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展开www.ks5u.com
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9~2020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u:64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油罐车上所贴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 易燃液体 B. 剧毒品 C. 氧化剂 D. 遇湿易燃物品
【答案】A
【解析】
A.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A正确;B.汽油没有剧毒,故B错误;C.汽油不是氧化剂,故C错误;D.汽油遇水不反应,不是遇湿易燃物品,故D错误;故选A。
2.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在化合反应中,只要有单质参加反应,就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A项错误;
B项,在分解反应中,只要有单质的生成,就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B项错误;
C项,在置换反应中因为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C项正确;
D项,在复分解反应中,因为是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新的化合物,所以一定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3.用浓硫酸配制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体积偏大,也就是说溶质多了,所以所配消毒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偏大。A.等于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大于符合题意,故B正确;C.小于 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 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故D正确;答案:B。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但不需要用到漏斗,答案选A。
5.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B.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 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D. 同温同压的气体,摩尔体积相同
【答案】D
【解析】
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故A、B错误;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和气体的物质的量无关,和状态有关,故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在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相同,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气体的摩尔体积是指一定温度和压强,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其数值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无关。气体的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相等。
6.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盐酸——纯净物 B. 一氧化碳——酸性氧化物
C. 氯化银——碱 D. 氯化钠溶液——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一氧化碳不能形成盐,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B错误;
C、氯化银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化合物,属于盐,故C错误;
D、氯化钠溶液中含有NaCl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CO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7.“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0nm (1nm=10-9m) 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半透膜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由于纳米碳直径在1nm~100nm之间,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是一种介稳体系,静置不会析出黑色沉淀,正确的有②③④⑤,答案选D。
8.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碱 | 酸 | 盐 |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A | 烧碱 | H2SO4 | BaCO3 | Na2O2 | CO2 |
B | Ba (OH)2 | HCl | NaCl | Na2O | CO |
C | 纯碱 | CH3COOH | CaCl2 | Al2O3 | SO2 |
D | KOH | HClO | CaCO3 | CaO | CO2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是酸性氧化物,据此判断。
【详解】A、Na2O2是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
B、C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Al2O3是两性氧化物,C错误;
D、各物质都符合分类,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考生容易在常见物质分类中出现判断的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将常出现的物质类别分清楚,如纯碱不是碱,过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等氧化物的分类,酸的多种分类情况整理清楚,突破易错点。
9.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胶体是一种液态混合物,属于分散系的一种
B. 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
C. 用过滤器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开
D. 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B
【解析】
A、液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是一种液态混合物,空气属于气溶胶,所以胶体不一定为液态,故A错误;B、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溶液,故B正确;C、胶体和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故过滤器不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开,故C错误;D、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不是发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故选B。
10.如图仪器a的名称是
A. 蒸馏烧瓶 B. 容量瓶
C. 分液漏斗 D. 冷凝管
【答案】D
【解析】
