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通用版二轮 专题突破练3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水圈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展开专题突破练3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水圈
(2019广东佛山二调)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下图为我国新疆干旱地区某内流河流域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
1.与地表水库相比,建设地下水库的突出特点表现为( )
A.技术要求低 B.移民搬迁多
C.资金投入多 D.生态破坏小
2.图中四地中,最适合修建地下水库的地下拦水坝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自然状态下,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的月份最可能是( )
A.3月 B.7月 C.9月 D.12月
答案1.D 2.C 3.C
解析第1题,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地下储水空间兴建的具有拦蓄、补充和利用地下水流作用的一种水利枢纽。故与地表水库相比,技术要求低,移民搬迁少,资金投入少,对地表破坏小,生态破坏小,D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甲处海拔较高,地下水位与基岩的高差小,地下水量小,甲处不合适。乙处有断层,不利于大坝建设。丙处地下水储量大,利于水库建设。丁处以黏性土壤为主,不利于地下水的开采。C项正确。第3题,我国新疆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与气温关系密切。9月份以后气温开始降低,冰雪融水逐渐减少,故该流域地下水库水位最高,C项正确。
(2019福建福安质检)下图示意青海湖流域年均潜在蒸散量与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导致青海湖流域5月与7月潜在蒸散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空气湿度
C.海拔 D.植被
5.据图判断,青海湖流域最干旱的时间出现在( )
A.1月 B.7月 C.4月 D.10月
答案4.B 5.C
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曲线,青海湖流域5月比7月潜在蒸散量大,主导因素是空气湿度,7月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导致蒸散量小,B项正确。5月气温较低,不是蒸散量较大的原因,A项错误。海拔没有变化,C项错误。7月植被更茂盛,蒸腾作用强,不是蒸散量较低的原因,D项错误。第5题,根据图示曲线判断,青海湖流域最干旱的时间出现在4月,此时蒸散量与降水量差值最大,C项正确。1月、10月蒸散量与降水量差值较小,A、D两项错误。7月降水量大于蒸散量,空气湿润,B项错误。
(2019吉林四平一中二模)河流输沙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其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下图示意1965—2011年长江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变化。读图,完成6~8题。
6.该段时期内( )
A.长江输沙量呈增加趋势
B.长江输沙量呈减少趋势
C.长江输沙量的季节变化大
D.长江输沙量的年际变化大
7.影响长江月均输沙量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B.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C.含沙量的季节变化 D.植被覆盖率的季节变化
8.2003—2011年,1—3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增多
B.水利工程的调蓄作用
C.该时期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
D.含沙量较其他月份高
答案6.C 7.A 8.B
解析第6题,该段时期内长江输沙量在不同的月份有增加,也有减少,A、B两项错误。不同季节,输沙量差异明显(夏季大,冬季小),季节变化大,但是年际变化较小,C项正确、D项错误。第7题,影响长江月均输沙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而根本原因在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A项正确、B项错误。含沙量受水量大小影响,植被覆盖率季节变化不大,C、D两项错误。第8题,2003—2011年,1—3月月均输沙量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的修建起到了调蓄作用,与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增多以及水土流失无关,B项正确。
(2019安徽蚌埠重点中学联考)上升流是从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洋流,是由表层流场产生水平辐散所造成。因表层流场的水平辐散,使表层以下的海水垂直上升的流动。如风吹走表层水,由下面的水上升得以补充。下图为海南岛周边海域某月海水等温线图。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上升流最显著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时期,上升流的形成所受风向为(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1.关于图示区域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形成荒漠 B.②处沿岸形成渔场
C.③地有利于晒盐 D.④地海域多寒潮
答案9.A 10.B 11.C
解析第9题,“上升流是从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洋流”,因为海水深度越大,水温越低,可知上升流海域水温会比附近区域海水温度低。由图可以看出,①地水温比其他海域都低,说明该地有上升流,A项正确。第10题,根据水温,可以判断此时为夏季。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南亚、东南亚夏季吹西南风,C、D两项错误。由材料“如风吹走表层水,由下面的水上升得以补充”可知,这种风为离岸风。东南季风相对海南岛的①地来说,为向岸风,A项错误。西南季风相对①地来说,为离岸风,B项正确。第11题,①地位于季风气候区,且靠近夏季风源地,降水较多,不易形成荒漠,A项错误。②处既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没有上升流,海水不易发生搅动,饵料少,不易形成渔场,B项错误。③地纬度较低,蒸发旺盛;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平坦,利于晒盐,C项正确。④地位于低纬度海区,离冬季风源地远,不会发生寒潮,D项错误。
12.(2019山东临沂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山脉南麓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全长610千米的开都河是其主要的补给水源,而这座大湖本身又是下游孔雀河的源头。博斯腾湖年均潜在蒸发量可以达到1 800毫米,而年均降水量则不足100毫米,因此湖水本身的盐度平衡主要受河流和气候影响。1958年,博斯腾湖湖水的盐度只有0.39克/升,但随后由于开都河流域农田面积的不断扩大,部分河水被引至灌区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又随着河流排入博斯腾湖,这座淡水湖的盐度迅速增高,最高达到接近2克/升,变成了微咸水湖。图甲示意博斯腾湖周边地域(右下小图示意沙漠盐池附近地质剖面),图乙示意1958—2010年博斯腾湖水位变化。
