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凤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www.ks5u.com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加热水 C. 倾倒液体 D. 移走蒸发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实验室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错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试管稍倾斜,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慢慢倾倒,正确;D、蒸发时,取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通入适量的CO2 B.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C.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沉淀,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详解】A.通入适量的CO2,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引入新杂质,故A错误;
B.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但氯化钡过量,引入新杂质,故B错误;
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可除去杂质,故C正确;
D.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碳酸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引入新杂质,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3.下列关于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过滤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 冷凝器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C. 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
D. 给蒸馏烧瓶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而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因此采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故A错误;
B.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所以下口进,上口处,冷凝效果好,故B正确;
C.为避免加热时出现暴沸现象,应在液体加热前在烧瓶中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故C正确;
D.对蒸馏烧瓶进行加热时,为防止加热时烧瓶底炸裂,需垫石棉网,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点睛】蒸馏实验中要注意:溶液中要加入沸石,防止溶液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的是蒸气(馏分)的温度;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采用逆流原理,即从下口进入,上口流出,保证冷凝效果好。
4.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 AgNO3溶液 B. 稀硫酸 C. 稀盐酸 D. 稀硝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别滴加AgNO3,都有沉淀产生,无法鉴别这三种盐,A错误;
B、分别滴加稀硫酸,有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产生气泡的是Na2CO3,剩余的那一瓶溶液是NaCl,故稀硫酸可以鉴别这三种盐,B正确;
C、分别滴加稀盐酸,只有Na2CO3有气泡生成,其他两种盐不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稀盐酸无法鉴别NaCl和BaCl2,C错误;
D、分别滴加稀硝酸,只有Na2CO3有气泡生成,其他两种盐不和稀硝酸反应,所以稀盐酸无法鉴别NaCl和BaCl2,D错误;
故选B。
5.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
① | NaCl | Na2CO3 | 溶解,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
②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
③ | H2 | CO2 |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
④ | NaNO3 | CaCO3 | 加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然后蒸发可除去多余的氯化氢和溶剂水,得到氯化钠固体,故正确;
②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则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可除杂,故正确;
③CO2与NaOH反应,而氢气不能,则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可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故正确;
④CaCO3不溶于水,NaNO3溶于水,过滤即可分离提纯,而加入盐酸,与CaCO3反应生成氯化钙,引入新杂质氯化钙,故错误;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选A。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1)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2)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B. 0.012kg 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 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的粒子“集体”就是1 mol
D. 使用摩尔这一单位时必须指明粒子的名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1mol任何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都含6.02×1023个原子,若物质的构成微粒不是原子,则不一定是含6.02×1023个原子,错误;B.根据规定可知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值是6.02×1023,正确;C.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的“集体”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正确;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其使用范围是微粒,使用使用摩尔这一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有关摩尔、物质的量及1mol等有关微粒的知识。
【名师点睛】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用符号表示为mol,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的粒子集合体,1mol任何物质含有的基本微粒数与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用NA表示,叫阿伏加德罗常数,它的近似值是6.02×1023。任何物质说含有的微粒数与12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我们就说它的物质的量是1mol;它只适用于微粒粒子,在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是何种微粒,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 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C. 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A
D. 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答案】D
【解析】
A. 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NA,A错误;B. 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B错误;C. 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是1mol,所含的原子数为2NA,C错误;D. 氧气和臭氧均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D正确,答案选D。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A
B. 常温常压下,32gO2和32g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NA
C. 48gO2所含的电子数为16NA
D. 标准状况下36 g H2O中原子的数目为6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
B、根据n=m/M及氧气和臭氧分子的构成来分析;
C、求出氧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个O2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2=16进行分析;
D、求出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个水分子中含3个原子来分析。
【详解】A、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明确,不一定是标况,故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则含有的碳原子数不一定是NA个,故A错误;
