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9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一重G=50 N的物体静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当在该物体上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恒力F1=5 N、F2=15 N时,该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 5 N B. 10 NC. 15 N D. 20 N【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为fm=0.4×50=20N.当在该物体上施加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恒力F1=5 N、F2=15 N时,两力的合力为10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静摩擦力等于10N,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A、B两种放射性元素,A的半衰期为10天,B的半衰期为30天,经60天后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原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A. 1∶3 B. 3∶1 C. 1∶16 D. 16∶1【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t=60天T时间后剩下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A经过6次衰变,而B经过2次衰变;因此mA()6=mB()2,解得:mA:mB=16:1.故选:D. 3.如图所示,单匝线圈两端与一个电容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相连。线圈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当磁场随时间变化时,电容器A板带电量恒为+Q,B板带电量恒为-Q,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为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C=,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线圈产生的电动势为,且A板带正电。根据楞次定律,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增加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如图,物体P、Q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分别在相同大小的水平恒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P、Q发生的位移大小关系为xP<xQ。则t时刻A. F2的功率比F1的大B. P的速度比Q的大C. P的动能比Q的大D. P的动量比Q的大【答案】A【解析】【详解】A.两物体由静止出发,因为xP<xQ,根据x= ,t时刻的速度vP<vQ,根据功率P=FV,F2的功率比F1的大,故A正确,B错误;C. 根据拉力做功W=Fx,WP<WQ,根据动能定理,P的动能比Q的小,故C错误;D.物体P、Q受到的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相同,冲量相等,根据动量定理,P的动量等于Q的动量,故D错误。故选:A 5.“虹云工程”是中国航天科工五大商业航天工程之一,将于2022年完成星座部署,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的超级“星链”WiFi。该工程由运行在距离地面1000 km轨道上的156颗卫星组成。2018年12月22日,“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成功发射入轨,目前卫星在轨运行状态良好。“通信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距地面35786 km的地球静止轨道上。“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与“通信卫星”相比较一定更大的是A. 速度 B. 周期 C. 加速度 D. 动能【答案】AC【解析】【详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的速度一定比“通信卫星”大,故A正确;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的周期一定比“通信卫星”小,故B错误;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的加速度一定比“通信卫星”大,故C正确;D.由于两卫星质量未知,无法比较动能大小,故D正确。故选:AC 6.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v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C. 甲、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 甲、乙所受合力方向相反【答案】A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乙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甲、乙的速度都是正的,运动方向一致,故B错误;C.根据,甲的加速度为,乙的加速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故C错误;D.根据C选项分析,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反,所受合力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AD 7.如图所示,有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域,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c为直径上两个点,ab弧为圆周的三分之一。甲、乙两粒子电荷量分别为+q、-q,以相同的速度先后从a点沿半径方向进入磁场,甲粒子从c点离开磁场,乙粒子从b点离开磁场,则甲、乙两粒子A. 质量之比m甲∶m乙=3∶1B. 动能之比Ek甲∶Ek乙=1∶3C. 运动轨道半径之比r甲∶r乙=3∶1D. 通过磁场的时间之比t甲∶t乙=2∶3【答案】BD【解析】【详解】 AC. 由图可知,甲转过的中心角为120°,乙转过的中心角为60°,设圆形磁场的半径为R,那么甲、乙两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甲=Rtan30°=R,r乙=Rtan60°=R,故甲、乙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等于1: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做向心力,即为:,解得:,那么,m甲:m乙=r甲:r乙=1:3,故A错误,C错误;B.根据动能Ek= ,动能之比Ek甲∶Ek乙=m甲:m乙=1∶3,故B正确;D.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故甲、乙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t甲:t乙= =2×=2:3,故D正确;故选:BD.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2∶1,当在a、b两端之间加上正弦交流电时,R1、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已知R2=1 Ω,Uab=8 V,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A. R1的电阻值为2 ΩB. 电流表的示数为2 AC. 电压表的示数为2 V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8 W【答案】CD【解析】【详解】A.根据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电流的关系,n1∶n2=2∶1=I2:I1,又R1、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即,联立得R1=4R2=4Ω,故A错误;B. 根据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电压的关系,n1∶n2=2∶1=U1:U2=(8-I1R1):I2R2,代入数据得:I1=1A,故B错误;C.电压表的示数U2=I2R2=2I1R2=2V,故C正确;D.R1消耗的功率P1 ==4W;R2消耗的功率P2 = =4W。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P1+P2=8 W,故D正确。故选:CD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9.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ⅰ)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末端切线水平;(ⅱ)将白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白纸上面放上复写纸;(ⅲ)用重锤线确定斜槽末端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O;(ⅳ)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落点的中心位置Q;(ⅴ)将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两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A、B两小球落点的中心位置P、R;(ⅵ)用刻度尺测量P、Q、R距O点的距离x1、x2、x3;(ⅶ)用天平测量小球A、B质量m1、m2;(ⅷ)分析数据,验证等式m1x2=m1x1+m2x3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 步骤(ⅴ)与步骤(ⅳ)中定位卡的位置应_____________;(2) 步骤(ⅳ)与步骤(ⅴ)中重复多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3) 为了使小球A与B碰后运动方向不变,A、B质量大小关系为m1_____m2(选填“>”、“<”或“=”);(4) 如图乙是步骤(ⅵ)的示意图,则步骤(ⅳ)中小球落点距O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m。【答案】 (1). 