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
汽车区六中高二年级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
地理学科
命题人:杨小娜 审题人:韩晓梅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涂卡。
2.考试完毕交答题卡。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读七大洲轮廓图,回答问题。
有关下列大洲的正确叙述是
A. B 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B. E 大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C. C 大洲西部有巨大的安第斯山脉 D. G大洲全部位于东半球
【答案】C
【解析】
根据大洲的轮廓可知,A为非洲、B为北美洲、C为南美洲、D为亚洲、E为南极洲、F为欧洲、G为大洋洲。北美洲地形南北纵列,东部为低缓高地、中部为中央大平原、西部为科迪勒拉山系北段,A选项错误;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B选项错误;南美洲西部纵贯了高大、绵长的安第斯山脉,C选项正确;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至160°E,大洋洲包含的岛屿向东超过160°E,D选项错误。选C。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甲国位于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3. 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 苏伊士运河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麦哲伦海峡
【答案】2. D 3. C
【解析】
【2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分析,该国位于巴拿马运河以南,属于南美洲。故选D。
【3题详解】
从徐州经太平洋,穿过巴拿巴运河,到该国,是四条航线中最近的。故选C。
4.读日本和英国图,回答下题。
影响两国北部山地冬季降水偏多的共同因素有
A. 太阳辐射 B. 地形 C. 洋流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左图是日本,右图是英国。日本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西部山地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多。英国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西部山地是迎风坡,降水多。 因此两地都受山地影响,气流抬升,多地形雨。故B正确。
读“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全年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 甲地气候类型为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6. 乙地气候特点是
A. 终年温和多雨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终年高温干燥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 关于丙地的正确叙述是
A. 全年降水少 B. 全年高温
C.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 风力沉积地貌分布广
【答案】5. B 6. D 7. C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图例,甲地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B对。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A错。地中海气候是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C错。温带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D错。
【6题详解】
乙地是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对。终年温和多雨的是温带海洋气候,A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温带季风气候,B错。终年高温干燥的是热带沙漠气候,C错。
【7题详解】
丙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A错。全年气候温和,B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对。多汁牧草分布广,没有风力沉积地貌,D错。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明显不同。
8. 关于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降水量全年均匀
B. ①地降水量全年均匀
C. ②地降水量冬季较多
D. 两地降水量冬季较少
9. 夏季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可能是
A. 湿润的夏季风 B. 副极地低压带
C. 中纬度西风带 D. 副热带高压带
【答案】8. C 9. A
【解析】
【8题详解】
①②两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从图中可知①地夏季降水积累较快,为夏季多雨,②地冬季降水积累较快,为冬季多雨,由此可知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为地中海气候,故C项正确。
【9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①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地区,所以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故A正确。
2015年12月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在南非召开,中非合作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下图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局部图,图中深色部分为雨林,浅色部分为草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此时图中区域
A. 西部高温多雨 B. 西部高温少雨
C. 东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东部盛行西北风
11. 我国某农业集团利用自己丰富的农业经验欲往该地投资种植粮食,最适合的作物是
A. 水稻 B. 甘蔗 C. 棉花 D. 小麦
【答案】10. A 11. A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召开时间为12月,12月为南半球夏季,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此时正值该岛夏季。此时该岛受东南信风影响,东侧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侧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节,此时正值湿季,西部高温多雨,故选A。
【11题详解】
甘蔗和棉花属于经济作物,不是粮食作物,BC错。水稻单产高,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马达加斯加岛热带草原湿季和雨林地区可以满足水稻热量水分需求,A对。小麦属于耐旱作物,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当地降水量、光照条件不适宜小麦生长,D错。故选A。
【考点定位】马达加斯加岛的气候特征及农业生产条件
【名师点睛】本题以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为切入点,考查马达加斯加岛的气候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材料可以明确开幕时间为12月,属于南半球的夏季,而马达加斯加岛西侧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解答此题关键在于从材料获取信息。第二小题,读题很重要,题干要求的是种植粮食作物,而甘蔗和棉花为经济作物,再结合水稻和小麦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可以推知两种作物的生长习性,即可得出答案。
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瞪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
A. 1~2月 B. 3~4月 C. 8~9月 D. 11~12月
13. 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A. 降水量的季节差异 B. 地形的空间差异
C. 热量的季节差异 D. 地势的空间差异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食草的野生动物迁徙主要是受食物——草的影响,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使图示北部地区降水多而草长势较好,南部草因缺水而逐渐枯黄,故食草动物在7~8月份向北迁徙越过马拉河,到9月份又向南越过马拉河到南部草原。
【13题详解】
