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3.1 水循环 学案 (全国通用) Word版含解析
展开微专题 水循环【知识精析】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影响因素环节影响因素蒸发受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水汽输送、降水受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地表径流受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渗与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土质疏松状况等因素有关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特点。①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②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海年径流量,但对海洋来说,从总量上变化不大,相对海洋给大陆的水汽输送量影响是比较小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量增加、降水量增加。③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同时严重破坏了水产资源,使产量大幅度下降。④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3.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4.利用水循环分析地理问题(1)自然现象的形成①沼泽地的形成:②内流河断流的成因:(2)环境问题的产生——水资源问题缺水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种类型。如果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循环周期,就会出现资源型缺水;如果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使水质受到污染,就会造成水质型缺水。二、洋流的影响1.海雾的形成与分布:(1)形成: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2)分布:寒暖流流经海域多海雾。①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②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2.从离岸风看上升补偿流的成因: 当海岸上吹离岸风时(如低纬信风带大陆西岸),在水平方向上海水离岸流去,附近海区的海水就会流来补充形成水平补偿流。与此同时,在垂直方向上,近岸深层海水也会上升至海面来补充,形成了上升流。上升流将海洋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带来丰富饵料,鱼类汇集。【高考例析】(2018·江苏卷)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1~2题。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 地表蒸发 B. 植物截留和蒸腾C. 地下径流 D. 转化为固态水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 山地草原带C.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 荒漠带1.B 根据材料,该地区的降水蒸发28%,下渗到地下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70%。地表蒸发只有28%,A项错误;根据图5,该地植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最大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渗只占2%,C项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500米-3400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项错误。2.B 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地草原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点睛】本题组第1小题容易错选D,要注意观察冰雪冻原的位置,并判断冰雪冻原的降水特点,再结合改善地大部分地区植被丰富这一特点,来推断该小流域水量支出的主要去向。【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全国省级联考核心卷(一))宁夏平原的引黄灌区是我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灌溉历史。灌区主要以早作为主,为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每隔三、四年种一次水稻。灌渠内的引水系统采用了许多独特的工程技术,有灌有排,到目前仍正常运行。2017年10月10日,在第23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工程成功入选第四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下图为引黄灌区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宁夏灌区水循环受引黄工程影响最小的环节是( )A. 降水 B. 蒸发 C. 下渗 D. 径流2.灌区每隔三、四年种一次水稻的目的主要是( )A. 预防荒漠化 B. 补充地下水 C. 防治盐碱化 D. 减少病虫害 1.A 宁夏灌区降水是大气环流、季风等因素决定的,引水灌溉系统对降水影响很小,引黄工程改变了宁夏灌区径流量,导致下渗和蒸发减少,宁夏灌区水循环受引黄工程影响最小的环节是降水,故A正确。2.C 宁夏平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适宜发展旱作农业,并可节约水资源,但长期灌溉不当容易造成土地盐碱化,每隔三、四年种植一次水稻可以通过灌溉、排水达到冲洗盐碱的作用,故C正确。(2018·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读下图,完成3~4题。3.该污水处理系统( )A. 工程复杂,基建投资大 B. 污水处理能耗低,维护方便C. 对改善局部气候效果明显 D. 净化效率大,对地下水无影响4.地面坡度要在2%~8%之间,原因是( )A. 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B. 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C. 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提高水利用率D. 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降低土壤污染3.B 由材料可以推知,该污水处理系统是通过土壤和草本植物来净化污水的,因此该系统工程不复杂,投资也不大,A错误;由于会增加水体的下渗,会对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 ,D错误,由于水体地表漫流,说明有一定的坡度,污水可以自留,能耗低,维护也比较放方便,B正确,但是对气候的影响不大,C错误。故答案选B项。4.B 由材料分析可知,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因此地面坡度是影响水流速度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污水自留的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使得植被和土壤充分吸收或讲解污染物质,地面坡度需要在2%-8%之间,故答案选B项。(2018·广东省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扎鲁比诺港(42︒40'N ,131︒07'E)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特罗伊察湾,海湾水质优良,海洋生物丰富。