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950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950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950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www.ks5u.com
南昌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2 Cl-35.5 S-32 Na-23 Mg-24 Al-27 P-31 K-39 Mn-55
一、选择题(均为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
B. 根据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可选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C.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D. 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
【答案】A
【解析】
【详解】A.蒸馏完毕后,装置温度较高,应先停止加热并继续通水至装置冷却,再进行拆卸,故A正确;
B.食用油和汽油互溶,但是沸点不同,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
C.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很大,适合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错误;
D.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出溴水溶液中的溶质溴,可用四氯化碳进行萃取,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2.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灼烧碎海带 B. 用装置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 用装置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 D. 实验室可用图制取氨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故A错误;
B项,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获得含I-的溶液,故B正确;
C项,玻璃棒应伸入到刻度线以下位置,进行溶液的转移,减小溶质的损失,故C错误;
D项,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通入到水中,易产生倒吸,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3.草酸晶体(H2C2O4·2H2O)100 ℃开始失水,101.5 ℃熔化,150 ℃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使其分解获取某些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草酸融化会堵塞试管口,并且为防止生成水蒸气液化成水后回流到固体试剂中,易使试管炸裂,选用试管口向下倾斜且固体放在顶端弯管部分的D项装置,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4.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进行蒸馏操作时,温度计的位置应处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蒸馏操作中冷凝器的作用是使气体冷凝为液体,故采用的是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常用于冷凝回流,B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蒸馏的方法是用来分离互溶的且沸点不同的液体,因此蒸馏的实验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要用直形冷凝管进行冷凝,冷却水采用逆流原理:下进上出,保证更好的冷凝效果。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 常温常压,46 gNO2和N2O4的混合物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C. 0.5mol·L-1的稀H2SO4溶液中的H+离子数约为6.02×1023
D. 标准状况下,11.2L O2和H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约为6.02×1023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来构成,所以1mol任何物质不一定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故A错误;
B. NO2的摩尔质量为46g/mol,N2O4的摩尔质量为92g/mol,46g N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分子数为6.02×1023;46g N2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分子数为3.01×1023;所以常温常压,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的分子数在3.01×1023~6.02×1023之间;故B错误;
C. 0.5mol·L-1的稀H2SO4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mol/L,由于没有给定溶液的体积,故不能求出H+离子的物质的量及个数,故C错误;
D. O2和H2均属于双原子分子,所以标准状况下,11.2L O2和H2的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原子数约为0.5×2×6.02×1023=6.02×1023,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H2的气体摩尔体积均为22.4L
B. 2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mol H2O的2倍
C. 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若其体积比为3∶2∶1,则SO42-浓度之比为3∶2∶3
D. 已知10mL某Na2R溶液含Na+的数目为N,则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1.204×1022)mol·L-1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即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故A错误;
B.摩尔质量是指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水的摩尔质量为定值,不会随着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
C.假设三种溶液的浓度均为1mol/L,则Na2SO4、MgSO4、Al2(SO4)3溶液中SO42—浓度分别为:1mol/L×1=1mol/L、1mol/L×1=1 mol/L 和1mol/L×3=1mol/L ,即浓度之比为1:1:3,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故C错误;
D.10mL某Na2R溶液含Na+的数目为N个,Na+的物质的量为n(Na+)=N/NA,则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2)/ [6.02×1023×0.01]=N/(1.204×1022) mol·L-1,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选项C:电解质溶液中不水解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7.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 B. 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 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 D. 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温度、压强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n="m/M" 可知,相同质量时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CO、CO2的摩尔质量分别是28g/mol、44g/mol,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44g/mol:28g/mol=11:7,则
A.根据N=nNA知,二者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7,所以CO分子数多,A错误;
B.根据V=n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甲的体积比乙大,B错误;
C.温度和压强相等,其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所以二者的气体摩尔体积相等,C错误;
D.ρ=M/Vm可知,相同条件下,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D正确;
答案选D。
