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反应原理相关图像分析 作业(江苏专用) 练习
展开反应原理相关图像分析
1.(2019·苏锡常镇三模)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pH相同的NaOH溶液与氨水稀释过程pH的变化,曲线a对应氨水
B.图乙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丙表示CO(g)+Cl2(g)COCl2(g)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在t1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D.图丁表示用0.010 0 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 0 mol·L-1Cl-、Br-及I-的混合溶液时,先沉淀的是Cl-
解析:选AC NH3·H2O是弱碱,加水稀释会促进电离,则pH相同的NaOH溶液与氨水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小的是氨水,图甲中曲线a对应氨水,A正确;图乙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则B错误;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增大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反应CO(g)+Cl2(g)COCl2(g)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反应,在t1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则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C正确;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所需离子浓度越小,-lg(X-)越大,则先沉淀的是I-,D错误。
2.(2019·泰州一模)图1为CO2与CH4转化为CH3COOH的反应历程(中间体的能量关系如虚框中曲线所示),图2为室温下某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两种微粒浓度随pH变化的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H4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会断开C—H键,断键会吸收能量
B.中间体①的能量大于中间体②的能量
C.室温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0-4.76
D.升高温度,图2中两条曲线交点会向pH增大方向移动
解析:选D 由图1可看到CH4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会断开C—H键,形成中间体①,断键会吸收能量,A正确;由图1可知中间体①的能量大于中间体②的能量,B正确;CH3COOHCH3COO-+H+,Ka=,在pH=4.76时c(CH3COOH)=c(CH3COO-),则CH3COOH的电离常数Ka=c(H+)=10-4.76,C正确;根据C项分析可知,图2两条曲线的交点的c(H+)的值等于醋酸的电离常数Ka的值,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电离常数增大,c(H+)增大,pH减小,图2中两条曲线交点会向pH减小方向移动,D错误。
3.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由图甲可知,从能量角度考虑,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图乙表示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
C.图丙表示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该反应的ΔH<0
D.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t0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
解析:选C 由图甲可知,石墨的能量较低,金刚石的能量较高,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错误;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生成NaHCO3,NaHCO3溶解度小部分析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但得到的溶液是NaHCO3饱和溶液,故导电性不为0,B错误;图丙中,T2先达到平衡,温度高,对应生成物的体积分数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ΔH<0,C正确;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的条件还可以是增大压强,D错误。
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图甲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a点所示溶液是80 ℃ 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B.图乙表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Ⅰ表示醋酸,Ⅱ表示盐酸
C.图丙表示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D.由图丁得出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溶液的pH在4左右
解析:选AD a点位于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是不饱和溶液,A正确;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释促进电离,pH变化比盐酸小,B错误;因为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0.100 0 mol·L-1醋酸的pH大于1,C错误;由图像可知,当pH=4时Fe3+全部沉淀,用CuO调节pH不会引入新杂质,D正确。
5.下列各图示与对应的描述相符合的是( )
A.图甲表示分别稀释pH=11的NaOH溶液和氨水时溶液pH的变化,图中b>a=100
B.图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3Y(g)2Z(g)
C.图丙表示平衡2NO2(g)N2O4(g)在t1时迅速将体积缩小后c(N2O4)的变化
D.图丁表示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变化
解析:选AB 由于NH3·H2O是弱碱,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故pH由11降低为9时需稀释100倍以上,A正确;根据图乙中各物质的变化可知,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浓度变化比值为(0.5-0.3)∶(0.7-0.1)∶(0.4-0)=1∶3∶2,根据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化学方程式为X(g)+3Y(g)2Z(g),B正确;体积缩小时,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c(N2O4)一直增大直至达到新的平衡,C错误;向Ca(HCO3)2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一开始就会生成沉淀,D错误。
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图甲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图乙表示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C.图丙表示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硫酸时溶液pH的变化
D.图丁表示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至过量,溶液的导电性变化情况
解析:选B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都大于原来平衡速率,A错误;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为吸热反应,图乙表示正确,B正确;向20 mL 0.1 mol·L-1硫酸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时,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是: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但滴定终点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应该为40 mL,C错误;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至过量,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应先逐渐减小,至接近于0,再逐渐增大,D错误。
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由图甲可知,2SO3(g)2SO2(g)+O2(g) ΔH=(b-a)kJ·mol-1