港区潮差不明显,冬季不封冻,四季可通航。近年中俄两国计划合作扩建扎鲁比诺港,该港口的合作开发将为吉林省打开一条海上对外通道。据此完成5~7题。5.特罗伊察湾水质优良,主要因为( )A. 海洋生物丰富,利于水体净化 B. 风浪大,污染物易扩散C. 经济发达,居民环保意识强 D. 海湾人口少,开发程度低6.扎鲁比诺港不封冻的原因是( )A. 纬度低,水温高 B. 纬度高,日照时间长C. 暖流流经,水域增温 D. 西风控制,气候温和7.扎鲁比诺港扩建后,外运量将显著增加的农产品可能是( )A. 玉米 B. 牛肉 C. 苹果 D. 茶叶5.D 由材料可知,特罗伊察湾位于俄罗斯远东边疆,俄罗斯主要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人口少,开发程度低,环境污染少,故特罗伊察湾水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涉少,自然水质保持较好,D项正确。6.C 扎鲁比诺港位于日本海,有日本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冬季不结冰,故C项正确。7.A 扎鲁比诺港扩建后,将为吉林省打开一条海上对外通道,吉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故外运量将显著增加的农产品可能是玉米,A项正确。(2018·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第二次模拟)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8~10题。8.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3月15日前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A. 风速较大 B. 郁闭度大 C. 气温较高 D. 降雪较少9.4月10日起,林外空地又有一次积雪过程。分析原因最可能的是( )A. 冷锋带来的一次降雪 B. 暖锋带来的一次降雪C. 林内有降雪,林外无降雪 D. 林外融雪较慢10.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的水文生态效益较低。据图文信息分析,这主要是由于落叶松人工林可使( )A. 春季融雪量降低 B. 河流汛期推迟 C. 融雪时长较长 D. 融雪速度较快8.B 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区森林郁闭度大,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故B正确。材料“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说明林内与林外空地气温、降水和风速相差不大,排除A、D、C,故选B。9.A 图示为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积雪和融雪状况,4月10日起,林外空地又有一次积雪过程,应为冷锋过境导致的,故选A。10.D 图片显示,春季融雪量增加比落叶松人工林融雪速度降低,因此融雪时间长,河流汛期滞后,利于水的下渗,所以生态效益高,故D正确,AC错误。云冷杉常绿原始林郁闭度高,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春季融雪量减少,故B错误。故选D。(2018·山东省烟台市高考适应性练习(一))植被对降雨具有截留作用。植被的枝叶及地表枯落物可以拦截雨水。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小流域灌丛生物量和截留量随高度变化。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范围内降雨量大致( )A. 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 B. 随生物量增加而增加C. 随生物量增加而减少 D. 随着地势升高而减少12.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和地势 B. 流域面积和降雨量C. 地势和生物量 D. 生物量和降雨量11.A 生物量越大,对降水截留能力越强。图示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反而增加,说明降水量大致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A对,B错。从曲线形态分析,反映的是截留量与生物量的关系,不表示降水量与生物量的关系,C、D错。12.D 在低海拔区,生物量与截留量基本一致,说明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量。在高海拔区,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增大,说明是降雨量增大。截留量受降水量影响大,D对。图示显示,地势高低、太阳辐射、流域面积对灌丛带的截留量影响不大,A、B、C错。【点睛】随着海拔升高,生物量减少,截留量反而增加,说明降水量大致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生物量越大,对降水截留能力越强。降雨量增大,截留量大。地势高低不能表示坡度大小,太阳辐射、流域面积与截留量关系不大。(2018·衡水金卷调研卷(四))下渗率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地表的水量,常用mm/h计。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地表时的最大下渗率,叫下渗容量,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下面两图分别表示下渗率随时间变化图和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13~15题。13.在同一区域中,左图四个时间点中降雨累积损失量最大的是( )A. t1 B. t2 C. t3 D. t41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地表中下渗容量最大的是( )A. 草地 B. 水泥路面 C. 裸地 D. 沥青路面15.若降水量相同,与右图中①至④符合的是( )A. 草地、裸地、沥青路面、混凝土方砖 B. 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C. 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草地、裸地 D. 混凝土方砖、裸地、沥青路面、草地13.D 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图示在同一区域中,t1时段下渗率最大,t4时最小;但降雨损失率是时间越长,累积损失越大,从开始降雨时间越长,降雨累积损失量越大,所以t4时累积降雨损失量最大。选D正确。14.A 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若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草地的下渗率最大,其下渗容量也最大。选A正确。15.B 图示①的降雨损失量累积最多,④最少;下渗率大,其下渗容量也大;若降水量相同,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对雨水的截留、下渗依次减弱。选B正确。【点晴】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渗入土壤中的水量,称为下渗率或下渗强度。水在土壤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从地表渗入地下的运动。分子力和毛管力随着土壤水分增大而减小,当水分充满毛管孔隙而达到饱和时,下渗主要是在重力作用下进行。影响下渗的因素有:降雨强度、地面植被度和植被种类、土壤物理特性、温度和水质等。(2018·天津卷)历史上,图中河流多次决堤泛滥,威胁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图中水闸修建在523米宽的河面上,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河道之间的闸门可以减少朝向上游的水量。读该河流河口区域示意图及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16~18题。