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2020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Word版
展开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1.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是( )
A. 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 B. 淋巴和组织液中无蛋白质
C. 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 D. 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
2.下列关于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 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C. 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
D. 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
3.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⑥喝水过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内环境稳态是各种系统、器官及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C. 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主要场所
D. 血浆的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能及时将多余的酸或碱运走
5.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 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C.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D.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6.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 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 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 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7.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 “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 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8.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收缩产热 B. 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C. 炎热环境中汗腺大量分泌汗液 D. 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9.下列对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结构,种类多、含量少 B. 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C. 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D. 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10.医院在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一定量的CO2 , 以刺激有关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快、加强。整个过程涉及到的调节方式有( )
A.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C. 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 D. 内分泌调节和神经调节
1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体液调节较为缓慢 B. 人体能通过反射对一个病原体做出反应
C. 人体产生的激素不可以直接消灭病原体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
12.如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A,B,C为可供选择的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 当A点受刺激时,电流计①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内外无离子进出
D. 要判断X处有无突触,应选择刺激B点,然后观察电流计②指针偏转的次数
13.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 ③内的递质的合成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密切相关
C. 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D. 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d的兴奋
14.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⑤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②④
15.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16.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由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来探究生长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B.鲍森•詹森的实验选择琼脂证明该种影响能够透过琼脂
C.温特的实验必须在单侧光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支持达尔文假说的结论
D.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18.下图是水稻种子从萌发到结种子,完整的生活史过程中涉及多种植物激素的综合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落酸拮抗
B. 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起协同作用
C. 水稻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环境因子光照、温度等变化,引起体内激素改变的结果
D. 脱落酸在水稻适应不良环境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19.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可能存在竞争
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 d越大,M与N之间的竞争越弱
D. 当M呈“S”型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
20.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C.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丙图所示
D.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21.下图表示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
B. 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C. 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 若图表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22.科研人员对我国某孤岛连续两年中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决定该岛社鼠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 可以用样方法获取该岛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据
C. 较高性比(♀:♂)有利于提高社鼠种群的出生率
D. 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节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23.下列有关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显著特征
B. 决定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
C.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24.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500 km2 , 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兔群的K值为10000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查发现此生态系统中该兔种群数量为3600只,则该生态系统中兔的种群密度为7. 2只/km2
B. 当兔的种群密度为7只/km2时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
C. 该食物网中共有三条食物链,其中鹰占有三个营养级,既是次级消费者,也是三级、四级消费者
D. 假设鹰从每条食物链获得能量一样多,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均为10%,鹰要同化3千焦耳的能量,需要绿色植物固定11100千焦耳的太阳能
25.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B都是自养生物,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但都含有色素
B. 适度松土可以促进①过程,加快物质循环
C. ②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 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③和④的量基本相等
2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自然淘汰
B.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 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27.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鹰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造后的黄河河道岸边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一般略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的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的潜在调节作用
29.图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图b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组成a和b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生物因素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
B.流经a或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a或b生态系统的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C.b生态系统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D.人类活动均对a或b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30.到2050年按16亿人人均年消费粮食600 kg计算,中国每年共需粮食9.6×108 t, 每公顷耕地需要产粮13.5 t,也就是说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这个事实说明( )
A. 达到这些指标是相当困难的
B. 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 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将会同步提高
D. 2050年中国粮食需要大量进口
二、综合题(共5题;共40分)
31.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如图甲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乙表示的是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________,其所分泌的激素①的传送方式属于图乙中的________。
(2)激素③的名称是_____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
(3)从图示看,图中的垂体细胞表面至少有________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4)远距分泌是指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而发挥作用。远距分泌中,激素往往先进入________,再进入________,由后者运送到________(全身各处、靶细胞)。
(5)激素③是否存在自分泌传送方式?________。
32.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图中物质④是________,物质⑦是________。
(2)图中细胞a是________,细胞b是________,细胞f是________。
(3)请描述③作用的过程________。
(4)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与胰岛B细胞膜的部分结构相似,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
(5)初次免疫后,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机体会产生二次免疫。请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描述图中二次免疫的作用过程________。
(6)对于动物的免疫系统,除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的功能。
33.为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做如图甲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番茄根、芽生长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甲图中,幼苗将________(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生长,乙图中B点对应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
(3)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兴趣小组探究了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表中①为清水,②~⑥为浓度由低到高的5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请分析: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平均株高(cm)
16
21
37
51
43
24
实验中组①的作用是________。该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对番茄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
34.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体数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
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
(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__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________(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35.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 ②迁入率 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 ⑤种群密度
(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5 CDDBD
6-10 DDCBB
11-15 BCCBA
16-20 ABCCB
21-25 DCCBC
26-30 CCBBB
二、综合题
31. (每空1分,共10分)
(1)下丘脑;神经分泌
(2)甲状腺激素;下降;(负)反馈
(3)两
(4)组织液;血液;全身各处
(5)存在
32. (每空1分,共10分)
(1)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
(2)吞噬细胞;T细胞;浆细胞
(3)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4)自身免疫病
(5)抗原→细胞g→②→细胞f→④物质
(6)监控 清除
33.(每空1分,共7分)
(1)色氨酸;非极性
(2)直立;促进;促进
(3)对照;不能
34.(每空1分,共5分)
(1)次生演替
(2)稳定型;保持稳定
(3)活动范围广;偏高
35. (每空1分,共8分)
(1)生产者;二、三、四
(2)大型真菌、跳虫;无机盐、CO2、H2O
(3)水平
(4)①②⑤
(5)c;a-b
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
1.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是( )
A. 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 B. 淋巴和组织液中无蛋白质
C. 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 D. 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
