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届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作业(全国通用) (3) 练习
展开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2018·吉林模拟)在氧化钕(Nd2O3)等稀土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反应:4CO+2NO2===N2+4CO2,若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分别用v(CO)、v(NO2)、v(N2)、v(CO2)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CO)=v(NO2) B.v(NO2)=v(CO2)
C.v(N2)=v(CO2) D.v(N2)=v(CO)
解析:选A。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v(CO)=v(NO2),2v(NO2)=v(CO2),4v(N2)=v(CO2),4v(N2)=v(CO),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2.对于可逆反应2CO(g)+2NO(g) N2(g)+2CO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B.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钠,平衡不移动
C.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氦气,平衡不移动
D.降温,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选D。A项,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A错;B项,加入的NaOH会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平衡正向移动,B错;C项,恒温、恒压下通入氦气,体系体积会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则平衡逆向移动,C错。
3.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符合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
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
解析:选C。根据图像分析,改变条件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说明增加了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状态Ⅱ与平衡状态Ⅰ反应物浓度不相等,故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4.在一定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发生A(g) B(g)+C(g)反应。反应过程中c(C)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在0~50 s的平均速率v(C)=1.6×10-3 mol·L-1·s-1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5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B)=0.11 mol·L-1,则该反应的ΔH<0
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A,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0.1 mol·L-1
解析:选C。A项,在前50 s,C的浓度变化量为0.08 mol·L-1,所以反应速率==1.6×10-3 mol·L-1·s-1,正确;B项,在250 s达平衡,C的浓度为0.10 mol·L-1,根据方程式计算,平衡时A的浓度为0.4 mol·L-1,B的浓度为0.1 mol·L-1,则平衡常数K==0.025,正确;C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平衡时B的浓度比原来多,则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D项,再充入1 mol A,相对于加压到原来的2倍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的浓度比原来的浓度大,但小于原来的2倍,正确。
5.(2018·石家庄模拟)某温度下,反应2A(g) B(g) Δ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 B.若a=b,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a>b
解析:选B。A项中增加B气体,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b 6.(2018·盐城高三模拟)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 COCl2(g),其中容器Ⅰ中5 min时到达平衡。
容器
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O
Cl2
COCl2
COCl2
Ⅰ
500
1.0
1.0
0
0.8
Ⅱ
500
1.0
a
0
0.5
Ⅲ
600
0.5
0.5
0.5
0.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 mol·L-1·min-1
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加入CO 0.8 mol、Cl2 0.8 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
解析:选C。A项,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Cl2)==0.32 mol·L-1·min-1,依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分析,v(CO)=0.32 mol·L-1·min-1,故A错误;B项,依据表中数据可知,Ⅰ和Ⅲ比较,升温,COCl2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向为吸热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项,依据Ⅰ中数据求算500 ℃时的平衡常数:
CO(g)+Cl2(g) COCl2(g)
起始浓度(mol·L-1) 2 2 0
转化浓度(mol·L-1) 1.6 1.6 1.6
平衡浓度(mol·L-1) 0.4 0.4 1.6
反应的平衡常数K==10,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100%=80%,依据Ⅱ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
CO(g)+Cl2(g) COCl2(g)
起始浓度(mol·L-1) 2 2a 0
转化浓度(mol·L-1) 1 1 1
平衡浓度(mol·L-1) 1 2a-1 1
则有=10,解得a=0.55,故C正确;D项,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起始向容器Ⅰ中加入0.8 mol CO和0.8 mol Cl2,相当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CO平衡转化率降低,小于80%,故D错误。
