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展开
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佳选项,请将最佳选项的序号涂写在答题卡上。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示地区包括的省区有
A.青、渝、宁 B.陇、秦、赣
C.川、藏、滇 D.内蒙古、甘、新
读我国某四省区轮廓图,完成2~3题。
甲 乙 丙 丁
2.小王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鄂卫食证字[2016]第××06”字样,于是他判断出此矿泉水注册的省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关于四省区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是甲、乙
B.能源相对短缺的省区是甲、乙
C.外国朋友要考察少数民族风情,建议他去甲省区
D.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的省区可能是甲、丙
我国改革开放40年,造就了近3亿农民工。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在减缓。近年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大城市,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下图示意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资料显示2008-2015年
A.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超过本地农民工
B.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逐渐加大
C.本地农民工数量超过外出农民工
D.本地农民工数量增长速度超过外出农民工
5.改革开放40年,我国近3亿农民工
A.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改善
C.丰富了城市劳动力 D.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6.形成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地
A.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B.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C.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增多 D.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7.陕西省2016年7月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未满16周岁的儿童不得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导致“留守儿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为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9.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
C.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D.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高低高”阶段
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山峰可能属于
A.秦岭山脉 B.太行山脉 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
11.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海拔大致在
A.1 000米以上 B.1 000米以下
C.1 400米以上 D.1 400米以下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
A.>400 >25 B.<400 >25 C.>400 <25 D.<400 <25
13.造成图示区域降水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纬度 D.季风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此时副热带高压脊向北移动。
读图回答14~17题。
14.由图可知,时间大致是
A.1~2月 B.6~7月 C.7~8月 D.11~12月
15.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动到图示位置时
A.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华北地区沙尘暴肆虐 D.东北地区高温多雨
16.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千树万树梨花开
C.黄梅时节家家雨 D.清风细雨湿梅花
17.如果副热带高压脊向北快速推进,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气温距平(或降水距平)是指某年的气温(或降水量)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下图为云南省蒙自市1995-2014年春季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图中蒙自市春旱最为严重的年份是
A.1996年、2004年 B.2000年、2011年
C.2010年、2014年 D.2001年、2012年
19.蒙自市春旱频发且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变化 B.地形阻挡 C.深居内陆 D.人类活动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中数据,回答20~21题。
城市 | 夏秋季降 水量(mm) | 冬春季降 水量(mm) | 7月平均 气温(℃) | 1月平均 气温(℃) |
① | 153.2 | 124.4 | 25.7 | -15.2 |
② | 351.5 | 66.0 | 21.9 | -13.5 |
③ | 165.6 | 37.1 | 23.6 | -9.0 |
④ | 435.0 | 9.8 | 14.9 | -2.3 |
南宁 | 868.8 | 431.8 | 28.3 | 12.8 |
20.①②③④序号对应的城市是
A.银川、拉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
B.呼和浩特、拉萨、银川、乌鲁木齐
C.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拉萨
D.拉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
21.城市①冬春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A.季风的影响 B.亚洲高压控制 C.热带气旋影响 D.西风气流影响
读 “我国四地温度带和年降水量统计图”(下图),完成22~23题。
22.关于四地熟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一年两熟 B.②一年两熟 C.③两年三熟 D.④两年三熟
23.形成②地降水量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A.季风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下图为某地气候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该地
A.气温日较差约为40℃ B.春季多大风,夏季基本无风
C.气温年较差约为50℃ D.7、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以上
