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作业 练习
展开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潍坊模拟)公元前115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买进物资,贵时卖出。上述措施( )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B.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C.旨在限制商业发展 D.削除了各地经济差异解析:根据“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和“贱买进物资,贵时卖出”可知这些措施能够增加政府收入,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论及西汉政府的商业措施而不是农业措施,不会加重农民负担,故B项错误;据材料“出售”和“贱买进物资,贵时卖出”得出其目的是增加政府收入而不是限制商业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措施增加政府收入而不是促进落后地区收入,因此也不能消除各地经济差异,故D项错误。答案:A2.(2019·吉林调研)秦朝咸阳的布局过大,将周围数百里土地都囊括其中,造成国家负担沉重,难于管理和防守。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规划。首都规划的变化反映出( )A.汉朝皇帝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B.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C.行政中心的职能和管理日趋完善D.儒家思想指导了首都的规划建设解析:从材料“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规划”,可知汉朝的长安体现了都城的行政中心的职能,故C项正确。答案:C3.(2019·山西六校联考)对下表中汉代政策变化的结果推断正确的是( ) 姓名出生地从事事业成就汉代之前的猗顿鲁盐铁与王侯争富汉代之前的郭纵赵铁冶成业与王侯争富汉代之前的巴寡妇清秦国开采丹砂礼抗万乘汉代之前的卓氏之先祖赵国用铁冶富倾滇蜀之民汉代之前的曹邴氏魏国以铁冶起富至巨万汉武帝行盐铁官营政策获大量收入,供养大军击败了国内割据势力和北方匈奴A.官营政策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大一统基础使秦代国富民强C.汉代各封国的冶铁工业发达D.汉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解析:根据材料“与王侯争富”“礼抗万乘”“倾滇蜀之民”“富至巨万”,汉代之前商人富可敌国,不利于中央控制,秩序的稳定,根据材料“盐铁官营政策获大量收入,供养大军击败了国内割据势力”,盐铁官营有效管控国内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国与汉代商业对比,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商人是“汉代之前”,并非汉的封国,故C项错误;同理,故D项错误。答案:A4.(2019·渭南模拟)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使得一大批富商大贾富甲一方B.使工匠和商贾变成官府管理的奴仆C.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配合D.拓展了地方官凭土贡而晋升的机会解析:题干中的三种制度,都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和扩大,即与当时的“重农抑商”政策相互配合,故C项正确;题干主要谈及了汉代发展经济的三种制度,即“禁榷制”“管工制”“土贡制”,没有谈及富商大贾,故A项错误;西周的商业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即工匠和商贾成为官府的奴隶,故B项错误;题干虽然提及了“土贡制”,即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但是没有提及“晋升”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5.(2019·漳州调研)《唐会要》卷86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这反映了当时( )A.工商市镇开始走向繁荣 B.中央集权有所加强C.农村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坊市界限尚未打破解析:材料中说明在州县可以设市,说明地方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工商市镇开始走向繁荣是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央集权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坊市界限,故D项错误。答案:C6.(2019·滨州模拟)汉代最好的工匠是属于官府的,最好的工艺品皆是由官府所造的,而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B.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C.程朱理学的积极倡导D.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解析:根据题目中“宋代的名瓷则多为民间的工匠所造”得出:民间名瓷在市场上流通,原因是商品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题目牵涉的是经济的发展,并未牵涉宋代政治政策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目牵涉的是经济并未牵涉文化,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中叶以后,故D项错误。答案:B7.(2019·钦州模拟)汉文帝时期,晁错提出了“人粟拜爵”的政策,即“以粟为赏罚”“入粟县官,得以拜,得以免罪”。这一政策( )A.增加了政府收入 B.改革了选官制度C.打击了商人特权 D.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入粟县官”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故A项正确;“得以免罪”不能说明改革了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人粟拜爵”并不是针对商人,故C项错误;题目不涉及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答案:A8.(2019·大同、阳泉联考)明朝政府曾将业主土地登记造册,并对地块统一编号,标明行政区名称及业主姓名、土地坐落、面积、四至等,同时记载有土地买卖与分割事项。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农民随意迁徙 B.保证国家财政收入C.完善地方行政区划 D.削弱地主经济势力解析:据材料“业主土地登记造册”和“记载有土地买卖与分割事项”这些措施有利于政府确定土地的所有者,有利于征收赋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故B项正确。答案:B9.(2019·肇庆模拟)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中国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B.中国制瓷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瓷器是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解析:大量瓷器出土说明瓷器是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西方经济上的往来,不能体现中国在当时欧亚的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国瓷器的外传而非技术的外传,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中外经济往来而非文化往来,故C项错误。答案:D10.