7.某温度下,反应2A(g) B(g)+C(g)的平衡常数为1,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g)。20 s时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物质
A(g)
B(g)
C(g)
物质的量/mol
1.2
0.6
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0 s的平均速率为v(A)=0.6 mol·L-1·s-1
B.20 s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C.达平衡时,A(g)的转化率为100%
D.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变为0.5,则反应的ΔH<0
解析:选D。由题意知前20 s的平均速率为v(A)=2v(B) =2×=0.03 mol·L-1·s-1,A项错误;20 s时,Q===0.25
8.(2015·高考安徽卷)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 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0
解析:选A。A.由曲线a可知,达到平衡时c(N2)=c1 mol·L-1,则生成的c(NO)=2(c0-c1) mol·L-1,故K==。B.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当容器保持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C.催化剂的加入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可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加入催化剂后达到平衡时,c(N2)仍为c1 mol·L-1。D.若曲线b改变的是温度,根据达到平衡时曲线b对应的时间短,则对应温度高,升高温度时c(N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9.(14分)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曲线___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起始充入的CO为2 mol
B.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
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1 mol CO和 2 mol H2,再次达到平衡时会减小
(3)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v(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温度下CO(g)+2H2(g) 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请在图3中画出平衡时甲醇百分含量(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变化的曲线,要求画压强不同的2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p1、p2,且p1
(5)已知CH3OH(g)+O2(g) CO2(g)+2H2O(g) ΔH=-192.9 kJ/mol,
又知H2O(l)===H2O(g) ΔH=+44 kJ/mol,
请写出32 g的CH3OH(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 CO(g) + 2H2(g) CH3OH(g)
起始浓度: 1 mol/L 2 mol/L 0
转化浓度: 0.75 mol/L 1.5 mol/L 0.75 mol/L
平衡浓度: 0.25 mol/L 0.5 mol/L 0.75 mol/L
v(H2)==0.15 mol·L-1·min-1,
K===12。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
(4)注意:升温平衡左移,而升压平衡右移。
答案:(1)b 放热 (2)AC (3)0.15 mol·L-1·min-1 12 减小
(4)
(5)CH3OH(g)+O2(g) CO2(g)+2H2O(l) ΔH=-280.9 kJ/mol
10.(10分)(2018·茂名模拟)二甲醚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被称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以下为其中一种合成二甲醚的方法: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①CO2(g)+3H2(g) CH3OH(g)+H2O(g)
ΔH1=-49.1 kJ·mol-1
②2CH3OH(g) CH3OCH3(g)+H2O(g)
ΔH2=-24.5 kJ·mol-1
③CO2(g)+H2(g) CO(g)+H2O(g)
ΔH3=+41.2 kJ·mol-1
(1)写出CO2(g)和H2(g)转化为CH3OCH3(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原料气中n(H2)/n(CO2)比值和温度对CO2平衡转化率影响的实验数据如图。
①温度为T1 K时,在1 L反应容器中投入2 mol CO2和8 mol H2进行反应,试计算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数据图,归纳CO2平衡转化率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变化规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初始投料比与二甲醚产率关系,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投入一定物质的量的H2、CO、CO2进行实验,发现二甲醚的平衡产率随原料气中n(CO)/[n(CO)+n(CO2)]比值增大而增大,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首先写出化学方程式及物质的状态:2CO2(g)+6H2(g) CH3OCH3(g)+3H2O(g)。可知目标化学方程式可由已知化学方程式中①×2+②得到,利用盖斯定律计算ΔH=2ΔH1+ΔH2=-122.7 kJ·mol-1。(2)①由题图知T1 K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则剩余1 mol CO2。计算得浓度为1 mol·L-1。②相同温度时比较原料气中n(H2)/n(CO2)比值对转化率的影响,原料气中n(H2)/n(CO2)比值一定时判断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答案:(1)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122.7 kJ·mol-1
(2)①1 mol·L-1 ②a.其他条件不变,CO2平衡转化率随n(H2)/n(CO2)比值增大而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CO2平衡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减小
(3)CO的含量增大,反应③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既消耗更多的水,又增大了CO2和H2的含量,从而促使反应①和②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甲醚产率增大(答案合理即可)
11.(13分)(2018·广州模拟)已知Ca(OH)2和钨酸钙(CaWO4)都是微溶电解质,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钨冶炼工艺中,将氢氧化钙加入钨酸钠碱性溶液中得到钨酸钙,发生反应Ⅰ:WO(aq)+Ca(OH)2(s) CaWO4(s)+2OH-(aq)。
