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届二轮复习: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环流与气候 作业(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练习

    2019届二轮复习: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环流与气候  作业(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19届二轮复习: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环流与气候  作业(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019届二轮复习: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环流与气候  作业(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二轮复习: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环流与气候 作业(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练习

    展开

    第二节 大气环流与气候



    考点1
    大气环流与降水

    【地方卷】
      (2018年北京卷,7)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
      【解析】据图可知,90° E附近形成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强盛,北太平洋面为低压中心,即阿留申低压,可判断为北半球冬季,故该日最接近冬至。
      【答案】A 
    2.[2018年江苏卷,27(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Ⅰ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Ⅱ为“陕西省沿109° 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Ⅲ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
    (2)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24 ℃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解析】本题以陕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载体,考查地理图表判读、气温的影响因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1)题,结合图Ⅲ可以很容易判断,夏季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南坡,冬季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第(2)题,关中地区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山脉,关中平原地势较低;夏季盛行东南风,关中地区处于夏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 ℃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
      【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
    (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
    3.(2017年海南卷,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
      (2015年海南卷,1)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 ℃,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第4题。

    4.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及大气环流知识。通过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进而影响该半岛。因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该半岛夏季干热。
    【答案】D
    5.(2015年重庆卷,10)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下图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大气垂直运动强烈,因此多对流雨。
    【答案】C

    考点2
    气候

    【全国卷】
    1.[2015年全国Ⅱ卷,36(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解析】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湿热的气候有利于蚊虫繁殖,毒虫肆虐,病菌滋生,且该地区野生动植物数量多,体型较大,因而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了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中暑、晒伤、受潮、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同时还应注意预防建设地区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涝,山区还要预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带来的伤害。
      【答案】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需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地方卷】
    2.[2014年天津卷,13(2)]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Ⅱ分析,与Q城相比,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析】气候特点主要从气温(包括冬夏季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大小)、降水(包括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和大气环流方面分析。与Q城相比,B城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高,因而气温年较差小;B城的年降水量较多且季节变化较小(B城降水不如Q城集中)。由B城的地理坐标可知,B城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的西风带内,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而Q城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可见,形成B、Q两城市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答案】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3.(2015年海南卷,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 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说明索契的气候和地形等特征符合茶树的生长习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索契纬度较高,从地带性规律看,该地应该为温带地区,其夏季气温高,适宜茶树生长;从图中等高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索契北部为山地,冬季能有效阻挡来自北方(亚欧大陆北部)的寒冷空气的侵袭,加上黑海海水的调节作用,使得该地气温具有亚热带的特征。该地西临黑海,东为山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较为充足。因此形成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
    【答案】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纬度约44° N,夏季气温高。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
    4.[2016年天津卷,13(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据图Ⅰ、图Ⅱ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解析】读图可知,巴西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巴西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多;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量较少。
    【答案】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高频考点
    命题特点
    备考启示
    三圈环流
    以区域为载体或者以新颖的热点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关注重大气候异常现象、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提升考生对陌生情景材料的分析能力
    季风环流
    气候




    考点1
    大气环流与降水

      一、气压带、风带分布
    地球由于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
    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高效速记】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
    地球表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分布特点如下:
    高压低压相间插,形成风带向低压;
    热力动力齐上阵,热量水分大搬家。
    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①低纬环流(0°~30°)
    (2)②中纬环流(30°~60°)
    (3)③高纬环流(60°~90°)
    (4)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3.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

    二、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所示):


      此时东亚、南亚的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形成的。
    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所示):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三、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
    业生
    产的
    影响
    有利
    雨热同期
    不利
    旱涝、寒潮等灾害
    旱涝灾害


      读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②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
                         A.多上升气流 B.多下沉气流
    C.多气旋控制 D.寒流影响
    2.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解析】第1题,②处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区域,因气流下沉难以成云致雨而形成少雨带。第2题,③处是南半球西(北)风带。
    【答案】1.B 2.A
    3.下图为1月与7月北半球世界主要气压场分布叠加图,则图示气压场的分布规律是(  )。

    A.1月份,甲、丁、戊三个高气压场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在北半球只存在于海洋上
    B.7月份,丁、戊两个高气压场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其在北半球只存在于海洋上
    C.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乙气压场切断
    D.甲、戊两个气压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出现
    【解析】图中甲为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丙为北太平洋低压,这两个气压中心出现在1月,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被甲气压场切断形成的。乙为印度低压,丁为北大西洋高压,戊为北太平洋高压,这三个气压场出现在7月,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乙气压场切断形成的。
    【答案】C

    考点2
    气候

      一、气候的形成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气候带
    最冷(最热)月均温
    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15 ℃以上
    亚热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温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 ℃以下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该种气候具有终年气温和降水特点相对单一、季节变化小的特点。

    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气候特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均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均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气候特点
    地中海
    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
    原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
    热带季
    风气候
    冬季时受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控制,夏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

      3.海陆位置
    (1)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2)大陆西岸—风向和洋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3)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4.地形地势
    (1)山地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形成了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的分布特点;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形成了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的分布特点;高大的山地受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
    (1)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2)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
    【方法技巧】 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造成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造成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如果某地冬季温度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季温度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造成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
    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4~5题。

    4.影响该地1月和7月气温、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环流
    B.纬度
    C.地形
    D.洋流
    5.当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5月份(  )。
    A.太阳高度较大
    B.雨季未到,晴天多
    C.白昼较长且昼变长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晴天多
      【解析】第4题,读图,该地1月份气温低,降水少,7月份气温高,降水多,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故影响该地1月和7月气温、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季风环流。第5题,我国季风区受锋面雨带影响,当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主要原因是5月份雨季未到,晴天多。
      【答案】4.A 5.B



    方法
    气候类型判读

      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气候分布模式图确定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如下表所示: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以形
    定位
    气温
    变化
    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
    南半球
    以温
    定带
    最冷(热)
    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 ℃~15 ℃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 ℃~0 ℃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2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1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500~2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15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500~6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年降水量300~1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