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STSE与元素化合物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56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二轮复习 STSE与元素化合物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56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二轮复习 STSE与元素化合物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56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二轮复习 STSE与元素化合物 作业(全国通用) 练习
展开STSE与元素化合物
1.(2019·青岛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人煮沸海水制取淡水,现代可通过向海水加入明矾实现海水淡化
B.秦始皇统一币制,规定金为上币,铜为下币,金铜均属于有色金属
C.“结草为庐”所用的秸秆,经现代科技可转化为苯乙酸、苯乙烯等芳香烃
D.我国山水画所用的炭黑与“嫦娥四号”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选B 明矾能净水,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A项错误;有色金属指铁、铬、锰以外的其他金属,所以金和铜都属于有色金属,故B项正确;苯乙酸含有氧元素,不属于芳香烃,故C项错误;碳纤维属于新型纤维材料,不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故D项错误。
2.(2019·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和传统文化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古剑“沈卢”以剂钢为见,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铁的合金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
D.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主要成分均属于无机物
解析:选D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都属于有机物。
3.《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A.CuSO4·5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
解析:选B “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青矾是绿色,经煅烧后,分解成粒度非常细而活性又很强的Fe2O3超细粉末为红色。CuSO4·5H2O为蓝色晶体,故A错误;FeSO4·7H2O是绿色晶体,故B正确;KAl(SO4)2·12H2O是无色晶体,故C错误;Fe2(SO4)3·9H2O为黄色晶体,故D错误。
4.古代中国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炼丹、熬烧酒、制花露水等。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载了民间制取花露水的方法:“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该装置利用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
A.蒸馏 B.过滤
C.萃取 D.升华
解析:选A 通过装置和题叙述可知,该过程中用到的是蒸馏的方法,A项符合题意。
5.(2019·北京高考)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 | 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 | 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 | 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 |
解析:选A A对:碳化硅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硅元素属于同主族元素;B错:聚氨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错:碳包覆银纳米线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6.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解析:选B A项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正确。B项中,化石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有CO2、SO2等,会造成大气污染,错误。C项中,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等含碳原子数目较少的烃,燃油的主要成分是含碳原子数目较多的烃,液化石油气燃烧更充分,可减少大气污染,正确。D项中,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7.古诗词或谚语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古诗词或谚语 | 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 |
A |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 复分解反应 |
B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分解反应 |
C |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 置换反应 |
D | 真金不怕火,怕火便是铜 | 分解反应 |
解析:选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A项错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B项正确;这里提到的首饰和侯王印均由黄金制成,而沙中淘金仅涉及物理变化,不涉及置换反应,C项错误;“怕火便是铜”指的是铜与氧气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8.(2019·吕梁模拟)三国时期曹植在《七步诗》中这样写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文中“漉”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必用的化学仪器是( )
A.漏斗 B.蒸馏烧瓶
C.分液漏斗 D.蒸发皿
解析:选A “漉菽以为汁”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成糊状食物。涉及化学中的过滤操作,所以必用的仪器为漏斗。
9.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化学性质 | 实际应用 |
A | 钠钾的合金具有强还原性 | 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
B | FeCl3能水解生成Fe(OH)3 | 用于脱除燃气中的H2S |
C | MnO2具有催化作用 | 用作干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 |
D | N2H4常温下能与O2反应 | 用于脱除高压锅炉水中的O2 |