B、32gO2的物质的量n=32g/32g/mol=1mol,所含氧原子数:1mol×2×NA=2NA;32g O3的物质的量n=32g/48g/mol=2/3mol,所含氧原子数:2/3mol×3×NA=2NA;故32gO2和32g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NA,故B错误;
C、48gO2的物质的量为48g/32g/mol=1.5mol,1个O2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2=16,所以1.5molO2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5mol×16×NA=24NA;故C错误;
D、36 g H2O的物质的量为n=36g/18g/mol=2mol,1mol水中含3mol原子,故2mol水中含6mol原子即6NA 个,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9.20g A物质和14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 C物质、3.6g D物质和0.2mol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
A. 100 g/mol B. 108 g/mol C. 55 g/mol D. 96 g/mol
【答案】B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0.2mol E的质量为(20+14-8.8-3.6)g=21.6g,所以其摩尔质量为21.6g/0.2mol=108g/mol,B项正确。
10.关于2molSO2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为44.8 L B. 含有4mol氧原子
C. 分子数为6.02×1023 D. 摩尔质量为128 g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气体所处状态不知,气体摩尔体积不知,无法求气体的体积,故A错误;
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二氧化硫物质的量的2倍,所以2molSO2分子中含有4mol氧原子,故B正确;
C、根据N=nNA可知,2molSO2分子数为2×6.02×1023=1.204×1024,故C错误;
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所以SO2的摩尔质量为64g/mol,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1.下列溶液中,Na+浓度最大的是( )
A. 1mol·L-1Na2SO4溶液100mL B. 0.9mol·L-1Na3PO4溶液10mL
C. 2.5mol·L-1NaOH溶液50mL D. 1 mol·L-1NaHCO3溶液100mL
【答案】B
【解析】
【详解】A. 1mol·L-1Na2SO4溶液中Na+的浓度为1mol/L×2=2mol/L;
B. 0.9mol·L-1Na3PO4溶液中Na+的浓度为0.9mol/L×3=2.7mol/L;
C. 2.5mol·L-1NaOH溶液中Na+的浓度为2.5mol/L×1=2.5mol/L;
D. 1 mol·L-1NaHCO3溶液中Na+的浓度为1mol/L×1=1mol/L;
根据分析可知,Na+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B;
答案:B
【点睛】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质的化学式组成有关,与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据此对各选项进行计算与判断。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L水中溶解1 mol NaCl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 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中形成的溶液体积为1 L
C. 标准状况下,将33.6 L HCl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5 mol·L-1
D. 1 mol CaCl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Cl-)等于1 mol·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1 L水中溶解1 mol NaCl所形成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1L,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不一定是1mol/L,A错误;
B.物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一般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中形成的溶液体积不一定为1 L,B错误;
C.标准状况下,33.6 L HCl的物质的量为1.5mol,溶于水形成1L溶液,得到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C正确;
D.1 mol CaCl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所以溶液中c(Cl-)等于2mol·L-1,D错误,答案选C。
13.下列对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容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浓度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
C. 配制溶液时,把量好的浓硫酸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 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容量瓶的构造、使用方法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正确方法分析。
【详解】A.容量瓶属于定量仪器,所以标有容积和刻度,由于温度影响溶液的体积,所以容量瓶上还标有使用的温度,没有浓度,故A错误;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因为后面还需要加入蒸馏水定容,所以不必烘干,不影响配制结果,故B错误;
C.容量瓶中不能用于稀释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的容量瓶中,故C错误;
D.因为容量瓶有瓶塞,配制时需要摇匀,所以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4.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造成浓度偏高的操作是
A. 定容时,滴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
B. 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
C.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D. 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
【答案】B
【解析】
A、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B、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C、溶质的量减小,浓度偏小;
D、体积偏大,浓度偏小。
二、填空题(除特殊标记每空2分共44分)
15.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之一。请完成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安全的有关问题:
(1)用酒精灯或电炉对下列实验仪器加热时,可以不垫石棉网的是___。
A.烧杯 B.蒸发皿 C.锥形瓶 D.蒸馏烧瓶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①蒸发时,用手直接拿蒸发皿
②用排水法收集O2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再撤导气管
③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朝着任何人
④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⑤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
(3)实验室用锌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如何检验H2的纯度?___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 (1). B (2). ③⑤ (3).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移向酒精灯火焰,放开大拇指,若听到轻微的爆鸣声,则收集到的气体为纯净的氢气 (4). Zn+H2SO4=ZnSO4+H2↑
【解析】
【分析】
(1)根据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基本操作进行分析;
(3)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其纯度,以防发生危险。
【详解】(1)烧杯、锥形瓶、蒸馏烧瓶在加热时若受热不均匀易炸裂,放在火上加热时,要加垫石棉网;而蒸发皿属于直接受热的仪器,不需垫石棉网进行加热;
故答案是:B;
(2)①蒸发时应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不能用手,以免烫伤发生危险,故错误;
②收集O2结束时应先撤导气管再撤酒精灯,以免水倒吸使试管炸裂,故错误;
③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为了防止液体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要朝向任何人,故正确;
④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容易引起火灾,故错误;
⑤熄灭酒精灯时不能吹灭,应用灯帽盖灭,故正确;
故答案是:③⑤;
(3) 实验室用锌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反应的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在点燃氢气气体前必须检验其纯度,以防氢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检验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移向酒精灯火焰,放开大拇指,若听到轻微的爆鸣声,则收集到的气体为纯净的氢气;
