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题(Word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689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题(Word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689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题(Word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689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二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题(Word版)
展开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二地理(9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加减2-3分,并计入总分。
知 识 技 能 | 学习能力 | 习惯养成 | 总分 | |||
内容 | 圈层 | 地球运动 | 大气环境 | 案例分析 | (卷面整洁) | 100 |
分数 | 10[] | 60 | 30 | 8 | 2-3[] |
第Ⅰ卷 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读图9,完成1-2题.
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月球 B.火星 C.金星 D.土星
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有大气但不适合生物呼吸
B.没有坚硬的地表
C.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D.体积和质量很小
3.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显示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4.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B.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C.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D.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
5.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不同的经线产生不同的地方时 B.广州夏季昼长夜短
C.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 D.两极地区夜空常出现极光
6.下表为济南(117°E,36°40′N)某月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日期 | 日出 | 日落 |
20日 | 05:33 | 18:50 |
21日 | 05:32 | 18:51 |
据此判断该月可能是 ( )
A.2月 B.4月
C.8月 D.10月
7.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30′,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圈出现的极昼天数增加 D.北温带范围扩大
8.下图中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是 (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9-10题。
9.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
10.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11题。
11.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A.西二区 B.西十区 C.东十区 D.东二区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位于10°S当天甲、乙、丙、丁四地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当乙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最大时,北京时间是( )
A.10时 B.12时 C.18时 D.6时
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 )
A.丁地比丙地早见到日出 B.甲乙两地处于同一半球
C.丙地最大太阳高度比丁地大 D.甲乙两地距直射点纬度差相同
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14~15题。
14.甲地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南半球高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低纬度
15.下图中近地面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等温面,与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
A.七月份出现的亚洲低压
B.一月份出现的亚洲高压
C.七月份出现在中国的副热带高压
D.一月份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气压中心
图一、图二分别为某月13日9时和15日9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日正值北半球(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7.15日9时和13日9时相比( )
A.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 B.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
C.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 D.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
读右上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18~19题。
18.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导致( )
A.①增强,②增强 B.②减弱,③减弱
C.③增强,④增强 D.⑤减弱,④增强
19.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④强,⑤强 D.②强,④弱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20题。
20.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B.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二、基本图形分析填空题(22分)(每空1分,共计22分)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是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 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 。
(2)AD线表示 _线,B点的太阳高度是 ,D地的昼长是 小时。
(3)全球日期与B点相同的范围与C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 。
2.下图中甲图所示范围全部为昼半球,N点为北极点,B点为90°E经线与南极圈的交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2)A、B两点昼长相差_______小时。
(3)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4)根据甲图条件在乙图中绘出这一天的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5)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日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折线,并简述其规律。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时间3月20 日17时,几位中国摄影师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机场(78°N,15.5°E)拍摄到日全食照片。读右上图斯瓦尔巴群岛示意图,此次日全食发生在朗伊尔城中午,日全食发生时太阳
(1)该摄影师可在当地_____方向观察日全食;
(2)位于地平线上空__°
在此次日全食发生三个月后,该地( )
A.出现极昼 B.出现极夜 C.昼短夜长 D.昼夜平分
4.表1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表”,根据表格完成21题。
(1)据表推断:A.火星的极昼极夜纬度范围比地球_______ B.火星的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______C.火星赤道上沿东西方向运动的物体_____(不、会)发生偏转
(2)你根据表格两组重要数据对比知道了,火星与地球相比,不太适合生命生存。请问你的依据和结论分别是:
依据的第一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的第二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计38分)
(一)地理实践力导证原理。2分
下面是我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做的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1.为何甲箱放土后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高:
(1分)