2.下列关于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 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C. 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
D. 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
3.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
①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⑥喝水过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内环境稳态是各种系统、器官及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C. 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主要场所
D. 血浆的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能及时将多余的酸或碱运走
5.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 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C.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D.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6.如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 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 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 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7.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 “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 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8.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收缩产热 B. 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C. 炎热环境中汗腺大量分泌汗液 D. 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9.下列对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结构,种类多、含量少 B. 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C. 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D. 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10.医院在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一定量的CO2 , 以刺激有关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快、加强。整个过程涉及到的调节方式有( )
A.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C. 激素调节和体液调节 D. 内分泌调节和神经调节
1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体液调节较为缓慢 B. 人体能通过反射对一个病原体做出反应
C. 人体产生的激素不可以直接消灭病原体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
12.如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计的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A,B,C为可供选择的刺激位点。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 当A点受刺激时,电流计①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内外无离子进出
D. 要判断X处有无突触,应选择刺激B点,然后观察电流计②指针偏转的次数
13.如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 ③内的递质的合成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密切相关
C. 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D. 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d的兴奋
14.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⑤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②④
15.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16.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由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实验来探究生长素的成分和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B.鲍森•詹森的实验选择琼脂证明该种影响能够透过琼脂
C.温特的实验必须在单侧光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支持达尔文假说的结论
D.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18.下图是水稻种子从萌发到结种子,完整的生活史过程中涉及多种植物激素的综合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落酸拮抗
B. 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起协同作用
C. 水稻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环境因子光照、温度等变化,引起体内激素改变的结果
D. 脱落酸在水稻适应不良环境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19.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可能存在竞争
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 d越大,M与N之间的竞争越弱
D. 当M呈“S”型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
20.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C.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丙图所示
D.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21.下图表示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
B. 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C. 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 若图表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22.科研人员对我国某孤岛连续两年中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决定该岛社鼠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 可以用样方法获取该岛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据
C. 较高性比(♀:♂)有利于提高社鼠种群的出生率
D. 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节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23.下列有关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显著特征
B. 决定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
C.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24.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500 km2 , 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兔群的K值为10000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查发现此生态系统中该兔种群数量为3600只,则该生态系统中兔的种群密度为7. 2只/km2
B. 当兔的种群密度为7只/km2时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
C. 该食物网中共有三条食物链,其中鹰占有三个营养级,既是次级消费者,也是三级、四级消费者
D. 假设鹰从每条食物链获得能量一样多,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均为10%,鹰要同化3千焦耳的能量,需要绿色植物固定11100千焦耳的太阳能
25.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B都是自养生物,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但都含有色素
B. 适度松土可以促进①过程,加快物质循环
C. ②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 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③和④的量基本相等
2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自然淘汰
B.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 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27.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鹰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改造后的黄河河道岸边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一般略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的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的潜在调节作用
29.图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图b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倒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组成a和b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生物因素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
B.流经a或b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a或b生态系统的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C.b生态系统可以对a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干扰
D.人类活动均对a或b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30.到2050年按16亿人人均年消费粮食600 kg计算,中国每年共需粮食9.6×108 t, 每公顷耕地需要产粮13.5 t,也就是说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这个事实说明( )
A. 达到这些指标是相当困难的
B. 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 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将会同步提高
D. 2050年中国粮食需要大量进口
二、综合题(共5题;共40分)
31.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如图甲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乙表示的是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________,其所分泌的激素①的传送方式属于图乙中的________。
(2)激素③的名称是_____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
(3)从图示看,图中的垂体细胞表面至少有________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4)远距分泌是指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而发挥作用。远距分泌中,激素往往先进入________,再进入________,由后者运送到________(全身各处、靶细胞)。
(5)激素③是否存在自分泌传送方式?________。
32.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图中物质④是________,物质⑦是________。
(2)图中细胞a是________,细胞b是________,细胞f是________。
(3)请描述③作用的过程________。
(4)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与胰岛B细胞膜的部分结构相似,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
(5)初次免疫后,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机体会产生二次免疫。请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描述图中二次免疫的作用过程________。
(6)对于动物的免疫系统,除具有防卫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的功能。
33.为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做如图甲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番茄根、芽生长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甲图中,幼苗将________(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生长,乙图中B点对应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
(3)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兴趣小组探究了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表中①为清水,②~⑥为浓度由低到高的5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请分析: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平均株高(cm)
16
21
37
51
43
24
实验中组①的作用是________。该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对番茄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
34.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体数
93
187
60
56
51
61
52
34
41
39
166
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
(2)研究表明,动物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7+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动物甲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由此推测动物甲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3)上表数据是根据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标志重捕法常用于活动能力强、________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动物乙捕食,则获得的估计值比实际值________(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35.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________。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________(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
(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 ②迁入率 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 ⑤种群密度
(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5 CDDBD
6-10 DDCBB
11-15 BCCBA
16-20 ABCCB
21-25 DCCBC
26-30 CCBBB
二、综合题
31. (每空1分,共10分)
(1)下丘脑;神经分泌
(2)甲状腺激素;下降;(负)反馈
(3)两
(4)组织液;血液;全身各处
(5)存在
32. (每空1分,共10分)
(1)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
(2)吞噬细胞;T细胞;浆细胞
(3)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4)自身免疫病
(5)抗原→细胞g→②→细胞f→④物质
(6)监控 清除
33.(每空1分,共7分)
(1)色氨酸;非极性
(2)直立;促进;促进
(3)对照;不能
34.(每空1分,共5分)
(1)次生演替
(2)稳定型;保持稳定
(3)活动范围广;偏高
35. (每空1分,共8分)
(1)生产者;二、三、四
(2)大型真菌、跳虫;无机盐、CO2、H2O
(3)水平
(4)①②⑤
(5)c;a-b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