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下学期二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弹簧振子在振动中通过平衡位置时
A. 位移最大 B. 回复力最大 C. 速度最大 D. 加速度最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弹簧振子在振动中通过平衡位置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零,故A错误;
B项:由公式可知,在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回复力为零,故B错误;
C项:弹簧振子在振动中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故C正确;
D项:由公式可知,在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故D错误。
2.真空中,下列光子能量最小的可见光是
A. 红光 B. 黄光 C. 绿光 D. 蓝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可见光中红光的频率最小,由光子的能量为可知,红光的能量最小,故A正确。
3.下列运动物体加速度值最大的是
A. 火箭升空 B. 击发后在枪膛中的子弹
C. 刚起步的卡车 D. 地球表面自由落体的铅球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子弹的质量最小,所受的力较大,所以击发后在枪膛中的子弹的加速度最大,故B正确。
4.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万有引力常量的单位,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 N•m/kg2 B. N•kg2/ m2 C. m3/(kg•s2) D. kg•s2/m3
【答案】C
【解析】
【详解】国际单位制中质量,距离,力的单位分别为:,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得到的单位是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则,所以的单位还可以写成,故C正确。
5.在“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中,通过逐渐加入热水使密闭气体温度升高,用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压强和温度。下列四个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的实验中,要保证气体的温度不变,所以密封的试管应全部在水中,温度传感器测试管中气体的温度,综合所述应选D。
6.下列四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和同一单缝衍射仪器形成的图样(灰黑色部分表示亮纹;保持缝到屏距离不变)。其中属于蓝光的衍射图样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双缝干涉的图样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所有条纹宽度相同且等间距,所以A、C选项中的图样为干涉图样,
单缝衍射条件是中间明亮且宽大,越向两侧宽度越小越暗,而波长越大,中央亮条纹越粗,红光的波长大于蓝光的波长,所以B项为蓝光的衍射图样,故B正确。
7.图示的仪器叫做库仑扭秤,是法国科学家库仑精心设计的,他用此装置找到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总结出库仑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装置中A、C为带电金属球,B为不带电的平衡小球
B. 实验过程中一定要使A、B球带等量同种电荷
C. 库仑通过该实验计算出静电力常量k 的值
D. 库仑通过该实验测量出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根据库仑扭秤实验装置可知,在细金属丝下面悬挂一根玻璃棒,棒的一端有一带电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平衡小球B,在离A球某一距离的地方放一个带电金属小球C,故A正确;
B项:本实验当金属比弹力的力矩与静电力的力矩平衡时,从旋钮转过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改变A和C之间的距离得出规律,但不一定要电性相同,故B错误;
C、D项:由于在库仑那个年代,还不知道怎样测量物体所带电荷量,连单位都没有,所以C、D错误。
8.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倾角分别为α、β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已知α<β。若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甲 > M乙, 则
A. 甲先到底,甲的末动能大
B. 乙先到底,甲的末动能大
C. 甲先到底,甲、乙末动能相等
D. 乙先到底,甲、乙末动能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斜面的高度为,甲球的加速度为,甲运动的距离为:,甲球滑到底端的时间为,同理可得,乙球滑到底端的时间为:,由于,所以
从顶端到底端由动能得:
所以质量越大的,滑到底端的动能越大,所以甲滑到底端的动能更大,故B正确。
9.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粒子
A. 速度不断减小
B. 电场力不断减小
C. 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大
D.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先向右后向上偏,而粒子后向下偏了,所以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带负电,所以电场力一直做负功,所以速度减小,故A正确;
B项:等势面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的强弱,从A点到B点电场强度先不变后减小,因此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先不变后减小,故B错误;
C项:等势面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的强弱,从A点到B点电场强度先不变后减小,电场力先不变后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故C错误;
D项:由A分析可知,由于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增大,故D错误。
10.如图,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弹簧秤A、B通过两细绳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位置O,此时两细绳间夹角小于90°。现保持弹簧秤A的示数不变而改变其方向使α角变小,为使结点仍在位置O,调整弹簧秤B的拉力及β角的大小,则下列调整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增大B的拉力,增大β角
B. 增大B的拉力,β角不变
C. 增大B的拉力,减小β角
D. B的拉力大小不变,增大β角
【答案】ABC
【解析】
由题意可知:保持O点位置不动,即合力大小方向不变,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不变,拉力方向角变小,只要符合该条件而且能够做出平行四边形即可,
由此可知ABC可以做出平行四边形,故ACB正确,D错误;
故选ABC。
11.如图,S为上下连续振动的波源,振动频率为10Hz,所产生的横波沿x轴向左右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 质点A、B与S的距离分别为SA=11.2m,SB=16.8m。若某时刻波源S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此时A、B均已振动,则
A. A位于x轴下方,运动方向向下
B. A位于x轴上方,运动方向向下
C. B位于x轴上方,运动方向向上
D. B位于x轴下方,运动方向向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激起的横波沿x轴向左右传播,波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
由得,波长
由题,相当于,波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位于轴上方,运动方向向下;
