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一、二轮衔接专题整合(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60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高考化学一、二轮衔接专题整合(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60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高考化学一、二轮衔接专题整合(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作业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560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高考化学一、二轮衔接专题整合(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作业
展开专题整合(五)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做一做——融会贯通知识联系寒假期间,检测一轮,启动二轮,学习状态保持好! [一题串知·迁移练]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碳氮Y X 硫Z [串知设计](1)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常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其符号为________;碳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其中碳、氧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2)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硫、Z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答案:(1) C CO2 共价键(2)第三周期ⅦA族 Cl>S 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HClO4>H2SO4,故非金属性Cl>S(3)Si [保分题目·综合练] 1.放射性元素碘-131(I)和铯-137(Cs)是核反应物中的主要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与I的所有性质都相同B.Cs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27C.Cs与I的中子数相同D.I与I是同素异形体解析:选B I与I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A错误;Cs原子中含有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37-55-55=27,B正确;Cs与I的中子数不相同,分别是137-55=82、131-53=78,C错误;I与I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错误。2.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 )A.NH4ClNH3↑+HCl↑B.NH3+CO2+H2O===NH4HCO3C.2Mg+CO22MgO+CD.2Na2O2+2CO2===2Na2CO3+O2解析:选D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能找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只有D选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CaCl2中,除了有Ca2+与Cl-之间的离子键外,还有两个Cl-之间的共价键B.碘受热升华时共价键被破坏C.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解析:选C 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Cl-之间无化学键,A项错误;碘受热升华时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共价键未被破坏,B项错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离子化合物的特有性质,C项正确;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D项错误。4.下列事实中,不能作为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的是( )A.镁和铝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B.铁投入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判断铜与铁的金属性强弱C.酸性H2CO3<HCl,判断氯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D.F2与Cl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解析:选C 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说明金属性越强,故A正确;置换反应中,活泼金属置换出不活泼金属,故B正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C错误;与氢气形成氢化物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故D正确。5.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ⅠA族的元素都为金属元素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D.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Ⅷ族,共16个族16个纵行解析:选C 第ⅠA族的元素除氢元素外都为金属元素,A错误;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B错误;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正确;周期表中有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Ⅷ族(含3个纵行),共16个族18个纵行,D错误。6.在元素周期表中,铂的表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铂是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呈固态B.Pt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C.“195.1”是铂的质量数D.由78可以推出Pt为第五周期元素解析:选B 铂为金属元素,A错误; Pt和Pt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B正确;“195.1”是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错误;由78-2-8-8-18-18=24推出Pt为第六周期元素,D错误。7.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YZW A.Z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比Y元素的小B.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D.Z的化学活泼性一定比X强解析:选B Z元素在Y的左下角,故原子半径Z比Y大,A项错误;若Y、W分别是氧、硫,B项正确;若X、Z、Y、W为非金属元素,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非金属性X大于Z、Y大于W,C、D项错误。8.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XYZMRQ原子半径/(×10-10m)1.860.991.431.600.750.74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3+2+5—最低负价—-1——-3-2 A.元素X和Q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B.X、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两两相互反应C.常温下用单质Z做的容器不能盛装浓硫酸D.Y的气态氢化物与R的气态氢化物不能反应解析:选B 结合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可以知道X是Na,Y是Cl,Z是Al,M是Mg,R是N,Q是O。Na和O可以形成Na2O、Na2O2,Na2O2中存在共价键,A错误;X、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HNO3,可两两相互反应,B正确;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C错误;HCl和NH3可以发生反应,故D错误。9.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和R在同一周期B.原子半径:W>R>X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D.Y-和R2-都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X为O,Y为F,Z为Na,R为S,W为Cl。O和S不在同一周期,A项错误;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S>Cl>O,B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HF>H2O,C项错误;F-和S2-都能促进水的电离,D项正确。10.X、Y、Z、Q、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Q同主族,Q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W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X与Y、Z分别形成化合物甲、乙,甲、乙均为10电子分子,且能发生反应生成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单质和Q的单质均可用电解法得到B.X与Z可形成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C.Q与W形成的化合物熔化或溶于水时均可发生电离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能抑制水的电离解析:选D X、Q 同主族,Q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Q为Na元素,则X为H元素或Li元素;W是原子序数大于Na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W为Cl元素;X与Y、Z分别形成化合物甲、乙,甲、乙均为10电子分子,且能发生反应生成碱,则X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O元素,甲为NH3,乙为H2O。电解水可生成H2,电解熔融NaCl可得到Na单质,A正确;H元素与O元素可形成H2O2,H2O2中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B正确;Na元素与Cl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Cl为离子化合物,在熔化或溶于水时均可发生电离,C正确;H、N、O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若为硝酸铵,NH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错误。11.短周期主族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D.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解析:选B 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戊是N,己是O,根据图中的位置关系可知,庚是F,丁是C,丙是Al,乙是Mg,由于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则甲可能是H、Li,A错误;N、O、F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B正确;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Mg(OH)2、Al(OH)3、H2CO3,它们之间不能相互反应,C错误;F没有正价,不存在最高价含氧酸,D错误。12.第三周期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可得四种溶液,浓度为0.01 mol·L-1的这四种溶液pH与该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YB.简单离子半径:Z<WC.Y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D.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解析:选C 第三周期元素中,X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得到溶液,0.01 mol·L-1该溶液的pH为12,c(OH-)=0.01 mol·L-1,故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元强碱,则X为Na;W、Z、Y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均小于7,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酸,0.01 mol·L-1 W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溶液中c(H+)=0.01 mol·L-1,故W的最高价含氧酸为一元强酸,则W为Cl;0.01 mol·L-1 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溶液的pH比W的小,0.01 mol·L-1 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溶液的pH比W的大,而原子半径:Y>Z>Cl,故Z为S,Y为P。非金属性:Cl>S>P,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Cl>H2S>PH3,A项错误;电子层结构相同,元素的核电荷数越小,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Cl-,B项错误;Y为磷元素,其同素异形体有红磷、白磷等,C项正确;Na和P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H3PO4,恰好中和时生成Na3PO4,溶液中PO会水解,使溶液呈碱性,D项错误。看一看——主干知识牢记心间寒假自修,平时浏览,考前温故,基础知识何时都不能丢! 1.原子结构及化学键(1)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2)微粒间四个数量关系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②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③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④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3)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项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概念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构成微粒阴、阳离子分子或原子化学键类型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有共价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①强碱②绝大多数盐③活泼金属氧化物①含氧酸 ②弱碱 ③气态氢化物④非金属氧化物⑤极少数盐⑥绝大多数有机物 (4)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①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②根据化合物的类型判断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盐属于离子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属于共价化合物。③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判断一般熔点、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如HCl。2.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①结构比较法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电子层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少,非金属性越强。②位置比较法元素周期表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金属活动性顺序按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的顺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减弱 ③实验比较法(3)主族元素的粒子半径大小比较原子半径①同周期:左大右小;②同主族:上小下大;③不同周期、不同主族时,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及变化规律,选择一个元素作桥梁来比较。如Rb和Ca比较,因r(K)>r(Ca),r(Rb)>r(K),所以r(Rb)>r(Ca)离子半径①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低价阳离子大于高价阳离子。如r(Cl-)>r(Cl);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如r(O2-)>r(F-)>r(Na+)>r(Mg2+)>r(Al3+);③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Li+)<r(Na+)<r(K+)<r(Rb+)<r(Cs+),r(O2-)<r(S2-)<r(Se2-)<r(Te2-);④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如比较r(K+)与r(Mg2+),可选r(Na+)为参照:r(K+)>r(Na+)>r(Mg2+)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