根据图示,仪器a是冷凝管,故选D。
1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K2SO4 B. 铜丝 C. 干冰 D. 醋酸
【答案】C
【解析】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都属于非电解质,故AD是电解质,C是非电解质,B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答案选C。
12. 把下列四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不能使蒸馏水导电性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 10 g NaCl固体
B. 10 g NaOH固体
C. 10 g BaSO4固体
D. 10 g Cu(NO3)2固体
【答案】C
【解析】
由于BaSO4固体难溶于水,不能使蒸馏水中离子浓度发生明显变化,故导电性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1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HCO3=Na++HCO3- B. KClO3=K++Cl-+3O2-
C. Ca(NO3)2=Ca2++2(NO3)2- D. 熔融状态下:NaHSO4=Na++H++SO42-
【答案】A
【解析】
A. NaHCO3为盐,完全电离,HCO3- 为弱酸根离子,部分电离,A正确; B. ClO-3不能拆, B错误;C. 硝酸根离子为 NO3- ,C错误;D.熔融状态下,NaHSO4=Na++HSO4-,D错误;答案选A。
14.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④⑥⑦⑧
C. ①⑧ D. ①④⑤⑥⑦
【答案】B
【解析】
硝酸为重要的三大强酸之一,是一种强氧化性的一元含氧酸,氢化物是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故HNO3不是氢化物,B正确。
15. 下列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是
A. Zn+H2SO4ZnSO4+H2↑
B. C+2H2SO4(浓)CO2↑+2SO2↑+2H2O
C. H2S+CuSO4CuS↓+H2SO4
D. S+O2SO2
【答案】D
【解析】
A项中S元素的化合价保持+6价不变;B项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6降低为+4;C项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项中S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为+4。
16.下列溶液中的c(Cl−)与150 mL 1mol/L AlCl3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 NaCl溶液 B. 25 mL 3 mol/L NH4Cl溶液
C. 75 mL 2 mol/L MgCl2溶液 D. 75 mL 2 mol/L FeCl3溶液
【答案】B
【解析】
1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的c(Cl-)=1mol/L×3=3mol/L。A、150mL 1mol/L的NaCl溶液中c(Cl-)= c(NaCl)=1mol/L,故A错误;B、25 mL 3 mol/L NH4Cl溶液中c(Cl-)=3mol/L,故B正确;C、75 mL 2 mol/L MgCl2溶液中,c(Cl-)= 2mol/L×2=4mol/L,故C错误;D、75 mL 2 mol/L FeCl3溶液中,c(Cl-)=2mol/L×3=6mol/L,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
17.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萃取 B. 渗析 C. 过滤 D. 丁达尔效应
【答案】D
【解析】
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氢氧化铁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氯化铁溶液,答案选D。
点睛: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质粒子小于1nm的分散系为溶液,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鉴别胶体和溶液用丁达尔效应,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胶体,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8.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NH4Cl+NaOHNaCl+NH3↑+H2O
B. Mg(OH)2+2HCl=MgCl2+2H2O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H++OH-=H2O表示可溶性强碱与强酸(或者可溶性强酸的酸式盐)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该反应为固体与固体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不属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故A不选;
B.Mg(OH)2为不溶性弱碱,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不选;
C.NaOH+NaHCO3=Na2CO3+H2O的离子反应为OH-+HCO3-=CO32-+H2O,故C不选;
D.NaOH+HNO3=NaNO3+H2O为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故选D。
答案选D。
1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OH -、 K+、NH4+ B. Ba2+、 SO42 -、H+
C. Ag+、 K+、Cl - D. Na+、 Cl -、 CO32 -
【答案】D
【解析】
分析:能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和水,以及弱酸和弱碱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详解:A.OH –和NH4+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氨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Ba2+和SO42 -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Ag+、Cl-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Na+、Cl-、CO32-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本题的易错点为A,注意NH3·H2O属于难电离的物质,类似与水。
20.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
A. NaNO3溶液 B. 稀盐酸 C. KCl溶液 D. K2CO3溶液
【答案】D
【解析】
A.加入NaNO3溶液,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A错误;
B.加入稀盐酸,与KOH反应但没有明显的现象,与稀硫酸、氯化钙不反应,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加入KCl溶液,都不发生反应,不能鉴别,故C错误;
D.K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CaCl2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钾溶液不反应,则分别滴加K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OH溶液,可鉴别,故D正确;
所以答案选D。
21. 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是
A. Cl2Cl— B. H+H2
