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955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955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955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展开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右图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图,图中A极为正极
B.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
C.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D.光伏发电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2.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如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3.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 411.0 kJ·mol-1和
1 366.8 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ΔH为
A. +44.2 kJ·mol-1 B. -44.2 kJ·mol-1
C.-330 kJ·mol-1 D.+330 kJ·mol-1
4.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c>d
B.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b和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盐酸反应会只生成一种盐
D.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d的气态氢化物可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
5.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是
A.194 B.391 C.516 D.658
6已知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3B(g) 2C(g)+D(g),下列能够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④2v正(B)=3v逆(C)
⑤v (B)︰ v(C) ︰ v(D)=3︰2︰1
A. ①②④ B. ①②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⑤
7.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 ||||
部分实 验现象 |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 |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8.已知:C(s)+O2(g)===CO2(g) ΔH1
CO2(g)+C(s)===2CO(g) ΔH2
2CO(g)+O2(g)===2CO2(g) ΔH3
4Fe(s)+3O2(g)===2Fe2O3(s) ΔH4
3CO(g)+Fe2O3(s)===3CO2(g)+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ΔH1>0,ΔH3<0 B.ΔH2>0,ΔH4>0
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
9.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M(g)+3N(g) 2W(g),若M、N、W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当反应达平衡时,M、N、W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c1︰c2=1︰3(若c1大于0)
B.当4v正(M)=v逆(N)时,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 c1可能为0.04 mol·L-1
D.0 ≤c2≤0.42 mol·L-1
10. 可逆反应A(g)+ 2B(g)3C(g)+ 4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 0.15 mol/(L·min ) B.v(B)= 0.5 mol/(L·min)
C.v(C)= 0.6mol/(L·min) D.v(D)= 0.02 mol/(L·s)
11.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X和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沸点最高、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同周期元素中Y的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12.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13.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下表所列M、N、P物质中,可以组合成该装置的是
选 项 | M | N | P |
A | 锌 | 铜 | 稀硫酸 |
B | 铜 | 铁 | 稀盐酸 |
C | 银 | 锌 | 硝酸银溶液 |
D | 锌 | 铁 | 硝酸铁溶液 |
14.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B. 原子半径:W>Z>Y>X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15.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贮运等特点。研究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镁-空气燃料电池,镁-海水燃料电池,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如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OH-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
C.镁电池中镁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正极反应式为
H2O2+2H++2e-===2H2O
1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2(g) + NO2(g) SO3(g) + NO(g) 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在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速率a点<b点
C 反应物浓度a点>b点
D. t1~t2=t2~t3时,NO2的转化率:a~b段>b~c段
17.由NO2、O2、熔融盐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Ⅰ极为正极,石墨Ⅱ极为负极
B.Y的化学式可能为NO
C.石墨Ⅰ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O2+NO -e-===N2O5
D.石墨Ⅱ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1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n、p、q、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无化合物,常温常压下s是液体,其余均是无色气体。r是元素X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物质n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单质m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上述物质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Y<X<Z
B、配平反应①后,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非金属性:X<Y,
D、W分别与X、Y可形成具有相同电子的共价化合物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二、本题包括四个小题,共46分
19.(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列出了10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试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第2周期 |
|
|
| ⑥ |
| ⑦ |
|
|
第3周期 | ① | ③ | ⑤ |
|
| ⑧ | ⑨ | ⑩ |
第4周期 | ② | ④ |
|
|
|
|
|
|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元素符号)。
(2)③④⑤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3)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元素⑤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①、⑦、⑨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5)元素⑧与元素⑨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序号)。
a.与金属化合时,每个硫原子比每个氯原子得电子数多
b.⑨的氢化物比⑧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⑧和⑨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⑨比⑧强
(6) ①和⑦两元素形成的四核化合物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12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从开始至2min末,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X)
(3)2min后反应达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密度比起始时 。
(4) 2min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 倍(温度、容积不变)
(5)将amolX与bmolY的混合气体通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X)=n(Y)=n(Z),,则原混合气体中,a︰b=
(6)下列措施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恒温恒压时充入He, B、恒温恒容时充入He,
C、恒温恒容时充入X, D、及时分离出Z,
E、升高温度, F、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21. (10分)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SO2和H2S)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1)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H2S经两步反应氧化成SO4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1mol H2S(g)全部氧化成SO42-(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大气所含SO2快速启动,其装置示意图如下:
① 质子的流动方向为 (“从A到B”或“从B到A”)。
②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燃煤烟气的脱硫减排是减少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污染的关键。SO2烟气脱除的一种工业流程如下:
用纯碱溶液吸收SO2将其转化为HS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若石灰乳过量,将其产物再排回吸收池,其中可用于吸收SO2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22.(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用品 | 溶液温度 | 中和热 | |||
t1 | t2 | ΔH | |||
① | 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 | 50 mL 0.5 mol·L-1 HCl溶液 | 20 ℃ | 23.3 ℃ |
|
② | 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 | 50 mL 0.5 mol·L-1 HCl溶液 | 20 ℃ | 23.5 ℃ |
已知:Q=cm(t2-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kJ·℃-1·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 g·cm-3。
①计算完成上表。
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A | D | B | C | B | A | C | C | B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D | C | D | C | B | A | D | C | B |
二、 非选择题
19(12分)(1)Ar(1分)
(2)Ca(OH)2 (1分) 离子键、共价键(或极性键) (1分)
(3)2Al+2OH-+2H2O=2AlO2-+3H2↑ (2分)
(4) (2分)
(5) Cl (1分) b、d (2分)
(6)2Na2O2+2CO2=2Na2CO3+O2 (2分)
20、(12分)(每空2分)
(1)3X(g)+Y(g) 2Z(g)(可不标状态)
(2)0.075 mol/(L·min)
(3)增大 不变
(4)
(5)5︰3
(6)C、E、F
21、(10分)(每空2分)
(1) H2S(g)+2O2(g)=SO42-(aq)+2H+(aq) ΔH=-806.39kJ·mol-1
(2) ①从A到B(1分) ②SO2–2e-+2H2O==SO42-+4H+
(3) H2O+2SO2+CO32-=2HSO3-+CO2↑
(4) NaOH
22、(12分)(1)量筒 温度计 (每空1分)
(2)否 (1分) 金属易导热,热量散失多,导致误差偏大 (2分)
(3)① -56.8 kJ·mol-1 (3分)
② NaOH(aq)+HCl(aq)NaCl(aq) +H2O(l) ΔH=-56.8 kJ·mol-1 (2分)
(4)无 有 (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