解析:选D 钠、钾都是金属,具有导电性,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A错误;FeCl3用于脱除燃气中的H2S,是因为H2S具有强还原性,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S2-氧化成S单质,本身被还原成Fe2+,而不是因为FeCl3能水解生成Fe(OH)3,B错误;干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二氧化锰具有氧化性,易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可用作干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C错误;N2H4常温下能与O2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可以用于脱除高压锅炉水中的O2,D正确。
10.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熔点也相当高,刚玉坩埚可用于熔融碳酸钾
B.高纯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甘油常用作护肤保湿剂
D.国产大客机大规模应用先进材料铝锂合金,该合金密度小,强度高
解析:选A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高温下氧化铝和碳酸钾反应,熔融碳酸钾应该用铁坩埚,A项错误;高纯硅为半导体材料,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项正确;因为甘油具有吸湿性,故甘油常用作护肤保湿剂,C项正确;铝锂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性能,D项正确。
11.化学与生活、科技、医药、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可用浓硫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B.我国预计在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其重要部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解析:选C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但不能用于刻蚀石英制艺术品,刻蚀石英制艺术品应用氢氟酸,A项错误;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单质硅,B项错误;“强烧之,紫青烟起”,说明灼烧时焰色为紫色,该鉴别方法应用了钾元素的焰色反应,C项正确;误食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可服用鸡蛋清或豆浆解毒,食盐水不能解毒,D项错误。
12.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记有“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青矾”即绿矾(FeSO4·7H2O),强热绿矾,得红色固体,气体冷凝得“矾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矾厂气”属于混合物
B.“红色固体”属于碱性氧化物
C.“矾油”能使滴有酚酞的溶液呈红色
D.“强热绿矾”发生了分解反应
解析:选C 绿矾受热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因此“青矾厂气”应为SO2和SO3的混合气体,“红色固体”是Fe2O3,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A、B、D项正确;“矾油”的主要成分是硫酸(SO3和H2O反应生成),不能使滴有酚酞的溶液呈红色,C项错误。
13.(2019·宝鸡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等多方面都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缺铁性贫血可以服用亚铁盐的药剂来进行治疗
B.晶体硅制得的光电池,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集中用燃煤发电,再利用输送的电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
D.石油分馏可直接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产品
解析:选D 缺铁性贫血中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因此需要服用亚铁盐的药剂来治疗,故A正确;光电池成分是晶体硅,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燃煤电厂的集中发电,集中处理,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乙烯、丙烯、丁二烯等是通过石油的裂解得到的,故D错误。
14.(2019·榆林模拟)纵观古今,化学与环境、材料、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B.刚玉、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
D.“山东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解析:选D 煤液化并没减少C原子,因此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不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故A错误;刚玉、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B错误;绿矾溶液中FeSO4电离出Fe2+和SO,没有H+电离,“味酸”是因为Fe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C错误;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温度升高,蛋白质发生变性,则应低温保存,故D正确。
15.钒是一种熔点高、硬度大、无磁性的金属,广泛应用于钢铁、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工业上利用冶炼铝生成的固体废料——赤泥(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V2O5及少量稀土金属氧化物)提取金属钒,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已知:钒有多种价态,其中+5价最稳定。钒在溶液中主要以VO和VO的形式存在,且存在平衡VO+H2OVO+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中,碱浸步骤可选用较为廉价的氨水
B.可以推测VO2Cl溶解度大于NH4VO3
C.焙烧非磁性产品所得的固体产物加酸溶解时,应加入过量盐酸使其溶解完全
D.将磁性产品加入一定量稀硝酸中溶解,取上层清液再加入KSCN溶液后未见红色,则磁性产品中一定不含铁元素
解析:选B 赤泥进行碱浸,氧化铝溶解形成偏铝酸盐,再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滤渣1中含有Fe2O3、V2O5及少量稀土金属氧化物,进行还原、磁选,磁性产品为Fe,非磁性产品主要含有V元素,在空气中焙烧后用盐酸溶解,钒在溶液中主要以VO和VO的形式存在,再加入氯化铵转化为NH4VO3沉淀,焙烧得到V2O5。A项,氨水不能溶解氧化铝,错误;B项,用盐酸溶解后的溶液中含有VO、VO、Cl-,加入NH4Cl会生成NH4VO3沉淀,反应向生成沉淀的方向进行,可以推测VO2Cl溶解度大于NH4VO3,正确;C项,溶液中存在平衡VO+H2OVO+2H+,盐酸过量平衡逆向移动,会抑制NH4VO3的生成,不能加入过量的盐酸,错误;D项,若加入的硝酸不足时,Fe元素被硝酸氧化可能生成Fe2+,Fe2+遇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错误。
