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届 二轮复习微专题12.2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微专题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精析】
一、自然资源特征
1.常见资源类型及分析内容
土地资源
面积大小、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可开垦土地、区位条件等
气候资源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特点及组合状况等
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富集程度、埋藏条件等
生物资源
主要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特色及分布等
水资源
水资源的储量、时空分布、水质状况等
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
3.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综合性原则
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平衡、合理开发
系统性原则
须考虑对其他自然资源和整个环境的影响,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
差异性原则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
适度性原则
对资源的开发要以资源系统的提供、更新能力为前提,要适度开发利用
二、自然资源分析
1.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降水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干旱地区和季风地区缺水的原因。
②蒸发量大,下渗多是内流河流经的沙漠气候区缺水的原因。
③地形陡峭,河流短促,地表水难以储存是降水量较多的岛屿地区缺水的原因。
④下漏严重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⑤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是人口众多的地区缺水的原因。
⑥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弱,主要发生在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
(2)应对淡水资源短缺的对策
措 施
目 的
开源
修筑水库
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开渠引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下陷
废水处理再利用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海水淡化
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的问题
人工降雨
增加降水量
节流
农业
改进灌溉技术
通过多种措施降低在工农业中对水的浪费与污染,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与使用效率
降低灌水定额
工业
提高用水效率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污水资源化
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
(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
3.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
能源
分 布
世 界
中 国
石油、天然气
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美国、中国、墨西哥、英国等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煤炭
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
水能
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巴西、印尼、美国等国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
核能
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美国核发电量最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
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最著名的是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
太阳能
雨日比较少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是我国太阳能丰富地区
【知识拓展】
(1)新能源优、缺点对比
类型
优点
缺点
风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蕴藏量大,分布广泛
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
太阳能
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较分散,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
地热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
投资大,受地域限制
生物能
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总量丰富
产量小,利用率低
(2)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能源储量多少;距消费市场远近;开发难度大小;开发技术高低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等。
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资源
我国分布
世界分布
合理利用
水资源
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
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土地资源
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多林地
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
森林资源
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矿产资源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
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
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不浪费;针对地区分布不均,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
四、煤炭资源开发
1.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评价
a.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省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b.水资源短缺
①降水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②消耗多: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c. 水土流失严重
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如果大面积地露天开采煤矿,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2.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3.山西省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
①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4.资源性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
①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非可再生资源(本地区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②资源枯竭:随着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效益下滑,失业人员大增。
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而一些技术型的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新兴产业不愿进驻,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
④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由于很多资源型企业在此集聚,导致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现象。
(2)应对措施:
①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②科技: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③交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五、流域综合开发
1.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总体结构
2.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①内河航运价值开发
可从影响河流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变化、河道特点(深、宽)、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有无结冰期)、经济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的发达程度、联运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如长江的航运条件分析可从如下方面来进行: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大;无结冰现象,通航时间长;流域宽广,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流程长;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
②水能资源开发
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③水资源的利用
主要用于供水与农业灌溉。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采取修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采取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澳大利亚有著名的东水西调工程。
④产业发展和城市布局
对农业来说,利用河流沿岸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可获得稳定而充足的水源;对工业来说,接近河流,既有水源和良好的运输条件,还可解决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对城市布局而言,河流的供水、航运和早期的军事防御功能,使得河口、两河交汇处、水运的起点和终点、过河点位置成为城市布局的理想区位;河流形成的瀑布、峡谷等景观还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河流流域图的判读
(1)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分析流域开发条件
根据经纬网或区域轮廓特征对区域进行定位;根据等高线特征分析区域的地形特征;结合气候资料分析区域的降水特征;结合降水和地形等信息分析区域的水能、航运等条件;结合区域的矿产资源分析适合发展的工业等。
(2)根据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等的变化,分析流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般根据区域图中耕地、林地、居民点的变化,分析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流域内是否存在洪涝灾害等问题,根据流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流域内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流域开发要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组成流域整个生态系统的各组成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结合流域开发条件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般从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等方面进行。如下图:
①河流的地理背景不同,其流域开发的模式和方向也就不同。如有的河流洪灾多发,就应以洪水治理为核心;有的河流水能丰富,可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有的河流位于内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应以生态问题的治理为中心。
②河流的不同河段因条件不同,其综合开发的方向也不同。 如我国长江的上游河段以开发水能、保持水土为主,中游河段以洪涝治理、工农业发展为主,下游河段在协调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重点治理环境污染等。