B.图乙表示0.1 mol MgCl2·6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残留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C.图丙表示Al3+与OH-反应时含铝微粒浓度变化曲线,图中a点溶液中存在大量Al3+
D.图丁表示10 mL 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的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解析:选D A项,由图甲可知,2SO3(g)2SO2(g)+O2(g) ΔH=(a-b)kJ·mol-1,错误;B项,0.1 mol MgCl2·6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由于MgCl2水解生成Mg(OH)2和HCl,HCl挥发,再灼烧最后得到MgO,残留固体质量最终为4 g,则图乙错误;C项,Al3+与OH-反应: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Al3+只存在于酸性条件下,AlO只存在于碱性条件下,图中a点溶液中存在大量AlO,错误;D项,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混合时,开始时反应速率较低,随着反应进行,Mn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则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正确。
8.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不同压强对反应体系3X(g)2Y(g)+Z(s)中X体积分数的影响
B.图②表示CH3COOH溶液中通入NH3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图③中的线条2表示放热反应2H2O2===2H2O+O2↑加入催化剂的反应过程
D.图④表示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的曲线
解析:选C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X体积分数减小,A错误;CH3COOH为弱电解质,通入NH3后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H4,溶液的导电性增强,B错误;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焓变,C正确;由于醋酸是弱酸,故当中和两种溶液至中性时,CH3COOH中加入的NaOH要少,D错误。
9.如图所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Fe的吸氧腐蚀,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图2表示反应2SO2+O22SO3,t1时刻只减小了 SO3的浓度
C.图3表示镁条放入盐酸中生成氢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起初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图4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消耗盐酸的关系
解析:选AC B项,t1时刻正反应速率减小,然后增大,则可能减小SO2的浓度的同时减小了 SO3的浓度,错误;C项,开始时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则反应速率加快,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减小,则速率减小,正确;D项,NaOH先和盐酸反应,然后Na2CO3和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假设NaOH、Na2CO3各为1 mol,则生成气体时消耗2 mol HCl,最后生成1 mol CO2,则图像中生成CO2前后消耗的盐酸体积比为2∶1,错误。
10.钯(Pd)可作汽车尾气CO、NO和HC(碳氢化合物)转化的催化剂。Pd负载量不同或不同工艺制备的纳米Pd对汽车尾气处理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三种尾气的转化率随Pd负载量的增大先升后降
B.图乙表明,尾气的起燃温度随Pd负载量的增大先降后升
C.图甲和图乙表明,Pd负载量越大催化剂活性越高
D.图丙和图丁表明,工艺2制得的催化剂Pd的性能优于工艺1
解析:选C 图甲表明在400 ℃,随Pd负载量的增大三种尾气的转化率先升后降,A正确;图乙表明,三种尾气的起燃温度随Pd负载量的增大先降后升,B正确;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随Pd负载量的增大三种尾气的转化率先升后降、三种尾气的起燃温度先降后升,不能表明Pd负载量越大催化剂活性越高,C错误;图丙和图丁分别表示工艺1和工艺2制得的催化剂Pd在不同尾气起燃温度下三种尾气的转化率变化,图示明显表明,三种尾气的转化率相同时工艺2所需的尾气起燃温度低,因此工艺2制得的催化剂Pd的性能优于工艺1,D正确。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
B.由图乙可知,a点KW的数值比b点KW的数值大
C.由图丙可知,反应A(g)+B(g)===2C(g)是吸热反应
D.由图丁可知,反应C(金刚石,s)===C(石墨,s)的焓变ΔH=ΔH1-ΔH2
解析:选A 由图甲可知随温度升高醋酸钠溶液pH增大,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说明升温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故A正确;离子积常数只随温度变化,a、b点的温度都是25 ℃,a点KW的数值和b点KW的数值相同,故B错误;依据图像分析,先拐先平,温度高可知,T1<T2,温度越高C体积分数越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由图丁得:①C(s,石墨)+O2(g)===CO2(g) ΔH1,②C(s,金刚石)+O2(g)===CO2(g) ΔH2,利用盖斯定律将②-①可得:C(s,金刚石)===C(s,石墨) ΔH=ΔH2-ΔH1,故D错误。
1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图甲表示某可逆反应中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反应在t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B.图乙表示N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NO2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则该反应的正反应ΔH<0
C.图丙表示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蒸发水可使溶液由b点变到a点
D.图丁表示分别稀释10 mL pH均为12的NaOH和NH3·H2O溶液时pH的变化,曲线Ⅰ表示NH3·H2O溶液,n>100
解析:选B 由图甲可知,在t时刻只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浓度继续变化,故没有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图乙中,图像的最低点是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的点,在此点之后才是平衡移动点,故升高温度,NO2体积分数增加,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确;蒸发溶液时,溶液中的c(SO)也增大,故不可能由b点变到a点,C错误;NaOH是强碱,NH3·H2O是弱碱,稀释相同倍数时NaOH溶液的pH小,故Ⅰ表示NaOH溶液,D错误。
13.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一定温度下FeS和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Ksp(FeS)>Ksp(CuS)
B.图乙表示pH=2的甲酸溶液与乙酸溶液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则酸性:甲酸<乙酸
C.图丙表示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5.00 mL盐酸的滴定曲线,则c(HCl)=0.080 00 mol·L-1
D.图丁表示反应N2(g)+3H2(g)2NH3(g)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起始n(N2)∶n(H2)变化的曲线,则转化率:αA(H2)=αB(H2)
解析:选AC 在图甲中作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此两点的c(S2-)相等,而c(Fe2+)>c(Cu2+),故Ksp(FeS)较大,A正确;pH相等的甲酸和乙酸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酸性强的pH变化大,故酸性:甲酸>乙酸,B错误;由图丙可知,加入20.00 mL NaOH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故c(HCl)= mol·L-1=0.080 00 mol·L-1,C正确;由图丁可知,B点比A点加入的H2的体积分数小,故B点时H2的转化率高,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