16.该区域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 地处背风坡 B. 寒流流经 C.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西风偏弱17.图示河流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 )A. 春季最长 B. 夏季最长 C. 秋季最长 D. 冬季最长18.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城市河段( )A. 河流水质下降 B. 泥沙沉积量增加C. 泥沙沉积量减少 D. 河流含沙量增加16.D 由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全年降水均匀、全年温和且温差小,应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分布在40°N-60°N之间大陆西岸地区,附近洋流为暖流,B错;该气候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C错;地处背风坡不会导致同一地区冬夏降水差异,A错;冬季由于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加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风的势力较夏季强盛,受西风的影响大,降水量大,所以夏季降水量小,与西风偏弱有关,D正确。17.B 由材料可知,水闸主要控制朝向上游的水量,说明河水深受海水活动影响大,可知其作用为防止海水入侵;该河冬季水量大,冬季需要泄洪;夏季水量小,海水对于河流的影响大,所以夏季多关闭,故选B。18.C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泰晤士河夏季流量小,为了防止海水入侵,关闭水闸,使得海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下降,使得水闸以上河段水量速度增快,净化速度加快,水质变好;河流含沙量增大,沉积量减少,A、B、D错,故选C。 (2016·全国丙卷)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9~21题。19.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20.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1.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19.B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植被遭破坏后,一方面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减少,从而使更多降水转化为坡面径流,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汛期地下水减少使其在枯水期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减少,进而导致枯水期水位下降,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年内波动强烈,A项错误,B项正确;降水变率主要取决于该地的气候,小范围森林植被遭破坏,对降水影响较小,C项错误;河道淤积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冲刷地面,河水含沙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原因,D项错误。20.C 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但是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小,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C项。21.D 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则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减少,A、B项错误;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拔在甲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甲河流径流量减少,乙河流径流量增加,C项错误,D项正确。(2015·全国卷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22~23题。22.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23.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22.D 树皮覆盖层位于最上层,远离根系,显然不是为了提供养分;雨水渗漏速度最慢的是种植土层,因此树皮覆盖层不能控制雨水渗漏速度;树皮覆盖层与其他各层都有水体净化作用,但不是其主要作用;树皮覆盖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故选D。23.B 雨水下渗后,密度较大的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净化过滤作用。雨水经过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时下渗速度快,净化效果差。故选B。 (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24~25题。24.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5.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 B.下渗C.蒸腾 D.地下径流24.D 森林火灾后,植被减少,第1年的森林覆盖率较低,经过几年的恢复,到第6年植被覆盖率应提高。相同降雨条件下,植被覆盖率低的时期(第1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河流的径流量大,流量峰值大;植被覆盖率高的时期(第6年),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强,河流的径流量小,流量峰值小。故选D项。25.B 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的大小影响径流量的大小,即下渗的多少是导致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故选B项。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26~27题。2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27.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②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26.D 根据水循环知识和表格信息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D正确。27.C ②为地表径流,当降水强度增大时候,地表径流增大,A错;下渗增强时,地表径流较小,B错;植被增加,涵养水源能力增强,地表径流减小,C正确;坡度增加,地表径流增强,D错。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据此完成28~29题。28.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A.南方 B.北方C.东方 D.西方29.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①雨水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 ③冰川融水 ④湖泊水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8.D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北德维纳河流域位于东欧平原地区,该地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受盛行西风影响从西而来。