【高考例析】(2018·海南卷)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 市场 B. 原料
C. 交通 D. 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 循环用水 B. 开发地下水
C. 远程调水 D. 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 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 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 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 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1.B 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故B正确。
2.A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
3.C 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正确。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故A错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故B错误。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故D错误。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12月~次年2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图a),绘制了各海湾2001~201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值)变化折线图(图b)。据此完成1~2题。
1.各海湾的海冰面积
A. 2000~2001年均较2001~2002年大 B. 10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
C. 2006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 D. 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减小趋势
2.辽东湾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寒流影响 B. 纬度位置高 C. 径流汇入少 D. 海域面积广
1.A 读图b可知,2000~200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均较2001~2002年大,说明各海湾的海冰面积2000~2001年均较2001~2002年大,A正确;从年际尺度看,3个海湾中辽东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年际变化明显比另2个海湾大,故10年间辽东湾年际变化最大B错误;2006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最大值相同,由于海湾大小及形状存在差异,但两海湾的海冰面积不相同,C错误;随时间变化前期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后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D错误。故选A。
2.B 读材料可知,L值是指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由于辽东湾在3个海湾中纬度最高,气温较低,海湾的海冰面积较大,海冰外缘线距离海湾较远,故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故选B。
(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目前,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项目落户安徽淮南市,该项目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年发电量可达1.5亿度。据此完成3~5题。
3.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当地可
A. 节约土地资源 B. 减少煤炭开采量 C. 降低发电成本 D. 促进水循环利用
4.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
A. 电费贵 B. 不稳定 C. 占地广 D. 维护难
5.推断水面漂浮光伏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 藻类加速繁殖 B. 水面蒸发量减少 C. 湖水盐度减小 D. 沉陷区面积扩大
3.A 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当地可节约土地资源,A对。在沉陷区发展光伏,不影响煤炭开采量,B错。光伏发电初期投资成本高,C错。与促进水循环利用无关,D错。
4.B 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不稳定,受太阳辐射强度、分布时间影响大,B对。电费贵,用户消费少,节约用电,不是限电的主要因素,A错。拉闸限电不能缓解占地广、维护难问题,C、D错。
5.B 推断水面漂浮光伏,集热板遮挡水面阳光,导致水面温度低,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水面蒸发量减少,B对。水温低,藻类繁殖慢,A错。蒸发弱,湖水盐度增加慢,不会减小,C错。沉陷区面积扩大与光伏发电无关,D错。
(宁夏银川市2018届高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干热岩是指一般温度大于2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干热岩发电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未来干热岩地热资源将成为全球的主导能源之一,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2017年9月6日,我国在青海省首次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当前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市场 C. 技术 D. 气候
7.干热岩地热发电比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
A. 综合效益更强 B. 不排放温室气体
C. 设备使用时间长 D. 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小
8.若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将有利于我国
①加快进入石油时代 ②缓解能源供应紧张③有效改善大气质量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C 读图文材料可知,干热岩发电对生产技术要求高,故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
7.D 水力发电可以带来防洪、发电、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A错误;两种发电均不排放温室气体,B排除;两种发电模式只要合理使用且后期合理管理维护,设备使用的寿命都较长,C排除;水力发电需要修建水库大坝,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将带来一定的不利和有利影响,相反干热岩发电深埋地下,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8.B 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②对;对石油依赖度减小,①错。与能源利用效率无关,④错;干热岩是清洁能源,可有效改善大气质量,③对;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陕西省榆林市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该市依靠能源优势,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便是成功的案例。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于榆林市区西部,是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学工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榆林市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置。据此完成9~10题。
9.制约榆林市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原因是
A. 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
B. 人口密度小,劳动力极为短缺
C. 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欠完善
D. 农耕历史悠久,经济长期落后
10.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约资源,防止资源枯竭,增强市场竞争力
B. 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
C.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
D.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9.A 能源化工工业是耗水量很大的行业,根据经纬度判断愉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这里气候比较干燥,生态环境脆弱。榆林市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制约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故选A。
10.B 由材料“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可知,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是榆林市“有益探索”的产物,其目的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故选B。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高三全国统考全国卷I (衡水金卷 信息卷))目前陕西省“出海”投资的企业明显増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一个崭新的“海外陕西”正沿着“一带一路”不断壮大。吉尔吉斯斯坦中大石油公司是该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它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便是陕西省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大石油公司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均来自中国,其中“催裂化装置”使吉尔吉斯斯坦成品油出油率高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据此完成11~12题。
11.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
A. 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 B. 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C. 便利的铁路交通和优惠政策 D. 深厚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意识
12.中大石油公司的建设与发展,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B.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C. 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 D. 实现工业结构轻型化
11.A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A对。投资的是设备和资金,当地经济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B错。当地的铁路交通条件差,C错。企业文化薄弱,创新意识差,D错。
12.C 中大石油公司的建设与发展,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C对。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居住环境才能改善,A错。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B错。石油工业属于重工业,不能实现工业结构轻型化,D错。
点睛: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是设备和资金,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当地经济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引入企业发展,直接影响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
(2017课标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15题。
1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 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1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 坡面 B.洪积扇 C. 河谷 D.湖盆
15.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 湖盆蒸发量增多 B. 盐湖面积缩小 C. 湖水富养化加重 D. 湖水盐度增大