故答案是: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移向酒精灯火焰,放开大拇指,若听到轻微的爆鸣声,则收集到的气体为纯净的氢气;Zn+H2SO4=ZnSO4+H2↑。
16.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1)写出上图中序号①~③仪器的名称:
①____②____③____。
(2)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液体,难溶于水):选___,操作名称为___。
(3)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____,操作名称为___。
(4)粗盐提纯,选____,操作名称为____。
(5)石油中得到汽油和煤油,选____,操作名称____。
【答案】 (1). 蒸馏烧瓶 (2). 冷凝管 (3). 分液漏斗 (4). E (5). 分液 (6). E (7). 萃取、分液 (8). AB (9). 过滤、蒸发 (10). D (11). 蒸馏
【解析】
【分析】
根据仪器的结构和用途写出三种仪器名称;根据各物质性质及物质的分离操作方法进行分析。
【详解】(1)根据仪器的结构和用途可知,①为蒸馏烧瓶;②为冷凝管;③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是: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
(2)CH3COOC2H5属于酯类,不溶于水,碳酸钠溶液溶于水,因此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选用装置E;
故答案是:E;分液;
(3)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中溶解度,因此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因此可以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选用装置E;
故答案是:E; 萃取、分液;
(4)氯化钠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粗盐提纯过程是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除去,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杂质,然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选用装置AB;
故答案是:AB;过滤、蒸发;
(5)汽油和煤油均属于有机物,二者互溶,但是二者沸点不同,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选用装置D。
故答案是:D;蒸馏。
【点睛】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取决于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的性质差异。萃取法适用于同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时,将混合物分离;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混合物分离;蒸馏法适用于沸点不同的两种溶质组成的混合物分离;分液法适用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
17.(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质量之比为___。
(2)在标准状况下,4 gH2、11.2L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质量最大的是___,体积最小的是___。
(3)下列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①200 mL2mol·L-1MgCl2溶液 ②1000mL2.5 mol·L-1NaCl溶液 ③300mL5 mol·L-1HCl溶液 ④250 mL1mol·L-1FeCl3溶液
【答案】 (1). 1:1 (2). 1:1 (3). 5:3 (4). 4:11 (5). H2 (6). H2O (7). H2O (8). ③①④②
【解析】
【分析】
(1)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目相同,据此规律进行分析;
(2)根据n=m/M=V/Vm=N/NA进行分析;
(3)根据c(Cl-)=溶液的浓度×氯离子个数进行分析。
【详解】(1)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目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分子数之比为1:1;甲烷的分子式为CH4,1个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1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原子数之比为5:3;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相同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为16:44= 4:11;
故答案是:1:1;1:1;5:3;4:11;
(2)4 gH2的物质的量为2mol;标况下11.2L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根据N=nNA可知,三种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H2;根据m=nM可知,0.5mol O2的质量为0.5mol×32g/mol=16g;1molH2O的质量为18g;氢气质量为4g,所以质量最大的是H2O;由于H2O在标况下呈液态,所以体积最小;
故答案是:H2;H2O;H2O;
(3)①200 mL2mol·L-1MgCl2溶液中c(Cl-)= 2mol·L-1×2=4 mol·L-1;②1000mL2.5 mol·L-1NaCl溶液中c(Cl-)= 2.5mol·L-1×1= 2.5mol·L-1; ③300mL5 mol·L-1HCl溶液中c(Cl-)=5mol·L-1×1= 5mol·L-1 ; ④250 mL1mol·L-1FeCl3溶液中c(Cl-)=1mol·L-1×3= 3mol·L-1 ;所以四种溶液中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④②;
故答案是:③①④②。
18.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固体,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取___g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
(4)将配制好的溶液取出10mL,加水稀释成100mL
①稀释后的溶液浓度为____。
②若要和0.2mol·L-1盐酸反应,需要盐酸的体积____mL。
③写出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1). 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 (2).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 10.0 (4).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5). 0.1mol/L (6). 50 (7). HCl+NaOH=NaCl+H2O
【解析】
【分析】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及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进行分析;
(2)选用250mL容量瓶,根据m=cVM进行计算;
(3)容量瓶结构中有瓶塞和玻璃旋塞,使用前需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4)①10mL 1.0mol·L-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成100mL,溶液的体积变化了10倍,所以溶液的浓度减小了10倍;根据HCl+NaOH=NaCl+H2O可知,据n(HCl)=n(NaOH)及n=cV列方程进行计算。
【详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并转移、摇动、定容、摇匀,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杯、容量瓶、胶头滴管;实验室没有240mL容量瓶,配制240mL溶液应选250mL容量瓶,所以还需要的仪器: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是: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因配制溶液的体积为240 mL,而容量瓶的规格没有240 mL,只能选用250mL,故NaOH的质量m=1.0mol·L-1×0.25L×40g/mol=10.0g;因此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10.0gNaOH;
故答案是:10.0;
(3)容量瓶结构中有瓶塞和玻璃旋塞,为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漏液现象,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故答案是: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4)①10mL 1.0mol·L-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成100mL,溶液的体积变化了10倍,所以溶液的浓度减小了10倍,即稀释后的溶液浓度为0.1 mol·L-1;
故答案是:0.1mol/L;
②根据HCl+NaOH=NaCl+H2O可知,n(HCl)=n(NaOH),据n=cV列方程:0.2mol·L-1×V=10mL×10-3×1.0mol·L-1,V=0.05L=50mL;
故答案是:50;
③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故答案是:HCl+NaOH=NaCl+H2O。
【点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注意,溶质在烧杯中进行溶解和冷却,玻璃棒引流转移液体,洗涤液转移进容量瓶内,加水定容到液体凹液面与刻度线线切,才能保证所配溶液的浓度的准确度,本题要注意容量瓶的规格不是任意的,有固定的规格,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