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二中等六校高三上学第一次调研联考物理试题(图片版)
展开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调研考试(一)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为中子,选项A错误;此反应是核聚变反应,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选项B错误;17.6MeV是核反应过程释放的能量,不是的结合能,选项C错误;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因此有质量亏损,因此反应后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选项D正确。
2.【答案】B
【解析】a-t图象的面积为速度的增量,因此t=4s时,物块的速度
,根据动能定理,拉力做的功J,选项B正确。
3.【答案】D
【解析】设线框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半圆形线框的半径为R,电阻为r,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经过t时间,线框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电动势,线框中电流的瞬时功率,由此判断图象可能为D图,本题选择D。
4.【答案】C
【解析】设A球的质量为m,OB长为L,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1,则,设B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为v2,根据机械能守恒,
,求得,因此当B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求得,选项C正确。
5.【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圆形有界磁场的边界圆的半径相等,当将粒子从E点射入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45°,粒子射入磁场的方向沿AB方向,则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圆心O2可被确定(如图),由相交圆的几何性质,粒子作圆周运动的轨迹圆与圆形磁场边界的两交点关于两圆圆心连线对称,其中一个交点为E,由几何关系可知另一交点即C点,故出射点必为C点,选项C正确。
6.【答案】B
【解析】甲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在O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乙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在O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则,,则甲的水平位移,竖直方向的位移;乙的水平位移,竖直方向的位移,因此甲、乙抛出点间的距离为,选项B正确。
7.【答案】AD
【解析】由可知,当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增大,则向心加速度减小,运动的周期增大,选项A正确、B错误;由可知,当地球的自转变慢,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的同步卫星的周期T变大,轨道半径需增大,故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会更高,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会变小,选项C错误、D正确。
8.【答案】AC
【解析】由于O点的位置始终不动,因此三根线对O点的拉力的合力始终为零,三个力首尾相接,构成封闭三角形,设BO上的力为F1、AO上的力为F2,且F1与F2始终垂直,在转动过程中,设F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正弦定理有,当θ逐渐在减小,则F1在增大,F2在减小,选项A、C正确。
9.【答案】AC
【解析】由于小球在竖直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不为零,因此小球和物块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因此动量不守恒,选项A正确;小球与物块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的总动量为零,当轻杆处于水平的一瞬间,小球与物块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相同,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知,此时物块与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均为零,又小球与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因此当轻杆处于水平的一瞬间,小球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动量方向向下,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当轻杆处于水平的一瞬间,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不为零,因此向心力不为零,杆的拉力不为零,选项D错误。
10.【答案】BC
【解析】由于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等势线,且电势为零,因此a、b、c、d四点和O点的电势均为零,选项A错误;上面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在b点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下面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在b点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由于上面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在b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于下面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在b点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因此b点的合场强方向向右;根据对称性可知,d点的场强与b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B正确;由于a、b两点等势,因此将一个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零,选项C正确;由于a、c所在的直线为等势线,因此将一个检验电荷(无论正负)从a点沿直线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荷的电势能保持不变,选项D错误。
二、实验题(2小题,共15分)
11.【答案】(1)1.128(1分)(1.127-1.130均给分)
(2)×1(1分) 12.0(或12)(1分)
(3)左(1分) 某一合适的值(1分) 12.3 (1分)
【解析】(1)金属丝的直径。
(2)指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所指示数较小,为使指针尽可能在表盘居中,应改为选择较小的档位,即“×1”档位,测量结果为12.0Ω。
(3)为了保护电路元件,闭合电键前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使输出电压为零;为了防止电流计中电流过大,电阻箱的阻值应该调节为某一个合适的电阻值,根据粗测被测电阻的大小,开始时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24Ω左右。由丁图可知,电阻箱的示数为24.6Ω,由于电流计示数为零时,,则被测电阻的大小为12.3Ω。
12.【答案】(1)下(1分) 竖直(1分) C(1分)
(2) 9.75(2分)
(3)(1分) (瞬时速度的平方的二分之一)(1分) h(对应的下落高度)(1分)
(4)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较小(1分)
【解析】(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可知,纸带应压在复写纸下方,才能清晰地打点;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所以为了减小实验中的阻力,应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6V以下电压,故C正确。
(2)由纸带上的实验数据可知, ,根据得重力加速度为.