13.C 题目中提到,“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这些年盐湖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保持平衡,因为盐湖附近流域的“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蒸发量应与之相当。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
14.A 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最不利于留存地表水。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最少,蒸发量也最小。
15.B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种植大量植物会吸收地下水,增加下渗,导致地表水资源减少,“盐湖面积缩小”,故选B.其他选项干扰度不大,均与植物无关。
(2016·课标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6~18题。
16.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17.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8.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16.D 根据材料可知,枯水期,河床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河床较高、较宽;汛期,由于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河床变深、变窄。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枯水期,结合该河流位于浙江东部,9~12月期间降水较少。故选D。
17.B 河流上游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会减小,海水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会加剧,会导致河道淤积。故选B。
18.A 由上面分析可推知河口修建水闸,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海水倒灌和潮流带来的泥沙对河道的淤积。故选A。
(2017·抚州联考)我国核电工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核电工业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扩展、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趋势。据此完成19~21题。
19.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核电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
C.矿产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20.内陆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附近。近年来我国对于内陆核电站的建设持谨慎态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技术 B.市场
C.环境 D.原料
21.我国核电工业能够走向世界,是因为我国具有 ( )
①资金优势 ②技术优势 ③劳动力优势 ④市场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B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而东部地区资金雄厚,科技发达,具有发展核电工业的优势条件,B对。劳动力丰富与否与核电站建设无关,核发电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小,交通对核电站建设没有影响,故选B。
20.C 核电站建设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核电站的同样的核电事故,在沿海地区的危害,几乎近半区域分布在海洋上,这就明显降低了核电站的总体潜在危害,沿海核电站要优于内陆核电站,核电站建设在内陆河流上游区域,出事后的核电站如果污染地下水或河流水,将会带来核电站下游水域的全面污染,这是人们倾向于在沿海建立核电站的重要原因,故选C。
21.A 当前世界主要核电强国基本具备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掌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自主研发能力,二是建有一定规模的机组,具备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和装备制造等保障条件,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初步具备上述特征,这些是我国参与国际核电竞争的重要基础,故选A。
(2017·龙海模拟)“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下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读图,回答22~23题。
22.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
A. 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
B. 能源的开采量没达最大值
C. 工业以能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
D. 陕北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
23.新常态下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 )
A. 大力提高能源开采量
B. 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C. 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
D. 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22.C 由“资源诅咒”概念可知,丰裕的资源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地区虽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没能对能源,特别是矿产能源,煤炭进行深加工,处在工业发展的低端水平,故城市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答案选C。
23.C 要规避“资源诅咒”,就应该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故答案选C项。
【名师点睛】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单纯依赖于少数几种资源的生产和出口,那么资源型产业的产值占据GDP的份额很大,并且单一的资源会引致生产、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向其集中,而其他的领域比如农业、加工业或第三产业弱化,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受到制约。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内蒙古呼和浩特硅矿、土地、光照等资源丰富,为此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硅都”。读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内蒙古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硅矿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
B.能源丰富,为晶体硅提纯提供电力
C.科技发达,人才优势显著
D.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25.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内蒙古最适宜发展光伏产业的( )
A.上游和中游产业
B.上游和下游产业
C.中游和下游产业
D.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
24.C 内蒙古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水平较差;材料中提示硅矿、光照资源丰富,同时煤炭资源丰富。
25.B 从产业链上看,上游是利用硅矿、能源资源生产硅锭和硅片,内蒙古有优越的条件;中游利用科技发展光伏电池,内蒙古不具备此条件;下游是光伏产品应用,内蒙古光照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
(2017·牡丹江一中模拟)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冬季可以利用该技术将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出来。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回答26~28题。
26.对图示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
②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
③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
④冬季能吸收土壤或地下水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室内温度
⑤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27.北欧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的主要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8.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①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
②地热能分布不均,在地壳较稳定的地区不适用
③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
④受天气影响大,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都很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6.D 由图文资料可知,冬季地表降温快,温度低于地下水与土壤,所以温度高于地表,通过地源热泵可以将热量提取出来,供室内取暖。夏季由于地表升温速度快,地表温度高于地下水与土壤,可以通过地源热泵将地下冷空气提取出来以供室内降温。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②④⑤对。并非是储存夏季热量等到冬季再用,①错。也不是冬季把供暖设备埋在地下,③错。故选D。
27.D 北欧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温和凉爽,冬季取暖需求大,夏季降温需求小,故选D。
28.B 在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主要是因为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且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该技术并非是利用岩浆活动产生的地热能,所以②错。气温主要是随季节变化,气温日变化小,④错。故选B。
二、综合题
29. (2017全国卷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焦炭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历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以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解析】
(1)分析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的原因,可以从该企业所需生产技术水平低,煤矿资源丰富,当地对环境保护要求较低,公路交通较畅通,以及市场需求量大等等方面分析即可。
(2)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焦化厂多,冶炼技术水平低,当地政府对环境要求不高等方面分析。
(3)分析运输过程中的产生的污染,可以从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思考作答即可。
(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可以从采取优质煤炭、先进技术,及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进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考虑即可。
3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溶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解析】
(1)解题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从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
(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31. (2016·新课标I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l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图4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
(2)表l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l。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表l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 、 。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 、 、 。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答案】
