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届重庆八中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重庆市第八中学高2019届(三下)考前热身卷2019.6二、选择题、14-17为单选,18-21为多选,每题6分,共48分1.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个木块P和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P、Q接面的频角为θ,现在Q上加一水平推力F,使P、Q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木块所受合力向左B. 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C. P、Q之间可能光滑D. 若突然撤去F后,P、Q依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速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P、Q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可知P木块所受合力为零,选项A错误;以P、Q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故地面对Q的支持力 FN=2mg,水平方向F=f=μFN,解得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B正确;P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但P的合力为0,则必然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选项C错误;若突然撤去F后,因地面对Q有摩擦力作用,可知P、Q不可能一起向左匀速运动,故D错误。 2.平行板电容器两个带电极板之间存在引力作用,引力的大小与内部场强E和极板所带电荷量Q的乘积成正比。今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现将两板间距为原来的2/3,则A、B两极板之间的引力与原来的比值是( )A. 81/16 B. 27/8 C. 9/4 D. 3/2【答案】C【解析】【详解】A、B两板间距变为原来的,根据电容决定式,可知,电容器电容变为原来的,根据Q=CU,可知,极板所带电荷量为原来的,根据电场强度公式,可知,内部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由于F=kQE,所以两极板之间的引力变为原来的,故C正确,ABD错误。 3.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FAST测得水星与太阳的视角为θ(水星、太阳分别与观察者的连线所夹的角),如图所示。若最大视角的正弦值为k,地球和水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水星的公转周期为A. 年 B. 年C. 年 D. 年【答案】C【解析】本题应先理解最大视角的定义,即此时观察者与水星的连线应与水星轨迹相切,由三角函数可得,结合题中已知条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故,得,而年,故年,故选C. 4.一辆汽车质量为1×103kg,额定最大功率为2×104W,在水平路面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最大速度为v2,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与车速的倒数1/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图线AB段汽车匀速运动 B. 图线BC段汽车作匀加速度运动C. 整个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为2m/s2 D. 当汽车的速度为5m/s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104W【答案】C【解析】【详解】AB段汽车的牵引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C段图线的斜率表示汽车的功率,功率不变,知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当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则加速度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到达C点加速度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B段的加速度最大,在C点牵引力等于阻力,f=1000N,则最大加速度.故C正确。在B点汽车的速度,知汽车速度为5m/s时发动机的功率小于2×104W.故D错误。 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6.44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可以吸收能量为12.5 eV的光子而被激发B. 用能量为12.5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C. 用n=4能级跃迁到n=l能级辐射的光子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6.31 eVD. 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4种谱线【答案】ABC【解析】【详解】A、由于,不等于任何能级的能量,则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吸收能量为的光子,故选项A正确;B、大于1、2和1、3之间的能级差,则用能量为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故选项B正确;C、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则用它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故选项C正确;D、一群处于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种谱线,故选项D错误。 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试验,若从t=0时起汽车的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2sB. 刹车过程前3s内,汽车的位移为7.5mC. 刹车过程汽车加速度大小为5m/s2D. 从图中可以得出,t=0时汽车位于距坐标原点10m处【答案】AC【解析】【详解】由图象可得x=-v2+10,根据v2-v02=2ax可得:,解得:a=-5 m/s2,v0=10 m/s,故C正确;汽车刹车过程的时间为:,故A正确;汽车经过2 s停止,因而经过3 s时汽车的位移为x=10 m,故B错误。从图中可以得出,t=0时汽车的速度为10m/s,此时x=0,即位于坐标原点处,选项D错误。 7.如图所示,足够长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θ,物块a通过平行于传送带的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物块b相连,b的质量为m,开始时a、b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不受传送带摩擦力作用.现让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在b上升h高度(未与滑轮相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a重力势能减少2mghB. 摩擦力对a做功小于a机械能的增加C. 摩擦力对a做的功等于物块a、b动能增加之和D. 