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新课练)2020年九年级物理专题13分子热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6734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新课练)2020年九年级物理专题13分子热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6734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暑假新课练)2020年九年级物理专题13分子热运动(含解析)新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6734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第1节 分子热运动精品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1节 分子热运动精品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水和0.5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L
B.煤堆放在墙角处多年后,墙角处变黑了
C.将两铅块压紧后可悬挂物体,而两铅块不分开
D.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了
【答案】C
【解析】水和0.5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L,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故A不符合题意;
B.煤堆放在墙角处多年后,墙角处变黑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将两铅块压紧后可悬挂物体,而两铅块不分开,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符合题意;
D.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混合,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卢瑟福首先发现了电子
D.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是转换法的研究方法
【答案】D
【解析】A.灰尘不是分子,所以扫地时灰尘飞舞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海绵里面有气孔,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汤姆孙首先发现了电子,故C错误;
D.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是转换法的研究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气体受热膨胀——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
B.走过花园,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两块平整的玻璃不能压成一块玻璃——分子之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C
【解析】A.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走过花园,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两块平整的玻璃不能压成一块玻璃,是因为对接处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引力较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通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将正式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冠状病毒颗粒形状是球形的,直径非常小,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很长一段时间,COVID-19病毒直径大概是( )
B.100nmD.10mm
【答案】B
【解析】病毒颗粒通常非常小,大约20~250nm,冠状病毒颗粒形状是球形的,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毒颗粒的直径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
故选B。
5.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 )
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D.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
【答案】B
【解析】即使隔着多层包装,由于炸药的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当炸药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时,防暴犬就会闻到炸药的气味.
6.如图所示,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到红墨水在热水杯中扩散的快.关于这一实验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烧杯内水的内能大小
B.比较两滴墨水的内能大小
C.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说明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答案】C
【解析】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可以看到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由此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故选C.
7.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会在两个瓶子内均匀混合.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是由分子组成的
B.气体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气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答案】C
【解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进到了上面的瓶子。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属于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C。
8.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答案】A
【解析】A.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
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B错误;
C.海绵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所以海绵不是分子,C错误;
D.笔芯变短是由于质量变小,和分子斥力无关,D错误;
故选A。
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分子距离会变大
B.“沙尘暴”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答案】A
【解析】A.水结冰后,分子间距会变大,故A正确;
B.“沙尘暴”属于固体小颗粒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B错误;
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C错误;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了,分子间没有作用力了,故D错误。
故选A。
10.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华认为a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b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c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答案】B
【解析】为了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设计实验要具有说服力,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因ρ二氧化氮>ρ空气,为能够说明气体不是对流或气体流动引起的瓶内颜色变化.所以a图放置最有说服力,而b图因为密度大的在上,密度小的在下,最不合理.故答案选B.
二、填空题
11.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力。而“破镜难重圆”这是因为__________。
【答案】扩散 引 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解析】[1]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是花香分子在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3]“破镜难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12.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的总体积_____。如图乙所示,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可以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小 变大
【解析】[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可以看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的总体积变小。
[2]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可以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13.两个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同时往两个水杯里各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看到两杯水都变红了,这是____现象.实验中还发现热水先变红,说明____越高,水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扩散 温度
【解析】[1]把红墨水分别滴入质量相等的冷水和热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杯中水会变红,墨水分子由于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了,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2]盛热水的杯子变化明显,这说明分子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14.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如图所示,将面团擀成面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
【答案】形状 引力
【解析】将面团擀成面皮,面皮的形状会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时,由于面皮分子与分子之间相互进入了分子引力的范围,所以面皮会粘在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5.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由于液体分子作无规则运动,表面层中就会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引 汽化
【解析】
【详解】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所以液体分子要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需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该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了气体,因此液体发生了汽化现象。
三、简答题
16.小李的父亲非常喜欢喝茶,一天朋友来到他家做客,小李的父亲烧好开水并从冰箱里拿出茶叶泡起茶喝,可是茶叶包装袋打开后忘记合上,过了几天后发现茶叶变质了,请问:
(1)茶叶为什么要用开水泡?
(2)茶叶为什么会变质?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用开水泡茶,分子扩散的快。
(2)因为小李的父亲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后马上打开包装,茶叶温度比室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茶叶上,茶叶容易吸潮变质。
四、综合题
17.2013年6月20日,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授课直播。
(1)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1甲所示,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
(2)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红色液体,水球变成了一枚“红宝石”,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分子在_____,
(3)王亚平在在实验室成功制作了一个亮晶晶的水球,如图2所示。该水球成像原理与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4)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展示了一个近乎正球形的大水球,而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水珠一般都是扁球形的,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珠受到_____的作用。
【答案】引力 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照相机 重力
【解析】
【详解】(1)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水膜依然完好;
(2)水球变成了一枚“红宝石”,这是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3)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那么水珠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
(4)地球上的水珠一般是扁球形的,是因为地球上的水珠受到重力的作用;“天宫一号”上的水珠处于失重状态,所以近乎是正球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电流和电路精品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优秀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