东非草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草长势好坏决定于降水量,故根本原因是降水量的季节差异。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
B. 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C. 两国均以丘陵地形为主
D. 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15. 关于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均临近消亡边界 B. 地质灾害均为内力作用生成
C. 均多温泉 D. 均临近太平洋板块
【答案】14. D 15. B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 20°以东是东半球,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东半球,新西兰位于西半球;日本面积大于新西兰;两国地形以山地为主;而两国四周都临海洋,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
【15题详解】
两国都临近板块的碰撞地带,属于消亡边界;板块边界地带,多地热,多温泉;图示两国都临近太平洋板块;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故选B。
考点:世界主要国家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17.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17题详解】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植被的分布变化大体与等降水量线的递变规律一致,这种变化体现的分异规律为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9. 图中等值线北侧向西部凸出的影响因素为
A. 较高的纬度 B. 山地地形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答案】18. B 19.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难度一般。
【18题详解】
图中等降水量线自东向西递减,由降水的差异导致植被的差异,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故B正确。
【19题详解】
等降水量线向西凸出说明降水量比南北两侧多,这是受到该处山地的影响,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增多所致,故B正确。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 降水较少 B. 气温较高
C. 风力较弱 D. 光照较强
21. 夏季,S市主要受
A. 季风影响 B. 西风带影响
C. 低压控制 D. 高压控制
【答案】20. C 21. D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多风的天气有利于雾的消散。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小;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较大,故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风力较弱,C项正确。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光照较强,都有利于雾的消散,故排除A、B、D三项。
【21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纬30°N—40°N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D项正确。
考点:大气环流,雾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下图为东亚两个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地形较乙图起伏大
B. 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C. 甲图所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D. 乙图森林、水能资源丰富
23. ①城市和④城市气候类型相同,但④城市纬度较高的原因是
A. 暖流增温增湿 B. 受海洋影响
C. 地形因素 D. 植被覆盖率
【答案】22. D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甲图为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乙图为日本,中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因此甲图地形较乙图起伏小,故A错误。 ①城市在④城市的西南方向,故B 错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故C错误。日本为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森林、水能资源丰富,故D正确。
【23题详解】
①市和④城市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④城市纬度较高,说明④城市冬季更温暖。④城市附近有日本暖流流经,暖流流过,增温增湿,故A正确。
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乙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2011年2月甲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 关于乙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
B. 该岛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C. 该岛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 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答案】24. A 25. C
【解析】
试题解析:
【24题详解】
考查季风的影响。图中为日本,在冬季时,吹西北季风,在日本地形的抬升下,多形成地形雨,此时(2月份,冬季),日本西岸的降水量大于东部,故①、②地降水量大于③、④地。
【25题详解】
根据放大图判断,河流中间流向四周,故中间高,四周低,排除A;根据气候类型分布图,判断此地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排除D;根据世界行政图得,此岛为北方四岛之一,此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挤压隆起成山,不是火山喷发而成,由于受日本海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在乙岛则有一些可以全年通航的天然良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
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 不能确定
27. 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6. B 27. 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气候。
【26题详解】
图示为日本,由于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其西北部位于山地迎风坡,故多地形雨;而东南侧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故A项正确。
【27题详解】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海岛,故气候收海洋性影响明显,为海洋性季风气候;日本的降水量主要来自夏季的东南季风,故东南部的太平洋沿岸降水量多于西北侧的日本海沿岸。③④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左图)和IT产业竞争模式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中,顺序正确的是
A. 乙→①→②、③ B. 乙→③→④→②
C. 乙→③→④、⑤ D. 乙→①→③→⑤
29. IT产业全球化竞争模式中,c是指
A. 制造和研发环节 B. 加工和组装环节
C. 市场和运输环节 D. 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30. 图中
A. 甲可高层次承接新一轮的全球IT产业转移
B. 乙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可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C. ②、③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
D. ①、④、⑤可增强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答案】28. C 29. D 30. D
【解析】
【28题详解】
依据经纬度可知,乙代表日本,①代表珠三角,②代表台湾,③代表韩国,④代表长三角,⑤代表环渤海地区。所以顺序正确的是乙→①→③→⑤,故D正确。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为日本、韩国→台湾→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最后是我国内陆地区。 故C正确。
【29题详解】
读右图,IT产业全球化竞争模式中,分布于c的甲乙是发达国家,位于产业模式的顶端,占有最大的利润,因此c是指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故D正确。制造和研发环节对应在b,故A错误。加工和组装环节、市场和运输环节对应在a,故B、C错误。
