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高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949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949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949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www.ks5u.com
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实验室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NO2是氧化剂
B. 每生成1mol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C. 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D.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NaNO2+NH4Cl=NaCl+N2↑+2H2O中,NaNO2中N元素化合价从+3价降为0价,NaNO2为氧化剂,故A正确;
B、反应NaNO2+NH4Cl=NaCl+N2↑+2H2O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3,即每生成1mol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B错误;
C、NH4Cl中N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为0价,所以NH4Cl中N元素被氧化,故C错误;
D、由化合价升降可知,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 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 钠与足量盐酸反应:2Na+2H2O=2Na++2OH-+H2↑
D. 钠与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2O=2Na++2OH-+H2↑
【答案】D
【解析】
【详解】A、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CuSO4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Cu(OH)2↓+2Na++H2↑,故B错误;
C、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钠单质与氢离子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故C错误;
D、钠与氯化钾溶液反应是钠与水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钠单质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若溶液中存在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微粒,则会发生进一步反应,可归纳为先水后盐;钠单质与酸溶液反应,其反应实质是先酸后水。
3.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32-+O2+aOH-=Y+S4O6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4 B. Y的化学式为Fe2O3
C. S2O32-是还原剂 D. 每32g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
【答案】B
【解析】
【详解】A.Y为化合物,根据电荷守恒可知,6-4-a=4,故a=4,A正确;
B.Y为化合物,根据原子守恒可知,Y为Fe3O4,B错误;
C.因S2O32-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为+2.5,则S2O32-是还原剂,C正确;
D.32g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有1mo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mol×2×(2-0)=4mol,D正确;
答案选B。
4.A2、B2、C23种单质和它们离子间能发生下列反应2A-+C2=2C-+A2、2C-+B2=2B-+C2,若X-能与C2发生反应2X-+C2=2C-+X2,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氧化性B2>C2>A2 B. 还原性X->C->B-
C. X2与B-能发生反应 D. X2与B-不能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2A-+C2=2C-+A2中,C2是氧化剂,A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C2>A2,反应2C-+B2=2B-+C2中,B2是氧化剂,C2是氧化产物,氧化性B2>C2,则氧化性B2>C2>A2,故A正确;
B、根据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反应2C-+B2=2B-+C2中,C-为还原剂,B-为还原产物,还原性C->B-,反应2X-+C2=2C-+X2中,X-为还原剂,C-为还原产物,还原性X->C-,则还原性X->C->B-,故B正确;
C、根据B的分析,还原性X->B-,因此X2与B-不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
D、根据B的分析,还原性X->B-,因此X2与B-不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5.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 ( )
A. 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 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
D. X2+是XO4-的还原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氧化性,由①得:XO4->Z2,由②得,B2>A3+,由③得Z2>B2,即XO4->Z2>B2>A3+,同理还原性强弱顺序为:A2+>B->Z->X2+;
【详解】A.还原性强弱顺序为:A2+>B->Z->X2+,因此Z2+2A2+===2A3++2Z-可以发生,A项正确;
B.Z2在反应①中为氧化产物,而在③中为氧化剂,B项错误;
C.由①得:XO4->Z2,由②得,B2>A3+,由③得Z2>B2,即氧化性强弱大小:XO4->Z2>B2>A3+,C项正确;
D. X2+是XO4-的还原产物,D项正确;
答案选B。
6.某化合物水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最终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条件的是( )
A. Ca(HCO3)2 B. NaHCO3 C. CuC12 D. A1C13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氧化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和Ca(HCO3)2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故A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和NaHCO3反应,生成碳酸钠,因在同温度下,碳酸钠溶解度高于碳酸氢钠,故不会有沉淀产生,故B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和CuC12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先和A1C13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因加入的Na2O2为过量,所以氢氧化钠会再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因此最终不会有白色沉淀产生,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Na2O2具有强氧化性,若溶液中存在还原性物质,则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7.现有25 mL 2 mol·L-1Na2CO3和75 mL 1 mol·L-1的稀盐酸:①将Na2CO3溶液缓缓滴到稀盐酸中 ②将稀盐酸缓缓滴到Na2CO3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情况( )
A. 均为0.84 L
B. 均为0.56 L
C. ①>②
D. ②>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到盐酸中,发生Na2CO3+2HCl=2NaCl+H2O+CO2↑,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25×10-3×2mol=5×10-2mol,盐酸的物质的量为75×10-3×1mol=7.5×10-2mol,盐酸不足,碳酸钠过量,因此产生CO2的体积为L=0.84L;
②滴加到碳酸钠中,发生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第一个反应方程式中,Na2CO3不足,盐酸过量,产生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剩余盐酸的物质的量2.5×10-2mol,第二个反应方程式为碳酸氢钠过量,盐酸不足,产生CO2的体积为2.5×10-2×22.4L=0.56L,因此产生CO2的体积为①>②,故选项C正确,
答案选C。
8.下列物质反应时,反应物用量或反应条件的改变对生成物无影响的是( )
A. C和O2 B. Na2CO3和盐酸 C. Na和O2 D. NaHCO3和NaOH
【答案】D
【解析】
【详解】A. C在O2中燃烧,氧气足量得CO2、氧气不足得CO,生成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A项不符合题意;
B. Na2CO3与盐酸反应,盐酸不足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盐酸足量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
C. Na和O2常温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生成过氧化钠,生成物与反应条件有关,C项不符合题意;
D. 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物与反应物用量或反应条件无关,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9.相同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
