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设计整册
- 4.5 角的画法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四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5.2 倍数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5.3 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 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5.4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冀教版五 倍数和因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五 倍数和因数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自然数,认识奇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 自然数
教学提示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自然数、奇数、偶数的概念及特征,难点是体会“自然数是无限的”。
教学时,首先利用教材设计的数星星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天上的星星能数完吗?使学生初步感受星星的数目太多,再介绍自然数。然后提出:什么情况下看不见星星?学生说出聪聪的话后,再说明0也是自然数。
交流“说一说”的问题时,给学生充分举例的机会。使学生了解自然数可以表示很多事物,初步感受自然数很多。教学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要给学生充分观察、交流的时间,使学生了解自然数列两个数之间相差1的特征,并借助直线上的箭头,使学生体会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认识奇数、偶数时,可以先交流一下学生看电影的经历,说一说自己的座位号,相邻的座位是多少,然后观察情境图,讨论一下:两个小朋友的座位在一起吗?为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单号、双号各有哪些号;由单号、双号引出单数、双数,接着,教师介绍奇数、偶数。
“试一试”的内容是奇数、偶数的进一步认识和提升。在学生写出奇数数列和偶数数列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的,然后,重点交流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奇数数列和偶数数列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然数,知道自然数的特征,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掌握自然数、奇数、偶数的概念和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自然数、奇数、偶数的概念及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难点 体会自然数是无限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数星星和看电影多媒体教学课件或挂图
学生准备:生活中的数、学习过的数的知识积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齐答: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你们猜猜看。 (多媒体出示谜语)
“青石板,青又青,青石板上挂银灯,不知银灯有多少,数来数去数不清。” 指名读一读、猜一猜。
师:你猜出来了吗? ( 生争先答:是星星)
师:对,每当夜幕降临,天空中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星星,满天的星星就像是无数颗珍珠把天空装扮得非常美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上课开始,老师用上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愿意学、乐于说。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自然数。
1、多媒体出示星空图,通过数星星的活动,认识自然数的概念。
师:我们一起来数星星吧!
生看图数:1、2、3、4、5、6、7……
师:说说你大约数了多少颗?
生:大约230颗
生:1000多颗
……
师:能数清吗? 生齐答:数不清。
师:天上星星数不清。据科学家统计,我们站在同一个地点,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星星大约有3000多颗,是不是天上只有3000多颗星星呢?
生1:不是。
生2:太多了,好多我们看不到。
师:对,还有很多星星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刚才我们数星星颗数时用到的1、2、3、4、5、6、7……,这样一个一个的数都是自然数
(师板书:自然数 1、2、3、4、5、…… )
师:什么时候就看不到星星了呢?
生1:下雨、阴天 。
生2:白天。
生3:雾霾严重的时候。
……
师:那一颗星星也看不到用什么来表示?
生:用0表示。
师:对,一个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补充板书自然数 0、1、2、3、4、5、…… )
师:谁来说一个自然数?
生:29、101、50000、……
师: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用自然数表示的事物吗?
……
设计意图: 通过数星星的活动,来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同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为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看不到星星时,用0表示。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初步感受自然数的特征。
师:自然数很多,像星星一样数不完,这么多的自然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多媒体演示, 生按教师要求认真观察多媒体演示)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意找一点表示0,然后从0点开始,等距离点上几个点,依次写上1、2、3、4、5、6、7、……
师:这样一直写下去能写完吗?
生:不能
师:我们就用一个箭头来表示。那箭头表示什么?
生1:表示向右可以无限延伸。
生2:表示还有很多的自然数。
生3:后面还有很多很多的数 。
生4:表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直线上的自然数你发现了什么?(4人一组讨论,组织交流)
小组汇报:
生1:0是最小的自然数。
生2: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
生3: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生4: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设计意图: 结合直线表示出的自然数来理解归纳和总结自然数的特征: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等,这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
二、认识奇数、偶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自然数,下面我们来谈一个轻松的话题:你们喜欢看电影吗? 生一定回答喜欢。
师:那电影院对你们来说太熟悉了,下面我们来帮聪聪、丫丫来解决一个小问题吧。 (多媒体出示图片)
聪聪、丫丫去看电影,聪聪的座位号是12排8号,丫丫的座位号是12排7号。 问题:他们能挨着坐吗?为什么?