(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解析】
(1)该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河流经流量的变化与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关,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以知道该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上游主要在瑞士境内,补给部分依靠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温度高,冰川融化量加大,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再融化,河流进入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全年降水均匀,所以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因此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该题主要考察河流的治理措施,整治河道,截弯取直,主要是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开发河道的航运功能;梯级开发,整理河谷可以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同时整理河谷可以利于本地的土地开发。
(3) “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拥有重要的作用与权力,此题可以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管理局的建设的原因。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和土地利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有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们的利益,河流流经地区较多,开发和整治困难较大,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一个统一的机构作为保障,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该问学生容易回答偏离成“洪涝灾害”而影响得分。关键是“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与“恢复河流生态作用”的关系理解。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三是恢复濒危或特殊物种等方面,河流的弯曲度增加可以增加河流的长度、增加河道分汊可以增加河流的河网密度,进而增加水面面积和湿地的面积,恢复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加生物的多样性等作用;通过弯曲度的增加和分汊的增多,能够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水流的净化能力,进而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
32.(2016·新课标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第(1)题,直接调取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资源储量、特点(可否再生)、开发后的影响(是否带来污染、是否移民占地)等方面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要点,对比分析即可。第(2)题,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资源、土地、地形等方面,但是,对于风电场来说,风力资源是主导因素,图中的经纬度信息提示学生应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角度说明风力资源的丰富度,其次,设问中的“大型”两字,以及图例中的沙漠和戈壁,提示学生应从地形和用地成本的角度分析其有利的方面。第(3)题,工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应说明气候、地貌的恶劣性对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区位则需要从交通、市场需求和市场距离等角度展开分析。第(4)题,建调节电站,说明该地风能发电不稳定,从建设调节电站的积极意义方面分析。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距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控制,以使得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33.(2016·上海地理)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解析】原因:沿渭河城市多大量抽水截留,河流水量减少;沿河地区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水量减少;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对策:河流水资源利用上,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地处北方,气候较为干旱,要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
【答案】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下图所示为湖北大冶铁矿矿坑。借鉴国外经验,废弃矿坑的身份转换往往与新鲜的创意密不可分,比如反恐演习场、垂钓中心、特色医院等。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解析】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浪费土地、诱发地质灾害、灰尘增多、影响交通等方面。应从填埋、恢复植被,利用矿坑发展旅游、湿地公园等角度提出综合利用措施。
【答案】问题: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引起大气中灰尘增多;带来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影响出行安全及道路建设;造成与周边景观的不和谐(视觉污染)。(任答三点即可)
措施:恢复植被;复垦造田;矿坑旅游开发;填埋,使其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湿地、公园绿地,建设博物馆等。(任答两点即可)
3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在澜沧江干流已建成13级首尾相连的水电站,罗梭江成为澜沧江下游鱼类的唯一洄游通道。在建的回龙山小水电站(位置见图)设计的最高水位为640米,蓄水后将淹没上游35千米长的河谷,河谷两岸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水库里直接通过泄洪设施下泄而未发电的水,称为弃水。“十二五”期间,云南水电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高达30%以上,相反云南全社会用电增速和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逐年降低。2017年,云南全省水电富余电量约550亿度,损失约165亿元。
(1)说明罗梭江河谷热带雨林广布的原因。
(2)在建的回龙山水电站建成后将对罗梭江流域带来哪些影响。
(3)分析云南水电弃水现象严重的原因。
(4)有人建议云南引入高耗能企业,打造工业走廊。但遭到一些专家的质疑,请提出质疑理由。
【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西南季风带来印度洋的水汽,降水多;位于云贵高原,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位于河谷地区,热量条件好。
(2)有利:提供水电,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不利: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鱼类无法洄游,破坏自然保护区。
(3)原因:水电开发过度,超过用电需求量。
(4)高耗能企业可能造成新的环境风险(破坏植被,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基础薄弱。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水利工程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热带雨林的形成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1)热带雨林广布的原因应从该区域气温高和降水丰富两方面分析,气温高主要是纬度低,地势低洼,冬季受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降水多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2)水库大坝对流域的影响可从防洪、灌溉、航运、旅游、养殖、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着手分析。
(3)根据材料中云南水电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高达30%以上,用电增速和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逐年降低和2017年云南全省水电富余电量约550亿度从而得出答案。
(4)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交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对工业发展不利,发展高耗能企业会造成环境污染。
36.(福建省南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地区有三大台地,原为草原,上世纪60年代开始荒漠化,现流动沙丘广布,对龙羊峡水库等产生了不利影响。2012年,在塔拉滩荒漠化草场地区规划建设太阳能发电园,占地达609.6平方公里,至2017年已建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光伏产业园,并将太阳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左图示意塔拉滩的位置,右图为光伏板景观图。
(1)分析塔拉滩荒漠化对龙羊峡库区的不利影响。
(2)在工程设计中,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光伏板的桩基为高矮不一。说明该设计的合理性。
(3)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判断该地光伏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4)分析该地大规模安装光伏板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答案】(1)塔拉地区以西北风为主,受地形影响风力强劲,将大量沙土吹入水库;(2分)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库泥沙增加,库容减少;(2分)泥沙增多,增加了对水轮机的磨损 (2)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生态脆弱,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给植被恢复提供空间,并可减少植被恢复后对发电的影响,桩基高矮不一设计避免了大面积平整土地,有利于地面原有植被的生长 (3)答案1:春季。(2分)春季多沙尘天气。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答案2:春季。(2分)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以上两个答案均可给分。答案1对于“春季多沙尘天气”的解释合理即可得分)(4)光伏板大规模安装后,光伏板有效降低了太阳直接辐射,减小了近地面风速,使得水分蒸发量减少,保持了土壤湿度,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光伏发电厂区形成的大面积草场(植被的恢复和生长)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减轻土地压力
【解析】(1)塔拉滩荒漠地区以西北风为主,位于龙羊峡西北方向,受地形影响风力强劲,会将大量沙土吹入水库。区域原为草原,土地荒漠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库泥沙增加,库容减少。泥沙增多,增加了对水轮机的磨损。导致水库发电能力和使用寿命缩短。
(2)塔拉滩荒漠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生态脆弱,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给植被恢复生长提供空间。可减少植被恢复后对发电的影响,桩基高矮不一设计避免了大面积平整土地,可以根据地势起伏,选择长度适当的桩基,有利于地面原有植被的生长。
(3)光伏板利用太阳辐射能发电,需要获得充足的光照。区域荒漠人严重,流动沙丘分布广。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沙尘覆盖光伏板,影响光伏发电量,所以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是春季。理由解析为春季大风天气多,或春季多沙尘天气都可以。
(4)光伏板大规模安装后,光伏板有效降低了地面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小了近地面温度,降低了风速。使得水分蒸发量减少,保持了土壤湿度,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光伏发电厂区形成的大面积草场,植被的恢复和生长,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减轻土地压力。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知识精析】
一、自然资源特征
1.常见资源类型及分析内容
土地资源
面积大小、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可开垦土地、区位条件等
