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届二轮复习 考点15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届二轮复习 考点15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学案01
    2020届二轮复习 考点15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学案02
    2020届二轮复习 考点15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学案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二轮复习 考点15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学案

    展开
    
    考点15 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古代中国手工业类型
    (1)家庭手工业
    以纺织业为代表,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2)民营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3)官营手工业
    ①历程
    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时将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
    ②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制度)使得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技艺的传承也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技艺失传。
    (4)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
    ①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②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③民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
    (1)纺织业
    ①新石器时代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周时期
    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③汉代
    丝织业发达,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中国有“丝国”之称。
    ④唐代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丝织品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⑤宋代
    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纺织品种类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⑥明清时期
    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2)制瓷业
    ①商到东汉:是陶向瓷发展的过渡阶段。
    ②东汉晚期:出现青瓷。
    ③魏晋南北朝:出现白瓷。
    ④唐朝:出现唐三彩;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首创釉下彩绘;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和钧窑)。
    ⑥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瓷都”,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佳;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顶峰;中外闻名的珐琅彩也出现了。
    (3)冶金业
    ①青铜铸造业
    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数量多、种类齐备,铸造技艺精湛,后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青铜器主要供贵族使用,较少用于农业。
    ②冶铁业:春秋时期,铁器时代到来。
    a.冶铁技术的进步:
    春秋——生铁冶炼和块炼铁;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b.冶金燃料的发展:
    煤(汉代开始、北宋普遍)—焦炭(南宋末年开始)。
    3.古代中国手工业特点
    (1)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2)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场手工业。
    (3)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4)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5)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二、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
    1.先秦的商业
    (1)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如商人祖师范蠡和后来成为秦相的吕不韦等。
    (2)战国时期,由于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重农抑商思想兴起。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该政策在战国时期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2.秦汉时期
    (1)商业政策
    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2)国内商业
    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但是,“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3)对外贸易
    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3.隋唐时期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并举,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水路商运和陆路商运十分发达;草市作用已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唐朝后期,夜市比较繁荣。
    4.宋元时期
    宋朝时期城市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海外贸易发达。
    5.明清商业的兴盛
    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考向一 古代三种手工业类型的异同及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此后,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便成为封建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方式。古代手工业的多种经营方式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官营手工业
    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其特点是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集中优秀工匠进行生产,资金雄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促进了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其产品代表了中国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私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此后因封建国家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长期处在夹缝之中,在曲折中发展。明中叶以后在许多领域超过官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拥有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3.家庭手工业
    “男耕女织”式的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使用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从秦汉时期开始,“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渐趋稳定。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成为封建经济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因其阻碍商品交换而成为新经济因素产生、发展的最大障碍。
    4.关系
    (1)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为官营手工业奠定了基础。
    (2)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其本身的封闭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典例引领】如下图简图可以用来描述中国古代


    A.儒释道三教地位的演变
    B.儒法道三种治国模式的兴衰
    C.手工业生产格局的变化
    D.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异化
    【答案】C
    【解析】在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家庭手工业作为农业的副业,地位稳固,私营手工业在明朝中期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项符合图示,故选C;儒家自汉代以后就一直占据主流思想地位,中国也形成了外儒内法辅之以道的相对稳定的治国模式,故排除AB;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与异化,故D错误。

    考向二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与特点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业兴起
    商朝人善于经商,后经商之人被称“商人”;春秋战国商业繁荣。
    (2)初步发展
    秦汉至隋唐发展较艰难,但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3)繁荣时期
    两宋、元朝商业的繁荣,明清时期出现“商帮”。
    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以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
    最初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
    (4)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以地缘为纽带的业缘组织。
    3.特点
    (1)商业起源较早,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3)商业活动不断打破地点和时间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4)历代政府采用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缓慢,虽取得发展和繁荣,但始终是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商人始终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5)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清时渐趋萎缩。
    【典例引领】如图为唐宋岁入钱币与实物数量统计趋势图。据图可知,八至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是

    A.小农经济逐步衰落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战乱导致农业减产
    D.货币经济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来看,唐宋时期谷物数量变化不大,布帛数量下降,而钱币数量增长幅度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改由收货币地租为主的两税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表明货币经济发展迅速。故答案为D项。A项,图片表明唐宋税收中谷物、布帛数量减少,不能代表唐宋时期小农经济衰弱,排除;B项,图片中并没有体现出地理方位信息,无法体现经济重心是否南移,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战乱问题,排除。

