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江西省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周考试题

    【生物】江西省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周考试题第1页
    【生物】江西省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周考试题第2页
    【生物】江西省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周考试题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江西省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周考试题

    展开

    江西省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周考试题分值:100     时间:100分钟一、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如图,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A. 小于2m          B. 大于1m,小于2m         C. 大于2m        D. 无法确定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 生长素与乙烯通过拮抗作用,共同促进果实发育C. 植物不同发育阶段,激素含量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某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不一定是唯一的3.图示扦插的四种葡萄枝条,其中最易成活的是(   )A. A B. BC. C D. D4.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 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 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 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 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6.某小组探究不同浓度 2,4-D 对大蒜生根情况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编号24-D浓度(mol/L根的平均数目(根)根的平均长度(mm1蒸馏水16.22.8210-1222.311.5310-1126.110.4410-1024.710510-822.58.6610-515.82A. 据表分析,2,4-D浓度从 10-5mol/L 开始抑制生根作用B. 据表分析,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 10-12mol/L10-10mol/L 之间C. 据表分析,浓度为 10-12mol/L 10-8mol/L促进生根作用基本相同D. 可分别以根的平均数目和平均长度为横、纵坐标绘制根的生长曲线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B. 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也受基因组控制C. 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D. 化学物质乙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都是植物激素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 生物多样性降低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C. 若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则可推测甲虫属于初级消费者D. 若加强管理某块草地以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则该草地的抵抗力稳定性可能降低9.北极熊生活在北极的冰原和浮冰上,海洋食物链中主要以海豹为食,陆地食物链中主要以驯鹿为食,食物网关系如图所示,请选出正确的是(   )A. 图中的生物构成 5 条食物链,其中处于第二个营养级的生物是浮游动物、北极兔B. 北极冰原和浮冰的不同地段,物种组成的差异体现了群落垂直结构。C. 由于冰封期的缩短,导致北极熊滞留在陆地上的时间延长,则可使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苔藓和地衣的数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D. 若发现一种含多溴联苯的阻燃剂随被污染的水流和北行风进入了北极,并在北极生物体内被发现,则北极熊体内浓度度最高10.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   )A. 种内斗争 B. 种内互助C. 竞争 D. 互利共生11.对于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12.池塘中,鲢鱼在上层,鳙鱼居中上层,草鱼在中下层,青鱼在底层。这反映了(   )A. 种群密度        B. 种群特征       C. 群落结构         D. 生态系统的成分13.如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   )A. 甲、乙、丙             B. 乙、丙、甲C. 乙、甲、丙             D. 甲、丙、乙14.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 种群“J”型曲线出现在理想条件下B. 个体较小的动物种群多表现为“J”型增长,个体较大的种群多表现为“S”型增长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D. 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15.光裸的岩地上长出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衣阶段形成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苔藓不会使岩石分解B. 草本植物阶段比灌木阶段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多,分解者的功能强C. 森林阶段群落中不能找到地衣、苔藓,但能找到草本植物和灌木D. 人类在弃耕农田的活动会改变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速度和方向1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ABC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缺少类群C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B. 阳光是影响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C. 图中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CO2 17.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B.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C. 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D. 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18.下列动物行为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传递的是(   )A. 蜘蛛捕食 B. 昆虫交尾 C. 孔雀开屏 D. 蜜蜂舞蹈19.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B. 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C. 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D. 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20.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之和是流入该生态系统总能量B. 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 图中的比值代表的能量传递效率D. 该生态系统中狐的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多21.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 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 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22.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B. 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C. 种群数量达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选择鱼数量为K/2左右捕捞D.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圈养动物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3.下列关于生态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可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B.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可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引起温室效应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隐含的食物链中含有3个营养级D. 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会对引入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24.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 光照强度 B. 食物种类 C. 湿度 D. 温度25.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 竹林中不同种类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食性有关,而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 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26.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 t1时该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最多C. 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D. t2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27.中国小龙虾第一县”——监利县,稻虾连作模式已成为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增产、增收、绿色生态的立体种养结合模式。在稻虾连作的稻田中,生长着水稻等植物,生活着小龙虾等动物,以及好氧性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A. 物种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2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较,可能偏小的是(   )A. 用估算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装置上的电灯C. 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D. 在调查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时,以多个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29.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 出生率和死亡率 B. 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 种群密度30.下列演替过程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 裸岩上进行的演替              B. 沙丘上进行的演替C.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D. 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二、简答题。(共40分)31.8分)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部位激素的相对浓度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  ++++++伸长茎++++  成熟叶+++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1)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3)由表中可知植物成熟叶含有较多的                 ,其作用是                                                                              4)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有细胞分裂素,而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的合理解释是:他们的生长主要是通过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__实现的。5)以上可以看出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32.10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包含的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少的成分有                    。仅依靠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___________(能够不能”)长期进行。(2)与鼠相比,蛇所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经测算发现羊的同化量远小于草同化量的1/10,其原因可能是                                                                             (3)牧民通过养羊获取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保护鸟和蛇的意义是                                                                          33.10分)2010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           ,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是               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             ,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                ,过程表示                            作用。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___ 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4)新型生态农业遵循生态系统主要功能:                                  ,使废物资源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34.12分)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X的前提条件是                                                                。假设A点时某动物种群的数量为50只,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则计算20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_  2)若某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YB点时该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_型。B点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个体中未标记的有60只、标记的有20只。据此可以估算该动物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______________只。3)若曲线Y表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为了防止蝗灾暴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             ,由此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有效防止蝗灾;也可以通过                         (答出一点)措施使C点下移。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01—05   ABCCA      06—10   BCCDB      11—15   CCABD16—20   DBBCB      21—25   DCCAB      26—30   DCBAD二、简答题。(共40分)31.(每空1分,共8分)1) 乙烯      促进果实的成熟    2) 吲哚乙酸3) 脱落酸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 伸长    分裂    5) 相互协调、共同调节32.(每空2分,共10分)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不能    2)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羊属于第二营养级,该营养级还有食草昆虫和鼠等多个种群    3)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3.(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0分)1CO2     全球性    2) 生物群落      生产者     分解者的分解    33.0×107 2分)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 能量多级利用(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再生(物质循环)34.(每空2分,共12分)1) 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50×1.3520   2) 增长     800    3) 性别比例      引入蝗虫的天敌、减少蝗虫的食物来源等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