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展开2018-2019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
A.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多区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读我国某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3~4题。
3.该省可能是( )
A.辽宁省
B.江苏省
C.台湾省
D.云南省
4.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
A.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
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5~7题。
5.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6.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7.有关②地说法正确的是( )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
C.地带性土壤为红壤
D.盆地地形,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多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①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盐碱化 ④空气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9.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某中学一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生态调查,下图是他们调查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10~12题。
10.该地的这种生态特征最有可能是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
A.滥采 B.滥垦
C.滥伐 D.过度放牧
11.图中所示生态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地区( )
12.针对上述问题,今后该地区的发展应注意( )
①适度开垦,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减轻土地荒漠化
②控制载畜量,改良牲畜品质和牧场质量
③加强生态防护林建设,减轻风沙危害
④建设人工草场,采取合理的放牧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13~14题。
13.甲、乙两湖所处的自然带分别是( )
①温带荒漠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热带荒漠带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关于造成两湖泊面积都在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15~16题。
15.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
A.养殖 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
16.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
读图,回答17~19题。
17.B区域农作物播种时间大约在( )
A.3月、4月 B.7月、8月
C.12月、次年1月 D.9月、10月
18.当A地区农作物收获时( )
A.正是蒙古高压强盛时期
B.正是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节的时期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开普敦正逢高温干燥期
19.A、B两区农业生产活动不同期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市场
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下图是其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20~22题。
20.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 )
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
21.图中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沙尘暴 D.土地荒漠化
22.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 )
A.美国“硅谷”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鲁尔区 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升级示意图,回答23~25题。
2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24.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B.先进的技术水平
C.接近棉花产地 D.接近能源基地
25.以下不属于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是( )
A.全国对外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度数据分布。读图,回答26~27题。
26.测量图中各地海拔高度,所用最精准、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
27.对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拔:甲>丙 B.坡度:甲>乙
C.气温:丙>丁 D.降水:乙>丁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28~30题。
28.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地区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境质量
29.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地区,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
A.AB B.CD
C.DE D.AE
30.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是( )
A.DE B.CE
C.AE D.BE
右图中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读图回答1~2题。
31.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则c点位于b点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32.如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15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 )
A.ab<cd=bd=ac B.ab=cd<bd=ac
C.bd=ac>ab<cd D.ab>cd>bd=ac
某航空大队搞模拟飞行,计划从B地飞往A地,此时的昼夜状况如右图所示,图中为晨昏线,飞机从B地起飞时,太阳正位于当地东方地平线上。据此回答8~9题。
33.从B地到A地飞最近的路线,应该沿( )
34.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应为( )
A.正午12时 B.18时
C.子夜0时 D.22时
根据有关地图绘制的相关知识,完成10~11题。
35.用长、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采用的比例尺应最接近( )
A.1∶5500000 B.1∶5000000
C.1∶4500000 D.1∶6000000
36.下列四张地图图幅均相等,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中国地图 B.北京地图
C.山东地图 D.世界地图
37.关于下图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村在b村的西南方
B.c、d两条小河画得都正确
C.e处用水方便,宜建造纸厂
D.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不应走直线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15题。
38.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39.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40.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
A.W B.X
C.Y D.Z
综合题(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部分地区图。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其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2分)
A.地势平坦开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6分)
(4)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6分)
42.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 ;② ;⑥ 。
(2)③④两地的高差为 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千米。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用数字表示)。
(4)小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图中某地修建一水库,请在图中用“”标出。
(6)在小河旁有A、B两个取水口(AC和BC两条线)把水引到C处,应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在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____处最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读甲、乙两工业基地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甲、乙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两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同区位因素是:甲工业基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工业基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乙工业基地当前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你认为今后应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才能实现重新振兴?(4分)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B 6、C 7、C 8、A 9、C 10、D 11、D 12、B 13、A 14、D 15、C 16、B 17、A 18、B 19、B 20、C 21、B 22、C 23、A 24、A 25、B 26、B 27、D 28、C 29、D 30、D 31、A 32、D
33、D 34、C 35、D 36、B 37、D 38、A 39、C 40、D
41、答案:(1)政策优惠、临海位置 (2)D (3)优势:煤、铁、石油、土地、森林等资源丰富。 劣势: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单一。 (4)甲:能源不足 乙:能源不足 丙:水资源不足
42、答案:(1)鞍部 山谷 陡崖 (2)143 6
(3)1∶100000 (4)大致自北向南流 (5)略
(6)AC AC线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
(7)丙 ①丙处坡度较缓,有利于修建梯田,保持水土;②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43、答案:(1)①煤炭资源丰富;②便捷的交通运输;③市场广阔;④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强
(2)发达的内河航运 石油、铁矿石等资源,海运便利
(3)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②进一步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③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⑤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答对其中三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