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散文阅读课案2内容要点概括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内容要点概括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榆木书桌
李汉荣
①看得出来,它上面还有斑斑点点的残漆。数百年前,我的先人曾仔细为它上漆、打蜡。一方柔和的亮光,使这户耕读人家,能随时拂去劳作的倦意,伏案捕捉内心的光线;那幽幽木香,让平淡的日常生活,缭绕着别样的气息。
②后来,漆渐渐磨损、脱落,固执的时光之蝉,终于挣脱蝉衣,鸣叫着向远处飞去,在逐渐黯淡下来的记忆的房间,它笃定地站着,依旧保持着儒雅的姿势。它平淡的容颜,呈现着素朴的木质,也折射着我先人本色的品行。
③我的祖父曾伏在它的上面,我的祖父的祖父也曾伏在它上面,我的先人们一直伏在它的上面,读易读史,诵经诵诗,画春画秋,记人记事,写情写义。当时,画眉在田野点染春泥,燕子在梁上朗诵农谚,鸟儿们远远近近地插嘴,也在旁注着古奥的文字。线装的孔孟偶尔出现残页,于是在桌上被仔细装订。那湿润的呢喃,也被装订在书页里了,古意夹着新意,经声和着鸟声,书香叠着稻香,耕读的日子就有了日上三竿的欢喜。
④有时,疾病和悲苦随秋雨袭来;有时,离散和夭折,兵戈和马蹄,冷不防打断严谨的农历,桌上摊开的祖传方子,就及时做些加减。不大的桌面,望闻问切着广袤民间的病苦,有的减轻了,有的治愈了,而有些暗疾,则像腐殖土一样沉淀下来,催生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秘方和偏方,那是特有的民间异禀和草根智慧。谁能从桌上细密的纹理,取出几百年前疾病的叹息和药草的气息?
⑤此时,我在桌面靠右的一角,看见了一个小小的虫孔,那是一只什么虫儿打凿的工程?蚂蚁?木蜂?钻木虫?装死虫?很可能是装死虫吧。我愿意它就是一只装死虫。那时,榆树还生长在明朝的原野,几个贪玩的孩子轮番爬上榆树,其中有一个就是我的祖先,他爬上来了,坐在枝杈高处,手搭凉棚,眺望村庄的春天,眺望远山的青黛,顺便打量炊烟和人生的去向。就在这时,离他不远的一只虫儿也坐在树的肩膀上眺望和打量,眺望葱茏的宇宙,打量榆树的味道。虫儿发现了他,一阵颤栗抽搐之后,它立即假装死过去了。就这样,虫儿躲开了一个顽童,也躲开了可能的伤害,我们可以理解是虫儿礼让了他,礼让高大的“神灵”占据更多的树木和更多的宇宙。但他没有看见这谦卑礼貌的虫儿,他只看见树身上一条静止的暗黑色疤痕。虫儿的机智死亡,使数百年前的那个下午变得异常安静和仁慈,附近庙里的钟声连着响了六下,报告慈航普度,众生平安。
⑥而当我的祖先和他的小伙伴们呼喊着溜下榆树,装死的虫儿立即复活了,它继续它的神圣工程,它连续七天七夜凿啊钻啊,它吃住都在这庄严的工地,它一定要为自己短暂辛苦的一生,打凿一条连接永恒的通道,它一定要用隐秘的艺术手法,记载自己的梦境和心迹。
⑦它以天真的智慧和精细的工艺,终于开凿了一个曲曲折折的时空隧道,把数百年前它的那次冒险经历,把它与孩子们相遇的故事,把原野的阳光、鸟声、草木香气和附近庙里的经声钟声,庄稼地里男人们对唱秧歌的粗犷声音,铁匠铺里叮叮当当锻打农具的声音,老牛寻找牛崽的哞哞声,鸡鸣狗叫的声音,集市传来的叫卖的声音,村口母亲们高一声低一声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以及缭绕在树上的我的祖先衣服和身体的气息,他们用力爬树划在树上的手指印痕,他们坐在树杈上哇啦啦对着远方呼叫的声音——细心的虫儿把这一切都收藏在它开凿的时空隧道里——
⑧此时此刻,我悚然一惊,终于知道,我伏在这古老书桌上,其实一直守在这个洞口,一直在眺望深不可测的时光……
(节选自李汉荣《时光的收藏》,原载《人民日报》)
★1.根据开篇两段的内容,概括榆木书桌的特点。
|
|
|
解析:题干中确定了信息筛选的区间在前两段,体现榆木书桌特点的词语一般是形容词,如“斑斑点点”“残”“幽幽”“磨损、脱落”“笃定”“儒雅”“平淡”“素朴”等,表示时间的词语“数百年前”体现了书桌的历史悠久。
答案:历史悠久,斑驳残损,笃定儒雅,平淡素朴。
2.根据文意,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那湿润的呢喃,也被装订在书页里了。
(2)虫儿的机智死亡,使数百年前的那个下午变得异常安静和仁慈。
|
|
|
解析:分析第(1)句话,“湿润的呢喃”指的是上文“鸟儿们远远近近地插嘴,也在旁注着古奥的文字”,也就是指鸟儿的叫声,把鸟儿的叫声融入到书籍里,体现了先人们读书的诗情画意。分析第(2)句要结合前后文,虫儿的机智死亡,使得它“躲开了一个顽童,也躲开了可能的伤害”,这样就成就了“众生平安”。
答案:(1)鸟儿的鸣叫好像是在注解着文字,融入到了书籍中,体现了先人耕读的诗意。
(2)虫儿以自己的智慧避免了可能的伤害,成就了“众生平安”,让旧日时光安静平和。
3.作者由眼前的榆木书桌想到了哪些历史场景?赋予了榆木书桌怎样的内涵?