气候资源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特点及组合状况等
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富集程度、埋藏条件等
生物资源
主要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特色及分布等
水资源
水资源的储量、时空分布、水质状况等
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
3.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综合性原则
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平衡、合理开发
系统性原则
须考虑对其他自然资源和整个环境的影响,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
差异性原则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
适度性原则
对资源的开发要以资源系统的提供、更新能力为前提,要适度开发利用
二、自然资源分析
1.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降水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干旱地区和季风地区缺水的原因。
②蒸发量大,下渗多是内流河流经的沙漠气候区缺水的原因。
③地形陡峭,河流短促,地表水难以储存是降水量较多的岛屿地区缺水的原因。
④下漏严重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⑤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是人口众多的地区缺水的原因。
⑥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弱,主要发生在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
(2)应对淡水资源短缺的对策
措 施
目 的
开源
修筑水库
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开渠引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下陷
废水处理再利用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海水淡化
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的问题
人工降雨
增加降水量
节流
农业
改进灌溉技术
通过多种措施降低在工农业中对水的浪费与污染,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与使用效率
降低灌水定额
工业
提高用水效率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污水资源化
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
(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
(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设和保护。
3.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
能源
分 布
世 界
中 国
石油、天然气
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美国、中国、墨西哥、英国等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煤炭
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
水能
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巴西、印尼、美国等国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
核能
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美国核发电量最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
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最著名的是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
太阳能
雨日比较少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是我国太阳能丰富地区
【知识拓展】
(1)新能源优、缺点对比
类型
优点
缺点
风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蕴藏量大,分布广泛
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
太阳能
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较分散,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
地热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
投资大,受地域限制
生物能
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总量丰富
产量小,利用率低
(2)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能源储量多少;距消费市场远近;开发难度大小;开发技术高低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等。
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自然资源
我国分布
世界分布
合理利用
水资源
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
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土地资源
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多林地
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
森林资源
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矿产资源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
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
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不浪费;针对地区分布不均,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
四、煤炭资源开发
1.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
(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评价
a.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①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省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b.水资源短缺
①降水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②消耗多: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c. 水土流失严重
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如果大面积地露天开采煤矿,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2.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3.山西省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
①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4.资源性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问题
①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非可再生资源(本地区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②资源枯竭:随着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效益下滑,失业人员大增。
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而一些技术型的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新兴产业不愿进驻,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
④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由于很多资源型企业在此集聚,导致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现象。
(2)应对措施:
①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②科技: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③交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五、流域综合开发
1.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总体结构
2.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①内河航运价值开发
可从影响河流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变化、河道特点(深、宽)、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有无结冰期)、经济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的发达程度、联运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如长江的航运条件分析可从如下方面来进行: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大;无结冰现象,通航时间长;流域宽广,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流程长;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
②水能资源开发
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③水资源的利用
主要用于供水与农业灌溉。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采取修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采取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澳大利亚有著名的东水西调工程。
④产业发展和城市布局
对农业来说,利用河流沿岸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可获得稳定而充足的水源;对工业来说,接近河流,既有水源和良好的运输条件,还可解决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对城市布局而言,河流的供水、航运和早期的军事防御功能,使得河口、两河交汇处、水运的起点和终点、过河点位置成为城市布局的理想区位;河流形成的瀑布、峡谷等景观还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河流流域图的判读
(1)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分析流域开发条件
根据经纬网或区域轮廓特征对区域进行定位;根据等高线特征分析区域的地形特征;结合气候资料分析区域的降水特征;结合降水和地形等信息分析区域的水能、航运等条件;结合区域的矿产资源分析适合发展的工业等。
(2)根据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等的变化,分析流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般根据区域图中耕地、林地、居民点的变化,分析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流域内是否存在洪涝灾害等问题,根据流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流域内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流域开发要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组成流域整个生态系统的各组成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结合流域开发条件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般从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等方面进行。如下图:
①河流的地理背景不同,其流域开发的模式和方向也就不同。如有的河流洪灾多发,就应以洪水治理为核心;有的河流水能丰富,可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有的河流位于内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应以生态问题的治理为中心。
②河流的不同河段因条件不同,其综合开发的方向也不同。 如我国长江的上游河段以开发水能、保持水土为主,中游河段以洪涝治理、工农业发展为主,下游河段在协调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重点治理环境污染等。
【高考例析】(2018·海南卷)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 市场 B. 原料
C. 交通 D. 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 循环用水 B. 开发地下水