保持不变 (2). 减少实验误差 (3). > (4). 0.3723(0.3721-0.3724)【解析】【详解】(1)因为步骤(ⅴ)与步骤(ⅳ)要多次重复,以确定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以定位卡的位置应保持不变。(2)步骤(ⅳ)与步骤(ⅴ)中重复多次,确定小球落点的中心位置,等效于求落点的平均位置,目的是减小误差;(3)入射小球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时,入射小球碰后速度方向不变;(4)由图可知,不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落点位置为Q,距O点的位置为0.3723m。 10.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1)图甲中虚线框内是满偏电流为100 mA、表头电阻为9 的毫安表改装成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电阻R1的电阻值为______;(2)该同学对实验电路进行了部分连接,请在图乙中将其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减小;(3)某次测量时毫安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通过电池的电流为____A(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4)实验得到的电压表示数U与毫安表示数I的关系图线如图丁所示。则电源的电动势E = ____V,内阻r = _____。(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答案】 (1). 1.8 (2). (3). 0.26 (4). 1.50 , 0.72【解析】【详解】(1)根据并联电路基本原理可知,改装后的量程为:I= = +0.1=0.6,解得R1=1.8Ω;(2)为保证滑动变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减小,实验电路连接如图:(3)由图示,毫安表示数为0.044A,则干路电流,即此时通过电池的电流为I=0.044×6A=0.26A;(4)根据改装原理可知,实际电流为电流表读数的6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E−6I(r+R′)R′为毫安表与R1的并联值,即R′=1.5Ω,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1.50V;r+R′=(1.50−0.50)/(75×10−3×6)=2.22Ω 故r=2.22−1.5=0.72Ω; 1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遥控玩具小车的启动性能,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玩具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遥控使其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经时间t关闭发动机,玩具小车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测得玩具小车从启动到停下来发生的总位移x=6m。已知玩具小车的质量m=500g,匀加速过程中牵引力F=3N,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车重的0.2倍,重力加速度为g取10 m/s2,求t的值。【答案】【解析】【详解】设玩具小车受到的阻力为f,在关闭发动机前后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位移分别为x1、x2,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为v。关闭发动机之前,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 关闭发动机之后,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 满足: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 12.如图所示,真空中某竖直平面内有一长为2l、宽为l的矩形区域ABCD,区域ABCD内加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该竖直面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微粒,从A点正上方的O点水平抛出,正好从AD边的中点P进入电磁场区域,并沿直线运动,从该区域边界上的某点Q离开后经过空中的R点(Q、R图中未画出)。已知微粒从Q点运动到R点的过程中水平和竖直分位移大小相等,O点与A点的高度差 ,重力加速度为g,求:(1)微粒从O点抛出时初速度v0的大小;(2)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微粒从O点运动到R点的时间t。【答案】(1) ;(2),;(3) 【解析】【详解】(1)从O到P,带电微粒做平抛运动: 所以 (2)P点: 设P点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带电微粒进入电磁区域后做直线运动,受力如图,可知其所受合力为零,可知: (3)设微粒从P到Q所用时间t1, 设微粒从Q到R所用时间为t2,因水平和竖直分位移相等,得: 由题意得: 微粒从0点运动到R点的时间t为: 所以: 13.如图所示,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其中两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和引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实线表示分子作用力(斥力和引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 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B. 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引力增大C. 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D. 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E. 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总是做负功【答案】CDE【解析】【详解】A. 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相等,对外表现为作用力等于零,故A错误;B. 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斥力和引力都减小,斥力减小的快,故B错误;C. 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分子间的斥力,对外表现为引力,故C正确;D. 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斥力逐渐减小;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先逐渐减小;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先逐渐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F. 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总是做负功,故E正确。故选:CDE 14.0.4 mol某种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p0为标准大气压。已知任何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温度0℃,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1 mol的体积都是22.4 L,求该气体在状态C时的体积?【答案】V2=11.2 L【解析】【详解】设气体在A、B、C处时,体积分别为V0、V1 、V2,压强分别为P1、P2、P3,温度分别为T1、T2、T3,则V0=0.4 Vm=8.96 L 由图可知:气体A到B的过程为等容过程,V1=V0B处气体的温度为T1=273+t1=400 K C处气体的温度为T2=273+t2=500 K 气体B到C的过程为恒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 得:V2=11.2 L 15.如图甲所示,上端固定的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子到达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选取向上为正方向,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0.1 mB. 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为2 HzC. 在1-1.5 s内,弹簧振子的动能逐渐减小D. 在0-0.5 s内,弹簧振子加速度逐渐减小E. 在l.5-2.0 s内,弹簧振子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答案】ACE【解析】【详解】A.由振动图像可知,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0.1m,故A正确;B. 由振动图像可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2s,频率f=1/T=0.5Hz,故B错误;C. 在1-1.5 s内,弹簧振子由平衡位置向负的最大位移运动,动能逐渐减小,故C正确;D. 在0-0.5 s内,弹簧振子由平衡位置向正的最大位移运动,根据f=-kx,弹簧振子的回复力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故D错误;E. 在l.5-2.0 s内,弹簧振子由负的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弹簧形变量逐渐减小,弹性势能逐渐减小,故E正确。故选:ACE 16.如图所示,在折射率 ,厚度为d的某种透明介质平板上方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光射向透明介质平板上表面,经过透明介质平板后从下表面穿出。其中沿与介质表面成α=30°角射入透明介质平板的光线,在透明介质平板中传播的时间与光从S点传到介质表面的时间相等,求S到透明介质平板上表面的距离h应为多少。【答案】h=d【解析】【详解】光在上表面发生折射现象,设入射角为θ,折射角为i,则θ=600由折射定律可知: 设光从光源S到上表面所用时间为t1,则 光在透明介质平板内速度为v,则: 由上式联立求解可得: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