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27张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929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27张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929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27张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929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27张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9296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27张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9296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27张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9296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27张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9296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27张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69296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课件 全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调歌头,知人论世识苏轼,诵读诗词的要求,含英咀华悟情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秋词自«水调歌头» 一出,余词尽废。 ——清·胡仔
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 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是诗歌的一种,也是格律诗。
形式上具有律诗的一些特点,只是句子一般长短不齐。 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
苏轼(1037 - 1101 )字 号 文学家、书画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更是独具风格,是 词人的代表。
苏洵 苏轼 苏辙
苏洵 苏轼 苏辙 欧阳修 曾巩 王安石 韩愈 柳宗元
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自幼情谊深厚。写此词之时,他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宦途失意,贬官密州,心情抑郁。这时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二人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 ——苏 轼
书声琅琅 诵明月
1.字正腔圆地读 2.有板有眼地读 3.有情有味地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由几部分组成?
2.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
交代了写作时间、背景和写作目的。
3.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风、 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阕(琼楼玉宇)
4.上阕作者遇到的艰难抉择是什么?他最终选择了什么?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体现了作者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可以看出他最终在矛盾中做出抉择,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流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5.下阕作者无眠的原因是什么?
“转朱阁,低绮户”指月的移动,暗示夜已深,但作者却相思难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可以看出作者经受离别之苦的惆怅与浓浓思念。
6.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
月有圆缺 蕴人生
7.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8.面对明月,作者发出了怎样的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全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
苦闷
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10.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苏轼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在词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词人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的面对人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不如意,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悲伤;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坡说,才华横溢的苏轼,旷世奇才,词文今译,水调歌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水调歌头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寻踪觅诗意,认识诗歌中的“意象”,千里寄相思,古今一轮月,诗人托月言志,走近苏轼随月而歌,诵读月之韵律,探寻月之深情,品味月之深意,对月高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水调歌头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背景链接,节奏划分,诗词诵读,诗歌翻译,诗词品读,炼字题目,水调歌头,一问几时明月,二问今夕何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