C. 远程调水 D. 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 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 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 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 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1.B 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故B正确。
2.A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
3.C 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C正确。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故A错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故B错误。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2020年前我国煤制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3000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故D错误。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12月~次年2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图a),绘制了各海湾2001~201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值)变化折线图(图b)。据此完成1~2题。
1.各海湾的海冰面积
A. 2000~2001年均较2001~2002年大 B. 10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
C. 2006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 D. 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减小趋势
2.辽东湾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寒流影响 B. 纬度位置高 C. 径流汇入少 D. 海域面积广
1.A 读图b可知,2000~200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均较2001~2002年大,说明各海湾的海冰面积2000~2001年均较2001~2002年大,A正确;从年际尺度看,3个海湾中辽东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年际变化明显比另2个海湾大,故10年间辽东湾年际变化最大B错误;2006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最大值相同,由于海湾大小及形状存在差异,但两海湾的海冰面积不相同,C错误;随时间变化前期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后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D错误。故选A。
2.B 读材料可知,L值是指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由于辽东湾在3个海湾中纬度最高,气温较低,海湾的海冰面积较大,海冰外缘线距离海湾较远,故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故选B。
(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目前,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项目落户安徽淮南市,该项目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年发电量可达1.5亿度。据此完成3~5题。
3.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当地可
A. 节约土地资源 B. 减少煤炭开采量 C. 降低发电成本 D. 促进水循环利用
4.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
A. 电费贵 B. 不稳定 C. 占地广 D. 维护难
5.推断水面漂浮光伏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 藻类加速繁殖 B. 水面蒸发量减少 C. 湖水盐度减小 D. 沉陷区面积扩大
3.A 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当地可节约土地资源,A对。在沉陷区发展光伏,不影响煤炭开采量,B错。光伏发电初期投资成本高,C错。与促进水循环利用无关,D错。
4.B 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不稳定,受太阳辐射强度、分布时间影响大,B对。电费贵,用户消费少,节约用电,不是限电的主要因素,A错。拉闸限电不能缓解占地广、维护难问题,C、D错。
5.B 推断水面漂浮光伏,集热板遮挡水面阳光,导致水面温度低,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水面蒸发量减少,B对。水温低,藻类繁殖慢,A错。蒸发弱,湖水盐度增加慢,不会减小,C错。沉陷区面积扩大与光伏发电无关,D错。
(宁夏银川市2018届高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干热岩是指一般温度大于2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干热岩发电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未来干热岩地热资源将成为全球的主导能源之一,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2017年9月6日,我国在青海省首次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当前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市场 C. 技术 D. 气候
7.干热岩地热发电比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
A. 综合效益更强 B. 不排放温室气体
C. 设备使用时间长 D. 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小
8.若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将有利于我国
①加快进入石油时代 ②缓解能源供应紧张③有效改善大气质量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C 读图文材料可知,干热岩发电对生产技术要求高,故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
7.D 水力发电可以带来防洪、发电、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A错误;两种发电均不排放温室气体,B排除;两种发电模式只要合理使用且后期合理管理维护,设备使用的寿命都较长,C排除;水力发电需要修建水库大坝,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将带来一定的不利和有利影响,相反干热岩发电深埋地下,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8.B 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②对;对石油依赖度减小,①错。与能源利用效率无关,④错;干热岩是清洁能源,可有效改善大气质量,③对;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陕西省榆林市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该市依靠能源优势,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便是成功的案例。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于榆林市区西部,是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学工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榆林市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置。据此完成9~10题。
9.制约榆林市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原因是
A. 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
B. 人口密度小,劳动力极为短缺
C. 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欠完善
D. 农耕历史悠久,经济长期落后
10.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约资源,防止资源枯竭,增强市场竞争力
B. 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
C.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
D.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9.A 能源化工工业是耗水量很大的行业,根据经纬度判断愉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这里气候比较干燥,生态环境脆弱。榆林市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制约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故选A。
10.B 由材料“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可知,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是榆林市“有益探索”的产物,其目的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故选B。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高三全国统考全国卷I (衡水金卷 信息卷))目前陕西省“出海”投资的企业明显増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一个崭新的“海外陕西”正沿着“一带一路”不断壮大。吉尔吉斯斯坦中大石油公司是该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它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便是陕西省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大石油公司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均来自中国,其中“催裂化装置”使吉尔吉斯斯坦成品油出油率高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据此完成11~12题。
11.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
A. 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 B. 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C. 便利的铁路交通和优惠政策 D. 深厚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意识
12.中大石油公司的建设与发展,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B.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C. 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 D. 实现工业结构轻型化
11.A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A对。投资的是设备和资金,当地经济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B错。当地的铁路交通条件差,C错。企业文化薄弱,创新意识差,D错。
12.C 中大石油公司的建设与发展,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C对。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居住环境才能改善,A错。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B错。石油工业属于重工业,不能实现工业结构轻型化,D错。
点睛: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是设备和资金,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当地经济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引入企业发展,直接影响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
(2017课标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15题。
1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 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1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 坡面 B.洪积扇 C. 河谷 D.湖盆
15.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 湖盆蒸发量增多 B. 盐湖面积缩小 C. 湖水富养化加重 D. 湖水盐度增大