(1)如图为不同温度下Ca(OH)2、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①计算T1时Ksp(CaWO4)=________。
②T1________T2(填“>”“=”或“<”)。
(2)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理论值如表所示:
温度/℃
25
50
90
100
K
79.96
208.06
222.88
258.05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③由于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测得的平衡常数与理论值相距甚远。50 ℃时,向一定体积的钨酸钠碱性溶液[c(Na2WO4)=c(NaOH)=0.5 mol·L-1]中,加入过量Ca(OH)2,反应达到平衡后WO的沉淀率为60%,计算实验测得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钨酸钙时,适时向反应混合液中添加适量盐酸,分析作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分析T1时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知Ksp(CaWO4)=c(Ca2+)·c(WO)=1×10-10。②Ca(OH)2和CaWO4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图像中的数据知温度为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较大,故T10。
答案:(1)①1×10-10 ②<
(2)①K= ②>
③ Ca(OH)2(s)+WO(aq) CaWO4(s)+2OH-(aq)
0.5 0.5
0.5×60%=0.3 0.6
0.2 1.1
K===6.05
(3)加入盐酸,消耗反应生成的OH-,使溶液中OH-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WO的沉淀率
12.(15分)(2015·高考全国卷Ⅰ)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
(2)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kJ。
(3)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
2HI(g) H2(g)+I2(g)
在716 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 7 min-1,在t=40 min时,v正=________ min-1。
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填字母)。
解析:(1)浓缩液中碘元素以I-的形式存在,I-具有还原性,可将MnO2还原为Mn2+。
(2)设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x,则2x-436 kJ-151 kJ=+11 kJ,x=299 kJ。
(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无论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最终x(HI)均为0.784,说明此时已达到了平衡状态。设HI的初始浓度为1 mol·L-1,则:
2HI(g) H2(g) + I2(g)
初始浓度/mol·L-1 1 0 0
转化浓度/mol·L-1 0.216 0.108 0.108
平衡浓度/mol·L-1 0.784 0.108 0.108
K==。
②建立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HI)=k逆x(H2)x(I2),k逆=k正。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k逆=k正=k正=。在t=40 min 时,x(HI)=0.85,则v正=0.002 7 min-1×0.852≈1.95×10-3 min-1。
③因2HI(g)H2(g)+I2(g) ΔH>0,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H2、I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因此,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相应的点分别应为A点和E点。
答案:(1)MnSO4(或Mn2+)
(2)299
(3)① ② 1.95×10-3 ③A、E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2018·吉林模拟)在氧化钕(Nd2O3)等稀土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反应:4CO+2NO2===N2+4CO2,若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分别用v(CO)、v(NO2)、v(N2)、v(CO2)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CO)=v(NO2) B.v(NO2)=v(CO2)
C.v(N2)=v(CO2) D.v(N2)=v(CO)
解析:选A。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v(CO)=v(NO2),2v(NO2)=v(CO2),4v(N2)=v(CO2),4v(N2)=v(CO),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2.对于可逆反应2CO(g)+2NO(g) N2(g)+2CO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B.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钠,平衡不移动
C.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氦气,平衡不移动
D.降温,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选D。A项,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A错;B项,加入的NaOH会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平衡正向移动,B错;C项,恒温、恒压下通入氦气,体系体积会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则平衡逆向移动,C错。
3.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符合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
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
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
解析:选C。根据图像分析,改变条件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说明增加了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状态Ⅱ与平衡状态Ⅰ反应物浓度不相等,故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4.在一定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发生A(g) B(g)+C(g)反应。反应过程中c(C)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在0~50 s的平均速率v(C)=1.6×10-3 mol·L-1·s-1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025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B)=0.11 mol·L-1,则该反应的ΔH<0