任意时刻,重力对a、b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答案】CD【解析】【详解】开始时,a、b及传送带均静止且a不受传送带摩擦力作用,有则,b上升h,则a下降hsinθ,则a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 ,故A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得,系统机械能增加,摩擦力对a做的功等于a、b机械能的增量,所以摩擦力做功大于a的机械能增加,因为系统重力势能不变,所以摩擦力做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故B错误,C正确;任意时刻a、b的速率相等,对b,克服重力的瞬时功率 ,对a有: ,所以重力对a、b做功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CD 8.如图(a)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光滑金属导轨,ac边的电阻为R,其他电阻均不计,ab与ac夹角为135°,cd与ac垂直.将质量为m的长直导体棒搁在导轨上,并与ac平行.棒与ab、cd交点G、H间的距离为L0,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在外力作用下,棒由GH处以初速度v0向右做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倒数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在棒运动L0到MN处的过程中A. 导体棒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导体棒运动的时间为C. 流过导体棒的电流不变 D. 外力做功为【答案】BC【解析】A、直线的斜率为:,所以有:,得,故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C、感应电动势为:,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变,感应电流为:大小不变,故C正确;B、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解得:,故B正确。D、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对导体棒,由动能定理得:,解得,故D错误。故选BC.【点睛】对于电磁感应问题研究思路常常有两条:一条从力的角度,重点是分析安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另一条是能量,分析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如何转化是关键。 二、非选择题9.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斜面底端Q处固定有一个光电门,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图中未画)。每次实验时将一物体(其上固定有宽度为d的遮光条)从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但始终保持斜面底边长L=0.500 m不变。(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1)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得物体上的遮光条宽度d如乙图所示,则d=__________cm;(2)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物体经过光电门的速度v,并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v2-h图象,其图象与横轴的交点为0.25。由此可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3)若更换动摩擦因数更小的斜面,重复上述实验得到v2-h图象,其图象的斜率将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 (1). 0.225 (2). 0.5 (3). 不变【解析】【详解】(1)由图知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则读数为:;(2)设斜面的长为s,倾角为,由动能定理得:即:,由图象可知,当时,,代入得到:;(3)由知斜率为定值,若更换动摩擦因数更小的斜面,图象的斜率不变。 10.利用如图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图中VA、VB为两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电表内阻未知,R0为阻值R0的标准电阻,K1、K3为单刀单掷开关,K2为单刀双掷开关,R为变阻箱。(1)实验步骤如下:①合上开关K1,断开开关K2、K3,由VA表读出端电压U1;②断开开关K1、K3,开关K2投向位置______(填“1”“2”),使VA、VB串联接入,两表读数为U2;③合上开关K1、K3,开关K2投向位置______(填“1”或“2”),使VA、VB并联接入,调节变阻箱,使两表读数为U1/2,此时变阻箱读数为R1.(2)由步骤①、②可得,电源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U1、U2表示);由步骤①、③可得,电源的内阻为_________________(用R1、R0表示);(3)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结果_________________ (填“有"或“无”)影响。【答案】 (1). (1)②1 (2). ③2 (3). (2) (4). (5). (3)无【解析】【详解】(1)②断开开关K1、K3,开关K2投向位置1,使VA、VB串联接入,两表读数为U2;③合上开关K1、K3,开关K2投向位置2,使VA、VB并联接入,调节变阻箱,使两表读数为U1/2,此时变阻箱读数为R1.(2)设电压表内阻为RV,则在步骤①中:;在步骤②中:;联立解得:;由步骤 ②可得:;解得;(3)由上述计算可知,电压表的内阻RV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11.冬季很多公路路面结冰,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影响。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对比轮胎与冰面、水泥路面的摩擦情况,做了模拟实验。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分别在水泥面上和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使B静止,A在距B为L处,以一定的速度滑向B。实验结果如下:①在水泥面上做实验时,A恰好未撞到B;②在冰面上做实验时,A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测得该距离为8L/25.对于冰面的实验,请你与他们共同探讨以下二个问题:(1)A在冰面上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之比;(2)若轮胎与水泥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轮胎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1)5:4(2)2μ/3【解析】【详解】(1)设A物块碰撞B物块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mAv1=(mA+mB)v2
代入数据得:
(2)设物块A的初速度为v0,轮胎与水泥面的动摩擦因数为µ,则解得v02=2μgL在冰面上,A物块与B物块碰撞前,根据动能定理:−4μ'mgL=×4mv12−×4mv02
碰后两物块共同滑动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μ'(4m+m)g×8L/25=0−(4m+m)v22
由
