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 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 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 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评价任务,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总结,达标检测,课后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标确定的依据】


    相关课程标准


    3.3.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3.教材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 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曰常 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 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 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了解水的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熟记比热容公式,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难点: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1.随机抽查提问学生比热容的意义及其应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90%的学生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通过练习会利用公式Q=cm△t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过渡语:展示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物体温度变化不同,通过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一起来认识这一问题!





    (二)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内容勾划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请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______热,温度______,低温物体_____热,温度_____,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有关。


    把同一杯水加热到 50℃比加热到 100℃需要吸收的热量_______,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有关。


    比热容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际单位:___________,符号:______。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提出问题: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以水为例:水吸热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水的温度升高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相同吸热是否相同呢?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思考:怎样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温馨提示: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吸热是否相同,(以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看吸热的多少)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分析与论证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 ____的。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一般 ____的。


    5.结 论 : 相 同 质 量的 不 同 物 质 , 吸 收相 同 的 热 量 , 升 高的 温 度 一般_________ (相同/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_______有关。





    探究点二比热容


    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用热水来取暖,是因为相同情况下水与其他的物质相比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么?





    例题1 水的比热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比较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 _______(“容易”或“困难” )。


    评价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探究点三 热量的计算


    我们知道热量的符号是 ,比热容的符号是 ,质量的符号是 ,我们用△ t表示升高或降低的温度,那么热量的公式是 ______________。


    例题 2 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 J/(kg·℃)

















    【课堂总结】


    整理学案,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困惑?





    【达标检测】





    1.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2.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常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可防止蔬菜冻坏,这是因为 ( )


    A.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 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3.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D.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4.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


    5.将一瓶质量为 0.5kg.温度为 25℃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的温度降低到5℃, 则这瓶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__________J ,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写出计算步骤









































    【课后提升】


    1.(多选)(2017山东潍坊)下列关于热现象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冰水混合物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高压锅是利用了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D.海边比沙漠昼夜温度变化小,这与水比沙石比热容大有关





    2.(2018广西)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用规格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用相同热源同时对两试管均匀加热,实验后,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象是()


    A. B. C. D.


    3.(2017湖南衡阳)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


    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4.一定质量的水从从 30℃提高到 80℃,吸收了4.2×10^3J 的热量,这是通过_______(选填“做功”或“ 热传递”)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质量是_______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写出计算步骤

















    物质种类
    质量m/g
    初温


    t0 /℃
    末温t/℃
    温度变化


    △t/℃
    加热时间T/min

    200
    20
    28
    8
    8
    煤油
    200
    20
    28
    8
    4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