13.C 题目中提到,“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这些年盐湖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保持平衡,因为盐湖附近流域的“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故蒸发量应与之相当。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
14.A 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最不利于留存地表水。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最少,蒸发量也最小。
15.B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种植大量植物会吸收地下水,增加下渗,导致地表水资源减少,“盐湖面积缩小”,故选B.其他选项干扰度不大,均与植物无关。
(2016·课标Ⅱ)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6~18题。
16.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17.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8.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16.D 根据材料可知,枯水期,河床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河床较高、较宽;汛期,由于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河床变深、变窄。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枯水期,结合该河流位于浙江东部,9~12月期间降水较少。故选D。
17.B 河流上游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会减小,海水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会加剧,会导致河道淤积。故选B。
18.A 由上面分析可推知河口修建水闸,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海水倒灌和潮流带来的泥沙对河道的淤积。故选A。
(2017·抚州联考)我国核电工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核电工业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扩展、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趋势。据此完成19~21题。
19.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核电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
C.矿产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20.内陆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附近。近年来我国对于内陆核电站的建设持谨慎态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技术 B.市场
C.环境 D.原料
21.我国核电工业能够走向世界,是因为我国具有 ( )
①资金优势 ②技术优势 ③劳动力优势 ④市场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B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而东部地区资金雄厚,科技发达,具有发展核电工业的优势条件,B对。劳动力丰富与否与核电站建设无关,核发电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小,交通对核电站建设没有影响,故选B。
20.C 核电站建设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核电站的同样的核电事故,在沿海地区的危害,几乎近半区域分布在海洋上,这就明显降低了核电站的总体潜在危害,沿海核电站要优于内陆核电站,核电站建设在内陆河流上游区域,出事后的核电站如果污染地下水或河流水,将会带来核电站下游水域的全面污染,这是人们倾向于在沿海建立核电站的重要原因,故选C。
21.A 当前世界主要核电强国基本具备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掌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自主研发能力,二是建有一定规模的机组,具备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和装备制造等保障条件,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初步具备上述特征,这些是我国参与国际核电竞争的重要基础,故选A。
(2017·龙海模拟)“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下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读图,回答22~23题。
22.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
A. 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
B. 能源的开采量没达最大值
C. 工业以能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
D. 陕北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
23.新常态下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 )
A. 大力提高能源开采量
B. 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C. 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
D. 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22.C 由“资源诅咒”概念可知,丰裕的资源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地区虽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没能对能源,特别是矿产能源,煤炭进行深加工,处在工业发展的低端水平,故城市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答案选C。
23.C 要规避“资源诅咒”,就应该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故答案选C项。
【名师点睛】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单纯依赖于少数几种资源的生产和出口,那么资源型产业的产值占据GDP的份额很大,并且单一的资源会引致生产、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向其集中,而其他的领域比如农业、加工业或第三产业弱化,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受到制约。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内蒙古呼和浩特硅矿、土地、光照等资源丰富,为此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硅都”。读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内蒙古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硅矿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
B.能源丰富,为晶体硅提纯提供电力
C.科技发达,人才优势显著
D.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25.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内蒙古最适宜发展光伏产业的( )
A.上游和中游产业
B.上游和下游产业
C.中游和下游产业
D.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
24.C 内蒙古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水平较差;材料中提示硅矿、光照资源丰富,同时煤炭资源丰富。
25.B 从产业链上看,上游是利用硅矿、能源资源生产硅锭和硅片,内蒙古有优越的条件;中游利用科技发展光伏电池,内蒙古不具备此条件;下游是光伏产品应用,内蒙古光照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
(2017·牡丹江一中模拟)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冬季可以利用该技术将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出来。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回答26~28题。
26.对图示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
②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
③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
④冬季能吸收土壤或地下水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室内温度
⑤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27.北欧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的主要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8.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①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
②地热能分布不均,在地壳较稳定的地区不适用
③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
④受天气影响大,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都很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6.D 由图文资料可知,冬季地表降温快,温度低于地下水与土壤,所以温度高于地表,通过地源热泵可以将热量提取出来,供室内取暖。夏季由于地表升温速度快,地表温度高于地下水与土壤,可以通过地源热泵将地下冷空气提取出来以供室内降温。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②④⑤对。并非是储存夏季热量等到冬季再用,①错。也不是冬季把供暖设备埋在地下,③错。故选D。
27.D 北欧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温和凉爽,冬季取暖需求大,夏季降温需求小,故选D。
28.B 在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主要是因为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且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该技术并非是利用岩浆活动产生的地热能,所以②错。气温主要是随季节变化,气温日变化小,④错。故选B。
二、综合题
29. (2017全国卷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焦炭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历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以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解析】
(1)分析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的原因,可以从该企业所需生产技术水平低,煤矿资源丰富,当地对环境保护要求较低,公路交通较畅通,以及市场需求量大等等方面分析即可。
(2)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焦化厂多,冶炼技术水平低,当地政府对环境要求不高等方面分析。
(3)分析运输过程中的产生的污染,可以从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思考作答即可。
(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可以从采取优质煤炭、先进技术,及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进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考虑即可。
3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溶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解析】
(1)解题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从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
(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31. (2016·新课标I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l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图4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
(2)表l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l。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表l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 、 。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 、 、 。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答案】
