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课时 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8《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一课时 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8《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三课时 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第八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9.1《11~20的数数、读数》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展开
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74~79页的内容。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指导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课件,投影等。
1.口算,并说说计算过程。
2+4+4= 10-5-2=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课件显示(或动态投影):原来车上有7个人,到站下去2个人。学生观察后,提问:这时车上还剩几个人?怎样列式?(板书:7-2)再显示又上去3人。提问:这时车上有几个人?怎样列式?(板书:7-2+3=)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怎样计算。
3.集体交流,引导说出先算7-2=5,再算5+3=8,老师同时板书:。
同桌互相说说计算方法。
1.教材第74页“想想做做”的第1、第2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主要说图意和计算方法,抓住找被减数或已知加数这个难点。
2.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的第3、第4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检查指导。
教材第69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自己搜集信息,任意列出两步计算的算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第1题:6+2-3=5
第2题:5-2+3=6
2. 第3题:7 7 3 7 1 2 9 3 第4题:略
思维训练
答案不唯一,只要理由合理,算式正确即可。
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列式计算。
选择小熊可列2+1+4=7……
选择小兔可列8-3-1=4,还可列3+1+4=8……
选择小猴子可列4+3+2=9……
教材习题
教材第74~75页“想想做做”
6. 7+3-5=5 10-6+4=8
教材第76页“练习九”
1.略
2. 10 5 9 4
3. > = <
4.略
5. 6-3+2=5
6. 5+4-2=7 10-5-4=1
教材第77~79页“复习”
1. 5+3=8 3+5=8 8-3=5 8-5=3
2. 2+3=5 10-3=7
3、4.略
5. 8 2 5 5 9 6 4 3 1 10 9 2 8 2 5 5 6 5 6 1
6. 4 5 8 4 6 (最后一题答案不唯一)
7. 10 7 5 5
8. < = > > < <
9~11.略
思考题:7 6 5 5 3 2 (第2个图上、下空答案不唯一)
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上车、下车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加减混合的现实问题。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还安排了一幅可以列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的图,意在让学生体会生活里的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答案的不确定性。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入学四个月左右的一年级新生,在参与数学活动时,他们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他们年龄小,爱活动,学习兴趣是支持他们投入学习的巨大内动力。所以,教学时应选取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活动素材。
其次,他们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因此,数学活动的设计更要富有情趣,要灵活多样,要富有挑战性,要用具体生动的情境或丰富多彩的画面来呈现活动内容,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最后,他们喜欢动口、动手、动脑,每个人都表现自己。所以,在数学实践与活动中,依据丰富的学习内容,确立多样的学习目标,营造趣味化的学习情境,创设探索化的学习过程,采用民主、平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合作,参与评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与畅所欲言的机会,真正成为“探索者”“发现者”,而不是“观察者”“验证者”。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共6页。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共5页。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