乙
(1)概述开都河、孔雀河及湖区气候在影响博斯腾湖盐度平衡中所起的作用。
(2)推测2001年以后博斯腾湖湖水含盐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主要人为原因。
(3)运用水循环原理简析盐池的形成过程。
(4)对于博斯腾湖流域是否应大力建设水利工程存在争议,请表明你的态度并阐述理由。
答案(1)开都河注入大量淡水,降低博斯腾湖盐度;孔雀河河水由博斯腾湖流出,对博斯腾湖起排盐作用(降低湖水盐度);湖区气候干燥,蒸发旺盛,增加了湖水的盐度;三者维系着博斯腾湖的盐度平衡。
(2)湖水含盐量逐年增加。上游河流截流建设水利工程(引水),下游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加大出湖水量;湖泊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盐度逐年升高;湖滨地区生产、生活废水排放,也使湖泊中盐分增多。
(3)湖泊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地势低洼处;沙漠中降水量小,但蒸发量大;水分被蒸发后,盐分逐渐积累而形成盐池。
(4)赞成。理由:修建水利工程能够调节水量、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河道调蓄能力,满足人们供水、防洪、灌溉、发电等需求;可改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状况等;
(或不赞成。理由:修建水利工程会导致水文条件的改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工程兴建会导致人口迁移、土地利用形式的改变等。)
解析第(1)题,考查陆地水体、气候对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博斯腾湖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湖水盐度高。开都河的河水流入博斯腾湖,淡水的注入降低了博斯腾湖的盐度。博斯腾湖的水流入孔雀河,孔雀河对博斯腾湖起排盐作用。区域内的气候、开都河和孔雀河维持着博斯腾湖的盐度平衡。第(2)题,根据湖水水位变化图数据得知,博斯腾湖2001年后水位不断下降,湖水含盐量逐年增加。材料“部分河水被引至灌区用于农业生产”说明流域内农业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少,下游用水多,水位下降。“灌溉用水又随着河流排入博斯腾湖”说明流域内生产、生活废水进入湖泊,使湖水盐分增加。第(3)题,根据图示可知,博斯腾湖与盐池之间相隔山地,博斯腾湖的湖泊水可通过含水层渗透到地势较低的沙漠。沙漠气候干旱,蒸发量旺盛,盐分逐渐积累而形成盐池。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表明态度后阐释理由即可。赞成流域内修建水利设施,可从水利工程的有利影响作答,如水利设施具有调节径流量的作用,水利工程具有供水、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不赞成可从水利工程的修建难度大和不利影响作答,包括水利设施改变区域水文特征,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淹没部分居民点和农田,导致生态移民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等。
13.(2019湖北武汉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长江三峡水库从2003年蓄水起的十年间,入库泥沙量仅为论证预测的42%。长江水利委员会认为,这更有利于延长水库寿命,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长江中游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较强的长江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当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鄱阳湖作用增强,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图1示意长江水系中已建成或规划中的大坝分布,图2示意鱼群通行的生物通道,图3示意鄱阳湖作用与长江作用累计频次对比。
(1)简要说明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的过程。
(2)判断图3中甲作用与乙作用,哪一个对应长江作用,并说明理由。
(3)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推测可能的原因。
(4)三峡入库泥沙量及往下游排沙量大大减少,可以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请从地理角度加以说明。
答案(1)先上游落闸网,下游启闸(鱼群进入生物通道);再下游落闸,上游启闸(鱼群进入上游河段)。
(2)甲作用对应长江作用。7—9月份,锋面雨带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长江水位上升,(水位高于鄱阳湖,)长江作用显著。甲作用在7—9月较强,因此对应长江作用。
(3)上游修建水库淤积大量泥沙;上游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较好。
(4)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减少,水库的调洪能力增强;水库下游河床经河水(清水)冲刷,不断加深,利于泄洪;水库下游含沙量小的江水进入通江湖泊,其萎缩速度大大延缓(或湖泊的调蓄能力增强)。
解析第(1)题,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也就是从下游往上游行进,为保持坝内外的水位一致,鱼类正常通行,需要先上游落闸网,下游启闸,鱼群从下游进入生物通道;之后下游落闸,上游启闸,鱼群从坝内进入上游河段。第(2)题,根据材料,长江作用主要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鄱阳湖作用是指鄱阳湖向长江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图3中甲作用与乙作用的时间明显不同。其中甲作用时间主要集中于7—9月份,乙作用主要集中在4—6月份。4—6月份我国雨带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7—9月份长江的补给水源多,长江水位上升,长江对鄱阳湖影响大,长江作用显著。图中甲作用在7—9月较强,因此甲作用对应长江作用。第(3)题,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的原因一般和人类活动有关,要从工程拦截泥沙或生物固沙两方面分析。结合图示及材料可知,库区上游的水库蓄水会导致泥沙在上游库区淤积,减少其下游的泥沙;三峡上游近年来的植树造林及水土保持林建设初见成效,由于水土保持效益增强,河流挟带泥沙量减少,库区泥沙淤积量减少。第(4)题,水库的调蓄功能及河流的泄洪能力大小与水库的库容、河道的淤沙状况直接有关。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减少,水库的库容相对增大,水库的调洪能力增强;水库往下游排沙量减少,河道淤积减轻,有利于泄洪;水库下游湖泊的淤积减慢,加大湖泊的调蓄能力。三方面作用,减轻了中下游防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