A. 一样多 B. 镁多 C. 铝多 D. 都为22.4 L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镁和铝的质量都是m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分别为xg、yg,
,,
解得x=,y=,由计算可知,相同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其结果是铝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
故答案为C。
10.用含有少量Mg的Al片制取纯净的Al(OH)3,下列操作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NaOH溶液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 ⑤加盐酸生成Al(OH)3 ⑥加过量氨水生成Al(OH)3
A. ①⑥③ B. ①③⑥③ C. ②③④③ D. ②③⑤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第一种方案:Mg、AlMgCl2、AlCl3Mg(OH)2沉淀、NaAlO2溶液 NaAlO2溶液Al(OH)3沉淀 Al(OH)3固体;第二种方案:Mg、AlMg、NaAlO2溶液 NaAlO2溶液Al(OH)3沉淀 Al(OH)3固体;故C正确。
11.铝制品不易被腐蚀,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铝
A. 化学性质不活泼 B. 熔点高
C. 表面有致密氧化膜 D. 密度小
【答案】C
【解析】
铝制品不易被腐蚀,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铝表面有致密氧化膜能够阻止内部的金属被氧化,答案选C。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 用铁桶长时间存放硫酸铜溶液 D. 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因此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能中和酸性物质,但其具有很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中和酸性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故B错误;
C、铁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因此不能用铁桶长时间存放硫酸铜溶液,故C错误;
D、食盐水不能与水垢反应,因此不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故D错误;
故选A。
13.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最适宜的试剂是( )
A. AlCl3、氨水、稀盐酸 B. 、氨水、稀盐酸
C. Al、NaOH溶液、稀盐酸 D. 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氢氧化物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但氢氧化铝只能溶于碱中的强碱,据此分析。
【详解】A、由于氢氧化铝只能溶于碱中的强碱,故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不能用氨水,选项A错误;
B、由于氢氧化铝只能溶于碱中的强碱,故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不能用氨水,选项B错误;
C、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会溶于过量的盐酸,操作步骤较多,不是最适宜的试剂,选项C错误;
D、Al2(SO4)3溶液和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溶解,向氢氧化铝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也溶解,说明氢氧化铝具有两性,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注意把握氢氧化铝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既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14.某无色溶液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SO32- B. OH- C. K+ D. H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某无色溶液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有色离子、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
A、SO32-与氢离子会发生反应,在酸性条件下SO32-不能大量存在,但碱性条件下SO32-可以大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OH-与氢离子会发生反应,在酸性条件下OH-不能大量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K+与氢离子以及氢氧根均不发生反应,在酸性、碱性条件下K+都能够大量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HCO3-与氢离子以及氢氧根均会发生反应,在酸性、碱性条件下HCO3-都不能大量存在,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需注意: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溶液不能为酸性,因为硝酸与铝反应不会产生氢气。
15. 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Na2O2固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 从试剂瓶中取出并切下的未使用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C. 将Na投入饱和Na2CO3溶液中,会导致溶液质量增加
D. 金属Na失火,可用CO2灭火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2O2固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1,A错误;
B.钠是活泼的金属,从试剂瓶中取出并切下的未使用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B正确;
C.将Na投入饱和Na2CO3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剂减少,有碳酸钠晶体析出,所以溶液质量不一定增加,C错误;
D.金属Na失火产生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CO2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应该用沙子灭火,D错误,
答案选B。
16.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112 mL Cl2(标准状况下)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A. SO42- B. SO32- C. S D. S2-
【答案】B
【解析】
【分析】
Cl2完全转化为C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a2S2O3被氧化,S元素化合价升高,令氧化产物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m,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列方程计算。
【详解】Cl2完全转化为C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a2S2O3被氧化,S元素化合价升高,令氧化产物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m,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得: ×2×1=0.025 L×0.100 mol•L-1×2×(m-2),解得m=4,故得到SO32-,故选B。
17.R2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氧化成MnO,若反应中R2O变为RO,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为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7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锰离子作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R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R2O8n-作氧化剂,即R2O8n-与M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根据各元素的原子守恒写出并配平该方程式为8H2O+5R2O8n-+2Mn2+=2MnO4-+10RO42-+16H+,根据电荷守恒得-5n+2×2=-1×2+(-2×10)+1×16,n=2,故选B。
18.用48mL0.1mol/L的FeSO4溶液,恰好还原2.4×10-3mol [RO(OH)2]+,Fe2+被氧化为Fe3+,则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
A. +2价 B. +3价 C. +4价 D. +5价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分别为铁元素和 R 元素;根据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算出 [ RO(OH) 2 ] + 中 R 的化合价为+5 价;设 R 元素的最终价态为 x ,由电子守恒有: 48 × 10-3L × 0.1mol/L × [+3-(+2) ]= 2.4 × 10-3mol × (+5-x) ,解得 x = +3 ,
故答案为B。
19.将Na、Mg、Al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 1mol/L的HCl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A. 3:1:1 B. 6:3:2 C. 1:2:3 D. 1:1:1
【答案】A
【解析】
【详解】n(HCl)=1mol/L×0.1L=0.1mol;Na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0.1molHCl消耗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