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1.3《 1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1.4《 3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1.5《 乘加、乘减》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1.6《 4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表内乘法(一)2.1,2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页的例1、例2,第8页课堂活动第1,2题。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的乘法。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学生对于2个2个地数数比较熟悉,因此,教材先安排了2的口诀,便于学生找到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熟悉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一起探究、互相质疑、互相评价等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乘几的乘法算式。
※ 过程与方法:
感悟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2的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2 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 的乘法
难点: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看来,大家对大熊猫了解的可真不少。今天,大熊猫家请客,来了好多客人呢,熊猫爸爸妈妈在外面照顾客人,你们看,熊猫宝宝在做什么呢?
课件展示情景图。
学生仔细观察图
指名回答:熊猫宝宝在餐桌边摆放筷子呢!它还一边摆,一边数:1双2根、2双4根……9双18根。它真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引入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索新知
1.教师:请同学们也学着熊猫宝宝的样子,用手中的小棒代替筷子,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
学生一边动手操作,一边说着。
教师在学生摆时巡视指导。
指名到黑板前演示摆的过程。集体订正。
如果出现个别学生先摆1根,再摆1根,然后将2根凑成1双的情况,让这个学生也到板前演示,集体订正中说出错误原因。
2.教师:熊猫宝宝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课件展示表格)。请你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表格,独立思考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指名汇报。第一发现:1双筷子是2根;2双筷子是4根;3双筷子是6根;4双筷子是8根;5双筷子是10根;6双筷子是12根。
第二发现:每增加一双筷子,就会增加2根。
第三发现:相邻的“双数”都相差1,而相邻的“根数”都相差2。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你观察的真仔细,句子说的也很完整。
3.教师:相邻的“双数”都相差1,而相邻的“根数”都相差2。原因是:每增加1双,根数就增加2根。
4.教师:请你再仔细观察并且思考如下问题:一双筷子2根,很简单就知道,那6双筷子是12根,这个12根是怎样很快得到的呢?
学生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同时说明想法。
第一种方案:一根一根地数
第二种方法:2+2+2+2+2+2=12(根)
第三种方案:2×6=12(根)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同学们用了三种方法,算出了6双筷子是12根,都不错。
5.教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指名回答,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教师及时肯定。
6.教师: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你喜欢的算式来表示出2双、3双、4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
(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
(2)指名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分类板书。(加法一类,乘法一类)
板书:
2+2=4 2×2=4
2+2+2=6 2×3=6 或 3×2=6
2+2+2+2=8 2×4=8 或 4×2=8
2+2+2+2+2=10 2×5=10 或 5×2=10
……
2+2+2+2+2+2+2+2+2=18 2×9=18 或 9×2=18
7.教师:请同学们看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加法算式写的很长,比较麻烦;乘法算式写的短,简便;一道加法算式,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
8.教师:如果这些乘法算式有口诀,那算起来就非常快乐,今天我们就来编一编“2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2的乘法口诀。
9.教师:谁能试着编一下2的乘法口诀?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各抒己见,不管学生编成什么,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集体订正。
(5)教师重点引导:以2×2为例:前面一个因数是2,我们就在乘法口诀中把二放
在最前面;后面这个因数2就把它放在二的后面;所得的积放在两个
因数的后面。由此得出2的乘法口诀的第一句:二二得四。它就表
示2×2等于4。
板书:二二得四。
10.教师:请大家按照这个方法试着编一编2×3,2×4的乘法口诀。
学生模仿编写。
指名回答: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集体订正 ,教师及时鼓励。
教师板书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教师:同学们编的2的口诀真好,请同学们继续把2×5,2×6,2×7,2×8,2×9,的乘法口诀编出来吧。
(1)学生试着编写。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回答:二五得一十 二六得十二 二七得十四 二八得十六 二九得十八。
(4)集体订正。
(5)教师重点引导:像这样,我们就把乘积满十的口诀中的“得”字去掉,说成
“二五一十”,这样口诀里都是四个字,说起来顺口。
(5)教师板书:
二五一十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二九十八
11.教师: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每一句口诀的第1个数都是“二”;每一句口诀的第2个数是按照从2~9的顺序来写的。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在教师的引导示范下,根据乘法
的意义自己经历编口诀的活动,并探索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既体现
学生的自主探索,也让学生初步感悟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加深学生
对口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12.教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摆的小棒,(教师边摆边说:每次摆2根,摆了3次),谁能根据老师摆的小棒,说出乘法算式,并用口诀说出得数)
指名说算式和口诀:2×3或者3×2,口诀二三得六
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
13.老师: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摆,一人说用什么乘法算式表示,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
同桌合作,交换角色进行。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共性问题,台前展示,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紧接新课后插入操作练习,进一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直观形象地感悟几个2的和、乘法算式、口诀之间的联系,促进对2
的乘法口诀的掌握。】
14.教师: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件展示例2情景图。
指名回答:2个小朋友1组,有4组小朋友,共有多少人在滑冰?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和计算出得数。
(4)指名汇报算式和所用乘法口诀:2×4或者4×2,口诀“二四得八”。
(5)集体订正。
(6)教师重点引导:算式2×4或者4×2都用同一个口诀“二四得八”得到结果。
原因是:在编乘法口诀时,通常将两个因数中较小的一个编在前面。所以计算4×2仍然用“二四得八”这句口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实际上是2的乘法口诀的实际运用,通过应用
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应用口诀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乘法问题,感受口
诀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同时,通过实际应用积
累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的思考经验,促进学生对口诀的掌握。】
三、巩固新知
1.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第2题的第一幅图。
(1)教师:谁说说第一幅图的游戏规则。
(2)指名说。对口令。一学生说口诀的前两个字,另一学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
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例如:教师说二六,学生说十二。
同桌合作,游戏进行。
指名同桌演示游戏。
集体订正。
2.课件展示课堂活动第2题的第二幅图。
(1)教师:谁说说第二幅图的游戏规则。
(2)指名说。对口令。一学生说乘法口诀,另一学生说两个乘法算式。
(3)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教师:二四得八;学生:2×4=8 4×2=8
(4)同桌合作,游戏进行。
(5)指名同桌演示游戏。
(6)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促进学生对乘法口诀的逐步熟练掌握。】
达标反馈
1.根据算式说口诀。
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说一说该用哪句口诀计算算式的积吗?
