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 作业(全国通用) (1) 练习
展开
化学反应速率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B.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C.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2O(g)=CO(g)+H2(g),增加C(s)的量速率不变D. 某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L·s)是指该反应在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5mol/L2.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浓度数据如下,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时,其速率为( ) N2+3H2⇌2NH3起始浓度mol/L1.03.002秒末浓度mol/L0.61.8aA. 0.2mol/(L•s) B. 0.4mol/(L•s) C. 0.6mol/(L•s) D. 0.8mol/(L•s)3.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投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测得此时容器中C和D的浓度为0.2mol/L和0.4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2B. 2min时,B的浓度为0.4mol/LC. 0~2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0.2mol·L-¹·min-¹D. 此时A的转化率为40%4.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t(单位为分钟)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t 分钟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 反应开始到10分钟,用 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79mol·L-1·min-1C. 反应开始到10 分钟时, Y 的转化率为 79.0%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 + 2Y(g) 3Z(g)5.在一定温度下,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0.09.917.222.426.5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的平均反应速率: B. 的平均反应速率: C. 反应到时, D. 反应到时, 分解了50%6.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甲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B. 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C. 当外界条件由200℃降温到100℃,原平衡一定被破坏,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 由图乙可知,反应xA(g)+yB(g)zC(g)的ΔH<0,且a=27.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A、B、C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一所示,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二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BCB. 0~4 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C. 由T1向T2变化时,v(正)>v(逆)D. 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减小8.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有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机理为:H2O2+I-= H2O+IO- 慢H2O2+IO-=H2O+O2+I- 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I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反应的速率与I-浓度有关C. v(H2O2)= v(H2O)= v(O2) D.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9.下列有关实验的图示及分析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图示实验分析A实验室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摇瓶时,使溶液向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勿使瓶口接触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B石油分馏时接收馏出物为收集到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出物,需要不断更换锥形瓶。C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实验中,需测定的物理量是反应时间和生成氢气的体积。D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充分振荡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先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再让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A. A B. B C. C D. D1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g) 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 mol·Lˉ1降到0.8 mol·Lˉ1需2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 mol·Lˉ1降到0.2 mol·Lˉ1所需的时间为 ( )A. 10s B. 小于10s C. 大于10s D. 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1.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研究的有效方法,请回答下列实验中的有关问题。I.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中和热。实验药品:100mL 0.50 mol‧L-1盐酸、100mL 0.55 mol‧L-1NaOH溶液。实验步骤:略。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有同学提议可以用铜质搅拌棒替代,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利用Mg、Fe、Cu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1、2 mol‧L-1、18.4 mol‧L-1),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请帮助甲小组完成研究的实验报告:实 验 步 骤现 象结 论①分别取等体积0.5 mol‧L-1硫酸于试管中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Mg、Fe、Cu③观察金属表面产生气体的快慢①产生气体的速率Mg>Fe②Cu上无气体产生_________ 根据控制变量法,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温度和压强相同。(2)乙小组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该小组选用的实验药品是:Fe、2mol‧L-1硫酸和______mol‧L-1硫酸。12.在2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1)用O2的反应速率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_______________。若上述反应在850℃下进行,反应2s时n(NO)=0.009mol,并且不再随时间而改变,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热反应。(2)图中表示NO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填字母)。(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A.v(NO2)=2v(O2)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及时分离出NO2 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13.某同学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后,联想到曾用H2O2制备氧气,于是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编号反 应 物催 化 剂甲试管中加入3 mL 2﹪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无乙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无丙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蒸馏水1 mL 0.1 mol/L FeCl3溶液丁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稀盐酸溶液1 mL 0.1 mol/L FeCl3溶液戊试管中加入3 mL 5﹪ H2O2溶液和3滴NaOH溶液1 mL 0.1 mol/L FeCl3溶液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性质比较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它能分解生成氧气。研究表明,将新制的5﹪的H2O2溶液加热到65℃时就有氧气放出,加热到80℃时就有较多氧气产生。(1)上述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甲和实验乙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丙、实验丁和实验戊的实验目的是 。(3)请根据该同学查阅的资料分析H2O2的性质,解释实验甲和实验乙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4)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对实验丙、丁、戊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在2分钟内6个时间点对注射器内气体进行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s20406080100120气体体积/mL实验丙9.519.529.036.546.054.5实验丁8.016.023.531.539.046.5实验戊15.530.044.558.571.583.0 ①对实验戊,0~20 s的反应速率v1= mL/s,100~120 s的反应速率v2= mL/s。不考虑实验测量误差,二者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②如右图是根据实验收集到最大体积的气体时所用时间绘制的图像。曲线c表示的是实验 (填“丙”、“丁”或“戊”)。14.(1)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那么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2)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甲醇合成反应:(i)CO(g) + 2H2(g) = CH3OH(g) △H1 = -90.1kJ•mol-1(ii)CO2(g) + 3H2(g) = CH3OH(g) + H2O(g) △H2 = -49.0kJ•mol-1水煤气变换反应:(iii)CO(g) + H2O(g) = CO2(g) + H2 (g) △H3 = -41.1kJ•mol-1二甲醚合成反应:(iV)2 CH3OH(g) = CH3OCH3(g) + H2O(g) △H4 = -24.5kJ•mol-1则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3)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N2O4,发生N2O4(g) 2NO2(g), 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v(N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反应2HI(g)=H2(g) + I2(g)的ΔH= +11kJ·mol-1,1molH2(g)、1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 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 若k正 = 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_______min-1
参考答案1.C2.B3.D4.C5.C6.B7.B8.B9.A10.C11. 搅拌(将溶液混合均匀) 不赞同,铜质搅拌棒易散热,使实验误差增大 减少中和热的损失 金属性越强的金属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越快(合理答案可给分) 0.512.(1)0.0015mol·L-1·s-1;(2分) 放;(2分)(2)b;(2分) (3)BC;(2分) (4)C (2分)13.(1)2H2O2 2H2O + O2↑ (2)探究反应物的不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甲和实验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因为H2O2在常温且无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比较稳定 (4)① 0.775 0.575 随反应的不断进行,H2O2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② 丁 14. 2858 2CO(g)+4H2(g)=CH3OCH3(g) +H2O(g) △=-204.7 kJ•mol-1 0.0010mol/(L·s) 299 1.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