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笔算乘法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就知,做好铺垫,练习提升,课后思考,在○里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学会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继续培养学生在精确计算之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的习惯,为 粗略的判断精确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以及计算技巧。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有关0的乘法。并且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形成了初步的小组合作模式,积累了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因此课堂上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再运用知识的迁移,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概括总结后得出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就知,做好铺垫
1.0X2= 0X5= 0X9= 0X7=
0+5= 0+3= 35+0= 0+23=
同学们有什么发现?请总结。(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加0都得它本身。)
2. 笔算642 X 3 (师生合作,生说师板书。)
师改题为602 X 3(如何计算呢?计算时又有什么技巧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来学习。)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1.估算602X3 乘积大约是多少?(1800)是几位数?(4位数)
2.出示自学要求
同桌讨论交流602X3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计算。
自己出一道几百零几乘一位数的题,并独立计算。
同桌交换批改。
3.学生和同桌交流后,自主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然后汇报。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讲解方法。同时老师提出问题:
用0乘这一步能不能省略?(不能,因为根据估算,肯定是4位数,所以不能省略,要来占位。
积的哪一位最容易出错?(十位易错,因为既要乘,有时还要加进位)
积哪一位最好写?为什么?(百位和千位,因为既不需要往前进位,也不需要加上十位的进位) 是不是这一类所有的题都不需要加十位的进位呢?(是的,因为十位相乘再加进位后最大是8,所以不可能向百位进位)
(二)巩固练习
判断正误
1. 0X5+3=8 。 ( )
2. 607X4, 积的最高位是2。 ( )
3. 403X3,积的十位是9。 ( )
4.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一定有0.( )
列竖式计算 504 X 2 = 407 X 5 =
(三) 师生竞赛:
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202 X 3= 405 X 2= 401 X 8=
604 X 8= 703 X 7= 605 X 3=
师:老师为什么算的那么快呢?因为老师计算时掌握了技巧。
(四)合作交流,发现技巧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以及智慧提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技巧。(提示:把乘积分成两部分来写)
2.交流、展示
师同时提问:
把乘积分成那两部分?(千位和百位,十位和各位)
百位和千位为什么能直接写?(因为既不需要往前进位,也不需要加上十位的进位)
十位和个位能直接写出吗?(可以,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加0又得任何数,所以如果进位就在十位和个位直接写出两位数字;如果不进位,十位就写0来占位,个位相乘得几就写几;)
3.师小结:可以把乘积分成两部分来写。第一部分百位和千位直接可以写出,第二部分个位和十位直接写出。
4.重新竞赛。(巩固练习)
三、练习提升
活学活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5 0 4 8 0 5 0 4
X X 5 X
4 2 4 0 0 0
四、课后思考:
因数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乘法,又有什么样的技巧呢?希望同学们课后讨论交流,认真思考,发现规律。
课后练习:
填空
1. 945个0的和可以用算式( )表示,结果是( )。
2.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3. 507X4, 积的最高位是( )。
4. 703X3,积的十位是( )。
5. 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 )有0。(“不一定” 或 “一定”)
二、在○里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1.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含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参考答案,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