2×3= 2×5= 2×8= 2×3=
2.看谁算的对。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算式:------------------------------,口诀:-----------------------
一共有多少朵花?
算式:-----------------,口诀:--------------
3.想一想,填一填。
一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
二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
三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
四个同学有( )双手,乘法算式:--------或--------,口诀:----------
答案:
第一题:二三得六 二五一十 二八十六 二三得六
第二题:(1)算式:2×3=6(只)或3×2=6(只),口诀:二三得六
(2)算式:3×5=15(朵)或5×3=15(朵),口诀:三五十五
第三题:一个同学有(2 )双手,乘法算式:2×1=2(双)或1×2=2(双),口诀:一二得二。
二个同学有( 4 )双手,乘法算式:2×2=4(双),口诀:二二得四。
三个同学有( 6 )双手,乘法算式:2×3=6(双)或3×2=6(双),口诀:二三得六。
四个同学有(8 )双手,乘法算式:2×4=8(双)或4×2=8(双),口诀:二四得八。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鼓励。
教师重点强调: 我们这节课,同学们不但学会了编2的乘法口诀,而且还学会了用2的乘法口诀算出乘法算式,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布置作业
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 )得六 二六( ) ( )十八 二八( )
----------- ------------ ----------- ------------
----------- ------------ ----------- ------------
2.画 △ 表示乘法算式。
(1)2×2 ----------------------
(2)5×2 ----------------------
3.练习二的第1、2、3题
第一题:填表。
第二题: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
第三题: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口诀。
答案:1.二三得六 二六十二 二九十八 二八十六
2X3=6 2X6=12 2X9=18 2X8=16
3X2=6 6X2=12 9X2=18 8X2=16
2.(1)△△ △△
(2)△△ △△ △△ △△ △△ 或者△△△△△ △△△△△
3. 第一题:6 8 10 12 14 16 18
4. 第二题:二二得四 二五一十 二八十六 二三得六
二六十二 二九十八 二四得八 二七十四
5. 第三题:14 二七十四 6 一六得六 10 二五一十 6二三得六
8 二四得八 8 一八得八 16 二八十六 18 二九十八
14 二七十四 4 二二得四 5 一五得五 7 一七得七
板书设计:
2的乘法口诀
2+2=4 2×2=4 二二得四
2+2+2=6 2×3=6 二三得六
2+2+2+2=8 2×4=8 二四得八
2+2+2+2+2=10 2×5=10 二五一十
…… 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
二八十六
2+2+2+2+2+2+2+2+2=18 2×9=18 二九十八
教学资源:
一、用圆片表示下面各个算式。
3×4 (○○○ ○○○ ○○○)或(○○○○ ○○○○ ○○○○)
5×2( )或( )
3×1( )或 ( )
4×2 ( )或 ( )
二、看图按要求写算式。
★★★★★ ★★★★★
上图由( )个(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三、列式计算。
1.2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
2. 5与2相加的和是多少?
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多少?
4.一个加数是2,另一个加数是8,和是多少?
四、填表
答案:
第一题:
5×2( 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 )
或( 〇〇 〇〇 〇〇 〇〇 〇〇 )
3×1( 〇〇〇 )或 ( 〇 〇 〇 )
4×2 ( 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 )或(〇〇 〇〇 〇〇〇〇)
第二题:2个5 5+5 5×2
第三题:1. 3×2=6 2. 5+2=7 3. 6×2=12 4. 2+8=10
第四题:8 14 4 10 3 18
教学资料链接:
小九九的来历
“九九乘法歌诀”,又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如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十三、十四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如一”“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2.1,2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2.1,2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导观察,探索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二年级上册2.1,2的乘法口诀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2.1,2的乘法口诀一等奖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编口诀,引导观察,探索规律,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1.6,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1.6,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