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0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
展开
牡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高(二)学年理科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分析1——2题。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2.对1985年与2012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叠加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据此回答3——4题。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环境污染加重 B.人口出现负增长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D.产业布局不合理4.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 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5——6题。5.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铜矿石 B.石油 C.铝土矿 D.石灰石6.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洞庭湖湿地在我国和国际上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避免洞庭湖的强度透支,洞庭湖湿地保护管理成了湖南省2011年度的重点调研课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7.关于洞庭湖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中国最大的湖泊湿地 B.围湖造田是湿地减少的主要因素C.没有人类的影响不会缩小 D.退田还湖等措施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8.洞庭湖地区退田还湖后,下列移民的生产安置方式中不合理的是( )A.由种田改为发展水产养殖业 B.迁入大城市加速城市化C.发展加工工业,增加就业机会 D.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9——10题。9.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10.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 B.B—C—A C.C—A—B D.B—A—C 读全球某产业转移路径及趋势图,回答11——12题。11.该类工业最可能属于( )A.技术导向型工业 B.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12.第四次产业转移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是( )A.造成沿海地区大量工人失业 B.有利于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C.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腾出空间 D.降低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3——15题。13.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14.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 D.东北、东南地区15.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根据要求完成16——17题。16.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高压输电 B.管道运输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17.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彻底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1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一般情况下,③地区发展的工业多属于a资金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A. ac B. bc C. cd D. ad2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防洪 C.航运 D.旅游22.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之后,三线工程计划于2015年全线贯通。读下图“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示意图”,对西气东输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促进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西部地区能源结构调整,改善环境③将极大地推进西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④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替代东部煤炭能源的使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的形成说明“五大湖”区进入区域发展的( )A.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以手工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24.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2002年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25——26题。25.甲、乙、丙图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搭配正确的是( )A.甲图是东部经济地带 B.乙图是西部经济地带C.丙图是中部经济地带 D.丙图是东部经济地带26.由图可知( )A.甲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较乙、丙高B.甲、乙、丙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因为它们的产业结构比重相差不大C.丙的产业结构优于甲 D.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倍受世界关注。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27——28题。27.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C.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D.自然资源不足28.我国政府为了推动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保护西部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③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日前获得国家批准,这一宏伟的世纪工程正式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南水北调工程近斯立项的单项工程有三项:即东线第一期工程的江苏段三阳河工程、山东段济平干渠和中线第一期工程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根据材料回答第29——31题:29.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远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30.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了( )A.京杭运河 B.丹江口水库 C 三峡库区 D 金沙江31.会对东线优质供水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沿岸地区推广生态农业C.农田大量使用化肥 D.加大水质检测力度读我国南方某湿地示意图,回答32——33题。32.该湿地的生态作用有A.航运 B.提供大量耕地C.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D.维持生物多样性33.对该湿地的合理利用措施是A.围湖造田,发展种植业 B.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造纸工业C.适度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 D.大力发展捕捞业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34——36题。34.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中旬降水较多35.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A.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B.太平洋C.北冰洋 D.印度洋36.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回答37——38题。37.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力资源 D.煤炭资源38.山西比鲁尔区优越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 B.劳动力素质 C.市场 D.便捷的交通 根据德国鲁尔区的有关知识,回答39——40题。39.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部原因在于( )A.工业结构单一 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40.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B.治理污染,优先发展环境C.压缩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二、非选择题(共2个大题,20分)41.下图为美国农业分布图,读后回答下列各题。(共10分)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 带和 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较为优越。(2分)(2)图中 A 带,C 带,D 带。(3分)(3)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可以充分发挥____ 优势,更好地应用 ,提高 。(3分)(4)分析A农业带形成的条件:(2分)① ;② 。 42.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4分)(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2分)(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1分)A.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C.减轻大气污染 D.减少财政收入(4)分析说明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的意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10ACBDCDBBBC11121314151617181920BCCABACBCB21222324252627282930AACAAACADA31323334353637383940CDCDAAAAAD高二地理10月月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二、综合题(共20分)41.(10分)(1)亚热带 温带(2分)(2)乳畜 小麦 玉米 (3分)(3)自然资源 现化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劳动生产率(3分)(4)①气候冷湿,无霜期短,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邻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城市和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2分)42、(10分)(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4分) (2)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2分) (3)B(1分) (4) 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轻铁路运输压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