    考向三 古代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总体趋势: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放宽限制阶段(宋至明清)。
    (1)从周至唐
    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扬州和成都成为唐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2)宋元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
    ②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明清时期
    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2.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城镇。
    (4)从城市分布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转移紧密相联,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
    【典例引领】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月,下了“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的诏令。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二月,再次下诏:“京城内庄宅使界诸街坊墙,有破坏,宜令取两税钱和雇工匠修筑”。这从侧面反映了
    A.市民与政府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B.城市市政建设工程破坏相当普遍
    C.资本主义萌芽大量存在
    D.坊市制度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和“京城内庄宅使界诸街坊墙,有破坏,宜令取两税钱和雇工匠修筑”可知,政府对于坊市制度的管理比较严格,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城市格局发生变化,故D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政府与坊市制度之间的关系,没有提到市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故A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坊市制度遭到破坏,不能得出市政建设工程破坏相当普遍,故B排除;出现雇佣关系体现的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C排除。


    考向四 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管理,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但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典例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括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
    结论一: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经历了三次演变,先后形成了铜币时期,纸币时期和白银货币时期。
    说明:春秋以后,铜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出现,宋元明三个时期,政府都发行过纸币。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了合法货币,中国货币体系进入白银时代。
    结论二:古代货币经历了杂乱到统一的发展过程。
    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导致货币形态多样而复杂;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圆形方孔的重量钱成为标准形态;唐朝进而发展为宝文钱,影响深远,成为以后各朝铜币铸造的典范。
    【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对题干所述史实进行分析解读、并加以论证的能力。考生可以自己根据题目要求就某一时期高考历史命题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就不同时期高考历史命题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者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但是必须做到的是先亮明自己要探讨和论证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做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最后要有总结陈词,也就是说做到阐释观点、分析论证和总结陈词三段论。本题时空主要定位于中国古代货币,相关所学知识是古代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对中国影响。依据题意,本题答题格式是结论、史实论证,答题要注重条理。

    考向五 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不能冲破小农经济限制的原因
    1.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作为小农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小农经济的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封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同样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从商业布局、市场制度、内外贸易、货币流通、对待商人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限制;虽然宋元以后有所变化,但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没有改变,因而也不能冲破小农经济的限制。
    3.中国古代商人具有“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经商思想,商人往往将经商所积累的财富用来购置田地、建造美宅,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从而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典例引领】有学者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基本上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其中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这一观点突出反映了
    A.封建政权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B.重农抑商政策多出现在统一王朝
    C.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衰相关
    D.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
    【答案】A
    【解析】根据“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唐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封建政权更加彻底的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反映了封建王权对社会经济干预的加强,故选A项;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故排除B项;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衰相关和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项。


    1.《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皮帽市、珠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等,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楼、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皆停泊在积水潭的缘故(见下图)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