|
|
|
解析:第一问在文章的第③~⑦段中,作者由眼前的榆木书桌联想到了一系列和先人有关的活动,第③段回忆了先人们读书的场景,第④段写了先人们在几百年前关注着人间的疾病和悲苦,第⑤段写了先人爬上榆树“眺望村庄的春天,眺望远山的青黛,顺便打量炊烟和人生的去向”,在此时发现了智慧的虫儿。第⑥~⑦段写这只虫儿“开凿了一个曲曲折折的时空隧道”。第二问分析榆木书桌的内涵,可结合作者写到的场景明确它是历史的见证人,见证了先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存智慧。
答案:(1)作者由眼前的榆木书桌想到了:①先人伏桌耕读;②先人伏桌望闻问切着广袤民间的病苦;③祖先在树上眺望炊烟和人生,遇见虫子;④“装死虫”打凿时空隧道。(2)榆木书桌收藏着祖辈先人的生活、生存智慧、内心仁慈以及其他一切历史生命的痕迹。
4.第⑦段写道:“细心的虫儿把这一切都收藏在它开凿的时空隧道里”这样小的虫孔能收藏这一切吗?为什么?
|
|
|
解析:首先要明确这句话表达的是以小虫为见证人来展示先人的生活状况,把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背景进行浓缩,以小见大,将想象的“虚”与眼前的“实”结合,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答案:能。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开想象,借助虫眼把先辈的生活生存经历与智慧复活并摄入虫孔,把无限的时空收藏于微小的虫孔之中,这是以小见大的手法,使作品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5.本文构思巧妙新颖,匠心独运。试分析作者为什么把收藏时光的主体安排为一只虫子。
|
|
|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道题可以从表达技巧、形象塑造和突出主题等角度来分析。这篇散文作者是借助榆木书桌来回忆先人的生活,在写作手法上选取了一只虫子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赋予虫子以人的智慧,从虫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得出生命的体悟。
答案:(1)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虫子凭着智慧开凿孔洞记载了自己的梦境和心迹,让生命留在时光中得以永恒,以小衬大,举重若轻,突出了时光的可贵和收藏的意义。(2)借虫子的眼睛与经历,把先人的各种为生命生存与自然共处、朴素而艰辛的生活故事摄入虫孔,视角独特巧妙,使得叙述亲切之至。(3)赋予虫子以人类的智慧,把虫子卑微生命的分量提升到与人平等的地位,增加了生命的厚重感,加深了文章的哲理性。
二、(2019·金华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沙海一苗树
梁 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
②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有删改)
6.赏析文章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
②
解析:本题主要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先指出修辞手法,再结合句意分析其作用和表达效果。第①句,运用比喻修辞,写出沙漠的特点和官井村的特点,彰显村民们治沙精神和治沙功绩;第②句运用对比手法,再分析表达效果,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
答案:①运用连锁式比喻突出沙漠之浩瀚和官井村之渺小,彰显以高林树为代表的村民们治沙精神之难能可贵和治沙功绩之辉煌卓越。②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
★7.阅读全文,概括以高林树为代表的达拉特旗人取得这样巨大治沙成就的深刻原因。
|
|
|
解析:从文中“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可以概括出不屈不挠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从“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概括出国家政策的鼓舞与支持;“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概括出生态平衡的发展理念。
答案:①不向环境屈服,力求改天换地的勇气;②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感召;③群策群力、持之以恒的精神;④生态平衡、多样发展的理念。
8.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
|
解析:本题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从“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可以体现出纪实性;从“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苗树壕”“沙打旺草”等处可以体现出文学性。
答案:纪实性:①作者亲历:文章源自作者2018年8月的实地采访。②材料真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均真实可信。③情感真挚:对沙漠恶劣环境的慨叹、治沙成功的自豪、作者的赞叹真诚自然。文学性: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如“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化用了《敕勒歌》中的诗句;③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如“一苗树壕”“沙打旺草”等。
9.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
|
解析:本题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的好处,可以从含义丰富,指每一棵柳树、高林树本人、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突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对比手法突出效果三个角度作答。
答案: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齐大沙漠种下的每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②突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漠”之“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