生1:能挨着,因为7和8是相邻的两个数。
生2:不能挨着,因为7号是单号,8号是双号,电影院座位是分开排列的。
师:大家的意见有分歧,我们一起到电影院看看吧!
(课件播放电影院画面)
生1:电影院有两个入口,一个写着“单号”,另一个写着“双号”。
生2:座位的排列一边是2、4、 6、……;一边是1、3、5、 ……
生3:丫丫应该从写着“单号” 的门进去,因为她是12排7号。
生4:聪聪应从……
生5:聪聪、丫丫不能挨着,因为7是单号,8是双号。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介绍电影院座位的排列情况:从中间分别向两边开始排列,一边是单号座位,一边是双号座位。从而让学生明白聪聪和丫丫不能挨着坐的原因。同时介绍在数学上,单数也叫奇数,双数也叫偶数。(0也是偶数)
师:提出教材47页试一试的写数要求:
①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奇数。
②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偶数。
生写数,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组数列,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连续奇数、偶数数列的特征。
生1:相邻两个奇数之间相差2,相邻两个偶数之间也相差2。
生2:奇数个位上是1、3、5、7、9这样的数,偶数个位上是0、2、4、6、8这样的数。
师:说说奇数偶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生: 电影院座位安排。
生:体育课上同学们按单双号报数等。
师:为应对雾霾,现在在交通管制上用到了奇数、偶数的知识,如新闻里的广播: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减少空气污染,我市实施了单双号交通管制措施,凡机动车按单号单日,双号双日上路行驶。
设计意图: 在解决聪聪和丫丫的电影票座位问题过程中,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同时也体验了奇数和偶数在生活的运用,可以解决好多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2、3题。
2、教材第48页“练一练”第1、4、5题。
3、教材第48页“问题讨论”。
设计意图:
1、通过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自然数以及在数射线上填合适的自然数,来进一步理解自然数的意义,体会自然数的特征。
2、通过观察图形、填写集合圈、按要求写数等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掌握奇数、偶数的特征。
3、在问题讨论中总结1到100的自然数中,有多少个奇数、多少个偶数,所有奇数和、所有偶数和。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数是( ),( )最大的自然数。
(2)奇数个位上是( ),偶数个位上是( )。
(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24,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 )和( )。
(4)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和( )。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在括号里打上“ ×”)
(1)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2)0不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1。( )
(3)在自然数中找不到最大的自然数。( )
3、把数送回家。
1 49 2 52 12 8 11 20 98 100 0.2
奇数 偶数
4、在自然数的下面打上“∨”。
5、按要求写数。
(1)写出从100开始的五个连续偶数。
(2)写出从19开始的五个连续奇数。
答案:
1、(1)0 没有(2)1 3 5 7 9; 0 2 4 6 8 (3)6 8 10 (4)13 15 17
2、(1)∨(2)×(3)∨
3、奇数:1 49 11 偶数: 2 52 12 8 20 98 100
4、
5、(1)100 102 104 106 108 (2)19 21 23 25 27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相互说一说。
设计意图: 在同桌互说中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在梳理中建构七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同时查漏补缺,力求对抽象概念的深刻理解。
(六)布置作业
1、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在括号里打“ ×”)
(1)1、3、5这三个数都是偶数。( )
(2)0是自然数,不是偶数。( )
(3)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 )
(4)103、4.5、311、 100都是奇数。(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自然数。
3、在自然数的下面画上“∨”。
4、旅馆中男士的房间号是奇数,女士的房间号是偶数,你能分清这些房间吗?
106 207 108 160 375 117 115 237 122 219 206 222
5、小船最初停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向南岸,不断的往返,小船摆渡11次后是在南岸还是北岸?通过你的探索,发现了什么?