    A.北京水运系统发达 B.北方物产丰富仍为经济重心
    C.漕运带动商业繁荣 D.元朝对外贸易商品种类繁多
    2.下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突出的实用价值。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皇权至上的观念逐渐形成
    C.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
    D.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
    3.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
    “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记·礼运》
    “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左传·襄公七年》
    “城为保民为之也。”
    《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所以自守也。”
    《墨子·七患》
    A.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
    B.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
    C.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
    D.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4.下图为西汉盐官、铁官分布图。西汉政府通过设立盐铁官,组成了全国盐铁的煮治和经营网络。对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西汉盐铁手工业生产分工细致
    B.西汉盐铁官营推动民营商业活跃
    C.盐铁产地都位于北方黄河流域
    D.盐铁官的分布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5.造纸业在唐代达到新水平,宣州产的宣纸,洁白柔软,为书画家所钟爱;浙东产的藤纸,坚固耐用,颇受欢迎;益州产的麻纸,美观精致,多用于官府文书。这反映了
    A.南方文化水平的提升
    B.手工业的地区特色明显
    C.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
    D.社会需求决定生产样式
    6.在唐末以迄宋元时代,盛产米粮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特征之一。明中叶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抑商政策开始改变
    B.农业经济趋衰退
    C.经济重心加速南移
    D.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1.(2019年北京卷)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2.(2019年天津卷)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3.(2019年4月浙江选考)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
    A.粉彩瓷
    B.黑瓷
    C.青花瓷
    D.白瓷
    4.(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5.(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6.(2019年天津卷)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7.(2019年江苏卷)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8.(2019年江苏卷)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9.(2019年4月浙江选考)“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10.(2019年海南卷)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考点冲关】
    1.【答案】C
    【解析】从材料“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中可以看出漕运带动了商业繁荣,选项C正确;材料中并未对北京水运系统进行描述,选项A排除;选项B表述不符合史实,元朝时经济重心在南方,排除;材料中描述的是国内贸易而非对外贸易,选项D排除。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护城河”、“内外城分布”、“城垛”等关键词可知当时城池主要是为了战争做准备,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政局,C选项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A选项排除。皇帝制度是在秦朝确立的,B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体现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上,D选项排除。
    3.【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城为保民为之也”“城者,所以自守也”等信息可以看出,在古代“城”的产生过程中,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是为保护民众抵御外来进攻,故答案为A项。材料关于“城”的产生原因中没有涉及商业因素,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城市的经济和文化职能,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规划的特点,排除D项。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多在题干和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型选择题要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关键信息“城为保民为之也”“城者,所以自守也”,得出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从而确定答案。
    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分布图可知汉代盐铁官分布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而盐铁属于手工业,说明当时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选项D正确;材料未涉及盐铁生产分工,选项A排除;材料只反映出盐铁官分布情况,无法由此得出当时民营商业发展情况,选项B排除;材料反映出当时在长江流域也存在盐铁官,因此选项C排除。
    5.【答案】B
    【解析】材料中“宣州产的宣纸”“浙东产的藤纸”“益州产的麻纸”类型不同,作用也不同,说明当时造纸业地区特色比较明显,故B正确;材料说明是造纸业发展,不是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错误;材料中属于私营手工业,不是官营手工业,故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地区特色,故D错误。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地”是种植经济作物,“多种田不如多种地”可以得出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导致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D正确;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开始改变,A错误;材料中是说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并不是农业经济趋衰退,B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已经完成,C错误。

    【直通高考】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A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B项;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件青铜器代表的是三星堆文化,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在地图中表示序号为③,故选C。①为山东省,排除A;②为河南二里头文化,排除B;④为湖南省,排除D。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D选项符合题意。粉彩瓷器是在清朝出现的,A选项排除。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黑瓷,但是在唐朝并不出名,B选项排除。元朝的青花瓷最为著名,C选项排除。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山东是棉花的主要种植地,江南商人将山东棉花运回江南,再运来棉布,说明江南地区是棉纺织的再加工地区,其纺织手工业较为发达。由此可知,江南地区和山东地区的生产内容不同,地区分工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故选D。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明朝土地税收制度有一定调整,但对此影响不大,排除B项;货币制度的变化对该现象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与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选项排除。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选项排除。
    6.【答案】B
    【解析】由材料“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可知,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推动了武城县的经济发展,故选B。由材料可知,原本山西武城县农村集市就有,只是比较不活跃,故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材料中举办的文化活动是县令为了改善集市冷清的局面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不能反映居民的日常文化活动丰富,排除C;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材料只是提及了集市的繁荣,无法确知武城县是否已经实现了乡村城镇化,排除D。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稍稍繁盛……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府需求,由此证明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故选D项;材料没有谈及当时政府的收入来源情况,不能证明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商业活动打破坊市限制和时间限制,故排除B项。官府因为有所需求才取办于市镇,无法判定政府扶持市镇,排除C项。
    8.【答案】B
    【解析】明代时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故选B项;明代还没有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的问题,故排除C项;反正统思想在有明一代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故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草市是指农村集市,属于国内贸易,不是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草市迎江货”说明一般集中于水运发达的地区,材料中说明草市在国内水运方面的作用明显,材料中草市上的征税说明草市逐渐演变为地方性商业中心,故A、B、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到唐代,其中一部分发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
    10.【答案】A
    【解析】在古代,中国的棉布主要是自给自足,一般不外销,而白银在古代中外贸易中都是流向中国的,故先排除C项和D项。十六世纪中国茶传入西方,十七世纪茶叶成为中西交流的重要商品,十八世纪以后茶叶贸易占贸易主导地位,输出量迅速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宋元时代茶叶并未大量外销,排除B项。瓷器从唐朝时期开始大量外销,远达欧洲、非洲,主要渠道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到了宋元时代,海上交通发达,陆上则因为宋朝未统一全国,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因此大量瓷器开始通过海上运出。故本题选A。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