,相当于,波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位于轴上方,运动方向向下,故B正确。
12.如图,高台跳水项目中要求运动员从距离水面H的高台上跳下,在完成空中动作后进入水中。若某运动员起跳瞬间重心离高台台面的高度为h1,斜向上跳离高台瞬间速度的大小为v0,跳至最高点时重心离台面的高度为h2,入水(手刚触及水面)时重心离水面的高度为h1。图中虚线为运动员重心的运动轨迹。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跳至最高点时速度及入水(手刚触及水面)时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A. 0
B. 0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运动员起跳到最高点时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从运动员起跳到入水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故C正确。
二、填空题
13.发现中子的科学家是________,其装置如右图,图中的_____为中子。(选填“A”或“B”)
【答案】 (1). 查德威克 (2). A
【解析】
【详解】首先发现中了的科学家是查德威克;
用放射源钋的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即中子流,中子轰击石蜡,将氢中的质子打出,即形成质子流,所以图中A为中子。
14.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型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两段水银柱中间封有一定质量气体,其液面高度差如图所示。若向左管倒入少量水银,待液面稳定后,图中的将_______;若将U型管略微向右倾斜,待液面稳定后,图中的将_______,(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 (1). 不变 (2). 增大
【解析】
【详解】封闭气体压强,向左管缓慢倒入少量水银后不变,
封闭气体压强不变,气体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气体体积变小, 不变;
15.A、B两球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道半径是B的两倍,其角速度是B的一半,则A、B的线速度之比是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是_________。
【答案】 (1). 1:1 (2). 1:2
【解析】
【详解】由公式可知,;
向心加速度可得:。
16.铜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_______,质量为m的铜所含的原子数是_______。
【答案】 (1). (2).
【解析】
【详解】铜原子之间空隙较小,可以看作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是
质量为的铜含有的原子数:。
17.如图,电源电动势E=10V,内阻r=0.8Ω,R1=3.2Ω,当电键S断开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4W;电键S闭合后,R2和R3的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也是4W。则R2=_______Ω,R3=_______Ω。
【答案】 (1). 16 (2).
【解析】
【详解】当电键断开时,电阻与串联连接到电源上,则有:
解得:;
令的电阻为,则有:
解得:
由电阻并联的特点,,均舍去
所以。
三、综合题
18.在“研究磁通量变化时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实验中:
(1)先观察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__________方向的对应关系,查明线圈中导线的绕向,以便从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2)下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
①实验1、3得出的结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_________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____;
②实验2、4得出的结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____________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____;
③由实验1、2、3、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涉及的物理规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举一例)
【答案】 (1). (1)电流 (2). (2)①增大 (3). 相反 (4). ②减小 (5). 相同 (6). ③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7). (3)发电机
【解析】
【详解】(1)先观察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对应的关系,查明线圈中导线的绕向,以便从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
(2) ①实验1、3磁铁插入线圈,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大,由表格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②实验2、4磁铁从线圈中拔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小,由表格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③由实验1、2、3、4得出的结论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③本实验涉及的物理规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有:发电机等。
19.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求:
(1)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
(2)物体的质量m;
(3)0~3s内物体位移s的大小;
(4)0~3s内推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平均
【答案】 ; ; ;
【解析】
【详解】(1) 由图丙知,2~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由图乙知,;
(2)由图丙知,1~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3) 由图丙知,0~3s内位移为梯形面积,即
;
(4) 由图乙、丙知,
。
20.如图,互相垂直的两根光滑足够长金属轨道POQ固定在水平面内,电阻不计。轨道内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一根质量为m、单位长度电阻值为r0的长金属杆MN与轨道成45°位置放置在轨道上。以O位置为坐标原点,t=0时刻起,杆MN在水平向右外力作用下,从O点沿x轴以速度v0匀速向右运动。求:
(1)t时刻MN中电流I的大小和方向;
(2)t时间内,MN上产生的热量Q;
(3)若杆MN从O点由静止起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先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v0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写出外力F与时间t关系的表达式,并定性画出F―t关系图。
【答案】(1),根据右手定则,电流方向N指向M;(2) ;(3);
【解析】
【详解】(1) 设在t时刻电流I,此时位移为s,速度为v0,根据题意l=2s,R=2sr0,则
由右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由N指向M;
(2) t时刻电功率P=I2R= I2(2v0t r0)
因为正比时间,即;
(3) 匀加速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 F-FA=ma
运动学公式,
,
匀速阶段,由力平衡
由运动学公式知,
根据表达式,F-t图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