【30题详解】
①、④、⑤分别是代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方向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是正确的,故D正确。由经纬度可知,甲地为美国,它是全球IT产业的先驱,所以不存在承接其它地区的产业转移,故A错误。 乙地为日本,劳动力不廉价,故B错误。台湾和韩国受劳动力和地域限制不可能进一步扩大规模效益,故C错误。
【点睛】产业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发达国家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的各环节中,处于顶端的环节,主要是核心技术和品牌,由发达国家掌控,在利润分配中占的比例最高。而加工、组装等生产环节,在利润分配中占的比例低,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31.读对越南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与地区图,分析判断
A. 这些国家和地区均位于亚太地区
B. 距离越近,投资额越大
C. 越南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D. 越南具备资金和技术优势
【答案】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能够结合选项和图中信息来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不是都位于亚太地区,法国不是亚太地区,距离越近,投资额不一定就大,越南是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但资金和技术没有优势。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2.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火山活动强烈是由于位于三大板块生长边界
B. 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下地幔的软流层
C. 火山喷发可能引发地震、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D. 进入大气层的火山灰增强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33. 关于巴厘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终年高温,7、8月份降水最多 B. 地势北坡陡,南坡缓
C. 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缓 D. 自然植被为热带草原,覆盖率高
34. 印尼鼓励A岛向B岛移民,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 促进B岛经济开发与发展 B. 缓解A岛的人口压力
C. 实现本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D. 提高B岛人口增长率
【答案】32. C 33. B 34. D
【解析】
本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多,解答时需仔细。
【32题详解】
火山喷发可能引发地震、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故C正确。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三大板块的消亡边界,故A错误;岩浆发源于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B错误。 进入大气层的火山灰阻挡太阳辐射,可能使气温下降,故D错误。
【33题详解】
结合图示的河流分布,该岛的北侧河流流程短,而南侧流程长,故判断地势北坡陡,南坡缓,故B正确;巴厘岛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故A、D错误。结合图示的山峰高度,判断该岛屿的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故C错误。
【34题详解】
印度尼西亚鼓励A 岛向B 岛移民,可以促进 B 岛经济开发与发展;缓解A 岛的人口的压力;实现本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A、B、C项正确。提高B 岛人口增长率不是移民的原因,D项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项,故选D。
下图是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5. 图中字母与板块对应正确的是
A.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太平洋板块
B.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C.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 a—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 c—大西洋板块
36. 图示区域的下列农矿产品中在世界上具有突出地位的是
A. 铁矿、锡矿 B. 天然橡胶、油棕
C. 石油、铁矿 D. 玉米、水稻
【答案】35. A 36. B
【解析】
【35题详解】
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a为印度洋板块;b表示亚欧板块;c表示太平洋板块。故A正确。
【36题详解】
图示区域位于东南亚,为世界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区,矿产资源中锡和石油储量丰富,但铁矿和玉米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B正确。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利用图中经纬度以及三大板块交界处的信息确定当地的位置。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37.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8. 关于金边至K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8月,水量大,自K流向金边 B. 2月,水量大,自金边流向K
C. 2月,水量小,自K流向金边 D. 8月,水量小,自金边流向K
【答案】37. D 38. C
【解析】
图中丰水期、枯水期水位线,相当于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水位线最稀疏的地方,相当于等高线最稀疏,地势最为平坦。图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2月是冬季,河流水量小,湖水补给河水,自K流向金边。8月是夏季,河流水量大,河水补给湖水,自金边向流K。
【37题详解】
读图,图中丰水期、枯水期水位线,相当于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水位线最稀疏的地方,相当于等高线最稀疏,地势最为平坦的是④,D对。其它位置水位线较密集,说明坡度较大,A、B、C错。
【38题详解】
图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控制,降水少。金边至K河段,2月是冬季,河流水量小,湖水补给河水,自K流向金边,C对。8月是夏季,河流水量大,河水补给湖水,自金边向流K,A、B、D错。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9. 湄公河三角洲河网密布,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①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沛 ②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流易分散
③径流量较小,河道易干涸改道 ④海水侵蚀,形成多条河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40. 当地为减轻旱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与中国合作,大力修建大坝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海水淡化或修海堤拦水 ④农田水利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39. A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1)河网密布的原因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地形、水源、气候等方面考虑。该地区位于湄公河下游,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沛;河口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势低平,容易导致水流分散;且径流量大,易泛滥分叉, 故A正确。
【40题详解】
为减轻旱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地应加强农业投入,发展节水型农业,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中国合作,大力修建大坝属于政府行为,而非当地;海水淡化成本太高,修海堤拦蓄的为海水,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因此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C正确。