D.反应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A,该温度下再达到平衡时,0.1 mol·L-1
5.(2018·石家庄模拟)某温度下,反应2A(g) B(g) Δ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 B.若a=b,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a>b
解析:选B。A项中增加B气体,相当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b 6.(2018·盐城高三模拟)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 COCl2(g),其中容器Ⅰ中5 min时到达平衡。
容器
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O
Cl2
COCl2
COCl2
Ⅰ
500
1.0
1.0
0
0.8
Ⅱ
500
1.0
a
0
0.5
Ⅲ
600
0.5
0.5
0.5
0.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 mol·L-1·min-1
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 mol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加入CO 0.8 mol、Cl2 0.8 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
解析:选C。A项,容器Ⅰ中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Cl2)==0.32 mol·L-1·min-1,依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分析,v(CO)=0.32 mol·L-1·min-1,故A错误;B项,依据表中数据可知,Ⅰ和Ⅲ比较,升温,COCl2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向为吸热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项,依据Ⅰ中数据求算500 ℃时的平衡常数:
CO(g)+Cl2(g) COCl2(g)
起始浓度(mol·L-1) 2 2 0
转化浓度(mol·L-1) 1.6 1.6 1.6
平衡浓度(mol·L-1) 0.4 0.4 1.6
反应的平衡常数K==10,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100%=80%,依据Ⅱ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
CO(g)+Cl2(g) COCl2(g)
起始浓度(mol·L-1) 2 2a 0
转化浓度(mol·L-1) 1 1 1
平衡浓度(mol·L-1) 1 2a-1 1
则有=10,解得a=0.55,故C正确;D项,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起始向容器Ⅰ中加入0.8 mol CO和0.8 mol Cl2,相当于减压,平衡逆向移动,CO平衡转化率降低,小于80%,故D错误。
7.某温度下,反应2A(g) B(g)+C(g)的平衡常数为1,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g)。20 s时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物质
A(g)
B(g)
C(g)
物质的量/mol
1.2
0.6
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0 s的平均速率为v(A)=0.6 mol·L-1·s-1
B.20 s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C.达平衡时,A(g)的转化率为100%
D.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变为0.5,则反应的ΔH<0
解析:选D。由题意知前20 s的平均速率为v(A)=2v(B) =2×=0.03 mol·L-1·s-1,A项错误;20 s时,Q===0.25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0
解析:选A。A.由曲线a可知,达到平衡时c(N2)=c1 mol·L-1,则生成的c(NO)=2(c0-c1) mol·L-1,故K==。B.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当容器保持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C.催化剂的加入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可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加入催化剂后达到平衡时,c(N2)仍为c1 mol·L-1。D.若曲线b改变的是温度,根据达到平衡时曲线b对应的时间短,则对应温度高,升高温度时c(N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9.(14分)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曲线___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起始充入的CO为2 mol
B.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
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再充入1 mol CO和 2 mol H2,再次达到平衡时会减小
(3)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v(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温度下CO(g)+2H2(g) 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请在图3中画出平衡时甲醇百分含量(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变化的曲线,要求画压强不同的2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p1、p2,且p1
又知H2O(l)===H2O(g) ΔH=+44 kJ/mol,
请写出32 g的CH3OH(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 CO(g) + 2H2(g) CH3OH(g)
起始浓度: 1 mol/L 2 mol/L 0
转化浓度: 0.75 mol/L 1.5 mol/L 0.75 mol/L
平衡浓度: 0.25 mol/L 0.5 mol/L 0.75 mol/L
v(H2)==0.15 mol·L-1·min-1,
K===12。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
(4)注意:升温平衡左移,而升压平衡右移。
答案:(1)b 放热 (2)AC (3)0.15 mol·L-1·min-1 12 减小
(4)
(5)CH3OH(g)+O2(g) CO2(g)+2H2O(l) ΔH=-280.9 kJ/mol
10.(10分)(2018·茂名模拟)二甲醚具有优良的燃烧性能,被称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以下为其中一种合成二甲醚的方法: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①CO2(g)+3H2(g) CH3OH(g)+H2O(g)
