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通用 专题过关检测(十九) 区域资源开发(资源调配) 作业Word版含解析

    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通用  专题过关检测(十九) 区域资源开发(资源调配)  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通用  专题过关检测(十九) 区域资源开发(资源调配)  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通用  专题过关检测(十九) 区域资源开发(资源调配)  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 二轮复习 微专题突破通用 专题过关检测(十九) 区域资源开发(资源调配) 作业Word版含解析

    展开

    专题过关检测(十九)  区域资源开发(资源调配)(2019·河南南阳中学模拟)干热岩是一种新兴地热能源,是一般温度高于200 、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美国、法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在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干热岩的发电过程,利用的地理原理是(  )A.生物循环       B水循环C.岩石圈物质循环  D大气环流2.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极低,其制约因素主要是(  )A.地形  B市场C.技术  D气候3.与风力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A.受天气影响小  B受地域影响小C.电站建造成本低  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解析:1.B 2.C 3.A 第1题,生物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间物质往返流动的过程,图中不符合,A不对;根据图示,发电原理是冷水下压,被岩石加热,变为水汽蒸发到换热器,即是通过水的液态和气态的转化来实现的,即利用水循环原理,B对;岩石圈物质循环指岩浆转化为岩石,最终再转化为岩浆的过程,不符合题意,C不对;大气环流指大气的运动,不符合题意,D不对。第2题,从干热岩的发电过程看出,发电过程在地下进行,与地形、气候没有关系,AD不对;中国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不是限制因素,B不对;根据材料,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美国、法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在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说明干热岩发电对技术要求很高,C对。第3题,与风力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在地下进行,受天气影响小,A正确;干热岩发电必须在有干热岩石分布的地区,受地域影响大,B不对;干热岩一般埋深数千米,需要建造注水井和蒸汽井,和地上的设施连成一体,因此电站建造成本高,技术要求高,CD不对。(2019·吉安模拟)据相关媒体报道,2019年国内首个海上浮动核电站有望开工建设,这是继俄罗斯、美国等国之后又一实现该技术的国家。海上浮动核电站(如图)也被称为海上移动充电宝,是小型核反应堆和船舶工程的有机结合,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据此完成46题。4下列国家,最适合广泛使用海上浮动核电站的是(  )A.加拿大       B印度尼西亚C.冰岛  D尼日利亚5.与陆上核电站相比,海上浮动核电站的优势是(  )A.机动灵活,发电量大B.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小C.适用范围广,建设难度小D.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6.美国核工业界一直在寻求建造一种模块化的小型核电站满足美国阿拉斯加地区能源的供给,他们认为这些小型核电站应该建造在地下。主要原因是(  )A.建造在船舶上所需要的成本高B.为了有效防止恐怖袭击C.有利于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D.阿拉斯加地区海冰广布解析:4.B 5.B 6.C 第4题,印度尼西亚岛屿众多,海上石油资源丰富,海上浮动核电站可为其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最适合广泛使用海上浮动核电站。第5题,海上浮动核电站使用的是小型核反应堆,发电量小,A错误。海上移动充电宝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小,B正确。实现该技术的国家非常少,说明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C错误。核能开发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D错误。第6题,阿拉斯加纬度高,气候极端寒冷,核电站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下难以正常运行,建在地下是为了能在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C正确。建在地下成本更高,A错误。有效防止恐怖袭击并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海冰对船舶的影响越来越小,D错误。  (2019·衡水中学联考)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输方向)。据此完成79题。7.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推测其原因有(  )公路、铁路、水运便利 国家经济政策影响 区域供给不平衡 季节性需求波动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8.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A.云、贵、川、渝等省市没有优质煤炭B.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C.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量增大D一带一路亚欧通道的带动9.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下列为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需求的措施合理的是(  )A.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B.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C.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D.积极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炭资源解析:7.C 8.C 9.B 第7题,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首先是因为两者地理位置相近,另外,甘肃内部煤炭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并不平衡,部分地区煤炭能源不足,冬季因燃煤供暖对煤炭的需求量大增,所以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第8题,西南地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关键词为优质煤,A选项中没有优质煤炭用词过于绝对,只能说明优质煤不能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该地区冶金、化工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热值煤,仍需从外地输入。