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老校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
展开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老校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
1.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2.下列关于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血浆、组织液渗透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B.内环境中某种成分发生改变可能会引起人体患某种疾病
C.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存在,会使血浆的pH保持稳定不变
D.高温环境中出现中暑说明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3.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且Ⅰ处和b处的信号传递速度相同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
4.下列有关甲状腺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骨骼肌、心肌
B.甲状腺激素在核糖体合成
C.成人补充甲状腺激素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
D.食物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增强
5.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mg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
B.一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岛素
C.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大多数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
D.食物中缺碘,可能导致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
6.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大脑皮层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属于反射活动
B.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毛细血管舒张
C.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只能单方向
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7.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c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B.a分泌的激素增多对b分泌激素有促进作用
C.b分泌的激素对a、c分泌激素都有抑制作用
D.c分泌的激素对a分泌激素有促进作用
8.选取长度相同的幼苗,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给予光照,在不同时间测定胚芽鞘伸长的长度,结果如图乙。能正确表示实验组向光侧、背光侧和对照组胚芽鞘伸长长度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9.棉花生产中要进行 “打顶”其目的是去除顶端优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比侧芽多,从而促进顶芽优先生长
B.去除顶端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降低,从而促进侧芽生长
C.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侧芽生长被抑制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部位使得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10.下列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影响授粉,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
B.注射同种性成熟雌性鲤鱼的垂体提取液可促进鲤鱼产卵是因为其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体内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
11.下列有关调查方法或调查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可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B.观察计数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要用高倍显微镜
C.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低
12.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
A.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三个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只存在水平结构
D.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13.结合下列图解,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c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环境条件未破坏时c的最大值,就是环境容纳量
C.“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和迁出
D.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14.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15.如图用来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实际增长曲线,关于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比较两条曲线,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B.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点向下移动
C.de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16.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就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现象
B.在冰川、沙丘和火烧后的不毛之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竞争实力弱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17.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过程最终会达到与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甲中,b点时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d点时不存在水平结构
D.图丙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C.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捕食关系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19.图中甲、乙、丙等各代表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两种,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在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辛可占有4个不同的营养级
D.图中丁和辛、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20.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结构,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假设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
A.2kg B.2.5kg C.4kg D.4.5kg
2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B.cef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ag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流动过程
D.大气中碳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群落中碳的循环途径除了图中的bdg之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途径
2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如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地甫鸟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但还是引起了其他椿象的逃跑。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上信息分别属于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
B.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作用的
D.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等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3.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后来进行了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氧气含量减少 B.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C.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动物数量减少
24. 通过保护濒危物种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不属于该项措施的是( )
A. 实验室保存物种的精子库、种子库
B. 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
C. 适时适量地开发利用濒危物种的资源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
25.根据生态环境知识分析雾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形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缓解雾霾程度
B.冬季取暖排放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新能源可减少雾霾天气发生
C.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给自足的,雾霾天气没有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流程
D.雾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染物浓度过高而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6.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身体产热的主要部位和产热方式分别是( )
A. 骨骼肌,有氧呼吸 B. 骨骼肌,无氧呼吸
C. 内脏器官,有氧呼吸 D. 内脏器官,无氧呼吸
27.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为:“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
A. 与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B.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拥抱
C.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 D. 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
28. 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中,甲同学持有2张“糖卡”,乙同学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丙同学持有4张“糖卡”;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 )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甲同学和丙同学
29. 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出现问题的区域是( )
A. W区
B. S区
C. H区
D. V区
30.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从黄花蒿中成功分离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黄花蒿的药用意义说明了生物多样性具有( )
A. 直接价值 B. 间接价值 C. 潜在价值 D. 生态价值
31. 某人的手被图钉扎到,随即产生了缩手反射,反射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效应器是肌肉