25.该地可能位于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江南丘陵 D.青藏高原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 据此回答26~27题。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②是雨水补给 ③是地下水补给 ④此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7.此河最可能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北地区
读中国局部地形示意图,回答28~29题。
28.黄河干流,水量迅速减少河段
A.①以上河段 B.从①到②河段
C.从②到③河段 D.从③到④河段
29.属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的山脉是
A.山脉E B.山脉F C.山脉G D.山脉D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30~31题。
30.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
31.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假设每个气候资源类型可以用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数字越大,等级越高)。读我国部分地区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32~33题。
地区 | 青藏 地区 | 四川 盆地 | 南方 大部 | 华北 地区 | 西北 大部 | 东北 大部 | 塔里木 盆地 | A |
类型 | 214 | 441 | 442 | 333 | 124 | 323 | B | 312 |
32.A地区可能是
A.柴达木盆地 B.台湾西部平原 C.三江平原 D.江汉平原
33.B气候资源类型的代号最可能为
A.134 B.421 C.142 D.222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下图),完成34~36题。
34.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区域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5.图中 M 地可能的气温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23°C大气环流 B.25°C地形地势
C.27°C海陆位置 D.29°C太阳辐射
36.对图示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正确判断是
①年径流量丰富②河流汛期较长③河流流速缓慢④河流含沙量小 ⑤中游多V形谷⑥河流结冰期短
A.③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滑坡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下图为某地9月13日形成的堰塞湖,其物质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图,回答37~38题。
37.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滑坡 B.火山喷发 C.地震 D.洪涝灾害
38.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定并执行应急方案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0.罗斯海新站奠基时,此季节北京可能出现的景观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非选择题(两道题,共40分)
41.(2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月27—28日,湖北省江汉平原受较强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交锋影响,出现了“雨凇”的天气。“雨凇”是天空落下的冷雨,一接触树枝、电缆、屋脊等,便迅速冻结成晶莹的冰层。图1为江汉平原附近区域图,图2为当地此次“雨凇”形成的气温垂直分布图。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在能源奇缺背景下,周恩来总理提出以秦岭、淮河为界,来划定北方集中供暖区,划定理由是多年日平均气温稳定≤5℃的日数≥90天被界定为集中供暖的地区。近年来,每逢供暖期,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据了解,北方墙体砖层厚度一般为37 cm,俗称“三层砖”;南方墙体厚度一般为24 cm,俗称“两层砖”。下图为2007—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和预测图。
(1)分析江汉平原此次出现“雨凇”天气的原因。(8分)
(2)指出2007—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8分)
(3)你是否赞同南方集中供暖?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10分)
42.(14分)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右上角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4分)
(3)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4分)
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月考
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 | B | C | D | C | D | B | B | C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C | D | B | B | C | A | C | A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D | B | A | D | B | D | B | C | C | D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B | C | A | B | B | C | A | C | A | D |
41.(1)地处河谷地带,没有高大山脉阻挡(或地形的狭管效应),有利于冷空气沿着谷地南下入侵,地面温度低(2分);冷锋带来降水(2分);逆温层的存在使雪融化成雨滴(或气温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了变化,自下而上呈“冷—暖—冷”的分布,高空的雪花下降过程中,经过逆温层时气温>0℃,融化形成“雨滴”并继续下降)(2分);雨滴进入近地面大气层时,由于气温低于0℃,附着在地物上冻结而成“雨凇”(2分)。
(2)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分);石油消费比重变化不大(或者石油消费比重波动、略有上升) (2分);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上升(2分);能源消费多元化(2分)。
(3)赞同(2分)。南方冬季湿冷(2分);技术发展可以集中供暖,提高了能源利用率(2分);集中处理污染物,减少污染物排放(2分);利用天然气、工厂余热等多元化热源,能源来源较稳定(2分)。
或不赞同(2分)。南方冬季持续低温时间短(2分);南方建筑物墙体厚度较小,不利于保温,集中供暖造成能源浪费(2分);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投资成本高,技术、资金投入较大(2分);供热设施利用率较低(2分)。
42.(1)地形类型:盆地或平原(2分)理由: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米,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米,多平原地形;(2分)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2分)
(2)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2分);河流径流丰富,泥沙向下游河段搬运, 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2分)。
(3) 南河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2分);唐河、白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