第9题,新疆优质煤源相对不足,为保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需求,合理的措施是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B对。减少运输损耗不能改变资源相对不足状态,A错。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不能增强煤源储量,C错。节省优质煤炭资源,不能增加资源总量,不能保证向西南地区输出稳定,D错。 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67个市县。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调、北油南运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据此完成1011题。10.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扩建的郑州油库,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11.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实现西部资源与中东部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有利于油品安全、平稳、高效运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10.C 11.B 第10题,郑州位于我国中部人口大省,工农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油库扩建的原因主要是市场需求量大。第11题,兰郑长输油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状况,实现西部资源与中东部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管道利于油品安全、平稳、高效运输,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该管线建设有利于我国区域内部的资源调配,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二、非选择题12(2019·四川高考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准东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1 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这一工程首次采用了±1 100千伏的电压等级,与现在的±800千伏相比,它的输电容量提升50%,经济输电距离由原来的2 000 km提升到3 0005 000 km,开启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准东皖南工程途经新、甘、宁、陕、豫、皖6(),线路全长3 324 km。工程投资407亿元,2018年建成投运。(1)简述该工程选用特高压输电的原因。(2)推测新疆输出的电力资源有哪些类型,并简述各类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析工程建成后对华东地区的意义。解析:(1)题,据材料可知,该工程由新疆输往安徽,运输距离长,同时发电量提升50%,采用特高压输电能力强,容量大,并且损耗较少。第(2)题,新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晴天多,因此太阳能资源丰富,多大风天气,风能资源丰富,可以开发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同时离冬季风源地较近,风力较大,山口尤其狭管效应的影响,增大风力。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利用煤炭进行火力发电。第(3)题,对于输入区的影响,主要是有利影响,可以从资源能源的短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大气污染等方面分析。答案(1)特高压输电容量提升,输电能力强;电力输出地和输入地距离远;特高压经济输电距离远,损耗少。(2)火电: 煤炭资源丰富;风电: 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山口区域有狭管效应,风力大。太阳能发电: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3)缓解能源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带动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和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3(2019·西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效风能时数是指风速处于325 m/s(才能够带动风机的发电机正常工作)的累计小时数。风速超过25 m/s(9级以上风力),或较潮湿的环境,都容易损坏风机。下表为福建沿海地区的风速与风能参数变化表,该地区的风速和风向,受季风、地转偏向力和台湾海峡走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显著。年份20092010月份678910111212345平均风速(m/s)2.71.83.64.57.35.93.55.04.45.11.7 有效风能时数/h563.7604.7546.7634.2703.6665.3549.3598.8550.5596.1554.7 福建中部沿海地区(莆田市)芦风电场,主要选用直径90 m的大叶片风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迎风地带。现阶段,发展风电项目仍需考虑建设造价、生产每度电的成本、接入电网的兼容性等问题。(1)简要评价萩芦建设风电场的自然条件。(2)结合材料推测萩芦风电场风机大叶片的具体朝向,并分析原因。(3)从社会经济角度考虑,你是否赞成在福建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风电项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1)题,评价建设风电场的区位条件应从有利和不利角度考虑。从有利角度考虑,从题干中得知该风电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地势高而风力大,且有利于保护风电设施;从不利角度考虑,主要是台风和风力的不稳定性。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风机大叶片朝向应面对风来的方向,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增强风力。第(3)题,赞成围绕清洁能源、能源供应、政策等方面说明。不赞成围绕投资、成本、稳定和兼容性等方面分析。答案(1)有利条件:地处沿海,风能资源丰富;丘陵地形有利于排水、通风,保护风电设施。不利条件:夏秋季易受台风天气影响,狂风暴雨会对风电设施造成损坏。夏季风力偏弱,一定的时间段内无法带动风机发电。(2)东北。原因:该地秋冬季平均风速大,有效风能时数多,朝向来风方向有利于发电。该地盛行东北风;台湾海峡东北-西南走向产生狭管效应,使东北风风力增强。(3)赞成。风电为清洁能源,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大气环境;能够缓解能源不足;位于东部沿海,消费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不赞成。投资大、造价高;风电的电价较高;发电量不稳定(或存在季节性波动);接入电网存在兼容性问题。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