【点晴】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又叫四同定律,也叫五同定律(五同指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个数、同物质的量)。其推论有(1)同温同压下,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时,M1/M2=ρ1/ρ2。在进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时,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即只能适用于气体,且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
8.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 NH3②22.4L氦气(标准状况)③4℃时9mL水 ④0.2mol Na3PO4( )
A. ①④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①④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结合n=m/M、n=V/Vm、N=nNA及分子构成可以知道,原子的物质的量越大,原子数越多,以此来解答。
【详解】①0.5mol NH3 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4=2mol;②标况下22.4L He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1)=1mol;③4℃时水的密度为1g/cm3,9mL水的质量为9g,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9g/18g/mol=1.5mol;④0.2mol Na3PO4 中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8=1.6mol;则所含原子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为①④③②;故A正确;
故答案选A。
9.1L A气体与0.5L B气体反应,恢复原温度和压强时,生成气体的体积为1L,已知生成物的化学式为X2Y,则A的分子式可能为( )
①XY2 ②XY ③X2 ④Y2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同一反应中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再结合原子守恒判断A的化学式。
【详解】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同一反应中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1L A气体与0.5L B气体反应,恢复原温度和压强时,生成气体X2Y的体积为1L,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量数之比=1L:0.5L:1L=2:1:2,所以反应方程式为2A+B=2X2Y,根据原子守恒可知,选项中A的化学式可能为XY或X2,②③正确;
故答案选B。
10.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mL 0.1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 )
A. 150mL 0.1mol/L氯化钠溶液 B. 75mL 0.2mol/L氯化铵溶液
C. 150mL 0.3mol/L氯酸钾溶液 D. 75mL 0.15mol/L氯化镁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50mL 0.1mol/L AlCl3溶液中的c(Cl-)=0.3mol/L,根据溶质化学式计算各选项中的Cl-物质的量,进行比较可以知道,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以此解答。
【详解】50mL 0.1mol/L AlCl3溶液中的c(Cl-)=0.3mol/L,
A、150mL 0.1mol/L的NaCl溶液中c(Cl-)=0.1mol/L,与50mL 0.1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c(Cl-) 不相等,故A错误;
B、75mL 0.2mol/L的氯化铵溶液中c(Cl-)=0.2mol/L,与50mL 0.1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c(Cl-) 不相等,故B错误;
C、氯酸钾溶液中含有ClO3-,不含Cl-,故C错误;
D、75mL 0.15mol/L氯化镁溶液中c(Cl-)=0.15×2=0.3mol/L,与50mL 0.1mol/L氯化铝溶液中的c(Cl-) 相等,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在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该物质的浓度×该离子的个数,与该溶液的体积无关,即V L a mol/L A2B3溶液中,c(A3+)=a mol/L×2=2a mol/L,c(B2-)=a mol/L×3= 3a mol/L。
11.用1000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其单位是mol/kg。5mol/kg的硫酸的密度是1.29g/cm3,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3.56mol/L B. 4.33mol/L C. 5.00mol/L D. 5.23mol/L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信息可以知道,5mol•kg-1的硫酸表示1000g水溶解5molH2SO4,令水为1000g,则含有5mol H2SO4,计算溶液的质量,根据密度求出溶液体积,再利用c=n/V计算。
【详解】浓度为5mol•kg-1的硫酸,令水为1000g,则含有5mol H2SO4,所以m(H2SO4)=5mol×98g/mol=490g,所以溶液体积为==m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为=4.33mol/L,故B正确;
故答案选B。
12.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B. 盛放该试剂包装上应标出图所示的危险化学品标志
C. 配制200mL 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mL
D. 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计算;
B、浓硫酸属于腐蚀性药品;
C、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D、根据密度和体积计算溶液的总质量,根据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判断质量分数关系。
【详解】A、浓H2SO4物质的量浓度c=1000×1.84×98%÷98mol/L=18.4mol/L,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属于放射性药品,故B错误;
C、设浓硫酸的体积为x mL,则x mL×18.4mol/L=200mL×4.6mol/L,解得:x=50,所以应量取的浓硫酸体积是50mL,故C正确;
D、由于浓硫酸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当浓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49%,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如果溶液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当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如果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当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
13.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的稀硫酸蒸发水后,其质量分数变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mol/L,则c1与c2的关系为
A. c2=2c1 B. c22c1 D. c1=2c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c=1000ρω/M,前者溶液浓度c1=1000ρ1a%/M,后者溶液的浓度c2=1000ρ22a%/M,两者相比得出: c1/c2=ρ1/2ρ2,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硫酸的密度随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即ρ12c1,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密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14.向100g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稀释成9.2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
A. >100mL B. =100mL C. < 100mL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2SO4)=1000×1.84g/mL×98%/98g/mol=18.4mol/L;设浓硫酸的密度为ρ,加水体积为x,且稀释后的9.2mol/L的硫酸密度为ρ1,因为硫酸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有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