(3)由公式,如绘出图象,则纵轴表示(瞬时速度的平方的二分之一),横轴表示的是h(对应的下落高度),其斜率也等于重力加速度.
(4)电火花计时器通过放电针放电在纸带上打下点,故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较小;而电磁打点计时器通过振针冲击纸带来打点,故与纸带间的摩擦阻力更大。
三、计算题(3小题,共40分)
13.【解析】(1)小球运动到B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
求得 (1分)
小球从A点正上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2分)
求得 (1分)
(2)设小球从B点向右运动到C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C,根据机械能守恒
(2分)
求得 (1分)
小球从C点抛出后,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速度运动,因此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 (1分)
则在最高点的动能 J(2分)
14.【解析】(1)撤去磁场后,粒子做类平抛运动,经过t时间:
(1分)
(1分)
求得电场强度大小为 (1分)
(2)粒子在正交电磁场中做直线运动时 (1分)
求得 (1分)
撤去电场后,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1分)
求得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1分)
当粒子第一次远离MN过程中,到达离MN距离为的位置时,由于 (1分)
设粒子运动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根据几何关系有 (1分)
得(1分)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1分)
则从撤去电场到离MN距离为时所用的时间 (1分)
15.【解析】(1)线框未进磁场时做匀加速运动,设线框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分)
求得 (1分)
设ab边刚好进磁场时的速度为v,则 (1分)
求得 (1分)
由于线框ab边刚进磁场时,线框的加速度为零,因此有 (1分)
求得 (1分)
(2)由于线框ab边刚进磁场时,线框的加速度为零,且线框的边长刚好等于MN、PQ的间距,因此线框能匀速通过磁场,根据能量守恒,产生的焦耳热
(2分)
求得 (2分)
(3)线框ab边向下加速运动过程中,当线框的速度为v1时,
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 (1分)
线框中电阻的功率 (1分)
同理,当速度为v2时,电阻的功率 (1分)
功率的增量 (1分)
当线框的速度从v1增大为v2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线框做的功 (2分)
四、选考题
选修3-3(共15分)
16.(1)【答案】CDE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解析】气体充满容器是因为气体分子间作用力近似为零,分子永不停息的热运动所致,选项A错误;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气体的一个分子占据的空间的体积为,而不是这个分子的体积,选项B错误;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对外做功,如果气体同时吸收热量,且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内能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选项C正确;密封在容积不变的容器内的气体,将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一定增大,选项D正确;理想气体先等压膨胀,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后等温降压,内能不变,因此气体内能一定增大,选项E正确。
(2)【解析】(ⅰ)设缸内气体的压缩为p1,对活塞研究有:
(1分)
求得: (1分)
对活塞和汽缸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得:(1分)
(ⅱ)设缸内气体加热达到的温度达到T2时,汽缸和活塞分离,此过程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根据盖 吕萨克定律有 (1分)
得到 (1分)
(ⅲ)若缸内的气体温度降低了,且活塞与缸体无相对滑动,则缸内气体发生的是等容变化,降温后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2,根据查理定律有
(1分)
求得 (1分)
对气缸研究 (1分)
求得 (2分)
选修3-4(共15分)
17.(1)【答案】(3分) (2分)
【解析】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几何关系,由折射率公式求得折射率为
;穿过玻璃管的时间。
(2)【解析】(ⅰ)由于a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因此b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也向上。
由于b质点振动后经过0.3s第一次到达波谷,因此有 (2分)
波动周期 (1分)
波动从a传播到b所用时间 (1分)
波传播的速度 (2分)
(ⅱ)由题可知,此列波的波长为 (1分)
由于b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波向右传播,因此b点左侧部分波形如图
则离b点1.2m处的质点再次到达波峰的时间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