16.(2020届·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冰晶石(Na3AlF6)微溶于水,工业上用萤石(CaF2含量为96%)、二氧化硅为原料,采用氟硅酸钠法制备冰晶石,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CaSO4
B.上述流程中,所涉反应没有复分解反应
C.操作i不可用硅酸盐材质的设备进行分离
D.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H2SO4、SiO2外,滤液B经浓缩后也能循环使用
解析:选B 根据图示知,反应①的反应物是CaF2、H2SO4、SiO2,CaF2与H2SO4反应生成CaSO4和HF,HF(过量)与SiO2反应生成H2SiF6,故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A正确;H2SiF6与Na2SO4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错误;操作i所得滤液中的F-水解生成的HF会腐蚀硅酸盐材质的设备,所以操作i不能用硅酸盐材质的设备进行分离,C正确;根据题意,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3Na++4NH+6F-+AlO+2H2O===Na3AlF6↓+4NH3·H2O,滤液B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氨,经浓缩后可以循环使用,D正确。
17.如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B.过程⑤宜在土壤的缺氧区实现
C.硫元素的循环过程中只有硫的还原
D.若生物体有机硫的成键方式为CSH,则过程④中S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C 硫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态,A项正确;在土壤中缺氧的条件下可实现⑤的转化,B项正确;题图循环过程中①、②均为硫的氧化,C项错误;结合生物体有机硫中S的成键方式可知,S元素为-2价,则过程④中S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D项正确。
18.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O]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稳定,是定量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还原剂,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油污”过程中使用热的Na2CO3溶液效果更好
B.制备硫酸亚铁时铁屑与硫酸反应完全时的现象是不再有气泡产生
C.“趁热过滤”后的滤液略显黄色的原因是
4Fe2++O2+4H+===4Fe3++2H2O
D.理论上加入(NH4)2SO4固体的质量为6.0 g
解析:选D Na2CO3溶液中C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油污在碱性环境中能够水解,升高温度CO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碱性增强,故用热的Na2CO3溶液除油污效果更好,A项正确;防止Fe2+氧化,加入的铁屑过量,铁屑与硫酸反应完全就是硫酸反应完全,反应完全时不再有气泡产生,B项正确;“趁热过滤”后的滤液略显黄色是因为Fe2+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C项正确;由工艺流程图可知,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0 g-2.2 g=2.8 g,物质的量为=0.05 mol,理论上可制备0.05 mol硫酸亚铁铵晶体,则需要加入0.05 mol(NH4)2SO4,所以加入(NH4)2SO4固体的质量为0.05 mol×132 g·mol-1=6.6 g,D项错误。
19.(2020届·漳州八校联考)利用食盐水制取ClO2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装置①中的反应:NaCl+3H2ONaClO3+3H2↑,装置②中的反应:2NaClO3+4HCl(浓)2ClO2↑+Cl2↑+2NaCl+2H2O。下列关于该流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流程中Cl2、NaCl都可以循环利用
B.装置①中H2是阴极产物
C.装置②发生的反应中,Cl2是氧化产物,NaCl是还原产物
D.为了使H2完全转化为HCl,需要向装置③中补充Cl2
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电解食盐水得到氢气和NaClO3,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得到浓盐酸,制得的Na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ClO2,该反应的产物中Cl2、NaCl都可以循环利用,故A正确;装置①是电解食盐水,溶液中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H2,H2是阴极产物,故B正确;由装置②反应中的HCl中一部分Cl-被氧化生成氯气,则氯气是氧化产物,ClO被还原生成ClO2,ClO2是还原产物,故C错误;由装置①中反应可知,有1 mol NaCl发生电解时,生成1 mol NaClO3和3 mol H2,由装置2中反应可知,每消耗2 mol NaClO3时,生成1 mol Cl2;故要想H2完全转化为HCl,需要向装置③中补充Cl2,故D正确。
20.(2019·济宁一模)从粗铜精炼的阳极泥(主要含有Cu2Te)中提取粗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已知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浸出”时为使碲元素沉淀充分,应加入过量的硫酸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分液漏斗、烧杯、玻璃棒
C.“还原”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SO+Te4++4OH-===Te↓+2SO+2H2O
D.判断粗碲洗净的方法: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选D 由题中信息可知,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是两性氧化物。Cu2Te与硫酸、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铜和TeO2,硫酸若过量,会导致TeO2的溶解,造成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故A错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故B错误;Na2SO3加入到Te(SO4)2溶液中进行还原得到固态碲,同时生成Na2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SO+Te4 ++2H2O===Te↓+2SO+4H+,故C错误;通过过滤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获得粗碲,粗碲表面附着液中含有SO,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洗涤干净,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