【点睛】第一小题解答可借助我国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的原因来思考,第二小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题干要求“当地可以采取的措施”。
第Ⅱ卷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41.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
【答案】(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 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解析】
【详解】(1)图示甲国为地处朝鲜半岛的韩国,由图中信息可知,东西部的差异主要是地形差异。西部地区等高线稀疏,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为平原,适于发展种植业,因此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中、东部等高线密集,海拔在500米左右,多丘陵、山地,土地利用以草地、林地为主。
(2) 人口和城市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因此人口和城市较多。
(3)乙国为日本,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4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 (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全年受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气候的气候特征为 。
(3)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与材料三丙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
材料三 某四地年气温及降水量统计资料
(4)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5)有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在f气流的影响下,北美洲东部地区温和多雨
B.g地常年受材料一中的①带控制
C.j地自然带与表格中乙地自然带相同
D.b地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
【答案】(1)北 (2)温带海洋性 全年温和多雨
(3)c 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4)水源 (5)BD
【解析】
【详解】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右偏,因此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
⑥带为中纬西风带,全年受西风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多雨。
材料三表格中数据显示丙地降水属冬雨型,因此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故为图中字母c。
读图可知h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当地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此制约 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g地为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压影响,全年高温多雨;b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受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故B、D正确。由图中箭头指向可知,f气流来自北冰洋沿岸,受其影响时,北美洲东部地区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故A错误。j地属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与表格中丙地自然带相同,故C错误。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湄公河流域图。
材料二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水能是澜沧江最大的资源。在澜沧江水电开发的争议里有两派,一派是赞成派,一派是反对派。
材料三 我国大米出口中,85%以上为中低质早籼米,主要出口到一些经济不发达、粮食短缺的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进口来源国家主要是泰国,主要是进口香米等高质量稻米,以满足国内高收入阶层的需要。
(1)据材料一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你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派并阐述理由。
(3)分析我国稻米主产区的气候资源优势。
(4)近年来我国稻米出口面临东盟国家的竞争,结合我国稻米生产的特点,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答案】(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及沿海;地势北高南低。
(2)支持赞成派 理由:该地水能丰富且水能可再生无污染;开发水电能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利于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大气质量,减少酸雨危害;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支持反对派 理由:淹没耕地,人地矛盾加剧;需要移民,易产生社会问题;往山里移民,更要破坏生态,易加剧水土流失;工程建设破坏环境,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电开发会导致有色冶炼工厂增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夏季高温,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4)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生产优质稻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商品率;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解析】
试题考查发展水电开发条件及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
(1)图示地区为中南半岛,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及沿海地区,与我国横断山区山水相连,地势北高南低。
(2)水电开发有利有弊,支持的理由是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反对的理由是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发展水电有利条件为水能丰富,有利影响主为可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水能可再生无污染利于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大气质量,减少酸雨危害;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水电的不利影响为淹没耕地,人地矛盾加剧,需要移民,易产生社会问题;会破坏生态,易加剧水土流失,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电开发会导致有色冶炼工厂增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我国水稻主要种植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光照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4)由材料“我国大米出口中,85%以上为中低质早籼米”可知,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生产优质稻米;我国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因此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商品率;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我国水稻种植区主要是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因此应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点睛】
季风水田农业特点、成因及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
口数量
机械化
和科技
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较低
加大科技
投入,提高
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
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
增加投入,
兴修水利
汽车区六中高二年级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考试