(2019·太原模拟)《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 )A.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获取重利遭到严惩C.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D.商人笃信因果之说解析:材料中有法律的惩处,有道德的说教,故C项正确;宋代记载反映不了政府重农抑商,故A项错误;获取重利遭到严惩是对的但是太片面,故B项错误;因果之说只是反映了材料后半段,比较片面,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9·永州模拟)史载,明代苏州孙春阳的南货铺“天下闻名……其为铺也,如州县署,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这反映出( )A.商铺受政府的直接监管B.商店经营管理比较完善C.商帮注重血缘亲族关系 D.商人严格遵守道德规范解析:管理上有分类,有销售流程,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受到政府的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血缘关系,故C项错误;管理中没有体现道德的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9·内江模拟)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见下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流出地区流入(亿两)16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欧洲、日本、菲律宾3.717世纪中期—19世纪初期欧洲、日本、菲律宾12.318世纪初期—18世纪末期英国0.09A.中国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C.新航路开辟对中西方贸易影响D.海禁对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政策差异解析:在“18世纪初期—18世纪末期”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由于中国奉行“海禁”政策,使外国的大宗商品很难进入,而传统的工业品渠道始终存在,此时中国依然处于出超状态,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荆州质检)(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材料二 11—12世纪,除原来罗马帝国时期的老城市外,西欧各地在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第一类城市如英国的约克和法国的奥尔良等,它们的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是第二类城市的典型,它们主要生产和经营某些专业产品,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第三类城市如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它们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制定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一些城市中,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的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社会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城市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欧城市与宋代城市的不同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1世纪前后中国宋代与西欧城市发展的共同历史影响。(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等方面简析宋代“城市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城市经济功能、城市外向型发展、商业资本的作用增强、新兴市民阶层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兴办大学等方面指出西欧城市与宋代城市的不同特点。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即可从资本主义萌芽、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市民阶层的世俗文化等方面归纳11世纪前后中国宋代与西欧城市发展的共同历史影响。答案:(1)表现:城市功能以商业服务为主(城市功能多样化);城市生活面向下层民众;出现奢侈消费之风(在民众服饰等方面突破封建等级限制);城市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主要驱动力等。原因: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等。(2)特点:城市经济功能更加明显;城市外向型发展特征突出;商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强;新兴市民阶层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城市兴办大学等。影响:为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促进了满足市民阶层需求的世俗文化出现等。14.(2019·湖北重点高中联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括表。 时间概况商周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春秋战国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秦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唐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宋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元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明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清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解析:首先提炼结论,注意题目要求是两条,根据表格可从货币的材质、形制、名称等方面来提炼结论,如古代中国的货币材质经历了由一般金属到纸币再到贵金属的演变,形制上由不规则到统一为圆形方孔,命名上由以重量单位命名到以年号命名,等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由于课本上关于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知识较少,主要依据材料进行说明,分析演变的原因。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结论一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经历了三次演变,先后形成了铜币时期、纸币时期和白银货币时期。说明:春秋以后,铜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出现,宋元明三个时期,政府都发行过纸币;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了合法货币,中国货币体系进入白银时代。结论二古代货币经历了杂乱到统一的发展过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导致货币形态多样而复杂;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圆形方孔的重量钱成为标准形态;唐朝进而发展为宝文钱,影响深远,成为以后各朝铜币铸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