答案:
1、(1)×(2)×(3)∨(4)×
2、56 57 59 60 61 63 104 106 110 112 114 118
3、
4、
女士:106 108 160 122 206 222
男士: 207 375 117 115 237 219
5、北岸,画图发现当摆渡的次数是奇数时,小船在北岸,摆渡偶数次时,小船在南岸。
板书设计
5.1 自然数
0、1、2、3、4、5、…3000…,这样的数在数叫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像1、3、5、7、9、…这样的数,是单数。
像2、4、6、8、10…,这样的数是双数。
单数又叫奇数,双数又叫偶数。0也是偶数。
教学资料包
教学精彩片段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教学片断
师:自然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教师边说边演示。
师:自然数太多了,怎么办呢?
生:我见过这样的线,在直线右端画上一个箭头表示。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直线上的数,讨论一下,看看直线上的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发现的真不少,知道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之间相差是1,那么知道一个自然数,你能说出和它相邻的前面一个自然数和后面一个自然数吗?
(教师提问生解答)
师:直线上的箭头又表示什么?
汇报交流
● 表示向右可以无限延伸。
● 表示后面还有很多自然数。
● 表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生归纳总结:自然数的个数无数个,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每两个相邻的自然数相差1。
设计意图: 通过数射线来认识自然数的特征: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等。
教学资源
偶数
所有整数不是奇数(单数),就是偶数(双数)。若某数是2的倍数,它就是偶数(双数),可表示为2n;若非,它就是奇数(单数),可表示为2n+1(n为整数),即奇数(单数)除以二的余数是一。
在十进制里,可以看个位数的方式判定该数是奇数(单数)还是偶数(双数):个位为1,3,5,7,9的数是奇数(单数);个位为0,2,4,6,8的数是偶数(双数)。
哥德巴赫猜想说明任何大于二的偶数(双数)都可以写为两个质数之和,但尚未有人能证明这个猜想。
在中国文化里,偶有一双一对、团圆的意思。古时认为偶数(双数)好,奇数(单数)不好;所以运气不好叫做“不偶”。
奇数
奇数(英文:dd)数学术语,口语中也称作单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奇数的个位商为1,3,5,7,9。偶数可用2 n表示,奇数可用2 n +1表示,这里n是整数。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奇数叫做单数,它跟偶数是相对的。
奇数可以分为:
正奇数: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
负奇数:-1、-3、-5、-7、-9、-11、-13、-15、-17、-19、-21、-23、-25、-
资料链接
自然数的产生
自然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的。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是相当长的。在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起初人们用手指、绳结、刻痕、石子或木棒等实物来计数。例如:表示捕获了3只羊,就伸出3个手指;用5个小石子表示捕捞了5条鱼;一些人外出捕猎,出去1天,家里的人就在绳子上打1个结,用绳结的个数来表示外出的天数。这样经过较长时间,随着生产和交换的不断增多以及语言的发展,渐渐地把数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先有数目1,以后逐次加1,得到2、3、4……,逐渐产生和形成了自然数。
因此,把自然数定义为: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叫做自然数。自然数的单位是“1”,任何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自然数有无限多个,1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记趣
一些国家和民族对某些自然数有特殊的情感,表现出不同的好恶,反映出不同民族的习俗和文化背景,真是一件趣事。
“从无到有”与“黑暗”的“一”
中国古人认为,万物均由天地阴阳交感而成,形成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地,天地生阴阳,阴阳生万物的数学关系观。“一”的意义成了“从无到有”,而在3000年前的巴比伦数学中,“1”是一个不祥的数字,1万称为“黑暗”,1万万则是“黑暗的黑暗”。
走向成功的“三”
中国古人认为,“二三”是一个成功的数字。史记云:“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老子》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使用、鉴别。”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力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之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旅程的尽头是成功。”法国天文学家戴布劳格林总结自己经验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践。法国文学家卢梭把读书分为三个步骤:储存、比较、批判。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郭沫若期望青年必须具有“三大基础”即思想基础、科学基础和语文基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五 倍数和因数优质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五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巩固应用,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五 倍数和因数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数数比赛——认识自然数,看电影,课堂练习,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