地理学科
命题人:杨小娜 审题人:韩晓梅
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涂卡。
2.考试完毕交答题卡。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读七大洲轮廓图,回答问题。
有关下列大洲的正确叙述是
A. B 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B. E 大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C. C 大洲西部有巨大的安第斯山脉 D. G大洲全部位于东半球
【答案】C
【解析】
根据大洲的轮廓可知,A为非洲、B为北美洲、C为南美洲、D为亚洲、E为南极洲、F为欧洲、G为大洋洲。北美洲地形南北纵列,东部为低缓高地、中部为中央大平原、西部为科迪勒拉山系北段,A选项错误;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B选项错误;南美洲西部纵贯了高大、绵长的安第斯山脉,C选项正确;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至160°E,大洋洲包含的岛屿向东超过160°E,D选项错误。选C。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甲国位于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3. 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 苏伊士运河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麦哲伦海峡
【答案】2. D 3. C
【解析】
【2题详解】
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分析,该国位于巴拿马运河以南,属于南美洲。故选D。
【3题详解】
从徐州经太平洋,穿过巴拿巴运河,到该国,是四条航线中最近的。故选C。
4.读日本和英国图,回答下题。
影响两国北部山地冬季降水偏多的共同因素有
A. 太阳辐射 B. 地形 C. 洋流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左图是日本,右图是英国。日本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西部山地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多。英国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西部山地是迎风坡,降水多。 因此两地都受山地影响,气流抬升,多地形雨。故B正确。
读“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全年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 甲地气候类型为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6. 乙地气候特点是
A. 终年温和多雨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终年高温干燥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 关于丙地的正确叙述是
A. 全年降水少 B. 全年高温
C.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 风力沉积地貌分布广
【答案】5. B 6. D 7. C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图例,甲地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B对。热带草原气候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A错。地中海气候是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C错。温带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D错。
【6题详解】
乙地是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对。终年温和多雨的是温带海洋气候,A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温带季风气候,B错。终年高温干燥的是热带沙漠气候,C错。
【7题详解】
丙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A错。全年气候温和,B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对。多汁牧草分布广,没有风力沉积地貌,D错。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明显不同。
8. 关于两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降水量全年均匀
B. ①地降水量全年均匀
C. ②地降水量冬季较多
D. 两地降水量冬季较少
9. 夏季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可能是
A. 湿润的夏季风 B. 副极地低压带
C. 中纬度西风带 D. 副热带高压带
【答案】8. C 9. A
【解析】
【8题详解】
①②两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从图中可知①地夏季降水积累较快,为夏季多雨,②地冬季降水积累较快,为冬季多雨,由此可知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为地中海气候,故C项正确。
【9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①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地区,所以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故A正确。
2015年12月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在南非召开,中非合作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下图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局部图,图中深色部分为雨林,浅色部分为草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此时图中区域
A. 西部高温多雨 B. 西部高温少雨
C. 东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东部盛行西北风
11. 我国某农业集团利用自己丰富的农业经验欲往该地投资种植粮食,最适合的作物是
A. 水稻 B. 甘蔗 C. 棉花 D. 小麦
【答案】10. A 11. A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召开时间为12月,12月为南半球夏季,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此时正值该岛夏季。此时该岛受东南信风影响,东侧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侧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节,此时正值湿季,西部高温多雨,故选A。
【11题详解】
甘蔗和棉花属于经济作物,不是粮食作物,BC错。水稻单产高,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马达加斯加岛热带草原湿季和雨林地区可以满足水稻热量水分需求,A对。小麦属于耐旱作物,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当地降水量、光照条件不适宜小麦生长,D错。故选A。
【考点定位】马达加斯加岛的气候特征及农业生产条件
【名师点睛】本题以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为切入点,考查马达加斯加岛的气候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材料可以明确开幕时间为12月,属于南半球的夏季,而马达加斯加岛西侧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解答此题关键在于从材料获取信息。第二小题,读题很重要,题干要求的是种植粮食作物,而甘蔗和棉花为经济作物,再结合水稻和小麦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可以推知两种作物的生长习性,即可得出答案。
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瞪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
A. 1~2月 B. 3~4月 C. 8~9月 D. 11~12月
13. 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A. 降水量的季节差异 B. 地形的空间差异
C. 热量的季节差异 D. 地势的空间差异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食草的野生动物迁徙主要是受食物——草的影响,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使图示北部地区降水多而草长势较好,南部草因缺水而逐渐枯黄,故食草动物在7~8月份向北迁徙越过马拉河,到9月份又向南越过马拉河到南部草原。
【13题详解】
东非草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草长势好坏决定于降水量,故根本原因是降水量的季节差异。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