C. MnO2Mn2+ D. ZnZn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说明给予物质作还原剂,在反应中失电子化合价升高。A.Cl2Cl—,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错误;B.H+H2,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C.MnO2Mn2+,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C错误;D.ZnZn2+,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22.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Fe2O3+3CO2Fe+3CO2 B. NH4NO3N2O↑+2H2O
C. 2NaHCO3Na2CO3+CO2↑+H2O D. CuO+CO═Cu+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 反应Fe2O3+3CO2Fe+3CO2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 反应NH4NO3N2O↑+2H2O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 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 反应CuO+CO=Cu+CO2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23.下列各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种元素中进行的是( )
A. Cl2+2NaOH=NaCl+NaClO+H2O B. 2KClO32KCl+3O2↑
C. 2KMnO4K2MnO4+MnO2+O2↑ D. 2H2O2H2↑+O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Cl2+2NaOH===NaCl+NaClO+H2O中氯元素一部分升高化合价,一部分降低化合价,符合;
B.2KClO32KCl+3O2↑氧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氯元素由+5价降低到-1价,不符;
C.2KMnO4K2MnO4+MnO2+O2↑氧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锰元素由+7价降低到+2价,不符;
D.2H2O2H2↑+O2↑氢元素由+ 1价降低到0价,氧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不符;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24. 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Fe+CuSO4=FeSO4+Cu B. AgNO3+NaCl=AgCl↓+NaNO3
C. Fe2O3+3CO2Fe+3CO2 D. 2KMnO4K2MnO4+MnO2+O2↑
【答案】B
【解析】
A. 反应Fe+CuSO4=Cu+FeSO4属于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 反应AgNO3+NaCl=AgCl↓+NaNO3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 反应3CO+Fe2O32Fe+3CO2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C符合题意;D. 反应2KMnO4K2MnO4+MnO2+O2↑是分解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25.在反应3Cl2+2FeBr2===2FeCl3+2Br2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A. Fe B. Fe和Cl C. Cl D. Br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反应3Cl2+2FeBr2=2FeCl3+2Br2中,氯气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而溴化亚铁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3价,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故A、B、D错误,C正确;
本题答案为C。
【点睛】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被氧化,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被还原。
26.钛和钛合金在航空工业有着重要应用。冶炼钛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之一为:TiO2+2C+2Cl2==TiCl4+2CO。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是还原剂 B. TiO2是氧化剂
C. 生成1 mol TiCl4时,转移4 mol电子 D. 尾气必须净化处理
【答案】B
【解析】
A. 碳元素化合价升高,C是还原剂,A正确;B. Ti和O元素化合价不变,TiO2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错误;C. 生成1 mol TiCl4时,消耗2mol氯气,转移4 mol电子,C正确;D. 氯气、CO均有毒,尾气必须净化处理,D正确,答案选B。
27.在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Na+、Br—、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5:3:2 B. 3:2:2 C. 5:4:1 D. 3:2: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电解质混合溶液呈电中性,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Br-)+c(Cl-)。A.Na+、Br-、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3:2,满足c(Na+)=c(Br-)+c(Cl-),故A不选;B.Na+、Br-、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2:2,则c(Na+)≠c(Br-)+c(Cl-),故B选;C.Na+、Br-、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4:1,满足c(Na+)=c(Br-)+c(Cl-),故C不选;D.Na+、Br-、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2:1,满足c(Na+)=c(Br-)+c(Cl-),故D不选,故选B。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相关知识。
28.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为圆底烧瓶,故A错误;B.为容量瓶,故B正确;C.为锥形瓶,故C错误;D.为分液漏斗,故D错误;故选B。
29.下列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的一组是
A. HNO3、Cl2、FeCl3、KMnO4
B. Al、CO、O2、H2
C. Zn、C、H2、CO
D KClO3、MnO2、C、Fe
【答案】C
【解析】
【详解】A、HNO3、Cl2、FeCl3、KMnO4这几种物质都是常见的氧化剂,故A不合题意;
B、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其余为还原剂,故B不合题意;
C、Zn、C、H2、CO这几种物质都是还原剂,故C正确;
D、KClO3和MnO2都是常见的氧化剂,其余为还原剂,故D错误。
答案选C。
30.在反应KIO3+6HI=3I2+KI+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 B. 1:6 C. 1:5 D. 5:1
【答案】C
【解析】