(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解析】
(1)该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河流经流量的变化与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关,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以知道该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上游主要在瑞士境内,补给部分依靠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春季温度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温度高,冰川融化量加大,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再融化,河流进入枯水期;北部支流(索恩河)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全年降水均匀,所以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因此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该题主要考察河流的治理措施,整治河道,截弯取直,主要是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开发河道的航运功能;梯级开发,整理河谷可以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同时整理河谷可以利于本地的土地开发。
(3) “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拥有重要的作用与权力,此题可以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管理局的建设的原因。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和土地利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有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们的利益,河流流经地区较多,开发和整治困难较大,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一个统一的机构作为保障,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该问学生容易回答偏离成“洪涝灾害”而影响得分。关键是“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与“恢复河流生态作用”的关系理解。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三是恢复濒危或特殊物种等方面,河流的弯曲度增加可以增加河流的长度、增加河道分汊可以增加河流的河网密度,进而增加水面面积和湿地的面积,恢复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加生物的多样性等作用;通过弯曲度的增加和分汊的增多,能够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水流的净化能力,进而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
32.(2016·新课标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第(1)题,直接调取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资源储量、特点(可否再生)、开发后的影响(是否带来污染、是否移民占地)等方面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要点,对比分析即可。第(2)题,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资源、土地、地形等方面,但是,对于风电场来说,风力资源是主导因素,图中的经纬度信息提示学生应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角度说明风力资源的丰富度,其次,设问中的“大型”两字,以及图例中的沙漠和戈壁,提示学生应从地形和用地成本的角度分析其有利的方面。第(3)题,工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应说明气候、地貌的恶劣性对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区位则需要从交通、市场需求和市场距离等角度展开分析。第(4)题,建调节电站,说明该地风能发电不稳定,从建设调节电站的积极意义方面分析。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距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控制,以使得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33.(2016·上海地理)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解析】原因:沿渭河城市多大量抽水截留,河流水量减少;沿河地区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水量减少;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对策:河流水资源利用上,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地处北方,气候较为干旱,要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
【答案】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随着城市的发展,那些大大小小的废弃矿坑成为长久的“疤痕”,下图所示为湖北大冶铁矿矿坑。借鉴国外经验,废弃矿坑的身份转换往往与新鲜的创意密不可分,比如反恐演习场、垂钓中心、特色医院等。
列举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废弃矿坑综合利用的措施。
【解析】废弃矿坑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浪费土地、诱发地质灾害、灰尘增多、影响交通等方面。应从填埋、恢复植被,利用矿坑发展旅游、湿地公园等角度提出综合利用措施。
【答案】问题: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引起大气中灰尘增多;带来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影响出行安全及道路建设;造成与周边景观的不和谐(视觉污染)。(任答三点即可)
措施:恢复植被;复垦造田;矿坑旅游开发;填埋,使其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湿地、公园绿地,建设博物馆等。(任答两点即可)
3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在澜沧江干流已建成13级首尾相连的水电站,罗梭江成为澜沧江下游鱼类的唯一洄游通道。在建的回龙山小水电站(位置见图)设计的最高水位为640米,蓄水后将淹没上游35千米长的河谷,河谷两岸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水库里直接通过泄洪设施下泄而未发电的水,称为弃水。“十二五”期间,云南水电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高达30%以上,相反云南全社会用电增速和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逐年降低。2017年,云南全省水电富余电量约550亿度,损失约165亿元。
(1)说明罗梭江河谷热带雨林广布的原因。
(2)在建的回龙山水电站建成后将对罗梭江流域带来哪些影响。
(3)分析云南水电弃水现象严重的原因。
(4)有人建议云南引入高耗能企业,打造工业走廊。但遭到一些专家的质疑,请提出质疑理由。
【答案】(1)纬度低,热量充足;西南季风带来印度洋的水汽,降水多;位于云贵高原,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位于河谷地区,热量条件好。
(2)有利:提供水电,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不利: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鱼类无法洄游,破坏自然保护区。
(3)原因:水电开发过度,超过用电需求量。
(4)高耗能企业可能造成新的环境风险(破坏植被,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基础薄弱。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水利工程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热带雨林的形成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1)热带雨林广布的原因应从该区域气温高和降水丰富两方面分析,气温高主要是纬度低,地势低洼,冬季受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降水多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2)水库大坝对流域的影响可从防洪、灌溉、航运、旅游、养殖、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着手分析。
(3)根据材料中云南水电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高达30%以上,用电增速和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逐年降低和2017年云南全省水电富余电量约550亿度从而得出答案。
(4)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交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对工业发展不利,发展高耗能企业会造成环境污染。
36.(福建省南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地区有三大台地,原为草原,上世纪60年代开始荒漠化,现流动沙丘广布,对龙羊峡水库等产生了不利影响。2012年,在塔拉滩荒漠化草场地区规划建设太阳能发电园,占地达609.6平方公里,至2017年已建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光伏产业园,并将太阳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左图示意塔拉滩的位置,右图为光伏板景观图。
(1)分析塔拉滩荒漠化对龙羊峡库区的不利影响。
(2)在工程设计中,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光伏板的桩基为高矮不一。说明该设计的合理性。
(3)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判断该地光伏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4)分析该地大规模安装光伏板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答案】(1)塔拉地区以西北风为主,受地形影响风力强劲,将大量沙土吹入水库;(2分)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库泥沙增加,库容减少;(2分)泥沙增多,增加了对水轮机的磨损 (2)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生态脆弱,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给植被恢复提供空间,并可减少植被恢复后对发电的影响,桩基高矮不一设计避免了大面积平整土地,有利于地面原有植被的生长 (3)答案1:春季。(2分)春季多沙尘天气。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答案2:春季。(2分)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以上两个答案均可给分。答案1对于“春季多沙尘天气”的解释合理即可得分)(4)光伏板大规模安装后,光伏板有效降低了太阳直接辐射,减小了近地面风速,使得水分蒸发量减少,保持了土壤湿度,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光伏发电厂区形成的大面积草场(植被的恢复和生长)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减轻土地压力
【解析】(1)塔拉滩荒漠地区以西北风为主,位于龙羊峡西北方向,受地形影响风力强劲,会将大量沙土吹入水库。区域原为草原,土地荒漠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入库泥沙增加,库容减少。泥沙增多,增加了对水轮机的磨损。导致水库发电能力和使用寿命缩短。
(2)塔拉滩荒漠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生态脆弱,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给植被恢复生长提供空间。可减少植被恢复后对发电的影响,桩基高矮不一设计避免了大面积平整土地,可以根据地势起伏,选择长度适当的桩基,有利于地面原有植被的生长。
(3)光伏板利用太阳辐射能发电,需要获得充足的光照。区域荒漠人严重,流动沙丘分布广。春季大风天气多,植被少,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地表土质疏松,易产生沙尘天气。沙尘覆盖光伏板,影响光伏发电量,所以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是春季。理由解析为春季大风天气多,或春季多沙尘天气都可以。
(4)光伏板大规模安装后,光伏板有效降低了地面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小了近地面温度,降低了风速。使得水分蒸发量减少,保持了土壤湿度,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光伏发电厂区形成的大面积草场,植被的恢复和生长,有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减轻土地压力。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