B. 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C. 两国均以丘陵地形为主
D. 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15. 关于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均临近消亡边界 B. 地质灾害均为内力作用生成
C. 均多温泉 D. 均临近太平洋板块
【答案】14. D 15. B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 20°以东是东半球,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东半球,新西兰位于西半球;日本面积大于新西兰;两国地形以山地为主;而两国四周都临海洋,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
【15题详解】
两国都临近板块的碰撞地带,属于消亡边界;板块边界地带,多地热,多温泉;图示两国都临近太平洋板块;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故选B。
考点:世界主要国家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17.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17题详解】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植被的分布变化大体与等降水量线的递变规律一致,这种变化体现的分异规律为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9. 图中等值线北侧向西部凸出的影响因素为
A. 较高的纬度 B. 山地地形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答案】18. B 19.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难度一般。
【18题详解】
图中等降水量线自东向西递减,由降水的差异导致植被的差异,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故B正确。
【19题详解】
等降水量线向西凸出说明降水量比南北两侧多,这是受到该处山地的影响,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增多所致,故B正确。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 降水较少 B. 气温较高
C. 风力较弱 D. 光照较强
21. 夏季,S市主要受
A. 季风影响 B. 西风带影响
C. 低压控制 D. 高压控制
【答案】20. C 21. D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多风的天气有利于雾的消散。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小;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较大,故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风力较弱,C项正确。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光照较强,都有利于雾的消散,故排除A、B、D三项。
【21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纬30°N—40°N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D项正确。
考点:大气环流,雾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下图为东亚两个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地形较乙图起伏大
B. 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C. 甲图所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D. 乙图森林、水能资源丰富
23. ①城市和④城市气候类型相同,但④城市纬度较高的原因是
A. 暖流增温增湿 B. 受海洋影响
C. 地形因素 D. 植被覆盖率
【答案】22. D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甲图为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乙图为日本,中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因此甲图地形较乙图起伏小,故A错误。 ①城市在④城市的西南方向,故B 错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故C错误。日本为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森林、水能资源丰富,故D正确。
【23题详解】
①市和④城市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④城市纬度较高,说明④城市冬季更温暖。④城市附近有日本暖流流经,暖流流过,增温增湿,故A正确。
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乙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2011年2月甲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5. 关于乙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
B. 该岛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C. 该岛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 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答案】24. A 25. C
【解析】
试题解析:
【24题详解】
考查季风的影响。图中为日本,在冬季时,吹西北季风,在日本地形的抬升下,多形成地形雨,此时(2月份,冬季),日本西岸的降水量大于东部,故①、②地降水量大于③、④地。
【25题详解】
根据放大图判断,河流中间流向四周,故中间高,四周低,排除A;根据气候类型分布图,判断此地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排除D;根据世界行政图得,此岛为北方四岛之一,此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挤压隆起成山,不是火山喷发而成,由于受日本海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在乙岛则有一些可以全年通航的天然良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
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 不能确定
27. 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6. B 27. 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气候。
【26题详解】
图示为日本,由于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其西北部位于山地迎风坡,故多地形雨;而东南侧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故A项正确。
【27题详解】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海岛,故气候收海洋性影响明显,为海洋性季风气候;日本的降水量主要来自夏季的东南季风,故东南部的太平洋沿岸降水量多于西北侧的日本海沿岸。③④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左图)和IT产业竞争模式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中,顺序正确的是
A. 乙→①→②、③ B. 乙→③→④→②
C. 乙→③→④、⑤ D. 乙→①→③→⑤
29. IT产业全球化竞争模式中,c是指
A. 制造和研发环节 B. 加工和组装环节
C. 市场和运输环节 D. 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30. 图中
A. 甲可高层次承接新一轮的全球IT产业转移
B. 乙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可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C. ②、③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
D. ①、④、⑤可增强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答案】28. C 29. D 30. D
【解析】
【28题详解】
依据经纬度可知,乙代表日本,①代表珠三角,②代表台湾,③代表韩国,④代表长三角,⑤代表环渤海地区。所以顺序正确的是乙→①→③→⑤,故D正确。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为日本、韩国→台湾→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最后是我国内陆地区。 故C正确。
【29题详解】
读右图,IT产业全球化竞争模式中,分布于c的甲乙是发达国家,位于产业模式的顶端,占有最大的利润,因此c是指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故D正确。制造和研发环节对应在b,故A错误。加工和组装环节、市场和运输环节对应在a,故B、C错误。