2.此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1分)
(二)一题多变题: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
① ,② ,③ ,④ 。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其方向是 。
(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 。
(4)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 (南或北)半球,理由是 。
(5)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地,原因是 。
(三)关键环节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甲)与“沿30ºN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要求:(8分)
(1)此为北半球的___季节,请据图甲说出你的判断理由:__ ;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 ______和 (选择填空)。
A.a→b B.b→c C.e→f D.f→e
(2)当b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北太平洋高空等压面向 (高空,近地面)凸出,北太平洋与亚欧大陆相比,等温线向 (南,北)凸出。
(3)c处与e处同为上升气流,但两者的成因不同,请简述之 。(易混易错)
(四)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农业创收,华北地区一农户准备建一玻璃温室,他初步设计了如下的草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冬季,为获得充足的热量,温室顶部坡面应朝向____。
(2)建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因素,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3)该温室生产的西红柿明显不如夏季自然生长的口味好,主要原因是( )A.光照不足 B.日较差较小 C.热量不足 D.年较差较小
(4)运用玻璃温室的原理,解释人们在傍晚制造烟雾防止霜冻的原因。(2分)
(五)以下两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分)
(1)甲图表示北半球 (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
(2)乙图表示北半球 (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 。
(3) 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 ,它将 切断。
(4)E处的风向为 ,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 地,印度半岛此时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
第Ⅱ卷(提高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读图回答30-31题。
1.由图文信息可知
A. 从M至N的最短航线为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B. 洛杉矶与悉尼均正值少雨的季节
C. 此季节英吉利海峡风势正劲
D. 这一天N地日出东北
2.图示时刻
A. N地午阳与海平面同一高度
B. 澳大利亚与中国不在同一日
C. 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
2015年10月16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正式签署了共同建设和运营雅万高铁(雅加达至万隆)项目协议,标志着中国高铁走出去取得历史性突破。下图为雅万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题。
3.雅加达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成都(30. 4°N,104°E)的时间大约为(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下图为某一地区海拔高度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不均
B.莫霍界面以上为岩石圈
C.大洋地壳一定比大陆地壳厚
D.莫霍界面是岩浆发源地
5.喜马拉雅山上有大量石灰岩分布,说明该地区( )
A.目前变质作用强烈
B.曾经地势低洼
C.有过强烈的火山喷发
D.冰川广布
二.解答题(10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 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1)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一些气象因素影响,请举出一例,并说明其对PM2.5的浓度如何影响?(6分〉
(2) 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二地理(9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题纸
得分框 | 知识与技能 | 学习能力 | 习惯养成 | 总分 |
|
|
|
|
第Ⅰ卷 基础题(共80分)
二、基本图形分析填空题(22分)(每空1分,共计22分)
1.(1) 位置。公转速度 。
(2) 线,太阳高度 ,D地的昼长是 小时。
(3)范围之比是 。
2.(1)地理坐标是_________ 。(2)昼长相差______小时。 (3)________方向。(4)根据甲图条件在乙图中绘出这一天的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5) 规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在当地_____方向;(2)位于地平线上空____° ( )
4. (1)A. _______ B. ______C. _____
(2)依据的第一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的第二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计38分)
(一)2分
1.
(1分)
2. (1分)
(二)(13分)
(1)① ,② ,③ ,④ 。
(2) ____ , _________ 。
(3)______ ;________ 。
(4) _____ 。 半球,理由是 。
(5) 地,原因是 。
(三) (8分)
(1) ___季节,理由: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和 (选择填空)。
(2)_______ , 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混易错)
(四)(6分)
(1)____。(2)_____因素,原理是______________。(3)( )
(4)(2分)
(五)(9分)
(1) ,判断理由是 。
(2) 判断理由 。
(3) ,它将 切断。(4) , 地,原因是 。
第Ⅱ卷(提高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2)(4分)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试卷
答案
第一卷
CCBAA CBABB BCDAB DACDB
二、基本图形分析填空题(22分)(每空1分,共计22分)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 。 先变快后变慢 。
(2)昏线, 90 , 0 小时。
(3) 3:1 。
2. (1)90°W,66°34′N (2)2 4
(3)东北 (4)如图1所示。
(5)如图2所示,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 (1)___正南__方向;(2)位于地平线上空_12_°
(C )
4. (1)A.大B.长C. 不会发生偏转 (2)与太阳平均距离;距离较远,火星表面温度低; 火星体积质量; 体积质量太小,大气层太薄
三、解答题(共计38分)
(一)2分
1.甲箱地面辐射多于乙 2.: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二)13分
① 梯度力 ,② 风向 ,③ 地抓偏向力 ,④ 摩擦力 。
(2)垂直 ,其方向是 指向低压 。
(3)平行 ;180°
(4) 斜交 。北)半球,理由是 右偏 。
(5)N风力大,原因是等压线密集
(三) (8分)
(1)此为北半球的__夏_季节,理由:__直射点北移,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 B ______和 D (选择填空)。
A.a→b B.b→c C.e→f D.f→e
(2)当 (近地面)凸出, (南。
(3)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易混易错)
(四)(6分)
(1)冬季,为获得充足的热量,温室顶部坡面应朝向__南__。
(2)建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_热量_____因素,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温室效应_________。
(3)该温室生产的西红柿明显不如夏季自然生长的口味好,主要原因是( B )A.光照不足 B.日较差较小C.热量不足 D.年较差较小
(4)增强大气逆辐射。(2分)
(五)(9分)
(1)冬;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
(2)夏;亚欧大陆出现低气压(或太平洋出现高气压)
(3)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带
(5)东北;F;F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二卷
bacab(10分)
二、答案: (10分)
(1)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
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
(2)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