B. 该反射弧包含三个神经元
C. 刺激M点后肌肉收缩,属于反射活动
D. 刺激感受器后,将在脊髓处产生感觉
32. 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
A. B.
C. D.
33. 如图所示将灵敏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当在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所示实验可以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
B. 电流表可以检测到的电位变化是由于Na+外流引起的
C. P点处的K+浓度膜外高于膜内
D. 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4.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神经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可导致( )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C.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35. 关于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B. 正反馈调节是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形式
C.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被污染水体中生物的大量死亡使污染加剧属于正反馈调节
36. 一般来说,当人们出汗太多时,其体内的( )
A.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
D.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
37.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的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B. 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C. 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极性运输
D. 生长素理论有广泛的生产实践应用,如棉花栽培要适时打顶
38. 二胎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状况所制定的一项调整性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
A. 降低出生率 B. 调整年龄结构 C. 降低人口密度 D. 改变性别比例
39.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一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为32只,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为36只,其中有标记的鼠4只。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一年后重捕调查的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一定比此时明显降低
B. 经过计算而得出的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可能会比实际的偏高
C. 该草地上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144只/hm2
D. 该调查方法不适用于调査一块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
40.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年)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种群数量(个) | 25 | 46 | 208 | 440 | 770 | 1380 |
A. 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380个
B. 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
C. 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 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41. 下列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具有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作用的是( )
A. 番茄只有在相对长的黑暗条件下才能萌发生长
B. 雌蛾会释放出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42. 塞罕坝林场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占地9.3万公顷。由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在半个多世纪时间里,三代造林人持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目前,这片山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因此而获得了2017年联合国环保署的最高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塞罕坝林区发生了初生演替
B. 修复生态环境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投资
C. 人类活动改变了塞罕坝林区自然演替的方向
D. 人类活动改变了塞罕坝林区自然演替的速度
4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
B.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
C.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D.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44. 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⑤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⑤为aKJ,则①至少为125aKJ
B. 从能量关系看,③<⑤+④
C. ④包含三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
D. 能量流动是以物质为载体实现的
4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 )
A. 温带针阔混交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B. 生态系统中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C. 抵抗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高
D. 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46. 下列有关制作生态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放置生态瓶时要避免阳光直射
B. 制作完成后要对瓶做密封处理
C. 要定时向生态瓶内通人洁净空气
D. 瓶内各个营养级生物数量要合理搭配
47.下图表示某种酶切割目的基因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用到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这类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B.图示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末端是黏性末端,有的限制酶可切割形成平末端
C.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是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限制酶的名称往往是根据发现者姓名来命制的
4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经土壤农杆菌导入植物受体细胞后,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因此一定能稳定遗传
B.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粘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C.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不同基因表达载体在构建上都是相同的
D.在基因工程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
49.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②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③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中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以便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
④终止子是位于基因尾端的特定碱基序列,其作用是使翻译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
50.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酶作用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1.(10分)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某类细胞是指____________细胞,其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抗体Y2直接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__________,血糖浓度升高。
(3)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_病。有一种青少年型(II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_。
2.(12分)科研人员分别测试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乙促进莴苣幼根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ppm;当乙的浓度在5—20ppm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作用效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0—50ppm之间时,随着浓度的升高,甲对幼根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_作用,乙对幼根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_作用;甲在50ppm时对幼根的作用效果与乙在20ppm时对幼根的作用效果相同,该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甲与乙对莴苣幼根的生长具有相似的影响,其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分)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2中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法。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
(4)在草原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4. (12分)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中”和“华华”的获得涉及核移植过程,核移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克隆猴,与核供体相比,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填“减半”“加倍”或“不变”)
(2)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哺乳动物核移植的过程中,若分别以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通常,所得到的两个克隆动物体细胞的常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性染色体组合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D | C | C | A | B | D | A | C | A | C | C | D | D | C | C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C | C | B | C | A | A | C | C | C | C | C | B | B | C | A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B | D | D | C | B | D | C | B | A | D | C | A | B | B | C |
46 | 47 | 48 | 49 | 50 |
|
|
|
|
|
|
|
|
|
|
C | D | D | C | A |
|
|
|
|
|
|
|
|
|
|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1)浆
(2)胰岛素分泌减少
(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4)自身免疫病 ③
2、(1)2—10 促进生长的效果逐渐减弱
(2)促进 抑制 莴苣幼根对甲、乙的敏感性不同
(3)甲与乙在低浓度时都能促进幼根的生长、而高浓度时都能抑制幼根的生长,在作用上表现为两重性
3、(1) ②③④ ①
(2)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15%
(3) 标志重捕 (负)反馈调节
(4) 大于 抵抗力
4.(1) 将动物的一个细胞核,移入一个已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 不变
(2) 小于 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
(3) 相同 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