ΔH1=-49.1 kJ·mol-1
②2CH3OH(g) CH3OCH3(g)+H2O(g)
ΔH2=-24.5 kJ·mol-1
③CO2(g)+H2(g) CO(g)+H2O(g)
ΔH3=+41.2 kJ·mol-1
(1)写出CO2(g)和H2(g)转化为CH3OCH3(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原料气中n(H2)/n(CO2)比值和温度对CO2平衡转化率影响的实验数据如图。
①温度为T1 K时,在1 L反应容器中投入2 mol CO2和8 mol H2进行反应,试计算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数据图,归纳CO2平衡转化率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变化规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研究初始投料比与二甲醚产率关系,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投入一定物质的量的H2、CO、CO2进行实验,发现二甲醚的平衡产率随原料气中n(CO)/[n(CO)+n(CO2)]比值增大而增大,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首先写出化学方程式及物质的状态:2CO2(g)+6H2(g) CH3OCH3(g)+3H2O(g)。可知目标化学方程式可由已知化学方程式中①×2+②得到,利用盖斯定律计算ΔH=2ΔH1+ΔH2=-122.7 kJ·mol-1。(2)①由题图知T1 K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则剩余1 mol CO2。计算得浓度为1 mol·L-1。②相同温度时比较原料气中n(H2)/n(CO2)比值对转化率的影响,原料气中n(H2)/n(CO2)比值一定时判断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答案:(1)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122.7 kJ·mol-1
(2)①1 mol·L-1 ②a.其他条件不变,CO2平衡转化率随n(H2)/n(CO2)比值增大而增大 b.其他条件不变,CO2平衡转化率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减小
(3)CO的含量增大,反应③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既消耗更多的水,又增大了CO2和H2的含量,从而促使反应①和②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甲醚产率增大(答案合理即可)
11.(13分)(2018·广州模拟)已知Ca(OH)2和钨酸钙(CaWO4)都是微溶电解质,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钨冶炼工艺中,将氢氧化钙加入钨酸钠碱性溶液中得到钨酸钙,发生反应Ⅰ:WO(aq)+Ca(OH)2(s) CaWO4(s)+2OH-(aq)。
(1)如图为不同温度下Ca(OH)2、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①计算T1时Ksp(CaWO4)=________。
②T1________T2(填“>”“=”或“<”)。
(2)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理论值如表所示:
温度/℃
25
50
90
100
K
79.96
208.06
222.88
258.05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③由于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测得的平衡常数与理论值相距甚远。50 ℃时,向一定体积的钨酸钠碱性溶液[c(Na2WO4)=c(NaOH)=0.5 mol·L-1]中,加入过量Ca(OH)2,反应达到平衡后WO的沉淀率为60%,计算实验测得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钨酸钙时,适时向反应混合液中添加适量盐酸,分析作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分析T1时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知Ksp(CaWO4)=c(Ca2+)·c(WO)=1×10-10。②Ca(OH)2和CaWO4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分析图像中的数据知温度为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较大,故T1
答案:(1)①1×10-10 ②<
(2)①K= ②>
③ Ca(OH)2(s)+WO(aq) CaWO4(s)+2OH-(aq)
0.5 0.5
0.5×60%=0.3 0.6
0.2 1.1
K===6.05
(3)加入盐酸,消耗反应生成的OH-,使溶液中OH-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WO的沉淀率
12.(15分)(2015·高考全国卷Ⅰ)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
(2)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kJ。
(3)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
2HI(g) H2(g)+I2(g)
在716 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 7 min-1,在t=40 min时,v正=________ min-1。
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填字母)。
解析:(1)浓缩液中碘元素以I-的形式存在,I-具有还原性,可将MnO2还原为Mn2+。
(2)设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x,则2x-436 kJ-151 kJ=+11 kJ,x=299 kJ。
(3)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无论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最终x(HI)均为0.784,说明此时已达到了平衡状态。设HI的初始浓度为1 mol·L-1,则:
2HI(g) H2(g) + I2(g)
初始浓度/mol·L-1 1 0 0
转化浓度/mol·L-1 0.216 0.108 0.108
平衡浓度/mol·L-1 0.784 0.108 0.108
K==。
②建立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HI)=k逆x(H2)x(I2),k逆=k正。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k逆=k正=k正=。在t=40 min 时,x(HI)=0.85,则v正=0.002 7 min-1×0.852≈1.95×10-3 min-1。
③因2HI(g)H2(g)+I2(g) ΔH>0,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H2、I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因此,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相应的点分别应为A点和E点。
答案:(1)MnSO4(或Mn2+)
(2)299
(3)① ② 1.95×10-3 ③A、E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