(全国通用)

    展开

    71小卷练111.《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梦溪笔谈》描述洧水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上述洧水的主要成分分别是(  )A.石油和炭黑   B.石油和焦炭C.油脂和木炭   D.油脂和石墨答案 A解析 根据洧水可燃”“大行于世,可知洧水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燃料,应是石油;指石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灰,根据黑光如漆”“松墨不及,可知应为炭黑,A正确。2.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 A解析 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炭化,蔗糖颜色会变黑,浓硫酸将生成的C氧化后本身被还原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A正确;收集氨气的试管不能用单孔塞,应该塞一团棉花,B错误;验证NaHCO3Na2CO3的热稳定性,应将NaHCO3Na2CO3的放置位置颠倒一下,C错误;采用CCl4萃取I2时,应该用梨形分液漏斗,D错误。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5.5 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B60 g甲酸甲酯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含有的碳原子数目小于2NAC.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一定条件下,0.1 mol H2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大于0.2NA答案 A解析 依据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可知该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35.5 g(0.5 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A正确;甲酸甲酯的分子式为C2H4O2,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二者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所以二者的混合物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1×NA mol12NAB错误;SO3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C错误;依据化学方程式H2I22HI,可知不论反应进行的程度如何,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所以分子总数为0.2NAD错误。4.某些芳香族化合物与互为同分异构体,其中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色和不显色的种类分别有(  )A2种和1   B2种和3C3种和2   D3种和1答案 C解析 同分异构体中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色的有3种,分别为:不显色有2种,分别为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原子与Y原子可形成具有10个电子的M分子,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M反应会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W元素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Y>X>WB.一定条件下Z3Y2与水反应可生成MCZW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共价键D.工业上用W单质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漂白粉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W元素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WCl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Mg;其中X原子与Y原子可形成具有10个电子的M分子,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M反应会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XHYNMNH3NH3HNO3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NH4NO3。氯气能和氨气反应置换出氮气,所以非金属性:  Cl>N>HA错误;Mg3N2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氢氧化镁,B正确;MgCl2中存在离子键,无共价键,C错误;工业上用氯气单质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D错误。6.在t 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 时,AgClK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 时,AgBrKsp4.9×1013BAgCl沉淀较容易转化为AgBr沉淀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D.图中b点对应的是向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AgBr固体后的溶液答案 D解析 A项,Ksp(AgBr)c(Agc(Br)4.9×1013,正确;B项,AgClAgBr是同构型的物质,可以根据Ksp的大小判断其转化,Ksp(AgCl)>Ksp(AgBr),正确;C项,曲线下方的点均表示不饱和溶液,正确;D项,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如b点,向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AgBr固体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错误。7.铈(Ce)是镧系金属元素。空气污染物NO通常用含Ce4的溶液吸收,生成HNO2NO,再利用电解法将上述吸收液中的HNO2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生成Ce4,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由右室进入左室BCe4从电解槽的c口流出,且可循环使用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NO26H6e===N24H2OD.若用甲烷燃料电池作为电源,当消耗标准状况下33.6 L甲烷时,理论上可转化2 mol HNO2答案 C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左侧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电解池的阳极,则右侧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电解池工作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则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工作时,H由左室进入右室,参与阴极反应,A错误;溶液中Ce4为氧化产物,应从电解槽的a口流出,且可循环使用,B错误;HNO2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NO26H6e===N24H2OC正确;标准状况下33.6 L CH4的物质的量为1.5 mol,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消耗1.5 mol CH4转移12 mol电子,结合阴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理论上能转化4 mol HNO2D错误。8.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有效控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显得尤为重要。(1)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已知:N2(g)O2(g)===2NO(g) ΔH1=+180.5 kJ·mol1表示C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分别为-393.5 kJ·mol1和-283 kJ·mol12NO(g)2CO(g)===N2(g)2CO2(g)ΔH________kJ·mol1(2)0.20 mol NO0.10 mol CO充入一个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CO09 min内的反应速率v(CO)________mol·L1·min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第12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为________A.升高温度   B.加入NO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温度该反应在第24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化学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烟气中的SO2可用某浓度NaOH溶液吸收,若将一定量的SO2气体通入到300 mL NaOH溶液中,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消耗的HCl两者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忽略,NaHSO3水溶液为酸性)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a(对应0.3 mol)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746.5(2)4.4×103 D 22.2% 3.4(3)NaOHNa2SO3 c(Na)>c(Cl)>c(HSO)>c(H)>c(SO)>c(OH)解析 (1)根据题意,有N2(g)O2(g)===2NO(g) ΔH=+180.5 kJ·mol1C(s)O2(g)===CO2(g) ΔH=-393.5 kJ·mol1CO(g)O2(g)===CO2(g) ΔH=-283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2得:2NO(g)2CO(g)===N2(g)2CO2(g) ΔH(283×2180.5) kJ·mol1=-746.5 kJ·mol1(2)v(CO)4.4×103 mol·L1·min1。由题图知,12 min后,NOCO的物质的量浓度降低,N2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项错误;加入NONO的浓度应增大,但题图中NO的浓度却减小,B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项正确。该容器容积为1 L,则24 min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减少0.10 mol0.04 mol0.06 mol,则生成n(CO2)0.06 mol,此时n(NO)0.14 moln(CO)0.04 moln(N2)0.03 mol,故CO2的体积分数为×100%22.2%。化学平衡常数K3.4(3)SO2NaOH溶液反应,溶质可能是NaOHNa2SO3Na2SO3Na2SO3NaHSO3NaHSO3,根据题图,Oa段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大于ab段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可知O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2SO3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NaHSO3HS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因此溶液显酸性,结合题图中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知a点含有0.3 mol NaCl0.2 mol NaHSO3,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Cl)>c(HSO)>c(H)>c(SO)>c(OH)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