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化学(二)
展开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绝密 ★ 启用前
2020年全国I卷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化 学 (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中国五年来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联通世界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B.“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大飞机C919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3g钠所含的核外电子数为1.1NA
B.lL lmol·L−1乙醛溶液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NA
C.4.48L H2和CO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的氧分子数目为0.1NA
D.2.13g氯气与足量热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生成和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5NA
9.化合物(a)、(b)、(c)同属于薄荷系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B.a、b、c都能使溴水褪色
C.由a生成c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a、b、c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10.LDFCB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电解质,该电解质阴离子由同周期元素W、X、Y、Z构成(如下图),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Z
B.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沸点最高
C.W、Z形成的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分别与另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Y的价态相同
11.燃煤工业锅炉烟气中含有1%~3%的CO和0.02%~0.04%的NO,在新型催化剂作用下可消除CO和NO两种有害气体,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在反应过程中CO可被O2氧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有害气体消除
B.O2浓度越大催化除杂效果越好
C.催化反应的速率由氧化吸附过程决定
D.总反应方程式为2NO+2CO=N2+2CO2
12.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可替代锂电池的“可充室温Na-CO2电池”,该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钠金属片和碳纳米管,电解液为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钠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流过0.01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23g
C.碳纳米管的作用主要是导电及吸附CO2,电池充电时,应该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C+2Na2CO3-4e−=3CO2↑+4Na+
13.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二、非选择题(共43分)
26.(14分)实验室以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苯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制甘素的流程如下:
AcHNOH扑热息痛非那西汀…甘素
步骤Ⅰ:非那西汀的合成
①将含有1.0g扑热息痛的药片捣碎,转移至双颈烧瓶中。用滴管加入8mL 1mol/L NaOH的95%乙醇溶液。开启冷凝水,随后将烧瓶浸入油浴锅。搅拌,达沸点后继续回流15min。
②将烧瓶移出油浴。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取1.0mL的碘乙烷,逐滴加入热溶液中。继续将烧瓶置于油浴回流15min。
③将烧瓶从油浴中抬起,取下冷凝管趁热用砂芯漏斗抽滤,滤去不溶的淀粉(药片的填充物)。将热滤液静置,得到沉淀。用另一个砂芯漏斗过滤得到非那西汀固体。
步骤Ⅱ:甘素的合成
①将非那西汀固体转移到圆底烧瓶中,加入5mL 6mol/L盐酸。加热回流15min。
②加入NaHCO3调至pH为6.0~6.5,再向反应液中加1.37g尿素和2滴乙酸。加热回流60min。
③移出烧瓶,冷却,有沉淀析出,抽滤,用冰水洗涤,得到甘素。
(1)将药片捣碎所用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油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砂芯漏斗抽滤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且得到的沉淀较干燥。
(4)冷凝管的冷却水从________(填“a”或“b”)端进。
(5)步骤Ⅱ中向热溶液中加入NaHCO3中和,为避免大量CO2逸出,加入NaHCO3时应__________________。
(6)用冰水洗涤甘素固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含Fe、Zn、Fe2O3、ZnO)制备纳米Fe3O4及副产物ZnO的流程如下:
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滤液1”中锌元素以ZnO形式存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调节“滤液1”的pH约为8,pH过大或过小都不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3)“部分氧化”阶段,ClO被还原为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溶液2”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m1 g废旧镀锌铁皮(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w)制备纳米Fe3O4,最终得到m2 g产品,则产率为__________(用含m1、m2和w的代数式表示)。
(6)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测定产物Fe3O4中二价铁含量,用稀硫酸溶解Fe3O4,再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5Fe2++MnO+8H+=Mn2++5Fe3++4H2O。
①判断该反应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操作中,若滴定前装有酸性KMnO4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无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有气泡,则测得的二价铁含量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8.(14分)治理大气和水体污染对建设美丽家乡,打造宜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CO泄漏会导致人体中毒,用于检测CO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电极I上发生的反应式: 。
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中H2SO4的浓度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用O2氧化HCl制取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反应为:4HCl(g)+O2(g)2Cl2(g)
+2H2O(g) ∆H,通过控制条件,分两步循环进行,可使HCl转化率接近100%,其原理如图所示:
过程I的反应为:2HCl(g)+CuO(s)CuCl2(s)+H2O(g) ∆H1
过程II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用含有∆H和∆H1的代数式表示) 。
(3)在温度T0℃,容积为1L的绝热容器中,充入0.2mol NO2,发生反应:2NO2(g)N2O4(g)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