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教案 教案 33 次下载
- 《语文园地七》教案 教案 30 次下载
- 25.《掌声》教案 教案 31 次下载
- 26.《灰雀》教案 教案 34 次下载
- 27.《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教案 29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展开《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文言文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三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文言文,学起课文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个故事他们都听说过,有助于他们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课文简短,一旦读熟,理解、背诵起来就很容易了。
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古人有“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朗读的方法。在理解文意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教师点拨的方式理解课文,熟读背诵。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能自己讲一讲这个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等多种途径来理解词句的意思,生生、师生互动交流,理解课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传统文化形式的精美和内容的丰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司马光对朋友的爱,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
难点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文言文的有关知识,预习课文。
1课时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看到大屏幕上的这幅图,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学生交流)
师:这个故事最早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里面。
2.板书:司马光。
师: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到了不少资料吧!那么你们了解到了我们即将学习的这篇课文的哪些知识?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介绍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的预习完成得非常棒。现在,请打开课本,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2.课文比较短,请大家再读一遍,这次试着读出停顿,读懂句子。
3.看大屏幕,把本课生字读一读,每个生字读两遍。
4.生字解决了,谁能把这篇古文给大家读一读?(抽读)
师:请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好,等会儿提提意见。(学生点评)
现在,请听老师范读,同学们可以拿出铅笔,一边听一边体会,哪里该断句,哪里该重读,作上记号。(教师读两遍)
5.这次,请大家跟着老师小声读,看标记的停顿和重音是否合适。
6.现在读的感觉和刚开始读的感觉不一样了吧,古文就是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读出味道来!再试试……(齐读)
三、理解课文
1.学习“群儿戏于庭”。
(课件出示:群儿戏于庭)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司马光小时候)大家是怎么知道的?(“儿”是“小孩子”的意思)
(2)这句话还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引导翻译词句,并点击出示单字解释)
生:事情发生的地点(院子里)。
师: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庭)大家找到这个字了吗?我们把它勾出来,还可以做上笔记,我们再来写一写这个字。(教师范写“庭“字。)
师:这群孩子在做什么?哪个字能说明?(戏)“戏于庭”就是……(抽学生翻译)“于”是“在”的意思。
(3)谁能把我们刚才理解到的信息连起来,给大家说一说。(翻译全句)
(4)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院子里做游戏,肯定玩得非常……(生:开心、高兴)那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齐读)
2.学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师: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课件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指名读。
师:老师注意到,有的同学在阅读本句时停顿还掌握得不是特别好。(指导:范读、齐读)
(2)认识“瓮”。
师:最开始,我们看了一张图片,里面有个大家伙,那是什么?(瓮)“瓮”是什么意思呢?(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大家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个字的意思的?(文下的注释)
师:没错,借助注释理解相关内容,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3)那在本句中,还有哪些字是你们在阅读中没弄明白的?
生:“足”“跌”“没”……
(4)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字并指导书写生字:登、跌。
(5)现在谁能够看着大屏幕,把事情的起因给同学们说一说?(翻译本句)
(6)看到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真让人……(生:着急)那谁能用焦急的语气来读读,尽量读出紧迫的感觉来?(抽读、范读、齐读)
3.学习“众皆弃去”。
师:在这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众皆弃去)
(1)抽读。
(2)师范读。
(3)自读。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方法再读读,多读几遍,而义自见,试一试。
(4)通过阅读,大家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5)指导书写:众、弃。
(6)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众皆弃去”,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进一步理解体会。
翻译:其他的孩子都放弃而离开。
4.学习“光持石击瓮破之”。
(课件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在这危急关头,只有司马光没有离开,在想办法救人。
板书:光持石击瓮
(1)指导书写“持”。
(2)抽生完整翻译全句。
(3)司马光与其他孩子一比较,就让人觉得司马光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评价,谈品质)
(4)根据回答指导朗读:那你们能不能也来沉着、冷静的或带着佩服的语气读读,做一回勇敢的小司马光呢?
5.学习“水迸,儿得活”。
(课件出示:水迸,儿得活)
(1)齐读。
(2) “水迸”是什么意思?(水向外溅出或喷射)
(3)结果怎样?(儿得活)
(4)板书:儿得活
师:孩子得救了,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让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令人欣慰的结局吧!(齐读)
6.比较异同,复述全文。
师:《司马光》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你发现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的不同了吗?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文言文不同于课文,它篇幅极短,语言简练,需要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3)师:现在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讲。
四、指导背诵
1.教师领读。
师:“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有收获。”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初步领略到了文言文的魅力。现在,就请大家熟读成诵,把它放进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吧!
2.指导背诵方法。
师:老师刚才看了一下,同学们都背得很认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到了合适的方法。老师背类似的古文,一般会先想想故事内容,再背,想一句,背一句,就容易许多。不信,我们来试试。
3.教师说句意,学生背对应句子。
4.同桌互背。
5.教师抽背。
五、布置作业
1.推荐读《两小儿辩日》。
2.书写本课生字。
司马光
eq \b\lc\ \rc\}(\a\vs4\al\c1(起因:一儿跌没水中,经过\b\lc\{(\a\vs4\al\c1(其他人:皆弃去,司马光:持石击瓮)),结果:儿得活))eq \a\vs4\al(沉着,勇敢)
这篇文言文的内容和道理比较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编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时,我把“读通”文章作为一大任务,先让学生自读,互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韵律,再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大概意思,然后我再通过详细讲解及示范领读,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 司马光教案及反思,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题,初读课文,读懂大意,总结课文学法,提取下节课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