碘酸钾中碘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碘酸钾是氧化剂。HI中碘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HI是还原剂,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答案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31.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填序号)。
A.固态氯化镁(MgCl2) B.熔融氯化镁(MgCl2)
C.氯化钠溶液 D.铝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2CO3________;
②H2SO4__________;
③KHSO4_________。
(3)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_____,HCl作氧化剂的是____。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D.CuO+2HCl=CuCl2+H2O
【答案】 (1). B (2). Na2CO3=2Na++CO32- (3). H2SO4=2H++SO42- (4). KHSO4=K++H++SO42- (5). C (6). B
【解析】
【分析】
(1)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的物质能导电;
(2)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类别,然后根据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的程度书写电离方程式;
(3)HCl作氧化剂,则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而HCl作还原剂,则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A.固态氯化镁(MgCl2)不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不导电,故A不选;
B.熔融氯化镁(MgCl2)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B选;
C.氯化钠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
D.铝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2)①碳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Na2CO3=2Na++CO32-,故答案为:Na2CO3=2Na++CO32-;
②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H2SO4=2H++SO42-,故答案为:H2SO4=2H++SO42-;
③KHSO4是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KHSO4=K++H++SO42-,故答案为:KHSO4=K++H++SO42-;
(3)A.NaOH+HCl=NaCl+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Zn+2HCl=ZnCl2+H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Cl作氧化剂;
C.MnO2+4HCl(浓)MnCl2+2H2O+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Cl为还原剂;
D.CuO+2HCl=CuCl2+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C;B。
32.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______;
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______;
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_____;
④Fe与CuSO4溶液反应:______;
⑤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_______
【答案】 (1). H++OH-=H2O (2). Ag++Cl-=AgCl↓ (3). Ba2++SO42-+2H++2OH-=BaSO4↓+2H2O (4). Cu2++Fe=Cu+Fe2+ (5). Ca2++CO32-=CaCO3↓
【解析】
【详解】(1)NaOH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H++OH-=H2O;
(2)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Cl-=AgCl↓;
(3)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2H++2OH-=BaSO4↓+2H2O,故答案为:Ba2++SO42-+2H++2OH-=BaSO4↓+2H2O;
(4)Fe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离子方程式为Cu2++Fe=Cu+Fe2+,故答案为:Cu2++Fe=Cu+Fe2+;
(5)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故答案为:Ca2++CO32-=CaCO3↓。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3)(5),(3)中要注意硫酸钡和水均不能拆分为离子,(5)中氢氧化钙的书写,如果是澄清石灰水作反应物写离子,如果是石灰乳写化学式。
三、实验题
33.假如要你做以下实验,你将用什么仪器呢?从下列各选项中选择相关仪器,将其编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a.胶头滴管 b.试管 c.普通漏斗 d.量筒 e.酒精灯
f.细口玻璃瓶 g.药匙 h.坩埚钳 i.容量瓶 j.分液漏斗
k.冷凝管 l.蒸馏烧瓶
(1)制作过滤器用到的是________。
(2)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_。
(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________。
(4)量取10.0 mL的液体药品用________。
(5)检验氢气纯度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
(6)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________。
【答案】 (1). c (2). f (3). h (4). ad (5). be (6). ekl
【解析】
(1)制作过滤器用到的是普通漏斗,答案选c;(2)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玻璃瓶中,答案选f;(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坩埚钳,答案选h;(4)量取10.0 mL的液体药品用量筒,同时在加到接近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答案选ad;(5)检验氢气纯度使用的仪器是用小试管收集并在酒精灯上点燃检验,答案选be;(6)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需要用到蒸馏烧瓶和冷凝管且加热需要用到酒精灯。
四、计算题
34.6.4g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含有多少个氧气分子?___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___
【答案】 (1). 0.2mol (2). 0.2×6.02×1023 (3). 4.48L
【解析】
【分析】
根据n=求出氧气的物质的量,N=nNA计算分子数,根据V=nVm计算体积。
【详解】6.4 g氧气的物质的量n===0.2 mol,分子个数N=nNA=0.2 ×6.02×1023,在标况下的体积V=nVm=0.2 mol×22.4L/mol=4.48L,答:O2的物质的量是0.2mol,含有0.2×6.02×1023个氧气分子,在标况下的体积为4.48L。