29.A 北德维纳河流域纬度较高,受西风带影响,冬季降雪多,但由于气温低融化少,次年春天随着气温升高,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受西风带影响,从大西洋来的水汽形成的降水也是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二、综合题30.(2018·福建省福州市5月份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云南元阳(图甲)哈尼梯田主要种植水稻,总面积约100万亩,全部镶嵌在海拔600~2000米之间的山坡上,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景观结构(图乙),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当地的生产生活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对森林的保护,仅允许在人工林放牧及间伐取材(对过密的林木进行疏化采伐,并留下一定高度的带芽树桩);同时梯田长年泡水且利用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1)阐述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2)分析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原因。(3)分析间伐对涵养水源的有利影响。(4)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利用变得紧张。为节约用水,有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但遭到反对。请说明理由。【答案】⑴(当地地处热带)水田长年泡水,(低海拔水田)蒸发、蒸腾旺盛;大量水蒸气沿山坡(峡谷)上升,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并逐级灌溉(补给)水田;水田滞留水流增加下渗,补给地下径流;(水田多余的水)最终汇入江河 ⑵当地雨季(夏季)高温多雨,为水稻的生长旺季,对肥料需求量大;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累丰富,村寨生活污水、有机废物排放量大;经雨水冲洗,形成肥沃水流,汇入梯田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⑶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增加林木通风采光,有利林木生长,提高涵养水源功能;间伐后的根系保存完好,带芽树桩还能萌发新枝,仍具有涵养水源能力 ⑷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减少旅游收入;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建设水塘等储水设施等方法,满足用水。【解析】(1)水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下渗等,结合材料从以上方面分析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即可。(2)结合材料可知,水田实现自然施肥的关键是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表污物指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村民生活污水等有机肥,这些有机肥被雨水冲刷后,被水流带到地势较低的水田,实现自然施肥。(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间伐通过降低林木密度,促进林木生长,从而提高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4)本题主要考查改水田为旱地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减少水域面积、破坏梯田景观等方面分析。另外,节约用水的方式很多,比如建蓄水池、提高节水意识等,没有必要将水田改为旱地。31.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解析】第(1)题,根据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可知,西南风是南半球的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的。第(2)题,图中有两条等温线,沿岸水温向北递增,故可判断洋流来自相对低温区,是寒流。第(3)题,迁移秘鲁渔场成因知识进行分析。7月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风,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流走,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营养盐类,吸引鱼群。第(4)题,沙漠带的形成与这里冬夏季都盛行来自陆地的较干燥的风和夏季沿岸寒流流经有关。【参考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2)寒流。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 ℃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3)较多。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32.(2017·成都模拟)读某地地形地质剖面——水循环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D处建一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其类似于哪种水循环过程?图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怎样?目前,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什么?其主要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在哪些自然条件下,环节⑥输水量会很大? (3)图中,如D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 【解析】第(1)题,读图,D处建一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其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图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在西部平原地区是双向互补,东部山区是地表水终年补给地下水,是单向补给。目前,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主要的具体措施是跨地区调水、修建水库。第(2)题,读图,环节⑥是下渗,输水量会很大的条件包括降水多,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地面坡度小,岩石透水性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好,涵养水源能力强等。第(3)题,如D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导致水质变坏。【参考答案】(1)海陆间大循环。 西部平原地区双向互补,东部山区地表水终年补给地下水(单向)。 地表径流。 跨地区调水、修建水库。(2)①降水多,降水历时长、强度小;②地面坡度小,岩石透水性强,土质疏松;③植被覆盖好。(3)①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②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③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水质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