解得:v02=3μ'gL则:μ'=2μ/3 1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分布着与竖直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匀强电场,一不计重力的质子从电场中的O点以速度v0竖直向下射入匀强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质子运动到电场中的A点,速度大小仍为v0;撤去电场,过O点和A点做两条水平的平行线,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加上磁场,OA右侧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竖直平面向外,OA左侧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竖直平面向里。右侧和左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3:2,该质子仍以速度v0从O点竖直向下射入磁场,恰好经过A点,已知质子质量为m、电量为q,OA间的距离为L,质子在O点的速度大小v0,求:(1)电场强度E的大小;(2)右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3)质子从O点运动到A点,在电场和在磁场中所用时间的比值。【答案】(1)(2)(3)或(n=1,2,3…)【解析】【详解】(1)只有电场时,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度 沿OA方向: 垂直OA方向:;联立解得: (2)若磁感应强度B取最小值时,质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最大,即粒子从O点直接到达A点,此时由几何关系可知,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满足 又,联立解得 (3)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在磁场中运动时,设左右两边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3B和2B,则周期分别为和;质子在右侧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则质子在两侧磁场中运动时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均为120°,则所对应的时间分别为 ;;考虑质子在两侧磁场中运动的周期性,若质子从右侧磁场中到达A点,如图所示,则运动的时间为(n=1,2,3…) 此时质子在电场和在磁场中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若质子从左侧磁场中到达A点,则运动的时间为:(n=1,2,3…) 此时质子在电场和在磁场中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13.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气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气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 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B. 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C. 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 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E. 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答案】ABD【解析】【详解】AC.气体向真空扩散过程中对外不做功,且又因为气缸绝热,可知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故A正确,C错误;B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因气缸绝热,则气体内能增大,选项BD正确;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因气体内能增加,则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选项E错误; 14.如图所示,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3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A、B两轻质活塞间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气柱长L=20 cm。活塞A上方的水银深H=15 cm,两活塞的重力及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现使活塞B缓慢上移,直至水银的1/3被推入细筒中,求活塞B上移的距离。(设在整个过程中气柱的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相当于75 cm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答案】【解析】初态封闭气体压强:p1=pH+p01/3水银上升到细筒中,设粗筒横截面积为S,则HS=h1;HS=h2S此时封闭气体压强:p2=ph1+ph2+p0V1=LS;V2=L′S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解得L′=18 cm活塞B上升的距离d=H+L-L′-H=7 cm点睛:该题考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解答的关键是要注意研究过程中哪些量不变,哪些量变化.能够用物理规律把所要研究的物理量表示出来.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甲图中A、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距离为2m,且小于一个波长,乙图为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由此可知__________A. B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8 cmB. 该机械波的周期为4sC. 该机械波的波速为4 m/sD. t= 1.5 s时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E. t=1.5 s时A、B两质点振动速度相同【答案】ABE【解析】分析】根据图乙得到振幅,从而得到路程;再根据图乙得到周期,然后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得到对应的波长,即可求得波速;最后根据图中质点的位置得到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详解】由图乙可得:振幅A=2cm,故波中任意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4A=8cm,故A正确;由振动图像可知,该机械波的周期为4s,选项B正确;波由A向B传播,则A处振动比B处振动超前1s,该机械波的波速为,选项C错误;由振动图形可知,t= 1.5 s时A、B两质点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质点的振动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选项D错误,E正确;故选ABE. 16.如图所示,一个盛有折射率为的液体的槽,槽的中部扣着一个屋脊形透明罩ADB,顶角(∠ADB)为30°,罩内为空气,整个罩子浸没在液体中。槽底AB的中点C处有一点光源,从点光源发出的光与CD的夹角在什么范围内时,光线可从液面上方射出。(液槽有足够的宽度,罩壁极薄,可不计它对光线产生折射的影响) 【答案】0°~30°【解析】【详解】如图,有一条光线从C点射向DB时,在M点折射后进入液体中,射向空气时在N点恰好发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则有,C=45°,可知∠DNM=45°
由题意可知,∠NDM=75°,故∠DMN=60°,折射角 θ2=30°
由折射定律得,可得入射角 θ1=45°
由几何关系可得 α=180°-105°-45°=30°
所以从点光源发出的光与CD的夹角在0°~30°范围内时光线可从液面上方射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