【30题详解】
①、④、⑤分别是代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方向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是正确的,故D正确。由经纬度可知,甲地为美国,它是全球IT产业的先驱,所以不存在承接其它地区的产业转移,故A错误。 乙地为日本,劳动力不廉价,故B错误。台湾和韩国受劳动力和地域限制不可能进一步扩大规模效益,故C错误。
【点睛】产业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由发达国家转移向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的各环节中,处于顶端的环节,主要是核心技术和品牌,由发达国家掌控,在利润分配中占的比例最高。而加工、组装等生产环节,在利润分配中占的比例低,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31.读对越南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与地区图,分析判断
A. 这些国家和地区均位于亚太地区
B. 距离越近,投资额越大
C. 越南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D. 越南具备资金和技术优势
【答案】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能够结合选项和图中信息来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不是都位于亚太地区,法国不是亚太地区,距离越近,投资额不一定就大,越南是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但资金和技术没有优势。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2.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火山活动强烈是由于位于三大板块生长边界
B. 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下地幔的软流层
C. 火山喷发可能引发地震、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D. 进入大气层的火山灰增强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33. 关于巴厘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终年高温,7、8月份降水最多 B. 地势北坡陡,南坡缓
C. 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缓 D. 自然植被为热带草原,覆盖率高
34. 印尼鼓励A岛向B岛移民,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 促进B岛经济开发与发展 B. 缓解A岛的人口压力
C. 实现本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D. 提高B岛人口增长率
【答案】32. C 33. B 34. D
【解析】
本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多,解答时需仔细。
【32题详解】
火山喷发可能引发地震、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故C正确。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三大板块的消亡边界,故A错误;岩浆发源于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B错误。 进入大气层的火山灰阻挡太阳辐射,可能使气温下降,故D错误。
【33题详解】
结合图示的河流分布,该岛的北侧河流流程短,而南侧流程长,故判断地势北坡陡,南坡缓,故B正确;巴厘岛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终年高温多雨,故A、D错误。结合图示的山峰高度,判断该岛屿的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故C错误。
【34题详解】
印度尼西亚鼓励A 岛向B 岛移民,可以促进 B 岛经济开发与发展;缓解A 岛的人口的压力;实现本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A、B、C项正确。提高B 岛人口增长率不是移民的原因,D项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项,故选D。
下图是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5. 图中字母与板块对应正确的是
A.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太平洋板块
B.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C.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 a—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 c—大西洋板块
36. 图示区域的下列农矿产品中在世界上具有突出地位的是
A. 铁矿、锡矿 B. 天然橡胶、油棕
C. 石油、铁矿 D. 玉米、水稻
【答案】35. A 36. B
【解析】
【35题详解】
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a为印度洋板块;b表示亚欧板块;c表示太平洋板块。故A正确。
【36题详解】
图示区域位于东南亚,为世界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区,矿产资源中锡和石油储量丰富,但铁矿和玉米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B正确。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利用图中经纬度以及三大板块交界处的信息确定当地的位置。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37.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8. 关于金边至K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8月,水量大,自K流向金边 B. 2月,水量大,自金边流向K
C. 2月,水量小,自K流向金边 D. 8月,水量小,自金边流向K
【答案】37. D 38. C
【解析】
图中丰水期、枯水期水位线,相当于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水位线最稀疏的地方,相当于等高线最稀疏,地势最为平坦。图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2月是冬季,河流水量小,湖水补给河水,自K流向金边。8月是夏季,河流水量大,河水补给湖水,自金边向流K。
【37题详解】
读图,图中丰水期、枯水期水位线,相当于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水位线最稀疏的地方,相当于等高线最稀疏,地势最为平坦的是④,D对。其它位置水位线较密集,说明坡度较大,A、B、C错。
【38题详解】
图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受东北季风控制,降水少。金边至K河段,2月是冬季,河流水量小,湖水补给河水,自K流向金边,C对。8月是夏季,河流水量大,河水补给湖水,自金边向流K,A、B、D错。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9. 湄公河三角洲河网密布,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①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沛 ②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水流易分散
③径流量较小,河道易干涸改道 ④海水侵蚀,形成多条河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40. 当地为减轻旱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与中国合作,大力修建大坝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海水淡化或修海堤拦水 ④农田水利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39. A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1)河网密布的原因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以从地形、水源、气候等方面考虑。该地区位于湄公河下游,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沛;河口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势低平,容易导致水流分散;且径流量大,易泛滥分叉, 故A正确。
【40题详解】
为减轻旱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当地应加强农业投入,发展节水型农业,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中国合作,大力修建大坝属于政府行为,而非当地;海水淡化成本太高,修海堤拦蓄的为海水,不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因此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C正确。
【点睛】第一小题解答可借助我国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的原因来思考,第二小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题干要求“当地可以采取的措施”。
第Ⅱ卷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41.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
【答案】(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 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解析】
【详解】(1)图示甲国为地处朝鲜半岛的韩国,由图中信息可知,东西部的差异主要是地形差异。西部地区等高线稀疏,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为平原,适于发展种植业,因此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中、东部等高线密集,海拔在500米左右,多丘陵、山地,土地利用以草地、林地为主。
(2) 人口和城市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因此人口和城市较多。
(3)乙国为日本,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4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 (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全年受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该气候的气候特征为 。
(3)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与材料三丙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填字母),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
材料三 某四地年气温及降水量统计资料
(4)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5)有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在f气流的影响下,北美洲东部地区温和多雨
B.g地常年受材料一中的①带控制
C.j地自然带与表格中乙地自然带相同
D.b地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
【答案】(1)北 (2)温带海洋性 全年温和多雨
(3)c 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4)水源 (5)BD
【解析】
【详解】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右偏,因此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
⑥带为中纬西风带,全年受西风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年温和多雨。
材料三表格中数据显示丙地降水属冬雨型,因此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故为图中字母c。
读图可知h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当地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此制约 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g地为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压影响,全年高温多雨;b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受西风影响,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故B、D正确。由图中箭头指向可知,f气流来自北冰洋沿岸,受其影响时,北美洲东部地区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故A错误。j地属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与表格中丙地自然带相同,故C错误。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湄公河流域图。
材料二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水能是澜沧江最大的资源。在澜沧江水电开发的争议里有两派,一派是赞成派,一派是反对派。
材料三 我国大米出口中,85%以上为中低质早籼米,主要出口到一些经济不发达、粮食短缺的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进口来源国家主要是泰国,主要是进口香米等高质量稻米,以满足国内高收入阶层的需要。
(1)据材料一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你支持材料二中的哪一派并阐述理由。
(3)分析我国稻米主产区的气候资源优势。
(4)近年来我国稻米出口面临东盟国家的竞争,结合我国稻米生产的特点,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答案】(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及沿海;地势北高南低。
(2)支持赞成派 理由:该地水能丰富且水能可再生无污染;开发水电能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利于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大气质量,减少酸雨危害;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支持反对派 理由:淹没耕地,人地矛盾加剧;需要移民,易产生社会问题;往山里移民,更要破坏生态,易加剧水土流失;工程建设破坏环境,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电开发会导致有色冶炼工厂增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夏季高温,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4)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生产优质稻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商品率;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解析】
试题考查发展水电开发条件及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
(1)图示地区为中南半岛,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及沿海地区,与我国横断山区山水相连,地势北高南低。
(2)水电开发有利有弊,支持的理由是发展水电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反对的理由是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发展水电有利条件为水能丰富,有利影响主为可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水能可再生无污染利于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大气质量,减少酸雨危害;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水电的不利影响为淹没耕地,人地矛盾加剧,需要移民,易产生社会问题;会破坏生态,易加剧水土流失,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电开发会导致有色冶炼工厂增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我国水稻主要种植区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和光照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4)由材料“我国大米出口中,85%以上为中低质早籼米”可知,应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生产优质稻米;我国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因此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商品率;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水平;我国水稻种植区主要是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因此应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点睛】
季风水田农业特点、成因及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
口数量
机械化
和科技
水平低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较低
加大科技
投入,提高
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
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
增加投入,
兴修水利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